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最智慧的一句話,僅用8個字,揭露天道奧秘,助你看透生死

2020-12-25 黑大解文

「生死」自古以來就是人類個體一直在探討且尋找的命題,多少帝王擁有了榮華富貴,得到了無上權力,卻還是想要窮盡一生尋找長生不老之術。縱使到了現代,我們依然逃不過生與死的考驗,而千年之前,莊子就對生死命題做出了非常超前的解釋,

在《莊子》中有好多地方談論到生死問題。

第一處是在《莊子·天下篇》:

惠施多方,其書五車,其道舛駁,其言也不中。厤物之意,曰:「至大無外,謂之大一.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

另一處則是來源於《齊物論》:

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故曰彼出於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說也。雖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聖人不由,而照之於天,亦因是也。

莊子反覆強調,尤其是在《齊物論》中,他僅用了8個字就將現在很多人都看不透的生死問題講明白了!同時,這8個字也是莊子關於生死問題探討的總綱領。

這8個字就是——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來理解這個命題呢?接下來就為大家講講。

想要理解透這8個字,那麼就必須先要搞清楚一個關鍵字——方!

自古以來對於方的解釋有很多,就目前來說,可信度最高最能解釋得通的一個說法是 方代表著一種正在進行的狀態,「方生方死」,就表示生跟死都是一個狀態,而且這兩種狀態都是同時存在的。

而莊子的8個字深刻地道出他所認為的生死觀:生死同時存在,也存在兩面性,一個事物正在生的過程也就是正在死去的過程。

就好比人的一生,從受精卵的形成開始,但其實從另一種意義上講,這也就是正在消亡的過程了,因為,剛出生的孩子都是一臉的老相,出生之後隨著身體的發育,長大的過程也是為了下一步衰老做準備的。

這樣我們也不難理解莊子妻子去世之後,他鼓盆而歌了。當莊子即將要去世的時候,他的弟子告訴他想要厚葬莊子,但是莊子卻拒絕了,並告訴他們,「以天地為棺廓,以日月為連壁,星辰為珠璣,萬物為濟送,吾葬具豈不備耶,何以加此?

千年之前,莊子憑一己之力,形成了自己的思想體系。並且依靠其強大的生長力、植入性和擴展性,不依賴權貴、歷史、學生、組織體系、社團,在沒有強大的網際網路媒介的古代社會,能夠傳播開來,延續下來,並對世世代代的國人產生影響,可見其強大。

在我看來,讀莊子,最大的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幫助你認識自己的價值和定位,生活中可以將壞心態變為好心態,進而你會發現世界好的一面。

