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廂記中讀童話,鶯鶯傳裡品現實

2021-02-19 蘿蔔書摘

猶記小時候看童話看到灰姑娘和王子在一起時會很開心,有情人終成眷屬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長大一點時看《西廂記》,張生和崔鶯鶯歷經磨難在一起後賺得了我的一把同情淚。也在那時知道了《鶯鶯傳》,只是那時不喜看悲劇,裡面的張生虛偽得讓我無心看下去。

後來偶爾又想起這兩篇,心境已然不同。西廂記是落魄書生與富家千金的愛情童話,鶯鶯傳則是刻薄書生與痴心千金的人生故事。愛情童話能讓人圓滿,人生故事則讓人深思。

《紅樓夢》中賈母曾評價過西廂記,大意是:沒趣,編的連影兒也沒有了,鬼不成鬼,賊不成賊,編書的是自己塞了自己的嘴,前言不答後語,編了出來取樂,不知世宦讀書家的道理,沒有這樣的事,謅掉了下巴的話。

現在想想,賈母的話也不無道理。古代的官宦世家的女子,婚姻大事皆由父母決定。即使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約也要在大婚後才能光明正大的在一起,若一個女子有了婚約卻又在出嫁前便與以後不是丈夫男子在一起,這是會給家族蒙羞的事情。崔鶯鶯既然是相國之女,不會不知自己和張生的行為會給自己和家族帶來什麼影響,但她還是去做了。

張生「性溫茂,美風容,內秉堅孤,非禮不可入」,崔鶯鶯「常服睟容,不加新飾。垂鬟接黛,雙臉銷紅而已,顏色豔異,光輝動人」,倒是才子佳人的標配。而才子佳人在故事裡往往是不為世俗所動勇於追求他們的愛情。

勇於追求愛情的人古往今來結局大都不相同。梁祝化蝶,羅密歐朱麗葉殉情,灰姑娘王子亦或是公主和王子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張生和崔鶯鶯的結局也有兩個,悲劇亦或是喜劇。人們大多喜歡看喜劇看圓滿的結局,縱然故事裡有不經推敲的情節,結局圓滿就能讓看故事的人心滿意足。

張生高中狀元,與崔再續前緣。此結局令人拍手稱快,若我再年輕一點,我也會喜歡這個童話般的結局。可惜現在的我更喜歡現實版的結局。

書生高中狀元後背信棄義絕口不提與崔的海誓山盟,卻為自己開脫,「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於人。使崔氏子遇合富貴,乘寵嬌,不為雲,不為雨,為蛟為螭,吾不知其所變化矣。昔殷之辛,周之幽,據百萬之國,其勢甚厚。然而一女子敗之,潰其眾,屠其身,至今為天下僇笑。予之德不足以勝妖孽,是用忍情。」

後張另娶,崔另嫁為他人婦,張要求見崔,崔沒有同意。當時的士人卻還稱讚張善於補過。至於元稹「予常於朋會之中,往往及此意者,夫使知者不為,為之者不惑。」好一副正道的嘴臉,初始引逗的是你,說相思成疾的是你,玩弄丟棄的也是你。卻不承認,將一切責任都推給別人。

