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燒是一種什麼技藝,怎麼才叫幹燒?20年酒店廚師長總結經驗

2020-12-22 木子小廚LHW

說到幹燒,可能很多小夥伴們有些陌生,認為幹燒就是什麼都不加直接燒製成菜,其實是不對的,也是不可能的,今天我給大家詳細的講解一下幹燒。

幹燒是一種什麼技藝,怎麼才叫幹燒?

說到幹燒,先來了解烹調技法中的「燒」,因為幹燒是「燒」中的一個分類。

「燒」是指將前期預處理的食材加入適量的湯汁和調料大火燒開,然後調個基本色和味道,在改用中小火慢慢加熱,使食材成熟定色、定味後再用旺火收汁或勾芡的烹調方法。「燒」根據顏色可分為紅燒、白燒等。根據配料可分為蔥燒、蒜燒等。按照調味料可分為醬燒、辣燒等。按照加熱方式又分為鍋燒、幹燒、扣燒等。

幹燒並不是什麼都不加入直接的燒,恰恰相反,幹燒和紅燒相似,都是加入基本的調味料和調色料以及湯汁,燒至食材成熟入味。不同的就是幹燒不用水澱粉收汁,而是在燒制的過程中,用中火將湯汁基本收幹,使滋味滲透食材的內部或者是粘附在食材表面。幹燒菜品的要求:色澤洪亮、滋味醇厚、鮮香味美、成菜見油不見汁。

總的來說幹燒就是先選擇食材然後初加工改刀醃製(適合大件食材,起到入味、去腥作用)炸制定型調味燒製成熟入味收汁裝盤的一種烹調技法或者技藝。

很多小夥伴認為幹燒是四川川菜中特有的一種烹調技法,其實不然在我們魯菜或者江浙菜菜品中都可以看到幹燒技法的應用,比如魯菜中的《幹燒鯧魚》,江浙菜中的《幹燒明蝦》等。

幹燒的技術要點

1.食材的選擇:

幹燒菜品所選的食材也是豐富多樣,比如一些肥美、質地柔嫩的動物性食材:大蝦、鵝掌、鴨子、豬蹄等。質地脆嫩乾爽的植物性食材,如:冬筍、香菇等。

2.過油炸制:

烹飪界有一句俗語:逢燒必炸,可以說大多數「燒」的菜品都需要提前過油炸制。幹燒菜品也不例外,多數的食材在幹燒前都需要過油。在食材炸制時油溫一般會高一點,大約控制在6~7成熱,這樣食材下入熱的油鍋中,蛋白質會受高溫後迅速凝固,表面會形成一層保護膜,以使食材在後續的燒制過程中不易破碎。接下來再用4~5成的熱油繼續浸炸1~2分鐘,去掉食材內部多餘水分,以便於後期燒制時的湯汁滲入食材內部。

這裡還需要注意的是:食材不能炸得過焦,不然成品口感會發硬,也不能炸得過嫩,在燒制後易不成形,且食材內部水分去除的少,也會影響食材對調味湯汁的吸收。

3.湯汁的使用和用量:

在我們製作平時幹燒菜品時,燒制的過程中一般會加入毛湯或者二湯,很少使用清水。使用毛湯或者二湯幹燒成品滋味才能醇厚。

加湯的用量要根據食材質地的老嫩、形狀的大小以及食材的多少來靈活掌握。比如質地老、體形狀大的食材要多加一些湯汁,如果加入的湯汁少,各種調味料還沒有來得及充分滲入到食材內部,食材也沒有燒至軟爛,就有可能會造成糊鍋。如果質地嫩、形狀小的食材加入的湯汁太多,食材已經燒至軟爛,湯汁還沒有收幹,這時如果繼續燒制,食材也許會破碎而不完整,影響美觀。

4.火候的控制:

不僅僅是幹燒菜品,可以說是全部的烹飪食材,火候的把控直接影響到最終成品的口味。以幹燒為例,在製作時預處理的食材下鍋後,要先用大火燒沸,再改用中小火慢燒,最後再改用中大火收汁。中小火慢燒可使湯汁中的調味品慢慢滲入食材內部,使食材內外滋味統一、鮮香味美,最後再等食材入味軟爛後,用中大火快速收濃湯汁即可。儘量不要長時間燒制,會導致原料破碎不成形。

如果全程使用大火燒制,成品也許只有表面有滋味,而內部味道寡淡,便凸顯不出幹燒菜品的獨特風味。

幹燒的製作小技巧

●關於輔料:幹燒的輔料多配一些水發香菇丁、肥肉丁(三層五花肉)、青紅辣椒節和筍丁等。先將肥肉丁煸炒出肥油,再用肥油炒香小料加入調味料燒製成菜。肥肉丁增香,香菇、辣椒丁、筍丁增鮮。這裡需要注意的是五花肉丁最好用手刀切成筷子頭大小,成品寡淨利索,選用豬肉末(肉餡)是不可以的。