不但可以提升自己待人處事的智慧,還能發現自己的人生格局會更上一層樓。

因此,我們的閒暇時間碎片化的時間完全讀一讀《莊子》。它收集了莊子學派著述總集以及道家的重要典籍與一體,裡面的每一個小故事,都具有很深的啟發性。

很多人想讀莊子卻因為文章內容是文言文覺得特別枯燥,意思都理解不通。

因此,我特意為大家找到了這本全譯全注的圖解版本的《莊子》,它有原文的翻譯也有白話,還有注釋,另外,為了能更加方便快捷地掌握書裡面的精髓,還精心設計了許多的插畫。

為了能保存得更長久,精心的用鎖線硬殼來裝幀的,不容易掉頁。

一本僅需要45元,不管是買給自己還是孩子,只要靜下心來看完,相信都會對你們的人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莊子臨死對弟子說了一句話,參悟天道的奧秘,道出人生最高境界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這些詞:白駒過隙、井底之蛙、沉魚落雁、盜亦有道、害群之馬、哀莫大於心死,但是你知道它們究竟是出自誰的著作嗎?這些洞察人心,窺探天地奧秘的語錄,均是出自莊子。世界皆知孔子是聖人,但是有所不知的是,莊子應該被稱作是「神人」。
  • 莊子智慧:做人最高明的境界,莫過於這8個字!悟懂者受益匪淺
    莊子,姓莊名周,是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更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與老子並稱為「老莊」。莊子思想的高妙之處不同於儒家思想,莊子思想強調人的天性、生活的自由以及精神上的獨立。莊子的思想智慧,對於現在社會的生活,也十分受用。
  • 莊子臨終的一席話:道破天道、地道和人道的奧秘,但很少有人知道
    在莊子去世的時候,他很是淡定,當時弟子都想著如何厚葬自己的老師,莊子說:「我用天地做棺槨,用日月做雙璧,星辰做珠璣,萬物做殉葬,有什麼比這個更好呢?」弟子怕莊子死後,屍身被鳥獸破壞,莊子卻說:「在地上會被鳥雀、老鷹吃掉,在地下會被螻蟻吃掉,從鳥雀、老鷹那搶過來給螻蟻吃,為什麼這麼偏心呢?」「在上為烏鳶食,在下為螻蟻食,奪彼與此,何其偏也!」就是莊子臨終前的這句話,道破了天道、地道和人道的奧秘。
  • 莊子臨終前的一句話,道破天道、地道和人道
    去除了我執,生即是死,死即是生,生死一如,表裡不異,當下就能得大解脫,獲大自在。佛陀此時「照見五蘊皆空」,除去我執,證得我空,因此能夠度一切苦厄,超脫生死輪迴。佛陀覺悟到我和一切的人類、萬物,原來沒有差別。眾生平等,皆可成佛。佛陀發出震撼古今的宣言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 莊子智慧8則:逍遙要建立在自我價值實現的基礎上
    莊子的智慧空靈而大度,可以幫助我們去除內心雜念,更好地應對現實煩惱貪慾,理清生活的意義和快樂的妙用。為此,哲學詩畫特意整理了8個要點,一起來學習領悟。1,把天地當作大熔爐莊子說,以天地為大爐,以造化為大冶。
  • 莊子臨終前說了一句話,道破天道奧妙
    其實,讀懂莊子臨死前說的話,你就能明白了:莊子自己在臨死前,心情非常平靜,而弟子們則計劃厚葬老師,莊子說:「我用天地做棺槨,用日月做雙璧,星辰做珠璣,萬物做殉葬,有什麼比這個更好呢?」就是莊子臨終前的這句話,道破了天道、地道和人道的奧秘。也道出了現代人為什麼不快樂的原因。盡人事,聽天命莊子說:「自事其心者,哀樂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 莊子名言讓人看透人生
    《莊子·齊物論》最有智慧的人,總會表現出豁達大度之態;小有才氣的人,總愛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計較。合乎大道的言論,其勢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讓人聽了心悅誠服。那些耍小聰明的言論,瑣瑣碎碎,廢話連篇。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養生主》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學習之中。
  • 電視劇《天道》中隱藏的兩個「不」字,悟透了,勝過你刷劇100遍
    因為《天道》並不是一部簡單的電視劇,它除了可以豐富我們的業餘時間外,還透露了許多商業智慧和天道思維,如果我們能夠看透其中的奧秘,就能夠啟迪我們的覺悟,震撼我們的靈魂,改變我們的人生。在《天道》中有很多隱藏的智慧不是我們多看幾遍電視劇就能夠領悟到的,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在《天道》中隱藏著的兩個「不」字,悟透了,勝過你刷劇100遍。
  • 天道:一個人怎樣看透事物的本質?有這兩個方法,你知道嗎?
    花一秒鐘看透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看透本質的人,命運很不同!《天道》這部電視劇雖然是十幾年前的一部電視劇,但是現在看卻依舊不過時,不管你是第幾遍重溫,都能夠收穫對自己有價值的智慧。人與人最大的區別就是思維模式的區別,有些能一眼看透本質的人,一般都比別人看得更遠,更通透,凡事都可以捷足先登!天道這部電視劇在網絡上播放率非常高,每個人對天道的評價都不一樣,裡面的經典臺詞更是數不勝數在天道裡,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就是丁元英說的文化屬性這個詞。一個人怎樣看透事物的本質?