這一切,與當今社會的一些事何其相像,即使過去了那麼多年,這樣的事還是在發生著。

童話只是童話,現實卻是現實。

相關焦點

  • 《鶯鶯傳》與《西廂記》
    張生,一介寒窗;崔鶯鶯,閨中毓秀。這段初戀,一時美好,卻又婉轉崎嶇。最終,鶯鶯還是沒能逃脫被無情拋棄的宿命。
  • 《鶯鶯傳》與《西廂記》比較
    無奈之下,老夫人要求張生進京趕考,中榜後回來娶鶯鶯為妻。最後,張生高中,二人終成就了美滿姻緣。由此,兩個故事在結局上形成了強烈的對照。雖然都是以崔鶯鶯同張生的愛情故事為表現內容。但在結局上唐代元稹的《鶯鶯傳》以悲劇結尾,元代王實甫的《西廂記》以喜為結局。而這種結局的變化並非無中生有,只因兩位作者所處的時代不同。
  • 品讀 | 王實甫《西廂記》
    【品讀】王實甫《西廂記》聽狀元店裡的小二哥說,這裡有座普救寺,是則天皇后香火院,景致很美,三教九流,過者無不瞻仰。  這張生見到鶯鶯容貌俊俏,讚嘆道:「十年不識君王面,始信嬋娟解誤人。」為能多見上幾面,便與侍中方丈借宿,他便住進西廂房。
  • 從《鶯鶯傳》到《西廂記》,看張生如何從渣男變成情種的?
    一、《鶯鶯傳》中的人物首先是崔鶯鶯,在《鶯鶯傳》中雖然不是《西廂記》所描寫的相國的千金,但是她的家庭條件也是極好的「財產甚厚,多奴僕」雖然不是什麼貴族少女,也是大家閨秀。一個大家閨秀對張生一個小讀書人愛的那麼熱烈,但是封建社會的局限性又讓她充滿了矛盾和不安,所以她愛的很辛苦,她贈送給張生玉環,希望張生也和她一樣對待愛情可以忠貞不渝,堅定不絕。
  • 《西廂記》中崔鶯鶯人物形象
    塑造人物形象在《西廂記》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王實甫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以細節描寫和詩詞刻畫為手段,不僅塑造出了一系列生動、豐滿、典型的人物形象,還推動了情節發展,謳歌了反對封建禮教,追求婚姻自主的主題。在《西廂記》中,詩詞刻畫和細節描寫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從這兩方麵塑造人物,使創造的角色不是概念的,單一的,而是複雜的,充實的,這是西廂記的藝術成就之一。
  • 京劇《西廂記》鶯鶯性格的轉折點——「擲杯」
    他的《西廂記》,通過「寺警」、「酬韻」、「鬧柬」、「賴柬」、「寫方」、「哭宴」、「警夢」等情節和細節。刻畫了鶯鶯鮮明而難忘的形象。田漢的改編本,儘量吸收了這些精華部份。但要塑造新的鶯鶯形象,必須增添新的情節和細節,讓他們和原來的情節銜接得緊密合理。新增加的「教弟」、「抗命」、「並騎」中的情節,便加強了「性格主動和強烈」的鶯鶯形象。田漢特別提到「賴婚」中增加「鶯鶯擲杯」的細節描寫。
  • 漫談《鶯鶯傳》
    之前對於崔鶯鶯和張生之間的愛情故事,僅僅是從《紅樓夢》廿三回中的「寶黛共讀西廂」片段對《西廂記》有幾分了解,所以把這段故事認為是在古代中國封建社會時一段追求自由戀愛的佳話。真正學習了《鶯鶯傳》,感覺到這是一個鶯鶯和張生的故事、感性和理性的碰撞、情感和倫理的矛盾,註定這是一個讓人扼腕嘆息的悲劇。崔鶯鶯:我不喜歡這世界,我只喜歡你。
  • 鶯鶯傳:是元稹假借張生的名義,寫自己對崔鶯鶯一見鍾情的情緣
    鶯鶯傳:是元稹假借張生的名義,寫自己對崔鶯鶯一見鍾情的情緣《西廂記》是我國家喻戶曉的古典戲劇名著,它敘述了書生張君瑞和相國小姐崔鶯鶯邂逅相遇、一見鍾情,在紅娘的幫助,私下結合的愛情故事,它表達了青年男女對美好愛情的憧憬和追求。曹雪芹在《紅樓夢》中,通過林黛玉的口,稱讚它「曲詞警人,餘香滿口」。
  • 品黃梅說趣事:《西廂記》裡張生的原型元稹竟是個始亂終棄的渣男
    《鶯鶯傳》,故事裡的張生就是元稹本人,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裡的「張生」在得到鶯鶯的身與心後將其拋棄,另娶他人。原因很簡單,因為鶯鶯雖然長得漂亮,家裡也富有,但是沒有權勢,自然是配不上「張生」的。所以,《鶯鶯傳》是一個始亂終棄的悲劇故事。
  • 解讀《鶯鶯傳》——愛情戰爭
    內容提要 《鶯鶯傳》是唐代傳奇小說中的一顆耀眼的明珠,以現實生活中的婚戀為題材,描寫了一對才子佳人最終卻沒有走到一起的愛情悲劇
