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殺慕尼黑》:沒有硝煙的戰爭

2021-01-09 扒神娛樂

這部影片是由安東.梅格迪契夫指導的電影,講述的是蘇聯國家籃球隊在德國慕尼黑奧運會上擊敗了36年未曾一敗的美國隊的歷史故事,改編自真實的歷史事件。想看懂一部有關歷史類的電影,就得先去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理解電影中所蘊含的內容。

為什麼把這場奧運會的籃球賽稱為沒有硝煙的戰爭?

這次事件發生在美蘇LZ期間,對這方面關注得人應該都知道當時美蘇作為世界唯二得兩個超級大國,他們之間的JZ非常激烈,所以彼此之間不管在哪一方面都要來一次「碰撞」證明自己。了解了這一點之後,再看電影就會更容易理解其中的故事。所以,因為這一戰關乎到「兩位」的顏面和聲譽問題,美要堅決捍衛,蘇要奮起反擊。

影片開始就是蘇聯國家隊前任教練被撤職,換成了加蘭任。顯得有些突兀,但實際上如同上文所講,要看懂一部電影就要結合他的背景故事來說。當時蘇發生了許多名人「離開」事件,而前任教練被稱為「蘇聯籃球之父」,一手打造了強大的蘇聯國家籃球隊,處在這個關鍵時候,他被撤職審查,也就可以理解了。

籃球隊隊醫為何會隨身攜帶監聽器?

隨著新教練的上任,球隊整體也就迎來了一次大的改革和翻新。在這裡不得不提的一點就是隊醫的問題,謝爾蓋和另一名球員發現了隊醫的監聽器,最後卻放過了他,這一點令許多人不解。實際上還是要回到剛才的話題,那就是名人「離開」事件。籃球隊是文體部門,球員又受大家關注,並且和外國交流的機會比較多,所以領導層面自然也就得「重視」起來。

國家籃球隊想要贏球面臨哪幾大問題?

綜合來說,蘇聯要奪冠面臨三方面問題,一是國內領導方面的「阻礙」;二是隊內氣氛不和諧,因為球員來自不同的國家和民族;三是對於美國籃球隊的心理壓力,畢竟是連勝36年的冠軍隊,誰對上都會忐忑不安。當然,這些問題隨著教練和球員的不斷努力都被一一解決掉了。

片中最高潮的部分自然就是奧運會現場的球賽了,導演在這裡用了大量的時間來描述這一場扣人心弦的球賽。從入場、開球、到教練的神情狀態和球員之間的拼搏,幾乎所有在場人的表現都被導演囊括進了這幾十分鐘。

其中有各種慢鏡頭、定額畫面、中近特寫與全景交叉重疊,快節奏的敘事與鏡頭表現力將氣氛烘託得前所未有得熱烈,緊張的節奏感刺激著每一位觀眾的心靈,直到最後比賽結束的哨聲響起,觀眾仿佛也跟著在現場經歷了一次一樣,這種鏡頭表現力可以說極其到位。

這是一部講述體育運動的電影,但在它的背後,體現的更是一種團結、拼搏的團隊精神,真摯的兄弟情誼,濃厚的愛國情懷。當把著些元素統統雜糅到一起時,這部電影就成為了一部優秀的電影!

