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普洱8月12日消息(記者李健飛 李莉 通訊員徐章位 許鵬健 張偉明)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8月11日上午,中(國)老(撾)昆(明)萬(象)鐵路重點控制性工程多吉隧道貫通,國內段93座隧道已貫通75座。隧道工程已完成95%以上,為全線明年建成通車奠定了基礎。
全長14.5公裡的多吉隧道位於雲南省普洱市墨江縣,受特殊地質、氣候條件影響,項目安全風險高,施工難度大。
中鐵十六局玉磨鐵路項目部負責人範永強介紹:「進口位於他郎河、出口在阿墨江,橫穿哀牢山脈。圍巖多以泥巖、砂巖加泥灰巖為主,四、五級圍巖佔隧道全長的七成以上,集高地熱、有毒有害氣體、軟巖大變形和突泥湧水於一體。洞內環境氣溫平均在42度左右,而在拱頂的作業點,溫度要超過50攝氏度,人員、機械的作業效率極低。施工單位通過增加通風設備、製冰機和噴霧機等設備,加強隧道通風、降低溫度和稀釋瓦斯濃度,不斷改善作業環境。確保了施工能正常進行。」
儘管如此,施工人員每作業2至3小時就得輪換,隧道口專門設置了醫療室、配備了醫生,綠豆湯、藿香正氣、清涼油等成為施工人員每天上班的「標配」。除了高地熱和有毒有害氣體,隧道軟巖變形和突泥湧水也考驗著中鐵二院、中鐵十六局等參建單位。
項目部隧道專業二隊隊長王傑說:「2016年6月進場施工以來,隧道先後發生軟巖變化114次,最大變形量到達80公分以上,突泥21次、湧水28次,湧突量達8.2萬立方米。我們採用加深炮孔、超前水平鑽、地質雷達等多種超前地質預報手段,結合圍巖量測數據動態調整支護參數,控制圍巖收斂變形,取得效果顯著。」
截至今年7月底,中老鐵路國內玉磨段年累完成投資60多億元,每天有2.5萬人晝夜施工。目前,鋪軌、站房、四電等工程正按施組計劃全力推進,年內將實現橋隧和站場施工全線拉通。全長1000多公裡的鐵路建成通車後,雲南省昆明市至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僅需3小時左右,至寮國萬象有望夕發朝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