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社口:推動三產融合 助力「坦洋」振興

2021-01-10 閩南網

  白露一過,福安社口鎮秋意漸顯,早晚微涼,秋茶的加工旺季到了。走進百年茶村坦洋,巷道瀰漫著淡淡的茶香,工廠都開足馬力加工坦洋工夫紅茶,趕著眼下的中秋節市。

  社口鎮是福安市茶葉主產區,現有茶園面積4萬畝,茶葉加工企業及合作社78家,年產成品茶3000多噸,茶業全產業鏈產值9億多元。茶產業的發展直接關係到產業的振興,也成為社口鎮黨委、政府始終緊抓的「牛鼻子」。

  近年來,福安市社口鎮認真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部署,立足茶產業基礎,積極探索「聯村組團、三產融合」產業振興模式,取得顯著成效,獲評2018年度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坦洋工夫入選中歐地理標誌協定保護名錄。2019年,茶產業產值50803萬元,比2018年增加15.7%。

壯大產業基礎 打造「種植核心區」

  記者來到社口鎮吉洋村林芝友緣茶業茶葉基地,秋露滋潤下的茶葉牙尖格外脆嫩。「社口鎮種植茶葉的歷史有幾百年了,歲月輪替,茶葉品種質量隨之變化,所以保護好品種,打造『種植核心區』非常重要。」林芝友緣茶業總經理林芝華說。

  對此,社口依託特色茶產業優勢,建設四甫、吉洋、坦洋、社口四個示範區17個「坦洋工夫」優質原料生產示範基地,重點通過對原有茶山進行改造,採用機械化生產方式對茶園進行管理,推動茶園生態化建設,開展茶葉有機肥替代化肥、茶園去化學農藥和茶園噴灌小型水利設施建設。

  為了改變傳統茶農落後的種植方式,該鎮還堅持執法和宣傳相結合,通過錄製福安話「茶農公約」、致全鎮茶農的一封信、籤訂承諾書、設立舉報電話等方式,推廣「粘蟲黃板」智能蟲害防治等綠色防控新技術,禁用化學農藥、除草劑、生長素,形成宣傳、勸導、制止和沒收的綜合執法勸導機制,讓茶園綠色防控化風成俗,打造「看得見」的健康好茶。

  「按照計劃,到2020年,社口鎮金牡丹等高優品種綠色生態種植面積將超過1萬畝,實現建成萬畝高優茶葉原料基地目標。」社口鎮黨委書記鍾玲玲說。

完善基礎設施 建設「產業先行區」

  「產業要轉型升級,現代化的技術設備要跟上,基礎設施也需要完善。我們按照『一谷兩溪三園四區』的規劃布局,圍繞新引進項目和改造提升現有項目兩大重點,抓好茶業龍頭企業的培育壯大和集群發展。」社口鎮鎮長陳惠明說。

  要致富、先修路。為突破工作瓶頸,社口鎮組建工作專班,全力推進坦洋工夫城和X952福安社口至坦洋村段農村公路改建工程安徵遷工作,以儘早打通瓶頸制約。「交通是產業發展很重要的因素,隨著沈海複線和福壽高速的打通,社口迎來了高速時代,也迎來了茶業發展的黃金期。」返鄉創業青年、福特茶業負責人林幫奇說。

  除了基礎配套外,茶葉加工設備提升也很關鍵。「要適應電商、大眾消費市場,靠傳統手工加工茶葉,不僅不能保證質量,還不能保證產能。茶業工業化很好的解決了該問題。」林芝華說。

  走進林芝友緣茶業新建成的現代化廠房,所有設備已經安裝到位即將投產,屆時從茶青到成品全程可實現智能化操作,最低限度的人工投入,可保證茶葉的質量和食品安全。

  目前,社口鎮已建成林芝友緣、同泰春、福特茶業等若干個現代化茶葉加工廠,做強農業主體,推動更多茶企進行現代化改造,最大限度帶動社會投資,推動基地建設、廠房改造、質量提升、品牌宣傳、鏈條延伸和產業融合。

  通過產業帶動,很多茶農成了工人,進入茶企務工,順利實現增收。「我們廠就吸收了16名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目前已全部脫貧。」林幫奇說。

  此外,該鎮用差異化發展思路引領茶企由「大而全、小而雜」向「大而專、小而精」轉變,支持茶葉企業精準定位、凸顯特色,專心專意做精做特,形成一批生產單一茶品且極具競爭優勢的企業,實現坦洋工夫紅茶生產專業化、檔次多元化、品飲便利化。

提升產業效益 發展「三產融合區」

  走進福安坦洋茶場,「坦洋工夫」博物館、「坦洋工夫」紅茶傳承見習所、「坦洋工夫」雲上茶城電子商務中心等第三產業配套項目已成型。「我們還配套有38間民宿,打造茶旅融合的一體化體驗園。」坦洋茶場場長鄭明星說。