相關焦點

  • 《絕殺慕尼黑》「絕殺」之技何在
    原標題:《絕殺慕尼黑》「絕殺」之技何在 近日,俄羅斯影片《絕殺慕尼黑》獲得中國觀眾好評,有觀眾在豆瓣上直呼「熱血高燃」。這部引進片在中國觀眾中這麼有眼緣,除了其體育題材、情節緊張刺激外,更為主要的是導演將影片的「燃點」揮灑得淋漓盡致。
  • 《絕殺慕尼黑》:最後三秒絕殺,不愧是「戰鬥民族」!
    《絕殺慕尼黑》劇照尤其是當蘇聯隊的前任功勳教練被免職之後,新任教練弗拉基米爾·康德拉辛剛上任不久,便在沒有經過上級批准的情況下,在發布會上口出狂言:美國隊早晚有一天會被打敗,我覺得最好是輸給我們。《絕殺慕尼黑》海報《絕殺慕尼黑》以俄羅斯籃球運動員謝爾蓋·別洛夫的回憶錄為基礎改編。
  • 電影推薦 | 《絕殺慕尼黑》
    看《絕殺慕尼黑》之前,我了解到兩件事。 第一,這部電影在俄羅斯本土創下了票房紀錄,成為歷史上累計票房最高的電影。 第二,影片改編自真實事件。1972年的慕尼黑奧運會籃球決賽中,不被看好的蘇聯隊在最後3秒絕殺了美國隊,創造了歷史。
  • 絕殺慕尼黑:像這樣,去成為「逆襲王者」!
    那一年,美蘇冷戰期正熱,慕尼黑奧運會如期展開。除了這些之外,關於1972年還有一件你不得不知道的事。電影《絕殺慕尼黑》就真實還原了這一段往事,甚至連知名漫畫《灌籃高手》的終場對決,都和這件事密不可分。那就是在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上美蘇男籃的終極對決。
  • 俄羅斯神作不斷 《絕殺慕尼黑》看得你手心出汗
    原標題:《絕殺慕尼黑》看得你手心出汗   近年來在中國上映的俄羅斯電影不斷增加,且大多是「黑馬」,包括災難片《火海凌雲》,講足球的《最後一球》,講花樣滑冰的《花滑女王》,馬上6月13日講籃球的《絕殺慕尼黑》即將上映。
  • 俄羅斯真實改編《絕殺慕尼黑》豆瓣8.3分這僅僅是比賽更是戰爭
    話不多說,今天為大家推薦的是一部在6月3日上映的關於籃球的電影《絕殺慕尼黑》電影根據體育歷史中著名的傳奇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籃球決賽中,前蘇聯籃球隊打敗了保持了36年全勝紀錄的美國隊的傳奇故事。在決賽結束前三秒鐘,美國隊以一分優勢領先。美國隊已經開始提前慶祝比賽的勝利了,因為他們相信比賽結果已成定局。
  • 《絕殺慕尼黑》影片簡介
    中文名:絕殺慕尼黑外文名:Движение вверх導演:安東·梅格迪契夫編劇:尼古拉·庫利科夫、安德烈·庫烈奇克主演:弗拉基米爾·馬什科夫、約翰·沙維奇、馬拉特·巴沙羅夫、謝爾蓋·加爾邁什、伊萬·科列斯尼科夫類型:劇情、
  • 絕殺慕尼黑:永遠不要低估一顆冠軍的心
    爸爸》,喜歡這種類型電影,那麼《絕殺慕尼黑》也值得你一看。同樣是被引進到中國上映的體育運動題材的勵志影片,《絕殺慕尼黑》這部俄羅斯電影和曾經在中國熱映、並取得12.97億元票房的《摔跤吧!爸爸》這部印度電影一樣的勵志感人,令人熱血沸騰!看完《絕殺慕尼黑》這部俄羅斯體育勵志影片,我不得不說,《絕殺慕尼黑》確實是部好電影,它真的燃爆了!
  • 絕殺慕尼黑-人性的溫情遠勝體育精神
    電影院正熱映的是美蘇籃球爭霸的《絕殺慕尼黑》,冷戰局勢下的殊死搏鬥。1972年,是冷戰格局改變的分手嶺,當年尼克森二月訪華,中美關係正常化;五月訪蘇,籤署核裁軍協議,並結束越南戰爭。1972年,也是德國繼奧林匹亞後,再次主辦奧運會,這個國家上次向全世界展示實力,這一次,他們向全世界展示的是和平。
  • 《絕殺慕尼黑》:超燃,超給力!
    超燃,超給力,驚心動魄,無與倫比的《絕殺慕尼黑》,就是他們今天誠心誠意交給世界共賞的作品。10號謝爾蓋·別洛夫如果你能夠了解到前段時間上映的音樂傳記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的完整度是有多麼高,那麼現在你就可以預估到,這部成為俄羅斯國內年度票房第一的傳記電影《絕殺慕尼黑》的完成度也絕對不會低,它就要被封神了。
  • 《絕殺慕尼黑》能逆襲,少不了他的貢獻
