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自古以來就是人類個體一直在探討且尋找的命題,多少帝王擁有了榮華富貴,得到了無上權力,卻還是想要窮盡一生尋找長生不老之術。縱使到了現代,我們依然逃不過生與死的考驗,而千年之前,莊子就對生死命題做出了非常超前的解釋,
在《莊子》中有好多地方談論到生死問題。
第一處是在《莊子·天下篇》:
惠施多方,其書五車,其道舛駁,其言也不中。厤物之意,曰:「至大無外,謂之大一.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
另一處則是來源於《齊物論》:
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故曰彼出於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說也。雖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聖人不由,而照之於天,亦因是也。
莊子反覆強調,尤其是在《齊物論》中,他僅用了8個字就將現在很多人都看不透的生死問題講明白了!同時,這8個字也是莊子關於生死問題探討的總綱領。
這8個字就是——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來理解這個命題呢?接下來就為大家講講。
想要理解透這8個字,那麼就必須先要搞清楚一個關鍵字——方!
自古以來對於方的解釋有很多,就目前來說,可信度最高最能解釋得通的一個說法是 方代表著一種正在進行的狀態,「方生方死」,就表示生跟死都是一個狀態,而且這兩種狀態都是同時存在的。
而莊子的8個字深刻地道出他所認為的生死觀:生死同時存在,也存在兩面性,一個事物正在生的過程也就是正在死去的過程。
就好比人的一生,從受精卵的形成開始,但其實從另一種意義上講,這也就是正在消亡的過程了,因為,剛出生的孩子都是一臉的老相,出生之後隨著身體的發育,長大的過程也是為了下一步衰老做準備的。
這樣我們也不難理解莊子妻子去世之後,他鼓盆而歌了。當莊子即將要去世的時候,他的弟子告訴他想要厚葬莊子,但是莊子卻拒絕了,並告訴他們,「以天地為棺廓,以日月為連壁,星辰為珠璣,萬物為濟送,吾葬具豈不備耶,何以加此?」
千年之前,莊子憑一己之力,形成了自己的思想體系。並且依靠其強大的生長力、植入性和擴展性,不依賴權貴、歷史、學生、組織體系、社團,在沒有強大的網際網路媒介的古代社會,能夠傳播開來,延續下來,並對世世代代的國人產生影響,可見其強大。
在我看來,讀莊子,最大的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幫助你認識自己的價值和定位,生活中可以將壞心態變為好心態,進而你會發現世界好的一面。
不但可以提升自己待人處事的智慧,還能發現自己的人生格局會更上一層樓。
因此,我們的閒暇時間碎片化的時間完全讀一讀《莊子》。它收集了莊子學派著述總集以及道家的重要典籍與一體,裡面的每一個小故事,都具有很深的啟發性。
很多人想讀莊子卻因為文章內容是文言文覺得特別枯燥,意思都理解不通。
因此,我特意為大家找到了這本全譯全注的圖解版本的《莊子》,它有原文的翻譯也有白話,還有注釋,另外,為了能更加方便快捷地掌握書裡面的精髓,還精心設計了許多的插畫。
為了能保存得更長久,精心的用鎖線硬殼來裝幀的,不容易掉頁。
一本僅需要45元,不管是買給自己還是孩子,只要靜下心來看完,相信都會對你們的人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