  • 莊子:當明白了無常,你就不會張揚
    莊子就是這樣一位智者,面對生死,能夠保持從容的態度,活出逍遙的人生。妻子死了,莊子失去了相依為命的伴侶。他讓內心的悲痛化為對生死的達觀和對世俗禮制的蔑視,鼓盆而歌。歌曰:"生死本有命,氣形變化中。天地如巨室,歌哭作大通。
  • 《莊子》8句話,簡短卻說出了深刻的處世智慧!
    選自《莊子·外物》。【譯文】得到魚就要忘記捕魚的工具,得到了兔子就要忘記捕兔的獵具。2、好面譽人者,亦好背而毀之。選自《莊子·盜蹠》。面:當面,面前。譽:稱讚,讚美。毀:誹謗。【譯文】喜歡當面讚美別人的人,也喜歡背後誹謗詆毀別人。3、不精不誠,不能動人。選自《莊子·漁父》。【譯文】不很真誠,不能打動別人。這句話強調了感情的真摯。
  • 8期:《資治通鑑》周紀之物我兩忘的莊子;探尋「道」的宇宙奧秘
    03「道」是《莊子》的基本概念,是追求生命自由的最基本的範疇。有個鄰居覺得他太無情了,於是把他告到惠子那裡。惠子批評莊周說:「結髮妻子與你形影相伴了這麼多年,你對她的死非但不悲傷反而敲盆唱歌,這是很不對的!」莊子主子回答惠子說:「宇宙間本來就沒有生,也無所謂形和氣,以後從芒芴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生又變而到死,這就好像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一樣。現在,我的妻子正安然地回到宇宙這個大自然中去,我為什要為她傷心痛苦呢?
  • 如何用老子的智慧,而不是老子的觀點,來理解莊子的齊物論
    如果用老子的觀點來理解《莊子》,就是用老子的理念、老子的道理來讀解《莊子》,反正不管莊子說什麼都用老子的觀點去套,這樣的讀書方法相信大家都曾經看到過,類似於明代智旭(蕅益)大師的《周易禪解》,憨山(德清)大師的《老子道德經解》。
  • 《活用莊子》:國學經典與心理學擦出的智慧火花
    寓言是說故事的文體,可用散文或詩句,務求運用生動而有趣的語言,啟發心智和情感,說明某種有用的智慧或道德精神。為此,寓言往往敘述動物、植物、人造的東西以及大自然的反應,把它們擬人化。所以樹與草可以對話,大象與小鼠可以遊戲等。
  • 《莊子》裡的三條魚,對應了三種智慧,學會了祝你越來越好!
    提到莊子,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大都是莊周夢蝶的浪漫、鼓盆而歌的豁達,或者是渭水垂釣的瀟灑。其實莊子也有著獨樹一幟的大智慧,學會了這三種智慧,想不成功都很難。這三種智慧,對應著《莊子》中的三條魚,讀懂了這三條魚,其實也就是讀懂了人生。
  • 《莊子》中七個成語,道破人生七大智慧
    《莊子》是中國古代經典名著之一,後人在其中的語句中總結出了成語,這些成語中包含的,都是人生的智慧。今天我們將要探討其中的七個成語,來看莊子留給後人的精神寶藏。一、白駒過隙「白駒過隙」出自《莊子》,這句話表達出了人的一生過得很快,就好像從一個縫隙中看白馬奔跑過去,不過是一瞬間的事情而已。後人在使用這句話時,所用的情景也大多是感慨自己的人生或者時間轉瞬即逝,因此提醒人們要注意珍惜時間,不要等生命將盡時,感慨自己的一事無成。
  • 道德經最智慧的3句話:讓你悟通天道的秘密,反敗為勝,成為強者
    道德經最智慧的3句話:讓你悟通天道的秘密,反敗為勝,成為強者人生在世,不管是誰,都會有成為強者的念頭,而在成為強者的路上,勢必就得先打敗強者,進而才能成功上位。那麼如何才能打敗強者呢?老子早就在2000多年前,在《道德經》中給我們作出了一個做好的回答。首先,老子先告訴了我們,到底怎麼樣才算作是強者?
  • 《黃帝陰符經》開篇第一句,僅僅10個字,道盡宇宙無窮奧秘
    開篇,僅僅10個字,就道盡了宇宙無窮奧秘。呂坤為此注曰:「天道於穆,不可窺測。然四時行,百物生,天之行也。執所以行以觀,其道底蘊竭盡而無餘矣。」這「天」意即自然,「道」意即規律、法則。它的意思就是在說,吉兇禍福、治亂興衰、生死存亡,都是有規律的,通過仰觀天道,洞察自然的無窮奧妙進而掌握自然界日月星辰運行規律,順應無違,則無往不利,一切問題均可迎刃而解,除此之外,別無二法。這與《周易》中的「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 《莊子.大宗師》:人生除生死無大事,莊子如何看待生死這件大事
    由於領悟逐漸深入,自然發現之前文章有很多的毛邊瑕疵,但是呢也有很多的閃光點。所以,我想,那個完美的語言表達,看來是永遠不會到來了。事實上,永遠只有當下——此刻的「完美」。關於生死的分享,我想放在莊子內七篇的《大宗師》裡分享。之前《大宗師》已經分享過兩篇了,上一次分享還是去年11月上旬,真是有夠久的了。
  • 《天道》的魅力不僅在丁元英謀定後動的智慧裡,而在整個生態中
    《教父》裡說: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在觀看電視劇《天道》的時候,一定要深刻體會思維方式的重要性,特別是逆推思維,布局思維、博弈智慧,甚至是詐騙之術、帝王心術、心學、還有哲學思辨和社會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