  「種植核心區」是一產的關鍵,「產業先行區」則是實現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手段,要實現茶產業從一產到二產三產的融合,文化核心不可或缺。

  近年來,社口鎮以「情意坦洋」為總主題,以「工夫坦洋、美麗坦洋」為副主題,註冊「情意坦洋」區域公共品牌商標,厚植「坦洋工夫」文化底蘊。挖掘、培育「坦洋工夫」非遺傳承人,申報「坦洋工夫製作技藝」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運營好「福建省福安市坦洋工夫茶葉有限公司」「福安市坦洋工夫茶學堂」等,建構茶文化、古文化、紅色文化展示和研學空間。

  通過舉辦全國茶葉加工(紅茶)職業技能競賽福建省初賽暨福建省首屆茶葉加工職業技能競賽、福安市第三屆坦洋工夫制茶能手大賽、福安市第十五屆「坦洋工夫」杯鬥茶賽等系列賽事,不斷提高知名度。目前,坦洋茶谷春季茶旅入選「全國茶鄉旅遊精品線路」。

  「下一步,我們將加大坦洋村人居環境整治,做活業態,讓遊客在快樂的旅途中體驗採茶、制茶、品茶,在潛移默化中增長茶文化知識,促進文旅深度融合。」陳惠明說。(閩東日報記者 張文奎 文/圖)

