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艘船上載著很多動物,眼看著遇到風浪船就要沉了,於是大家商議,必須要扔下幾個動物,來減輕船的重量。
用什麼方法呢?大家來講笑話,講到大家都笑就可以活命。
第1個猴子上來講笑話,因為猴子很機靈,講的笑話很好笑,大家都笑了,可就是豬沒有笑,於是猴子被扔了下去。
接著長頸鹿講了一個笑話,大家都笑了,可還是豬沒有笑,於是長頸鹿也被扔了下去。
第3個狐狸講笑話,狐狸講的笑話一點都不好笑,結果講了一半豬突然哈哈大笑起來,笑的也大家也莫名其妙,結果豬說話了,剛才那個猴子講的笑話,好好笑。
故事裡面的豬就是我們講的慢熱型的孩子。那麼什麼叫做慢熱型的,就是你跟他講一件事,他的反應特別慢,好像沒有聽懂似的,可是過了一會兒連你都忘記這件事的時候,他突然又反應過來,理解的還挺深刻。
對於事物的理解上,快熱型和慢熱型佔了主要的兩種,快熱性的孩子顧名思義就是反應快,思維敏捷,頭腦靈活,往往是聰明和機智的代表。
他們口才很好,邏輯清晰,往往你說上句他就能接下句,是大部分眼中是好學生。慢熱型的孩子們反應慢,膽子小,說話沒有邏輯,常被家長說呆板不夠聰明。那慢熱型的孩子真的就智商很低嗎?
實際上孩子的慢熱性與性格有關與智商無關,智商甚至比快熱型的孩子還要高很多,在於他們的思維方式,如果你深入觀察發現這些快熱型的孩子反應快動作快,但是很多孩子學的知識並不紮實,第一反應做出的回答錯誤率其實很高。
慢熱型的孩子,雖然很慢,答案往往是正確。舉個例子,比如說你提出一個問題,通往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有很多條,那麼快熱型的孩子就會很隨性的,憑經驗直接選擇一條,而慢熱型的孩子呢,他們不會輕易下結論,他們在腦海中反覆思考,來來回回把這條路的正確的,仔細的去求證。
他們接受知識的速度比快熱性的孩子要慢很多,但是他們交出的答卷正確率卻往往要高很多,但是現實中慢熱型的孩子往往是差生,那為什麼呢?
第一是因為我們以考察的方式舉個例子,10分鐘之內我們要做對一道題得10分。那麼快熱型的孩子,他可以做10到那50%的正確率,那麼至少也能得50分,而慢熱型的孩子往往只能做這三道,三道題是全對,也只有30分。
除了這個原因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們父母有意無意給他貼的標籤,我們常常把反應慢定義成笨孩子,從小就被如此的定位貼標籤,對孩子的傷害非常的大。長期在這種心理暗示下,潛能都開發不了成績,怎麼可能好得了呢,這種先天的性格使然,加上後天的阻礙,讓慢熱型的孩子非常的痛苦,那麼各位我們該如何來培養這一類的孩子呢?
要尊重他們的思維方式,慢熱性的孩子有自己的思路,比如說你在教他2+2+2=6的時候,他呆滯的雙眼後有可能會想,2+2=4的邏輯是怎麼來的,一旦他理解了2+2=4的原理,那麼2+2+2=6,對他來說根本就不是什麼題目了,他並不是沒有思維,而是專注於自己的思維,速度又慢,所以各位父母在教孩子任何東西的時候要慢一點,甚至要耐心地解答他前端所有的疑問和困惑。
第2個就需要給予足夠的鼓勵。知識掌握的快慢不是最重要的,你要教給他的實際上是思考的習慣,以及對學習的好奇和熱愛。
只要還在思考,不管對錯,請你們都要學會肯定。當孩子支支吾吾地表達不清楚的時候,給予足夠的耐心繼續鼓勵,不要怕把想說的說出來,說錯了也沒有關係,有了安全感他就會樹立很大的信心。
第3件建議就是訓練他的反應,不管在哪裡反應慢的人,終究是要吃一點小虧的,我們要最大限度地讓他快起來,讓他動腦筋,那麼怎麼樣可以做得快一點呢?他提出想法不要否定,來我們試試看看他的想法是否可行,不可行你再提出你的想法我們再試試,然後每次都按照這個順序來做,多做做熟練了就快了,這時候你也可以表揚他,他就更加有信心了,這樣就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就會越來越快。
人生的學習就像馬拉松,剛開始跑得最快的未必是跑到最後的贏家。
改變從現在開始,期待你的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