說到一個人的反應慢,首先想到的就是那個人是不是天生大腦有些問題,所以才會導致他的各方面反應比一般人反應慢。但其實不然,國內外的偉人也曾遇到過這樣的問題。
愛因斯坦是20世紀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但其實在他孩童時期也是一個反應慢的「笨小孩」。
愛因斯坦到兩三歲的時候才會開口說話,並且說的每一句話都不能自然而然地說出來,需要在大腦裡思考好一陣子,他平時都沉默寡言,不太跟老師同學交流,所以他孤僻的性格也讓同學們和他產生距離。
曾國藩在小時候也是一個說話反應慢的小孩。在1825年的一個寒夜,湖南湘江一戶農家有一個14歲的男孩正在讀書的時候,房梁上正好有一個小偷,想等小男孩背完這篇書熄燈之後再下去偷東西。
但是沒想到的是小男孩將書讀了幾十遍還是背的磕磕絆絆,在房梁上的小偷都會背了,男孩還是沒有背住。
眼看都要天亮了,小偷又冷又餓氣的從房梁上跳下去,上前一把奪過小男孩手中的書往桌上一扔對他說,你背書反應怎麼那麼慢,然後一字不落的把文章給背了下來,最後揚長而去。
小男孩大吃一驚,久久才緩過神來,這個反應慢的男孩就是中國晚清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書法家曾國藩。
那麼是什麼改變了他們?讓他們可以從最開始的說話反應慢、不被人看好到最終成為一代偉人。
說話反應慢的人,有這四種訓練方法:
1、 樹立自信心
自信心的建立非常重要,有的人往往是因為缺乏自信心而喪失機會,如果你想在平時的學習或工作上使自己更加突出,那麼你就要有自信,爭取在眾人面前發表自己的想法與建議。
說話反應慢的人會因為自己的反應慢而缺乏自信心,所以樹立自信心是幫助自己進步的首要前提。
2、 多與人交流
越是說話反應慢的人通常越不好意思在外人面前說話,因為自己知道自身的「缺陷」,害怕被人嘲笑,傷害自尊心,所以他們一般都沉默寡言,不愛交談。
俗話說缺什麼補什麼,正是由於自己說話反應比較慢,所以才更應該多多與人交談,鍛鍊口才,只有多交流,才能在交流的過程中發現問題並解決它。
一味地逃避,不開口是沒有辦法鍛鍊自己口才的,也就沒有辦法讓自己進步。多與人交流不僅可以使我們鍛鍊口才,還能夠發散我們的思維,從而獲取敏捷的思維反應能力。
3、 多朗讀文章
朗讀文章顧名思義就是要開口讀文章,並不是每個人都那麼容易開口的,說話反應慢的人在開口前會思考很多,比如別人會不會嘲笑自己讀的不好,自己會不會讀錯字等等。
他們會把開口看做一件很難的事情,所以朗讀文章也變成了需要突破自己心理防線的一個重要任務。
但朗讀文章對於改變他們說話反應慢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朗讀文章可以不僅可以鍛鍊他們說話,而且還可以通過朗讀文章來抒發自己的情感,增強自己敏捷的思維反應能力。
4、 多鍛鍊應變能力
應變能力強調的是當環境、條件等發生變化的時候,能夠及時採取措施迅速的加以應對。應變能力需要自身具有豐富的知識、敏捷的思維和豐富的經驗。
想要鍛鍊隨機應變的能力,就需要善於思考,樹立目標,事先策劃,做到善於總結、舉一反三;不斷積累、活學活用;以不變應萬變。通過這樣的鍛鍊,可以使自己獲得更加敏捷的思維反應能力。
縱使一代偉人也並非十全十美,只要你願意,通過以上方式也可以讓你的思維反應越來越快。
- The End -
作者 | 翩鴻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Psychology and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