原標題:福安社口:推動三產融合 助力「坦洋」振興

責任編輯:方迪

相關焦點

  • 福安坦洋工夫「老樅紅茶」閃亮深圳茶博會
    12月10日-14日,2020中國(深圳)國際秋季茶產業博覽會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辦,福安坦洋工夫再次亮相,延續「中國紅茶之都」茶韻茶香,促進海內外客商與茶企的合作交流。我市組織了農墾集團、紅新、仙閣梁等12家「坦洋工夫」茶企參展,產品涉及坦洋工夫紅茶、工藝花茶、福安白茶等,吸引了許多省內外客商前來品飲,感受「坦洋工夫」獨特魅力。深圳茶友 :口感蠻好的,以前我們家都是喝大紅袍,我感覺坦洋工夫會更清香一點,更醇一點。
  • 2020海峽兩岸「坦洋工夫杯」桌球爭霸賽在福安落幕
    12月6日,2020年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群眾體育系列賽「坦洋工夫杯」桌球爭霸賽在我市體育中心圓滿落幕。這次比賽是繼去年中國.福安「中建.錦繡杯」桌球公開賽後我市舉辦的又一次全國性桌球賽事,共吸引了來自廣東、湖北、重慶、香港、福建等省市的34支隊伍報名參賽,其中包括王博、程靖琪、劉吉康、夏易正、蔡偉等多名前中國國家隊隊員和習勝、劉家良等多位在國內國際乒壇賽事中奪冠的知名球員領銜各隊出戰。
  • 開封市鼓樓區推動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 助力鄉村振興
    映象網訊(記者 崔學慶)日前,為推動鼓樓區非遺產業快速穩健發展,讓非遺項目在傳承中煥發活力,為新時代鄉村振興注入動力,開封市鼓樓區文旅局在餘店民俗文化村舉行了以「推動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促進非遺保護傳承,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的「攜手美麗非遺 助力鄉村振興」
  • 福安坦洋工夫紅茶技藝入選國家級非遺推薦項目公示名單
    [新聞頁-臺海網] 臺海網12月23日訊 據閩東日報報導 記者獲悉,日前,文化和旅遊部公示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全國共有337個項目上榜,其中,我市福安坦洋工夫紅茶製作技藝名列其中!
  • 江西崇義 1+4三產融合模式讓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上堡梯田煥發新...
    為了讓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上堡梯田保護工作獲得可持續動力,崇義縣委、縣政府從鄉村振興長遠戰略考量出發,創建崇水山田區域品牌,通過深入挖掘崇義生態優勢,系統規劃崇義農產品的價值、形象以及包括上堡梯田米在內的產品線,不僅為上堡梯田古稻賦能,為公益眾籌提供支撐,而且成為認知崇義以及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上堡梯田的窗口,讓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能成為「商品」走出去、引進來,產生槓桿效應,助力公益眾籌,持久服務崇義鄉村振興
  • 紅動中國:42名茶人獲頒坦洋工夫推廣使者,溯源茶會繼續舉辦
    10月25日,福安紅茶坦洋工夫推廣使者授牌儀式在第七屆中國茶葉博覽會上隆舉辦,福安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福安茶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副組長張為明,福安市茶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副組長、福安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陳灼生,福安市茶業管理局局長溫鈴光共同為首批42名福安紅茶坦洋工夫推廣使者頒發聘書和榮譽獎牌。
  • 儀徵:高質量發展現代農業 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今年以來,儀徵市始終把「產業興旺」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核心,作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的重要抓手,堅持園區化、產業化、特色化發展思路,不斷加大推進力度,狠抓措施落實,持續推進現代農業產業持續健康發展。農業特色產業加快發展。
  • 坦洋工夫紅茶獨家冠名2017年 中央電視臺戲曲頻道《梨園闖關我掛帥》
    由坦洋工夫紅茶獨家冠名2017年中央電視臺戲曲頻道《梨園闖關我掛帥》新聞發布會,於2016年12月30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成功舉辦。本次活動由福建省福安市人民政府主辦,北京中視廣經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承辦。
  • 徐州邳州燕子埠鎮:「玩轉」三產融合助力鄉村振興 小鴨子串起循環...
    江蘇徐州邳州市燕子埠鎮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引進企業發展養殖產業,通過種養結合、深加工等農業循環經濟的逐步推進
  • 南莊鎮多舉措推動三產整合發展
    本網訊 建水縣南莊鎮採取措施,積極推動全鎮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高質量發展。 該鎮突出主導產業,在調結構、穩增長上下功夫,在推進三產融合發展上求突破,不斷提升產業發展的規模化、組織化、信息化程度,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
  • 哪種坦洋工夫紅茶更好喝?閩東「茶王」得主這樣...
    △視頻 在剛剛結束的寧德市第九屆茶王賽上,福安的一款傳統型坦洋工夫紅茶,奪得了本次比賽的紅茶組茶王,而這已不是茶主人福安市溪福紅茶業鄭錦清第一次斬獲桂冠,在福安市近年的第十二屆、第十三屆、第十四屆「坦洋工夫」大賽評比中,他屢獲特別金獎
  • 堅持城鄉融合 推動鄉村振興
    堅持城鄉融合 推動鄉村振興 2020-12-24 11: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專家觀點|鄭敏慶:鄉村振興的跨界融合與跨世代營銷
    鄉村振興戰略是加快農村發展、改善農民生活、推動城鄉一體化的重大戰略,是國家穩定發展的必由之路。針對鄉村振興大背景,亞太休閒創意智庫執行長鄭敏慶以《鄉村振興的跨界融合和跨時代營銷》為主題進行了精彩的演講。
  • 恆豐銀行支持山東日照田園綜合體建設為鄉村振興助力
    日照東港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邢陽介紹說,項目投產後,扶貧資金收益分紅用於覆蓋日照街道、香河街道、濤雒鎮、後村鎮、三莊鎮5個鎮街道228個行政村,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增加收入,對困難群眾開展即時幫扶和村級扶貧公益事業,助力鄉村振興,但由於該項目體量大,投資高,回報周期長,項目在建設初期遇到資金瓶頸,「好在恆豐銀行及時幫助我們解決了資金問題。」
  • 視頻|一段「坦洋工夫」的時光茶旅,回味曾經風靡歐洲的東方味道!
    拍攝這部關於下午茶的短片,靈感是來自於張天福老先生在一百歲時的一段採訪視頻,當時張老原話的意思是坦洋工夫茶是非常好的茶,到了到了歐洲以後,英國人喜歡煮著喝
  • 安順經開區:農文旅融合推動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安順經開區緊緊圍繞旅遊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目標,以全域旅遊示範創建為突破口,搶抓機遇,狠抓落實,在品牌打造、宣傳推介、項目建設等方面加大力度,重點培育了一批「旅遊+」深度融合的綜合項目,通過以文化遊、生態遊、康養遊以及休閒娛樂遊等旅遊需求元素為一體,以5個A級景區為輻射核心,構建了「吃、住、行、遊
  • 公益眾籌扶貧艾草產業 全力以赴助力鄉村振興
    近2年來,五河義工聯合會通過整合資源,施力艾草產業,助力鄉村振興,實施培訓艾草炒茶手藝致富一個家庭,發展艾草產業富裕一方群眾。「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2020年春季疫情肆虐,艾草防疫大顯身手。眾籌艾草養生園,充分發揮朋友圈熟人經濟乘數效應,將社會資源整合到艾草產業上來,不斷完善艾草產業鏈條,集種植、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新業態融合模式,使農戶在種植、回收、加工等各個環節都能得到經濟實惠,讓村裡老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都能在產業分工中找到合適工作
  • 穩行業、助合作、興地方伊利紮實推動奶業振興
    12月15日,內蒙古自治區奶業振興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內蒙古自治區有關領導出席發布會並致辭。中國奶業協會副會長、秘書長劉亞清發布內蒙古奶業振興推進情況。伊利集團執行總裁張劍秋在會上介紹了伊利助力內蒙古自治區奶業振興的系列行動。
  • 首屆杜阮羊肉美食節明天開幕 推動文旅融合發展 助推鄉村振興
    江門日報訊 (記者/羅霈) 為推動蓬江區文旅融合發展,助力杜阮羊肉產業,2020年首屆杜阮羊肉美食節將於明天在杜阮涼瓜小鎮田園綜合體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