●關於調味料:川菜中的幹燒菜品口味多變,有以鹹鮮味為主的,會使用到蔥、姜、蒜、胡椒、料酒等去腥增香,白糖、醬油、味精、提味增鮮。也有一些地區在製作幹燒菜品會加入複合調味調色料,比如增香增色的郫縣豆瓣醬、辣妹子醬、鮮辣汁、辣鮮露,甚至還有的加入一些成品的海鮮醬、蠔油。

魯菜中的幹燒菜品幹燒鯧魚,口味為鹹鮮微辣,特別是在出鍋的時候,會特意淋入一些紅油辣椒油為鯧魚增色、增亮,成菜見油不見汁。

●關於調色料:在北方製作幹燒菜時一般會使用到糖色,這裡需要注意的是糖色不要炒的太過,在略微欠一點的時候即可下入輔料,這樣同炒後糖色恰到好處,輔料也已出香,如果糖色炒好後再下入輔料翻炒,糖色就老了,口味也會發苦。

在一些地區使用肥肉丁炒制辣椒醬或者郫縣豆瓣醬時,不要用大火煸炒,最好使用小火,這樣不僅能煸炒幹輔料的水汽,還可以炒出郫縣豆瓣醬的紅油。

擴展:魯菜乾燒鯧魚的製作方法

●原料和調料:

冰鮮銀鯧魚2條(約600克),蔥姜切丁20克,蒜丁15克,青紅椒丁5克,冬筍丁15克,香菇丁15克,肥肉丁20克,白糖85克,高湯1000克,紅油辣椒油20克。

●開始製作:

1.鯧魚從胸部開刀,去掉魚鰓和內臟,洗淨後控於水分,打上菱形花刀。

2.淨鍋倒入寬油燒至7成熱,下入鯧魚保持中火炸成金黃色,撈出控油。

3.鍋留5克底油,下入白糖小火炒成淺黃色(嫩汁),下入輔料(肥肉丁提前煸炒出油)快速翻炒兩下,接著倒入高湯,入鹽、味精、白糖、料酒調味,再下入炸好的鯧魚,中火燒約3分鐘,轉小火燒5分鐘。這時大翻勺再轉中火燒2分鐘,前後共約10分鐘。接著轉大火收幹湯汁,淋上紅油辣椒油出鍋入盤即可走菜。

●幹燒鯧魚的製作關鍵:

