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網上看到一條超級搞笑的視頻。
3歲男孩果果在幼兒園午睡的時候,沒來得及上廁所就尿在了褲子裡,老師打電話讓媽媽送條褲子。
當媽媽趕到後,老師牽著果果迅速走了出來,可沒想到媽媽還沒開口問孩子為什麼尿褲子,果果就噘著嘴委屈地對媽媽說:「媽媽,不要打屁股」。
看到這裡,網友表示果果太可愛了,這噘嘴的小模樣活脫脫就像受了天大的委屈一樣。還有那句脫口而出的「打屁股」,不難想像平時在家犯錯的時候,媽媽應該是打了不少屁屁嘛。
不得不說,碰到兒子這麼軟萌的一句話,估計果果媽媽下不了手咯。
前兩天,朋友也講過一個兒子尿褲子的搞笑故事。朋友說,周末的時候帶兒子去遊樂園,結果小傢伙水喝多了想上廁所,可媽媽手裡剛好拿著一個冰淇淋沒吃完,覺得扔掉可惜就想和兒子一起解決掉。
等冰淇淋吃完後,兒子的臉已經憋得通紅了,原來已經尿褲子了。朋友剛笑了一聲,兒子就委屈地哭著說:「媽媽是個貪吃鬼,只吃冰淇淋不管我,我都忍不住尿褲子了,你還笑我」。
聽完兒子的話,朋友簡直哭笑不得,她哪裡知道兒子2分鐘都憋不住啊,趕忙抱著難過的兒子去了洗手間換褲子。而且,換完褲子後,兒子真的因為生氣小嘴翹鼓鼓的,遊樂園也不想待了,就嚷著要回家。
回家後,大半天孩子都沒有理媽媽,直到朋友再三道歉,孩子才原諒媽媽。原來,孩子們都是有羞恥心的,在那麼多人面前尿褲子對他們來說確實是件很丟臉的事情,若家長還嘲笑他們或做出打罵他們的行為,會傷害到他們的內心。
一、孩子尿褲子怎麼辦
1、不要打罵
當孩子尿褲子後,家長可以先幫孩子換上乾淨的衣服,然後再詢問尿褲子原因。其實本身尿褲子的行為就是正常的,只要正常引導就夠了。
再說,尿褲子這種在孩子面前比較私密的現象,家長一定要顧及他們的自尊心,不要在外人面前提及。
2、正確引導孩子如廁
很多時候,孩子尿褲子有時候是因為玩性大,沒有想到要去上廁所,這些情況多發生在年級略小的孩子身上。另外,也有原因是孩子沒有喊到能幫助自己的人,可能這時候家長忙於手頭的事兒忽略了孩子。
所以,當孩子想要上廁所,家長要培養孩子找人尋求幫助,如果大人沒有聽見,可以多催促幾下。
二、除了尿褲子,這些行為家長也不能罵
1、和同學發生摩擦
現在很多家庭對孩子的管教都特別嚴格,當孩子犯錯,不是吼就是罵,讓孩子內心產生畏懼。尤其是當孩子和同學不小心發生摩擦的時候,家長一看就罵。
其實同學之間產生摩擦很正常,家長應該正確的詢問孩子事情發生的緣由,看看孩子是否受傷等等,然後再靜下心來和孩子溝通教育,這樣才不會破壞孩子和家長之前的親子關係。
2、不小心犯錯
記得前幾天在微博上看到一條段子,一位母親因為孩子的數學計算題犯了個小錯,因此扣掉了5分,只考了95分。媽媽覺得孩子這個錯誤不應該犯,純屬不認真,就把孩子給打了一頓。
其實世界上,哪裡有這樣完美的人呢?不論大人或小孩,我們總會在一些事情上犯下小錯誤。可作為大人,我們犯錯尚且還知道下次努力更正,可對於犯錯的小孩,為什麼我們不能給予更多的尊重呢?
要知道,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長一頓暴打和吼罵後,孩子根本沒明白自己錯在哪。所以,孩子犯錯後,家長一定要認真幫助孩子改錯,告訴他們錯誤地點,爭取記住後下次就不會再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