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長壽永遠是我們追求的一個長期不變的目標,一些人的想法是就健健康康地活好當下的生活,有些人則覺得長壽更好。有人覺得健康的人往往那個就會長壽,其實這也未必,健康和長壽並不是絕對的關係,不過生活中往往長壽的人都身體健康。那麼壽命長的人究竟有哪些共性呢?下面幾點,大家不妨對照看一下,符合這幾點,說明你有長壽的特徵,如果沒有就需要現在開始調養身體,為長壽做好準備。
三個特徵,或是壽命長的人的「共性」
一、沒有疾病纏身
事實上,基上所以老年人都擔心自己被疾病纏身,尤其是一些重病、大病等。每次體檢單出來的時候,老人往往很緊張,擔心自己患上一些患包括惡性腫瘤、心肌梗死、腦梗死、中風等嚴重的疾病,因為這些疾病會嚴重危害身體的健康,導致我們有一定的生命健康風險。假如說我們檢查沒有這些比較嚴重的疾病纏身,說明身體狀況還不錯,很有長壽的潛力,如果身上沒有這些大病,說明你的身體還算是比較健康的。
我們一旦身體老了,各個器官就會發生一定程度的老化,這時候比較多見的慢性病,如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就會紛紛找上門來,雖然它們在很短的時間內不是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按照醫囑,平時服用一些相關的藥物,同時配合良好的飲食和生活方式,通常不會過多危害我們的身體,不過長期下來還是會增加一些重度疾病的患病風險,所以我們最好沒有這些慢性病。
二、手腳靈活,生活自理
一般我們最擔心的是家中的長輩患病,如果他是短期的疾病就可以痊癒好,那麼平時照顧幾天還是可以的,假如說是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照料,估計就將很困難,畢竟,現在的生活壓力太大了,長期不工作就會影響到我們正常的學習生活。所以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就是這樣的道理。而且因為疾病的影響,老人可能會手腳不靈活,生活不能自理,可能連最簡單的吃飯都做不到,需要家裡人幫忙陪護,這不僅會增加家庭的負擔,而且對老年人自尊來說也會造成很大的打擊。所以平時能夠自己照顧好自己,也是老年人健康長壽的的特徵之一,如果平時可以辦到這些,說明身體還是不錯的,挺有長壽的潛力。
三,記性好,不健忘
平時家中可能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一位年長的長輩剛剛放下來一些東西,不過轉過頭來可能就會忘記,可能自己怎麼想都想不起來。有時候我們就會埋怨長輩,其實這需要我們來理解他們,這畢竟是一個跡象,表明大腦功能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惡化,此外,平時可能會還有認知障礙、語言障礙等。長期這樣下去就會導致老年人可能發生老年痴呆,對於他們的健康長壽是很不利的,所以家中老人有這些情況,平時就應該多陪陪他們,這樣對於他們的大腦會更有幫助,一定程度上也能有助於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