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當時可謂是刷新了國產動畫電影的票房紀錄,「燃爆」「炸裂」「驚豔」等各種溢美之詞都難以形容網友對這部電影的喜愛。
誰能預料,「史上最醜哪吒」居然刷爆網絡,成為大家的心頭好,見證了中國動畫電影的高光時刻。
這部電影中最熱血的一句臺詞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說了算。」
你知道「我命由我不由天」這句話的出處嗎?
其實,這句話出自明代袁了凡所作的《了凡四訓》。
哪吒很勵志,但袁了凡的故事比哪吒更勵志。
曾國藩年輕時,讀罷《了凡四訓》後,豁然驚醒。遂將自己的號改為「滌生」。
「滌者,取滌其舊染之汙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也'。」
曾國藩奮然振作,精勤砥礪,終成晚清中興第一名臣。
袁黃《了凡四訓·立命之學》
袁了凡先生,本名袁黃,青少年時曾受教於雲谷禪師,對天文、術數、水利、軍政、醫藥等無不研究。是迄今所知中國第一位具名的善書作者,他的《了凡四訓》融會道教哲學與儒家理論,為世人稱道。
《了凡四訓》的第一篇為《立命之學》就是講述的人如何對待天命與自修,讀來大有裨益。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了凡四訓第一訓是「立命之學」。
袁了凡說:「求在我,不獨得道德仁義,亦得功名富貴。」並且他勸人要常常反躬自省。只有確立人的主體性地位,才有利於發揮個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通過自己每天的努力積累善德,就可以逐漸改變命運。
過由心造,亦由心改。
了凡四訓第二訓是「改過之法」。
要改命運,先改自身:清除內心的一些妄念,改正過去的不足。
善改過者,未禁其事,先明其理。
犯了錯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明白錯在哪裡,這樣才能保證不會犯同樣的錯誤。
了凡認為,欲要改過,一定要有三顆心,一是羞恥之心,二是敬畏之心,三是發勇之心。
王陽明曾言自己的學說是「致良知」之學,這個致良知就是羞恥之心。
所謂敬畏之心,就是說人生在世,一定要有敬畏的東西,舉頭三尺有神明,有所敬畏,人做事情就不會太出格。
第三個是發勇之心,就是說,人意識到錯誤之後一定要在行動上體現出來,要勇於改正錯誤。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了凡四訓第三訓是「積善之方」。
《易傳·文言傳·坤文言》有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修善的人家,必然有多的吉慶,作惡的人家,必多禍殃。
古人語:「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人要改變命運,就要竭力行善,也必須努力斷惡。好事要從小事做起,積小成大,也可成大事;壞事也要從小事開始防範,否則積少成多,也會壞大事。
滿招損,謙受益。
了凡四訓第四訓是「謙德之效」。
《尚書》裡講「滿招損,謙受益」。
《了凡四訓》上談到:「善事陰功,皆由心造,常存此心,功德無量。」曾國藩能做到四省總督,他認為自己靠的就是謙虛,而他也告誡自己的後人時刻要注意謙虛謹慎。
一個人只有懂得謙遜的道理,才能踏踏實實的積累些東西,才能獲得上天的青睞,獲得福報。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一個人做到「立命、改過、積善、謙德」這四點,那麼福氣、運氣,自然會降臨。
讀《了凡四訓》掌握命運的核心秘密:轉無福為有福,轉病夭為長壽
每一個人都應該讀一讀《了凡四訓》
《了凡四訓》是家庭的傳世之學,為作者袁了凡留給子孫的訓示。曾國藩模仿它寫了一部名動海內的家書,兩者被後世尊為「一書一訓」。
它更是個人的「改命奇書」。如果你的命途早已被人算定,袁了凡以親身經歷告訴你「我命由我不由天!」
中央電視臺更是專門做過一期節目《了凡家風》,來做官方推薦;中央紀檢委網站也號召學習「中國傳統中的家規」袁黃《了凡四訓》專題。
如果擔心文言文讀起來比較困難,不妨看一下這套文白對照精裝版的《了凡四訓》,不僅有著原汁原味的文言文,還搭配了現代化的大白話,對於想要學習的朋友來說,幾乎是零門檻。
這套書分為四冊,對應了袁了凡先生撰寫的四篇文章:「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
雖然文章大都篇幅短小,但是言簡意賅,生動地舉例,現身說法,令人動容,揭示出命運真相。
《了凡四訓》就這樣影響了一代一代的中國人。因此而被譽為"中國三大善書"之一,足夠讓你改變自己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