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嘗試空無一物的極簡生活,享受內在豐盈!

2020-12-24 宸媽侃侃育兒經

這是宸媽2020年發布的第143篇原創內容全文共計2361字,大約需要2-4分鐘時間閱讀

極簡生活是什麼?

我原本是個不太會收拾和計劃著生活的人。

結婚前,家裡有媽媽為我收拾一切;結婚後,有前夫收拾。在離婚前,我幾乎沒有收拾過自己的衣櫃,每次找不到衣服穿的時候,都是前夫幫忙從我翻過的地方準確找出來的。

我不擅長計劃著生活,我多年的價值觀一直都是只要自己喜歡,只要這個款式足夠特別,或者我沒有,又能負擔得起,那就買下來——哪怕很多時候買回去就意味著雪藏。

坦率說,如果要以是否有收納習慣和計劃生活來作為評判一個妻子是否合格,我顯然曾經是一位不合格的妻子。

離婚後,我帶著兒子重新開始新的生活。

簡單的生活

這一次,我拒絕了父母的幫助,決定給我和兒子一個全新的生活,一個只有我和他的簡單世界,從頭開始。

最開始我們租住在一個套二的房子裡。說是套二,其實是套一的房子改成的,房東將原本的一個臥室隔成了兩個很小的臥室,就成了套二。

房子小了,自然東西就要相對應的減少。我將很多衣物和鞋子搬回了娘家放著,只留了很少的常用衣物在租住的房子裡。結果我發現這些常用衣物足夠我們母子兩平時的使用,而放在娘家的那些衣物和鞋子這麼多年再也沒有動過。

我們母子兩住了三年的小房子

再後來,我買了一個套一的小房子,人生第一次開始思考怎麼樣可以將空間的利用率提高。我看了很多的裝修照片,定製了鞋櫃和衣櫃,在小房子裡開始了一種以往並不敢想像的「窘迫」的生活。所謂的「窘迫」,是因為生活空間的窄小——我自記事以來從來沒有在這麼小的空間裡生活過,偏偏我還是個媽媽,帶著一個半大的兒子。我養成了只購買必需品的習慣,養成了隨手收納的習慣——房子小,所以收拾起來很快。

時隔多年,再想起那個小房子,記憶裡還是那些個春夏秋冬不重樣的日出,還是那小小的卻充滿著回憶和溫馨的家,在那裡,兒子第一次學會了做飯……

搬到現在這套房子以後,不知不覺這一兩年時間我似乎又回到了之前的那個狀態,客房堆積起了越來越多的物品,以至於有一次一個學生參觀我家時好奇的問我:「老師,這個房間是儲物間嗎?」

疫情宅家那段時間,我終於決定要改變一下,在網上下單了一堆大大小小的書架,宅家裡慢慢的拼裝和收納,很快得到了明顯的改善成果,以往四處雜亂散放著的書和各類雜物都暫時得到了歸置,家裡很多個角落看起來清爽多了。

再然後,暑假裡我決定把兒子的書桌做一個升級換代,一翻折騰下來,兒子的房間也順眼很多。

暑假改造兒子的書桌

再然後,我決定把客廳的大沙發也換成簡約型,在沙發背後的牆壁上增設了書架,這一改變直接讓原本冗舊的客廳變了一個風格。

改造客廳

寒假快來了,我開始計劃寒假期間將家裡的各個房間都再做一次清減,讓家裡更簡單一些。家裡的空間簡單了,每天看著也順眼多了,心情自然而然的就很好,自然也讓家庭的氣場充滿著積極溫暖的能量。

我和身邊的朋友分享我的改變,不約而同的他們也在這幾年開始了潮流的「斷舍離」生活:有一個閨蜜每年換季的時候就將自己換下來的衣物直接打包送人,這樣每年再買新衣物的時候也沒有心理負擔,家裡也不會堆積著各式各樣的舊衣物,她的感受就是這樣的斷舍離生活給自己帶來的愉悅感實在讓人上癮!