1.最好選用冰鮮的鯧魚,否則肉質發死,燒後鮮味不足。

2.炸魚時不要炸的太過,否則水分流失嚴重,也不要太輕,不然仍有腥氣。

3.最後一定要自然收汁,不要勾芡,否則菜品就不亮了。

4.魯菜中的幹燒魚一般是打菱形花刀,通常炒鍋師傅可以通過觀察在魚身上打的花刀來判斷這條魚需要的做法,比如紅燒魚一般打一字花刀,幹燒魚打十字花刀,約定俗成。

寫在最後

幹燒講究出菜不勾芡,見油不見汁,其實不管是在湯汁的使用量、食材的炸制以及燒制過程中都非常考驗廚師的功底,只有對烹飪技法有透徹的理解,才能夠靈活掌握,準確應用。

喜歡作品記得點個讚,或者轉發出去讓更多需要的人看到,並順便關注一下木子小廚,小廚會繼續為您分享烹調中的經驗和技術乾貨,感謝觀看。

相關焦點

  • 幹燒大黃魚做法告訴你:幹燒和幹 時間和火候的差異
    前兩天去泰合小館吃飯,偶的了條黃魚,回家想了半天怎麼烹調?想起了北京老字號豐澤園、仿膳飯莊、東興樓的幹燒魚,後來吃到了魯菜館子玉林的新派魯味幹燒魚。幹燒魚色澤紅潤油亮,肉質軟嫩,味道鮮香。中國幹燒魚地圖 八大菜系都怎麼做幹燒魚?
  • 廚師長和女廚師好上了,大堂經理憤而殺人,副廚師長幫忙拋屍
    老王打包票說不是自己的員工幹的。警察搜索現場,發現一隻耳塞,和加工廠工人用的不一樣,應該是外來人員帶進來的。法醫驗手發現,此手的手指肚磨損嚴重,而且手背上有多處點狀的燙傷。獲取指紋後,在資料庫檢索,發現死者是一家五星級酒店的主廚。警察來到餐廳,大堂經理是個金髮美女,非常豪橫,說「餐廳太忙了,警察辦案也請先預約」!
  • 創意大師雲課堂|當東方的幹燒明蝦遇見西方的百裡香
    主講人|劉一帆致力於酒店服務工作20年,曾擔任《頂級廚師》評委,法國巴黎藍帶廚藝大師,芬蘭航空品牌形象年度代言,擁有豐富的知識和對不同文化的深刻理解,擅長將不同文化融合在一起,2014年建立Steven’s Concept。
  • 烹飪大師林進掌勺一哥鮑魚 曾任釣魚臺廚師長
    對廚師的技藝有很高的要求,追求「貨真價實與營養美味」兼備。父親林月生1946年師承祖父林耀龍,在功德林素菜館學習烹飪,1956年黨的八大會議前調入北京飯店,支援北京飯店做好會議接待工作,後根據要求留在北京飯店工作一直到退休。林進不僅傳承了上兩輩人的高超烹調技藝還有優良的職業品德。
  • 花農20年養花經驗,學會「見幹見溼」這5點,告別「植物殺手」
    養花本身就是一個經驗累積和學習的過程,我們需要去了解種植的花卉植物的習性,根據它的習性進行養護,這樣才能養的好。在養花這條路上,也是走了不少的彎路,最難把控的就是給植物澆水,施肥,光照等等。請教了20年養花經驗的花農,花農告訴我們學會見幹見溼等這5點,就可以告別植物殺手了。第一點,見幹見溼許多朋友都不明白見幹見溼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 大叔家的家常菜:幹燒鯧魚,鮮嫩味美,香氣撲鼻,家人愛吃!
    本文由「大叔下廚房」發布,喜歡的朋友可以轉發朋友圈,分享是一種美德~又到了吃鯧魚的好季節,鯧魚的做法有好多,其營養價值超高,從小我就喜歡吃鯧魚,記得小時候每次吃鯧魚都是逢年過節或家裡來客人才吃的,所以每逢過節就會很開心
  • 老字號廚師長的四套廚師服:見證四十年餐飲業變遷
    為了從師傅那裡學到真手藝,於曉波起早貪黑,從來不敢偷懶,擇菜洗菜切肉炸丸子樣樣都幹。經過三年多的磨鍊,於曉波才正式成為了時任同和居廚師長宋進義的徒弟。在1982年,於曉波跟隨宋師傅成為北京市首批赴美國對外交流的廚師,向世界展示中國精湛廚藝。一般人聽說同和居的名聲,大多是從一道菜來的,這就是象徵圓滿的「三不粘」。
  • 新法幹燒鱸魚
    一隻是今天的主角,LC的琺瑯海鮮鍋,26寸。另一隻是南部鐵器的迷你涮鍋,我還為它配了一隻紅泥小炭爐。目前正焦慮地等待冬天的到來。想像中的景象是外邊下著鵝毛大雪,屋裡暖氣融融,燒個小炭爐,支起迷你鐵涮鍋,涮個羊肉,喝個小酒。滿腦子是那幾句,「綠螘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厄,扯遠了,那個南部鐵器的小涮鍋等到下次再曬吧。
  • 幹燒明蝦
    所謂幹燒,是主料經過油炸後,另熗鍋加調輔料添湯燒之。所以主料可以換哦,我們今天用蝦。你可以用明蝦,海蝦,大頭蝦,基圍蝦。建議用相對硬殼的蝦。我今天用的是那種黑色的老虎蝦,這種蝦肉非常緊緻有彈性,肉質又十分細膩,很受我的喜愛。材料: 蝦,大量大量的蔥、蒜蓉、酒釀(含湯水)、辣醬、紅油、糖、酒。首先,蝦開背挑腸線,熱鍋,加油、煎蝦。
  • 餐廳周預訂指南 | 西餐、中餐、自助,精品酒店菜單全揭曉!
