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旁邊有人,精神就高度緊張,渾身不自在,是得了「恐懼症」?

2020-12-22 快速問醫生

曾經微博上發起了一個關於「恐懼」的話題,有無數網友加入了激烈討論中,其中被評論最多的就是「社交恐懼」。

當身邊有陌生人,或和其他人有接觸時,就會從心底泛出一種緊張感,甚至是渾身發抖、潛意識的想要逃避,這其實就是心理疾病中的一種,臨床將其稱為「恐懼症」。

一般情況下,恐懼症的發展會經歷兩個階段,最初患者恐懼的就是內心欲望。

社交恐懼症患者之所以在面對他人時出現了緊張反應,是害怕別人會看穿自己見不得人的欲望,且往往和性有關係。

幽閉恐懼症患者則是表現在第一次在幽閉環境中,會出現指向他人和自己的強烈傷害性衝動,這種可怕的想法讓患者出現了焦慮心理。

進入第二階段後,由於害怕再次體驗這種焦慮發作時帶來的痛苦,以及將這些反應附在文化的標籤上,比如丟臉、缺乏男子氣概等,他們會習慣性的迴避這種心理。

所以,無論是社交恐懼、幽閉恐懼、亦或者是恐高症,對於正處於第二階段的人來說,他們真正恐懼的並非是外界的人或環境,而是恐懼發作時的生理反應以及伴隨的恐懼體驗而已。

患者會以刻意迴避作為自我保護的方式,但這種方式卻讓自己失去了減緩恐懼的機會。

想要克服人際交往時的緊張感,不妨嘗試以下幾個方法:

脫敏

對於任何恐懼症克服都有一個原則和唯一途徑,它就是「脫敏」。而脫敏的過程對患者來說是一種折磨,需要患者反覆暴露在所害怕的情景過程中,隨著每一次的暴露接觸,焦慮反應也會逐漸緩解,慢慢達到自己可以掌控的程度。

對於社交恐懼的人來說,走出自己的小環境,多和陌生人、身邊的人進行接觸,每一次社交都會增加愉悅體驗,使一個人的社交自信越來越強大,症狀也會逐漸緩解。

認知重建

認知重建技術能更好的幫助患者撫平焦慮,當你處於緊張的場合時,應多留意內心的想法,然後試著將其記錄下來、分析這些想法的不合理之處,用合理想法將其代替。

比如當和異性交談時,你突然冒出了:完了、我肯定臉紅了,太丟臉和難看了!這種想法讓你變得畏手畏腳、戰戰兢兢。

事後,可對這個想法進行分析,找到其不合理的地方,你當時將臉紅、緊張看成了可怕事件,把臉紅賦予了弱者的信號。

事實上,在面對異性時突然出現的臉紅、緊張等都是可愛表現,和弱者並沒有任何關聯。

然後,你可以試著找出更加理想的方式,並不斷重複這些想法。當下次再面對同樣的情景時,這些合理想法就會自然出現,從而緩解自己的緊張感。

腹式呼吸

這是應對緊張的最佳方式,很多恐懼症患者都忽視了腹部呼吸的小竅門。其實,在人體處於極度緊張的狀態下時,會有心跳自然加快、肌肉緊繃、呼吸加速等多個表現,這種狀態會刺激體內導致緊張反應的物質和激素分泌增加。