    6月13日首映當天,《絕殺慕尼黑》排片佔比只有慘澹的4.9%,遠遠低於22.6%的《最好的我們》,票房也不盡如人意,僅排名第七。隨著時間的推移,該片吸金能力不降反漲,依託口碑加成,在上映第六天,成功反超《追龍2》,晉升為單日票房第四名,排片也多日走高。截至目前,《絕殺慕尼黑》已在中國市場斬獲超過6200萬的票房。
  • 《絕殺慕尼黑》:社會主義之逆襲
    不過這部《絕殺慕尼黑》可以說把毛子電影的「簡單粗暴」(此處為褒義)做到了極致,也吸取了好萊塢電影對於細節的鋪墊和情感的醞釀。這部作品拿到了俄羅斯影史本土電影票房冠軍,可以說是實至名歸。 上一部這樣燃的體育題材電影,可能就要追溯到《摔跤吧!
  • 電影《絕殺慕尼黑》全國上映 贏得觀眾自發鼓掌
    電影《絕殺慕尼黑》全國上映 贏得觀眾自發鼓掌 原標題:   俄羅斯影史本土票房冠軍《絕殺慕尼黑》正在全國上映。雖然前期宣傳不多,影院排片偏少,但上映後贏得很好的口碑,網友打出8.3高分。
  • 絕殺慕尼黑真實事件是什麼 謝爾蓋和別洛夫的原型介紹
    國家體育總局已經下發通知,要求總局下屬各單位組織所屬國家隊的教練員、運動員集體收看電影《絕殺慕尼黑》。《絕殺慕尼黑》是根據體育歷史改編的電影,講述了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前蘇聯籃球隊擊敗美國隊的故事。
  • 青年影評|《絕殺慕尼黑》的情感力量
    只恆文有評論員、音樂人向我推薦俄羅斯電影《絕殺慕尼黑》。我看了「海報」上的一句話,就打動我了:「美國隊早晚有一天會被打敗。我覺得最好是輸給我們。」多麼豪邁的氣概。有很多體育影片,不看後悔,看了更後悔。現場的工作人員說,「這部電影周末就要下線了,不看真的會後悔的。」
  • 爭鋒|《絕殺慕尼黑》破票房紀錄靠的竟然是……
    獨家視頻近期熱映的電影《絕殺慕尼黑》,根據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男子籃球決賽的傳奇事件改編。講述了前蘇聯籃球隊戰勝36年無敗績的美國隊,奪得奧運金牌的故事。 影片創下俄羅斯影史本土電影票房紀錄,此番在中國上映獲得了豆瓣、貓眼等多個平臺的高評分,上座率也領跑同期上映的新片,口碑過硬。但如此燃情的體育電影,上映至今票房距離過億仍然遙遠。
  • 美國 別以為穩了 《絕殺慕尼黑》
    在前不久的男籃世界盃小組賽中,經過一輪加時賽,土耳其隊2.1秒絕殺失敗,功虧一簣,憾負於美國一分。今天咱們講述的影片就是一個關於打破不敗神話美國隊的故事——《絕殺慕尼黑》。電影《絕殺慕尼黑》海報影片改編自真實事件,在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籃球錦標賽的決賽中,蘇聯對戰美國,決賽結束前三秒鐘,美國隊以一分優勢領先,開始提前慶祝比賽的勝利,因為他們相信比賽結果已成定局。
  • 馬健做客《今日影評》暢聊《絕殺慕尼黑》與體育電影
    中新網6月12日電 回溯慕尼黑奧運會男籃決賽的影片《絕殺慕尼黑》上映在即。作為國內院線難得一見的俄羅斯體育題材電影,《絕殺慕尼黑》已在包括北京國際電影節展映在內的先期點映場次中收穫了大量好評。6月11日,體育評論員馬健做客《今日影評》。
  • 羽毛球人必看的電影——《絕殺慕尼黑》
    六月的炎炎酷暑即將來臨,在眾多莘莘學子即將放暑假之際,我和工作室的同事們一起去影院觀看了俄羅斯的勵志電影《絕殺慕尼黑》。這部燃到極致,熱血十足的電影改編自1972年德國慕尼黑奧運會籃球決賽,蘇聯隊在最後3秒絕殺當年的霸主美國隊,結束了美國長達36年的統治。整部電影節奏適中,不快不慢,故事結構分配合理。
  • 《絕殺慕尼黑》:情節跌宕起伏,展現男人之間的友誼
    《絕殺慕尼黑》之前很久沒看過合格競技片了。商業片發展了這麼多年,該拍的套路都拍過了,所以不管怎樣都逃不出套路,然後發現它並沒想出奇制勝,它從頭到尾都在做一件事——完美把控對標觀眾的心理節奏,贏得誰都知道結果的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