    截止今天,2017福州餐廳周專屬菜單中餐廳篇、異國餐廳篇已全部公布,還沒來得及仔細看菜單的小夥伴們,可點擊往期推送哦~另外,參與話題【本屆餐廳周我心目中的最佳菜單(精選酒店餐廳)】並在文末留言,截止2017年11月21日20:00,精選留言點讚排名第1名,即可獲得價值499元TCL頭戴式藍牙耳機
  • 幹燒魚的幾種做法,如果愛吃魚,又怕腥。選擇這樣的做法最合適了
    幹燒菜品也是川菜裡比較老的一種菜品,幹燒的代表菜也有很多,下面就簡單的介紹幾道幹燒魚菜品,下飯特別有味道,沒有食慾的朋友更應該看看,愛吃川菜的夥伴們肯定對這些不陌生。我們大家都來看看這幾種大千幹燒魚都是怎麼做的吧。
  • 【高段美術】第8漆藝之光——天台乾漆夾薴技藝
    3.學生發表看法,教師小結:想聽聽專家是怎麼解釋的嗎?上世紀80年代,高級工藝美術師湯春甫組織工匠,對散落在民間的、瀕臨失傳的乾漆夾薴工藝進行挖掘、整理,將用於該工藝的13種原材料,用傳統的方法加以提煉,並總結出48道工藝流程,使這一古老的傳統技藝煥發出新的生命。他們用該法製作的作品,為東南亞和歐美等49個國家和地區的國寶館和宗教部門收藏,1999年製作的"千手觀音像"為故宮博物館收藏。
  • 紅廚紅菜 | 胡平果:從廚25年,20年是五星級酒店大廚
    ▲胡師傅在大連香格裡拉大酒店任職時,酒店的菜式推廣圖片。胡平果:「所有的東西都是透明的,但是我會觀察、思考、總結,經過無數的汗水、鍛鍊,我熟練掌握菜餚烹調過程中的物理現象和化學反應。」▲胡師傅家中的烹飪書籍系列胡平果每個月都會看十幾本雜誌,時刻關注業內的訊息,例如,現在上海最近新開了哪些店,它的特點是什麼?現在流行什麼菜?最近有名的餐廳推出什麼新菜品?
  • 美食課堂:如何區分紅燒、幹燒、白燒?(5種方法的專業詳解)
    一種形式是將生鮮的蔬菜原料用水鍋中適量的水和油,燒沸後進行焯水油汆燙,能較好地保持蔬菜原料的外形、本味以及鮮綠油亮的色澤,另一種是用沸水鍋將經加工成較為細小的原料加熱焯水以除去汙物異味,如海參絲、筍絲等,再有就是用水鍋將老韌或腥羶味重的大塊形的原料加熱水煮,以除去血汙異味,便於切配,縮短燒制菜餚的正式烹調加熱時間,適用於牛肉、羊肉、雞、鴨等大型原料。
  • 只用一雙筷子,炒一份我最愛的幹燒伊面,可還行?
    首先,方便麵確實是從「伊面」演變過來的(網上說方便麵是日本人安藤百福在1958年發明的,對此,我一直堅持認為:方便麵最早是咱中國人發明的,後面潮爸會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其二、伊面的做法,簡單來說,是將做好的雞蛋面先油炸,然後壓成圓滿或不同的形狀,以便於保存,想吃的時候,拿出來直接煮就行,非常方便。
  • 做菜最後加的明油到是什麼?怎麼做味道好?大廚總結3種明油做法
    做菜最後加的明油是什麼?怎麼做味道好?大廚總結3種明油做法。明油顧名思義就是明亮的油,這一般是在做菜的最後,廚師舀入少許可以給菜餚起到增亮作用。明油是什麼?明油一般都是廚師自製的,並不是特指一種油。明油是根據菜餚的不同,使用不同的油脂,加入不同的小料或者香料,通過長時間的制,使小料和香料的香味留在油中,形成的多種複合調味料。在我們廚房中常常會用到三種明油,即:蔥油、花椒油和紅油。
  • 一般人還真幹不了
    廚師是一個辛苦行業,每天面對著高溫爐,還要加班加點,好在他們有著豐厚的報酬,在大酒店能做到廚師長的,月薪能有2萬上下,工作經驗不低於10年左右,很多人對此羨慕不已,其實廚師長的辛苦,只有他自己才能體會,那麼月薪2萬的廚師長,需要知道的基礎知識有哪些?
  • 德國車為什麼普遍燒機油,而日本車開20年都不燒?維修工這樣說!
    不管是什麼年代的人,買車的時候都做不到像買白菜那樣隨意,多多少少都會研究汽車各方面的參數等等,對於大部分消費者而言,買車到最後就兩種結果,一種是你買了耐用的日系車,另一種就是買了性能突出的德系車。日系車和德系車在國際上一直被捧得很高,但是實話實說,中國的燃油車確實也比不上這兩家老牌車系。
  • 成都瑞吉酒店美味煥新
    (圖片由酒店提供)Jackson黃曉偉先生出生於國際之都上海,擁有 27年廚藝生涯,深諳多菜系飲食精髓,秉承傳統烹飪技藝同時,以個性化的呈現來禮遇食客味蕾,一道道珍饈美饌為賓客帶來難以忘懷的珍貴體驗(行政總廚Jackson 黃曉偉 圖片由酒店提供)Jackson黃曉偉先生於1993年加入上海波特曼麗思卡爾頓酒店,在麗思的20餘年將收穫的美食靈感融入到日常創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