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養育Hugo的過程中,最最讓我享受的一點是什麼,我肯定毫不猶豫的大聲喊,給她講繪本!!!
繪本真的太太太有趣了,那些我童年缺失的,感謝Hugo的到來讓我補上了,所以我又多愛買繪本,她的房間知道。
每次跟她一起讀到一本有趣的繪本,不僅僅可以增進我們之間的親子關係,與此同時,更重要的是治癒了我自己。當媽的都知道,自從媽身份加持以後,情緒是很敏感的,精神是很容易崩潰的,需要自我調理。有時候是吃美食,有時候是看綜藝,有時候是喝點小酒,有時候是閨蜜吐槽,有時候是夫妻吵架。對我來說,自我調節更多的是做烘焙、喝小酒、看繪本。那些簡單的顏色和筆墨勾勒出來的小故事有多溫暖人心和治癒人生,你一定要親自去看過。
這次呢,我想要分享的一本繪本是吉竹伸介的《尿褲子男孩》。Hugo的繪本買來,我很多時候都會自己提前看一下,然後看內容適不適合當下的她,或者有沒有其他講述的辦法讓她更加理解,我可以添加哪些生活中的故事和內容去擴充。第一次看到《尿褲子男孩》的時候,我看著看著仿佛就是那個Hugo在說話,主人公雖然是個男孩,但是那個語氣、那個神情,感覺就是Hugo在跟我抱怨。
故事講述的就是人或多或少總會有那麼一些缺點怎麼都避免不了,如果一直鑽著牛角尖,就會陷入深深的懷疑,乃至影響日常的生活。當他看向身邊的人,發現大家都有或多或少的煩惱事,甚至年齡小的、年紀大的都有,他慢慢覺得,嗯,也沒什麼大不了,這樣的真實的自己也很可愛。
我跟著那個小男孩一路走下去,一起看向身邊的人,發現他們都有自己的小煩惱的時候,我真的從內心感同身受並發自內心的笑了出來,被他也被自己可愛到了,我想起了很多我和Hugo對話的片段,那麼相似,那麼搞笑。笑過以後會發現,嗯,原來我們都這樣,原來這樣沒關係,放過自己,那不過是一件無傷大雅的小事,開心最珍貴。
小男孩尿過以後總會有一點尿漬在內褲上,媽媽為此一直念叨他,他很懊惱也很煩躁,又一次這樣以後他為了躲避媽媽的責罵決定出去等褲子幹了再回家,一路上他碰到了很多人,他覺得肯定有很多人跟他一樣會尿到褲子上,於是他見到跟他神情差不多的人他就過去問,但是沒有一個人是因為尿褲子,有的是因為衣服的標籤扎人難受,有的是走路的時候襪子老是縮進去難受,有的是食物塞牙縫取不出來難受,有的是鼻子有鼻涕但是弄不出來難受…他沒有從路人的難受裡面獲得安慰,但他知道了原來大家都有各種各樣不同的煩惱。等他褲子上的尿幹了的時候,他失落的回到家,爺爺看到垂頭喪氣的他問他怎麼了,他把煩惱跟爺爺說了,爺爺哈哈大笑說我也會這樣呢,這一下子化解了小男孩的小情緒。
日常生活中一點很小的事,但是往往貼身的小事會很影響日常的生活,特別是現代生活中人人或多或少都有奇奇怪怪的一些強迫症和控制欲。看似完美的人其實內心深處都有自己的一片角落,那裡藏著自己的不完美的小秘密,我們需要給這片角落通風光照,讓裡面的情緒健康成長,而不是悶死,畢竟人真的永遠不可能完美,那些不完美的讓它健康起來,不要病變。
情緒真的是生活的天氣。陰天久了會發黴。現代生活真的有太多影響情緒的因素,而對孩子而言,生活一樣不容易。那些常常指責孩子生在福中不知福,孩子有什麼煩惱的大人往往給了孩子最大的煩惱。
Hugo一直是個敏感的孩子,而且好勝心很強,無論玩什麼桌遊,只要我有贏得苗頭,立馬掀翻遊戲桌子。無論學什麼,只要一開始沒學會,立馬甩臉子不幹了,管自己一個人坐著,怎麼都不配合。我記不得我花了多久的時間,只記得中間無數次我假裝遊戲輸了,然後我假裝發脾氣,用這種方式告訴她遊戲輸了有脾氣很正常,誰都想要遊戲贏。等假裝發完脾氣,我對自己說,這次輸了沒關係,我多練習幾次,下次說不定就贏了,下次說不定運氣就好了,然後笑著跟她說,Hugo,這次雖然我輸了,但是跟你玩的很開心,下次再一起玩吧。前段時間,遊泳館進行升階段測試,我本來也是抱著又浪費一節課的心態去的,中途不順利可能又尥蹶子了。去的前一天晚上,我再一次提醒她,明天有個升階測試哦,她說好的媽媽,贏不是最重要的(她以為是比賽,我也沒強制糾正她),玩的開心最重要。我愣了一下,然後很開心的點頭,告訴她是的,玩的開心最重要,能贏當然好,但是盡力了,那就盡情的玩。
你在三四月做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育兒上,應該是你在1、2歲做的事,5、6歲自有答案。
還有一個就是Hugo到現在晚上偶爾還會尿出,然後外婆會說她,有一次晚上睡前,她問我,媽媽,你小時候很大了還會尿出嗎?我說會啊,然後外婆也會說我。她說你給我講講你尿出的故事。我說我小時候晚上特別愛做夢,有時候晚上夢見上廁所,我夢見我找到了馬桶,然後去尿尿,結果發現我只是在夢裡找到馬桶,實際上我還在床上,結果就尿出了。她聽得笑死了,我說沒事的,慢慢長大了,Hugo晚上就會控制住了,然後會去馬桶尿了。
4歲的孩子正像海綿一樣吸收著來自四面八方的信息,快速的成長著,大人以為這麼小的孩子無憂無慮的多幸福,卻不知道孩子也有自己的煩惱,會怕黑,會怕突然的噪音,出門會怕陌生的環境,只是被我們忽略了。所以在那麼無傷大雅的不完美上,我喜歡能給她寬慰,特別是她對自己有完美的要求時,我希望能告訴她,沒關係,媽媽也這樣。別對孩子很正常的行為進行額外的責備,多點寬容,不把自己的壓力加在孩子身上,不介意在孩子面前展示自己的弱點和苦惱,同時,活的積極向上一點,給孩子榜樣,嗯,原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煩惱,原來不完美也可以活的快樂。
同樣,伴侶間也是,不苛責的家庭氛圍是孩子成長的樂園。
希望我們都成為不完美但是很可愛的人吧。
希望我們都成為不完美但是很可愛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