《我選擇空無一物的生活》封面

後浪新出版的《我選擇空無一物的生活》在這個12月收入我的書架上,這個周末的上午,成都鮮少有著冬日的暖陽,窩在讓我極度滿意的客廳新沙發上,看這樣一本書,讓人極度愉悅。

原來我不知不覺在離婚後養成的收納和整理的習慣,在這本書中所採訪的十位嘉賓身上演繹成了一種叫做「極簡主義」的生活態度。

極簡=最低限度,是指捨棄一切可有可無的東西,只保留最低限度的生活必需品。

這本《我選擇空無一物的生活》是由專注於研究有特色的極簡生活方式,致力把實用、有效的收納技巧帶給廣大讀者,讓每一個人都能將生活過成自己想要的樣子的日本極簡生活研究會採訪了十位來自各行各業的倡導極簡生活的普通人,通過和他們的對話,了解他們因為各種各樣的人生契機,開始了空無一物的生活的過程,最終他們在這個過程中收穫到了生活本身的純粹和自由。

《我選擇空無一物的生活》插圖

和我的收納整理經歷比起來,他們在他們的極簡主義生活中,貫徹的原則更具體,不是減物,而是空無一物!在他們經歷的過程中,因為清減了自己的物品而帶給自己的內心更多的衝擊和思考,我們每個人擁有物品的價值到底是什麼?

這兩年轟轟烈烈的「斷舍離」熱潮,不斷有各類斷舍離的新聞上熱搜,在這些行為的背後,是我們對自我、對內在更多的思索和肯定。

現代社會,是一個高速發展的社會,也是一個物慾橫流的社會。我們被各種豐富的物質生活所滿足,我們可以輕而易舉的獲得各種我們喜歡的物品,我們以為這樣的「獲得」會給我們換來心理的滿足——然而,那些購物後刷爆的信用卡仍然需要你去清還;那些一眼看中喜歡得不得了的物品可能拎回家卻連外包裝都沒再打開……

心理學中有一個現象:「凡是得不到,必然念念不忘,必然極度炫耀。」

過度的物質滿足背後,其實是內心無法被填滿的空虛,其實是一次次的「假裝我很好!」

《我選擇空無一物的生活》插圖

而反觀這十位極簡主義生活態度的人,他們中有人捨棄二層獨棟房子搬到兩居室公寓居住;有人一家人擠在小房子裡卻收穫一個整理後空曠空間的世界上最讓人放鬆的家;有人將所有物品都作為裝飾品來考慮,兼顧房間的美觀和生活的便利;有人扔掉了幾乎所有的囤積物後只保留極少數自己真正鍾愛的物品,享受身邊被自己鍾愛的物品包圍著還沒有一件無用之物的極簡之屋……

坦白說,我被這樣的一種生活態度所打動了,這樣的生活態度映射的是一種更為高級的生命態度。極簡,卻又極其有愛——我只和我鍾愛的物品一起生活——沒有任何多餘,乾淨又簡單。

是的,簡單。

越是生活在充斥物品的時代,越需要在空無一物的家裡找回生活的實在質感。

這本《我選擇空無一物的生活》推薦給你,在這個2020年的倒數幾天裡,願你如書中的人物一般找到內心真正的寧靜,真正的感悟到極簡生活帶來的內在充盈!

我是宸媽,專注於青少年教育教養,喜歡我的文字歡迎分享、點讚、關注和評論,原創不易,轉載請聯繫本人!謝謝!