通過緩慢又充分的腹式呼吸,就會打破緊張反應的正反饋,讓體內的緊張因子無法發揮作用,從而緩解緊張感。

社交恐懼是現代年輕人都有的通病,隨著電子產品逐漸佔據生活,越來越多的人被社交恐懼所困擾,甚至是忘了怎麼和周圍的人溝通。

所以,大家應拒絕做手機的奴隸,放下心理負擔,和周圍的人多進行溝通,社交恐懼也會逐漸緩解。

相關焦點

  • 看到異性就緊張臉紅 有可能患上異性恐懼症
    這樣的孩子,有可能患了「異性恐懼症」  □記者 譚萍 實習生 黨豪傑  閱讀提示  看過美劇《生活大爆炸》的你也許會記得,印度男孩Raj,一看到女孩就渾身不自在,出汗、臉紅、說話結巴。和異性交流時,他只能看著天空或地面來緩解壓力。
  • 20歲男孩患異性恐懼症 一看見女生就說不出話
    漫畫/王偉賓河南商報記者 盧豔豔一看到女生,20歲的李軍就渾身不自在,出汗、心慌、臉紅、說話結巴。和女生交流時,他只能看著天空、地面或遠方來緩解壓力。「李軍可能患上了異性恐懼症。」該院副院長胡雄說,當一個人,面對異性時,出現不自在、出汗、說話結巴、馬上迴避對方目光的現象,就是「異性恐懼症」。這種情況,一般18到20歲的男孩子比較多發。胡雄說,除了害怕看見異性,這些人其他方面都很正常,並且比正常人更渴望和異性交流。
  • 從認知學派角度看社交恐懼症
    在家萬事都好,但只要外出就呆若木雞,精神高度緊張。朋友認為她弟弟是耍賴,因為從青少年時期讀書開始,他雖然害羞內向,但還是外出,只是不想幹活、是啃老族而已。我對朋友說,你弟弟有可能是社交恐懼症吧。 很少有人關注社交焦慮障礙(又稱社交恐懼症),甚至患上社交恐懼症的人也很少作為主要病因去求治,因而在診斷和治療中常被忽視。
  • 「餘光恐懼症」是什麼鬼?可怕嗎?
    之後小敏被網上某心理醫生診斷為「餘光恐懼症」。她覺得自己患上了不治之症,每日裡惴惴不安、心情低落,甚至一度想要退學。那麼,「餘光恐懼症」是什麼鬼?小敏真的患上「餘光恐懼症」了麼?和小敏有同樣憂慮的小夥伴們該怎麼辦呢?圖/http://image.so.com/什麼是「餘光恐懼症」?可怕嗎?
  • 哪有人喜歡孤獨,只是他們有社交恐懼症
    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的地方就會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人存在於這個社會上就需要和別人進行溝通交流,不管是個體對個體還是群體之間的交流,社會交往都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對於個體來說,社會交往能夠讓個人去認識世界,了解社會,形成自己的人際交往圈子,可以說人天生是社會性的動物,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和別人進行交流,就算是簡單的商品交易也是社交的一種。人不可能孤獨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活著就需要同別人交流,而社交恐懼症則會阻礙個人的發展,將個人孤立起來。
  • 異性恐懼症的松岡要去調戲小姐姐啦!
    在日本的男性CV中有這麼一個神話,他被稱為後宮王卻有嚴重的異性恐懼症;他被稱為唯一神卻抑制不住自己的體重;他在談話節目中備受「欺凌」;他與茅野愛衣的婚事是粉絲們的頭等大事
  • 這些奇葩的恐懼症,你有嗎?
    6、新藥恐懼症 許多人不喜歡新事物,但程度並不嚴重。但其個別的例子中有人不喜歡某種特定事物(比如新藥物)到了非常嚴重的程度,就會發生精神疾病。
  • 「木星恐懼症」是什麼?有人看到木星會害怕,你能看完這些圖嗎?
    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有些人在看到密密麻麻的事物後,渾身會起雞皮疙瘩,有人甚至會冒冷汗,這種現象們叫做密集恐懼症。隨著社會變得愈加浮躁,現在年輕人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心理健康也成為了年輕人不可忽視的一環。
  • 內向的你別害怕,社交恐懼症怎麼治好?NMN幫助你
    社交恐懼症怎麼治好?社交恐懼症困擾著很多人的社交,行為療法是治療社交恐懼症的首選方法,社交恐懼症怎麼治好?不否定自己,不斷地告誡自己「我是好的我」,「天生我材必有用」。不苛求自己,能做到什麼地步就做到什麼地步,只要盡力了,不成功也沒關係。不回憶不愉快的過去,過去的就讓他過去,沒有什麼比現在更重要的了。
  • 你患上飛行恐懼症了嗎?
    或許你會覺得飛機這東西太不靠譜了,每每坐上來都會顫抖、出汗、腸胃翻江倒海,心裡堵得慌,也變得特別容易激動,甚至感到一陣陣的迷失和無法清晰地思考。心煩意亂的你是不是會莫名的對朋友、親戚或者空乘人員感到厭煩,乃至發脾氣?更有甚者,可能你連坐飛機這個動作都不敢想,總是千方百計用其他交通工具出行。如果真的這樣,或許你可能得了飛行恐懼症。