  • 解讀經典《西廂記》,看男主張生英雄救美,女主鶯鶯以身相許
    張生本來就已經被鶯鶯迷得神魂顛倒,當他得知如果能擊退孫飛虎就可以娶鶯鶯為妻之後,當即獻出一個計謀:他讓寺廟裡的老和尚出去與孫飛虎談判,說鶯鶯正在給父親服喪,等到三天喪期一過,就會主動出去嫁給孫飛虎。這其實只是拖延時間的緩兵之計,另一邊,他已經悄悄託小和尚去給自己的好朋友杜確送信,要他率兵來解圍。杜確是張生的昔日同窗,但是他後來棄文從武,考上了武舉狀元,官拜徵西大將軍。
  • 張生為何對崔鶯鶯薄情始亂終棄?
    張生和崔鶯鶯的故事,出自唐朝大詩人元稹編撰傳奇小說《鶯鶯傳》。像《鶯鶯傳》這種寫情、寫愛、寫傳奇的小說,在《鶯鶯傳》之前,大多荒誕怪異,有神仙鬼怪參與其中,故事雖然引人入勝,但大家都不當真事看待,一笑而過。《鶯鶯傳》高度寫實,時間、地點、時代背景,都與現實掛鈎。
  • 《西廂記》中的人物形象張生篇
    《西廂記》中的人物形象張生篇——以細節描寫和詩詞刻畫為途徑《西廂記》「願普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這一主題表達了大眾的心聲,代表著很多人的願望。讓《西廂記這部愛情劇,深受讀者喜愛。《西廂記》中的張生是在原著《鶯鶯傳》基礎上不斷加工變化之後的形象,和之前大有不同,是形象變化最大的一個。
  • 《紅樓夢》中為什麼多次出現《西廂記》?
    作品中描寫了許多戲文,其中,《西廂記》在小說中卻被安排為另一種風格,屬於人人不可接觸的禁區。細究之下,這樣的安排別具意義。在《紅樓夢》中,曹雪芹多次對《西廂記》進行描寫,其中提及《西廂記》書名、人名、詩句名句等,多達20餘處。其中,「寶黛共讀西廂」的橋段,讓讀者欣賞起來別有風味,其在寶黛二人戀愛中發揮的作用,別具一格,讓人回味無窮。《西廂記》是寶黛的愛情啟蒙讀本。
  • 為什麼《西廂記》會火?——走近經典
    元末明初的雜劇作家賈仲明說:「新雜劇、舊傳奇,《西廂記》天下奪魁」;明代文學家陳繼儒稱《西廂記》為「千古第一神物」;明代思想家李卓吾視《西廂記》為「化工之作」;明末清初文學家、文學批評家金聖歎如此贊《西廂記》:「不是何人做得出來,是他天地直會自已劈空結撰而出。」現代戲曲研究家、文史家、教育家趙景深稱《西廂記》與《紅樓夢》是「中學古典文藝中的雙璧」。
  • 由張生和崔鶯鶯的愛情故事寫成的《西廂記》,是一部怎樣的劇本?
    元代著名的戲劇家王實甫寫的《西廂記》是中國戲曲史上成就很高的劇本。《西廂記》寫的是張生和崔鶯鶯的戀愛以及及他們反封建鬥爭的故事。劇本描寫了張生和鶯鶯愛情的產生、發展、遭到破壞以及他們如何為愛情而鬥爭,並終於獲得勝利的過程。
  • 【薦讀】《西廂記》裡未下完的一盤棋
    《西廂記》是元曲裡最膾炙人口的雜劇之一。它有五本二十一折,在篇幅上是一本四折式雜劇的五倍。
  • 《春香傳》《西廂記》來溫州啦!
    越劇《春香傳》雖然節日未至,但是溫州大劇院早已為溫州的戲迷朋友們備好了「大戲」,由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帶來的越劇《春香傳》、《西廂記》將分別於2月21日、22日到溫演出。日前該演出門票已正式開售,購票詳詢0577-89975111/222。  成立於1984年的浙江小百花越劇團,擁有國內戲曲界一流的編、導、音、舞等主創人員。
  • 《西廂記》裡的羅衣、羅衫、羅袍
    晉源是三晉之源,因為司馬遷在《史記》裡記載的三家分晉之戰發生在官廳村旁。《紅樓夢》寶黛共讀《西廂記》,是讓讀者知道林黛玉的名字取自《西廂記》,它與《水滸傳》、《三國演義》都寫了三家分晉遺蹟官廳,晉陽古城歸去的歷史。
  • 沈曉海喜歡的《西廂記》:改變命運的方式,要麼坑爹,要麼讀書!
    文/高登權《西廂記》是元朝戲劇家王實甫的著名代表作,作家通過元雜劇的形式,用詩樣的語言,刻畫了進步的主題思想,不朽的典型形象。幾百年來,《西廂記》一直在舞臺上演出,幾乎家喻戶曉,其各種表現手法,值得我們學習各借鑑。尤其是《西廂記》的故事情節的曲折和人物形象的豐滿,是值得我們一讀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