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於悅 通訊員 秦青
41歲的張風鵬是濟南能源集團所屬濟南能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運行管理部能源站站長,負責黃屯小區、濟南火車站附近鐵路宿舍供熱任務,為2434戶居民、18萬平方米供熱面積提供服務保障。
夏季防汛、管道改造一人擔
2000年,從部隊退役的第二年,張風鵬入職供熱企業,憑藉在部隊學習的電氣自動化,他在電氣檢修崗位上一幹就是15年。2015年,張風鵬調入新成立的濟南能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也從供熱「幕後」走向「前臺」。濟南能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於通過分布式新能源燃氣鍋爐消除市區大管網涉及不到的「用熱孤島」。張風鵬近幾年也輾轉濟南多處老舊小區,為一戶戶居民送去了冬日溫暖,讓他們享受到了集中供暖的優勢服務。
今年,張風鵬接手了黃屯小區2個能源站和濟南火車站附近6個換熱站的管理工作。非供暖季,整個片區只有他一人負責管理,每天巡站是他雷打不動的日常工作。夏天的時候,他還要做「防汛」工作。「黃屯小區的一個換熱站位置比較低洼,夏天的時候雨水多,就怕積水灌進站裡。」有天夜裡下大雨,張風鵬連夜趕到站上,當時附近的工商河裡水位已經很高,路面也有積水,他趕緊把提前準備好的沙袋壘在了能源站門外。
除了防汛,張風鵬在夏天的工作還有很多。濟南火車站附近的老舊小區是公司今年剛剛接管的,6個換熱站的改造工作讓他忙得不可開交。「有些管道已經用了二三十年,管道老舊、閥門鏽蝕,這些都得維修更換,夏天裡衣服基本沒有幹的時候,總是汗透著。」儘管辛苦,用戶路過道一句「辛苦」讓張風鵬覺得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將心比心讓用戶溫暖過冬
隨著老舊小區管道改造的進行,供暖季也一天天臨近。張風鵬又忙著給小區用戶發放服務貼,並在每個小區建立供暖微信群以便實時了解用戶需求。「我們把服務提前做到位,用戶可以隨時聯繫我們,供暖季的投訴工單也就少了,用戶享受供暖服務也更方便。」張風鵬說。因為所管供暖片區都是老舊小區,為了發放服務貼,張風鵬不知爬了多少樓梯。
供暖季前,黃屯小區六區6號樓的用戶找到了張風鵬。這位用戶住在一樓,家中有個小院,去年管道改造時,有段管道從其院中穿過有些遮陽還有漏水情況。「改造時這片區域還不是我負責,但是用戶提出了問題,咱就得幫人解決。」張風鵬沒有藉口推脫,而是主動協調居委會、施工方一起制定改造方案。最終,通過將影響用戶的約20米管道進行遷移,用戶的問的得以解決。張風鵬踏實認真的工作作風也獲得了用戶的「點讚」。
今年供暖季開始後,張風鵬一邊關注天氣變化及時調整供熱出水溫度和流量,一邊解決用戶用暖遇到的問題。黃屯小區四區14號樓的一戶居民反映家中一個房間溫度偏低,張風鵬馬上前往查看。「那個房間溫度達到了18攝氏度的標準,但是老人住那間房,比較怕冷。」儘管如此,張風鵬仍想辦法提供幫助。「老式窗戶縫隙大,影響室內溫度,徵得用戶同意後,我幫他們在窗戶上封了一層塑料布,房間裡暖和了一些。其實做這些工作,我也沒多想啥,就是將心比心吧,誰家沒有老人呢?誰又不想冬天家裡暖暖和和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