相關焦點

  • 韓國夫婦的極簡生活,從有到無,全屋空無一物、一塵不染,精緻!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極簡生活,這對韓國夫婦也是其中的一員。而與極簡的生活方式相伴隨的就是斷舍離,二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 日劇《我的家裡空無一物》,極簡主義者的生活哲學
    於是,打開一部日劇《我的家裡空無一物》,學習家務處理井井有條的日本主婦,是怎麼完成舍斷離的。劇中的主人公麻衣,是一位有著整理強迫症的主婦,丟過杯子、勺子、畢業相冊、婚前戴的對戒……可以說是丟東西狂魔,只要看到家裡有一點凌亂,哪件物品長時間不用,就會果斷清理打掃。
  • 《我的家裡空無一物》:極簡生活,亦是極致的奢華
    我也一直很佩服那些可以收拾好自己的家,過上極簡生活的人,他們必然是極其自律和懂得整理生活物品的。不知從何時起,我總能聽見身邊的人說「斷舍離」,可真正要實行起來,又是極為艱難的。初次看日劇《我的家裡空無一物》時,我便深刻體會到「斷舍離」的艱難。不用的舊物件是要扔掉,還是要留著壓箱底?從小到大用過的東西,如果不扔,恐怕已經堆積成山了。
  • 空無一物的生活,有什麼值得開心?
    我們對「極簡主義」和「斷舍離」多抱有正面的評價,可是對「空無一物」的生活方式卻大多持有懷疑和不贊成的態度,甚至有人覺得太過極端,這些反饋的負面性更強。 比如,豆瓣上對日劇《我的家裡空無一物》的簡介中有這樣一段描述:「相比於其他人房間的擁擠不堪,麻衣的房間四壁空空,就像剛剛搬家時的樣子。事實上她有及其偏執的整理欲望。對她來說,不需要的東西就要果斷扔掉,她將斷舍離發揮到極致,甚至達到變態的地步。」
  • 新的一年,從身到心,開啟全新「空無一物」的生活方式
    疑惑迷茫中,我看到了這本書:《我選擇空無一物的生活》。作者: 日本極簡生活研究會 出版社: 後浪丨中國友誼出版公司本書作者:日本極簡生活研究會,是一個來自日本的編輯研究會,專注於研究有特色的極簡生活方式,致力把實用、有效的收納技巧帶給廣大讀者,讓每一個人都能將生活過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 極簡的偏執狂,我不是要你空無一物
    日劇《我的家裡空無一物》是極簡偏執狂的典範,這部電視劇一共6集,每一集30分鐘,劇情有趣又實用,一旦開始看了,就會停不下來,每看完一集都會有神奇的動力去做極簡
  • 空無一物的生活到底有什麼值得開心?
    講到空無一物,相信大多數人首先會想到日劇《我的家裡空無一物》,還有些人會想到「極簡主義」「斷舍離」等類似的詞。我們對「極簡主義」和「斷舍離」多抱有正面的評價,可是對「空無一物」的生活方式卻大多持有懷疑和不贊成的態度,甚至有人覺得太過極端,這些反饋的負面性更強。
  • 極簡,我的家裡空無一物
    現在都說要享受生活,想像一下,在充滿雜物的空間裡,你怎麼享受生活?城畫君的朋友擼大包以前是一個髒亂而不知的少女,通過這些年的不斷學習和實踐,悟出了一套極簡生活初級攻略。整理人生,先從整理房間開始。我在整理師袁春楠那裡買了生活整理課程,我感覺這個課程最精華的部分,是她讓我知道了一部電視劇《我的家裡空無一物》。
  • 如果你很疲憊,那就看看《我的家裡空無一物》,重新愛上生活
    《小森林》,看時只有一個感受:只要努力地生活,哪裡都有蓬勃的生命力;《人生果實》:平淡的生活就很美好,每一件事物都有生命力,生活的每一個細節都值得認真對待;而《我的家裡空無一物》:整理東西,打掃房間其實非常有趣和快樂,家裡的每一件物品都會讓居住的人充滿幸福感。我真的太愛看日本的這類電影和電視劇了,每一部都至少看了兩遍。今天主要結合極簡主義來看看《我的家裡空無一物》。
  • 熱播日劇《我的家裡空無一物》01
    假期來了,因極簡先森外出無法更新文章,望見諒。現奉上日劇《我的家裡空無一物》假期與煲劇更配哦。
  • 2021最好的生活狀態:物質極簡,靈魂豐盈