  • 「心理」異性恐懼症:你不要過來啊啊啊!
    這很可能有異性恐懼症的傾向。異性恐懼症異性恐懼症指在潛意識裡沒有與異性接觸的強烈願望,伴隨著的有嚴重的焦慮情緒,於是在異性面前感到緊張和恐懼的症狀。那麼克服方法有哪些?不要指望看了什麼書,學習了什麼技巧,恐懼症就會消失。一定要付諸實踐才會有所改變。妥善處理心理交往的挫折有一部分患者是由於在與異性交往的時候吃過虧,或者被異性嘲笑,導致再見到異性時感到不自在。
  • 你有密集恐懼症還是恐高症?帶你了解神秘的恐懼症
    密集恐懼症、恐高症、血液恐懼症,我們都曾在周圍或新聞報導上見過各種各樣的恐懼症,那它究竟是什麼呢?密集恐懼症,並非官方用語,它既不是來自醫學界,也不能從美國精神病學協會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中找到,最初的說法是,一名患有此類恐懼症的女性請《牛津英語詞典》的工作人員就她這種病症給出說明後,工作人員開始採用這種病症的說法。
  • 孩子不敢登臺表演,是「舞臺恐懼症」在作祟,合理的引導能改善
    近日一位著名演員吳鎮宇在社交網站公開透露自己的孩子患有"舞臺恐懼症",只要登上舞臺就會出現渾身發抖出汗,害怕鏡頭到話都說不清楚等症狀,這件事引起了網上一陣轟動,畢竟有著明星家長,觀眾對這些孩子的期望都是十分大的,都認為明星孩子能夠青出於藍勝於藍。
  • 【疾病科普】你有恐懼症嗎?人群恐懼≠密集恐懼
    這世上的恐懼症千奇百怪,例如密室恐懼症、恐高症、或是電梯恐懼症等等類似如此,還有一種人群恐懼症和密集恐懼。可能你聽說過這兩種恐懼症,但你能區分開嗎?人群恐懼≠密集恐懼  人群恐懼症,顧名思義是對人群產生的一種緊張恐懼的心理。
  • 婚前恐懼症的表現 了解這些解決婚前恐懼症
    什麼是婚前恐懼症,想要知道自己是否有婚前恐懼症,首先就要認識什麼是婚前恐懼症。婚前恐懼症是婚前與婚後所要面臨的角度轉換,生活方式的轉變等,會讓人們不知所措,琢磨不透。這樣一來就會產生婚前恐懼症。那麼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婚前恐懼症該怎麼辦?產生的原因具體有哪些?請看下文吧。
  • 惡魔恐懼症
    惡魔恐懼症屬於病情比較嚴重的一種恐懼症類型。所謂惡魔恐懼症,就是害怕惡魔真的出現,從而產生恐懼的心理。基本信息 名詞釋義。惡魔本來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存在,但有的人由於看了太多的恐怖片或者聽了太多的鬼怪傳說,會因此置身於恐怖片或者他們想像的那種狀態中,由此產生恐懼。
  • 恐懼症是不是精神病?合肥長淮中醫院精神康復科
    恐懼症是不是精神病?合肥長淮中醫院精神康復科 時間:2020-11-23 13:58 合肥治療精神心理疾病醫院 恐懼症是不是精神病?恐懼症是精神病的,恐懼症其實就是對特定的事情、事物或者場景的一種害怕的這樣的一種病症,當然恐懼症包括很多種了,例如說對特定事情的恐懼,例如說對蛇恐懼,對蜘蛛恐懼,對老鼠恐懼,對貓恐懼,狗恐懼,這是對一些特定的事情。另外的恐懼還有例如說對空間的恐懼,密閉空間的恐懼。所以,對於恐懼症一定要去專業的醫院精神科進行治療!
  • 西方的十大恐懼症:筷子、繩子、月光……還有肚臍?(下)
    第四名:上司與業務——工作恐懼症工作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是一天之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有些人一天不工作他會使渾身不舒服,而有些人則對工作報以無所謂的態度,但同樣也有些人對工作有著莫名的恐懼,他們害怕上班,害怕面對上司,更害怕去處理業務,有部分人雖然能夠在一天之內把自己的工作做完,可是他還是會害怕第二天的工作,還有部分人因為工作恐懼症,每天都停留在找工作的路途中,而如果當他們真正面對工作
  • 50歲上下的女人,經常渾身疼,是得了大病?醫生的話令人放心
    很多女性發現這個年齡段自己總是渾身不自在,說不上哪裡疼,就是幹啥都沒勁,晚上還睡不著,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於是來諮詢醫生,想知道怎麼解決。經常渾身疼沒什麼大問題,不用吃藥,多半是更年期綜合症。女性在45歲至55歲之間會進入更年期,是人生中重要的轉折點。此時女性大多已經絕經,雌激素水平下降,再加上骨量流失,就會感覺到渾身酸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