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了一部說新不新,說舊也不舊的電視劇,那就是由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我的前半生》,相信很多人都對這部劇有所耳聞,憑心而論,我覺得這部劇的確不怎麼不好看,人設被魔改,劇情又略狗血,簡而言之,就是一個中老年版的「霸道總裁愛上我」的故事,
豆瓣評分也只有6.2,但是,除去劇本人設的問題,劇中人物的生活狀態卻讓我陷入了思考,為什麼呢?因為劇中的一些情況真的是太「接地氣」了。
我的前半生中一直在討論一個話題,那就女性獨立,在劇中職場女性被塑造成獨立女性的代表
相反的全職太太就是只知道靠男人吃飯的「弱質女流」的典型,但是我不知道是編劇比較擅長用黑色幽默來諷刺社會現實,還是投資方有特殊要求
劇中這幾個明明是用來表顯職場女性的特例,寫的都比較奇葩,從上不了臺面的「小三」成功上位成為名正言順的「正房」的凌玲是職場女性,一心撲在工作上忘乎所以,最後被女主撬了牆角的閨蜜是職場女性,順帶一提女主是在閨蜜曖昧對象的幫助下成為了「職場女性」之後才撬了閨蜜「牆角」
我想發自靈魂的一問,這個劇真的是在鼓勵女性獨立嗎?看完這個劇,成為職場女性就是學會當小三,撬牆角嗎?雖然,這部電視劇無時無刻不透露著一種職場女性比全職太太高貴的多得多的感覺,仿佛只要成為劇中那樣的「職場女性」就是實現了自我獨立,但現實真的是這樣嗎?
走向職場,不是成為獨立女性的唯一標準,全職太太也有自己的社會價值。現實中的職場女性是什麼樣子?她們從20幾歲開始,就知道人應該靠自己,從不幻想靠愛情改變命運。她們失戀時也能保持體面,不管前一晚如何以淚洗面,第二天清早洗把臉依然按時上班。
她們一邊照顧孩子,一邊為了升值加薪而努力不懈。現實中的全職太太又是什麼樣子?她們既能理財持家,而且育兒有道,還能維持體態姿態,贏得全家人尊重,她們能夠把家中的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條,她們能讓家人在解說一天的幸苦工作回到家裡之後感受到溫馨。
任何人都想要做到要事業家庭兼顧,但是社會的現實使我們無法二者兼顧,兩個身份下的女性處於不同的境遇,活在各自的難題中,所以在自己的位置上用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來實現獨立,才是最重要的。其實說到底,職場女性和全職太太都是社會對於女性的一種分工,並沒有誰比誰高貴,按照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活著努力著才是最重要的。
劇中女主老公之所以出軌,並不是因為她不工作,而是停止了成長。
正如電影《找到你》中的臺詞所說「這個時代對女性的要求很高,如果你選擇成為一名職場女性,會有人說:你不顧家庭,是個糟糕的媽媽,如果你選擇成為一個全職媽媽,又有人會覺得:生兒育女是女人應盡的本分,不算是一個職業。」時代對女性的高要求,我們只能不斷地學習,通過學習來對抗生活中遇到的苦難。
所以任何時候都不能輕易放棄學習,不管在家庭還是在工作中都要找到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就是找到了自己的歸宿,才能算是活明白了,才能算是不枉此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