    ·那些你以前認為能把你的生活打得支離破碎的大浪,將變成你人生長河中一朵微不足道的浪花。你以前覺得會顛覆你的難題,其實根本不值一提。莎士比亞說過:「生活裡沒有書籍,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讀書好似擁有著貫通從前、現在與未來的力量。除了讀書,旅行同樣可以豐富精神世界。
  • 2016冬季熱播日劇《我的家裡空無一物》
    灑滿陽光的公寓內空空蕩蕩,短髮女孩麻衣躺在整潔的地板上,享受片刻輕鬆時光。相比於其他人間的擁擠不堪,麻衣的房間四壁空空,就像剛剛搬家時的樣子。
  • 日本人的極簡主義:Less is More!
    兩年前,佐佐木典士接觸極簡主義。沼畑直樹家的廚房櫃檯空無一物,明亮舒適的感覺,讓做菜成為一種享受。豐田克也公寓裡的抽屜。對於極簡主義者來說,目的不是減少東西,而是重新定義物品的價值。寫在日本行之前首先感謝極簡生活家、本號人氣作家Tony Fu把佐佐木典士和沼畑直樹的故事介紹給讀者。正因為這篇文章《扔掉90%家中物,屌絲也能逆襲成為人生大贏家》,我決定約訪日本的極簡主義者。
  • 金智賢嘗試極簡風,極簡造型穿出高級感,精緻的五官再一次搶眼
    以往她參加活動總會穿著比較性感或是幹練,但近期拍攝的一組寫真,卻打破了以往的風格,極簡風造型倒是看起來比以往更加的具有辨識度,顯得十分具有高級感,隨性慵懶中帶著一絲優雅知性。此次拍攝的造型以簡約風格為主,無論是造型還是妝容都沒有太過於浮誇,反而顯得非常乾淨。運用一些簡單的普通單品,輕鬆打造出極簡風格,簡簡單單就能穿出高級感。一件純白色的小背心搭配上一條修身打底褲。
  • 薛佳凝無視歲月在臉上留下的痕跡,追求內在的豐盈與富足
    我們通過她的微博可知,她是一位內心富足的女孩,一直在追求著內在的豐盈我想,薛佳凝也是這樣的人,她一刻也不忘記追尋自己的內心富足與生活的幸福。
  • 日本一家三口的極簡生活,沙發不用床也沒有……還挺有味的
    其實,家是一個人生活方式的呈現,如果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積極的生活態度,不管住在什麼樣的環境下,都能打造出一個舒適的家。 有的人覺得,幸福要靠很多物質來實現。但有的人覺得,家居越簡單,反而住得越舒服,正如下面這個日本三口之家,全屋沒幾件家具,臥室幾乎做到空無一物,簡直就是某些極簡主義者理想中的居家狀態。
  • 本性法師:這本書裡藏著物質極簡、靈魂豐盈的人生真諦
    《瓦》之一書,告訴我們物質極簡、靈魂豐盈的人生真諦,告訴我們逃離喧囂、歸於素靜的生活至理。而這,正是這個社會、這個時代我們人類急需的、正缺的,從某個角度說,這也適用於我們的僧團。我要抓住這根金稻草,我想破解這根金稻草的內在,我在挖掘其中的寶藏,希望以後能更好地更多地分享給大家,以達至該書的目的——生起解脫心,發起解脫願,致力解脫行,證得解脫果。
  • 這樣的極簡生活我也喜歡,溫馨又透著高級,第一眼看下來就很舒適
    今天我要給你們分享的這套案例,是一套非典型的極簡風格,我們平時見到的極簡風大都是黑白灰,雖然說一塵不染,但卻顯得過於冷淡。下面這對追求極簡生活的夫妻,房子90㎡,家裡加入了大量的原木色,既溫馨又透著高級感,第一眼就很舒適!
  • 看完日劇《我的家裡空無一物》,我開始瘋狂扔東西
    看完日劇《我的家裡空無一物》我開始瘋狂扔東西文 | 李小墨  這部只有六集的小劇,講的是女主麻衣帶著一家人踐行極簡生活方式的故事。麻衣從小和媽媽、外婆生活在一個因為不會收拾和整理,總是雜物堆積,顯得非常擁擠和混亂的家裡。
  • 日本"極簡主義"家徒四壁而非窮,你熟知的這些大佬居然也是極簡主義者?扔東西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不曉得大家有沒有看過一部夏帆主演的叫做【我的家中空無一物】的日本短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