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鐘紊亂怎麼辦?這幅眼鏡為你顛倒晝夜,扭轉時差!

2021-01-13 百家號

本文內容轉載自「創次方」

上帝說要有光,於是就有了光。

上帝說要有光,於是就有了光。上帝說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開了。                                                                                                                                                                                               ——《聖經》

摔!上帝這一光一暗,釀造了多少個時差黨!

今天我也掏出一道光,讓你扭轉時差。

Ayo 光療眼鏡

用光「 給精神充電」

搭配上手機 APP,它能在三種不同的場景下激活你的大腦

日常作息模式:平時起床戴上它,白天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晚上按時按點睡眠,不知不覺中擁有合理的生物鐘。

時差調節模式:用它來調節大腦運作節奏,20分鐘內適應時差變化

激發潛力模式:某個關鍵時刻,精神不給力,也能用它激發大腦,讓你儘快集中注意力,振奮精神

而要完成這三種「打雞血」模式,你只需要簡單幾步的操作

在手機 APP 中建立個人帳戶,輸入日常作息和生活習慣信息,手機APP會依據這些信息,用算法深入分析你睡眠和醒來的關鍵時間點在 APP 中選好適應你需要的模式

    3.戴上眼鏡,讓眼睛接收持續 20 分鐘的藍光照射即可

為什麼一束光就能讓這幅眼鏡具備「打雞血」的神力?

人以太陽升落為作息標準,主要在於太陽的光照會影響人腦中褪黑素的變化。

白天光照,激素變少,精神振奮。夜晚日落,激素分泌,困意增加

而從 Ayo 眼鏡中發射出的醫療藍光,會模擬自然太陽光線,通過網膜神經節細胞傳遞向大腦

大腦接收到光照信息,會將它判斷為正常的太陽光線,從而減少褪黑激素的分泌,消除困意,號令大腦「開啟」工作,等到夜晚褪黑素才能正常地大量分泌,從而達到調節精神的目的

並且研發團隊稱,Ayo 眼鏡的「光照療法」在過去20年內,已經得到了哈佛、牛津大學在內的全球頂尖研究機構的證明:大腦合理接收陽光或躲避陽光,是一種調節人身體運行節奏的正確方式。

對於白天接受不到陽光照射、夜裡睡不著的辦公室一族,更是能起到身體調節作用。

考慮到日常生活所需,研發團隊還為眼鏡組件做了最人性化的處理:發射藍光的區域,並不會影響到你的正常視角。

起床戴著它,能一邊刷牙,一邊喚醒大腦;工作戴著它,處理文件之餘能再給腦子加點電量

這款醒腦的眼鏡去年6月已在國外眾籌網站上線,並成功籌得$ 224340。

各大媒體一致肯定,這款眼鏡的出現,能夠改善人的生活作息

這麼說來,是不是在家窗簾緊閉躺上一整天,只要戴上 Ayo ,也會感覺自己是躺在公園的長椅上沐浴日光啦?!

微信公眾號後臺回覆【Ayo】,獲取產品連結

.

.

.

聲明:本文為 「創次方」(微信ID:chuangcifang1)原創,歡迎共享轉載。轉載請按規定註明文章出處、保留公號二維碼,否則將通過法律途徑維權。如有任何需求,請添加小助手微信ID:CHUANGCIFANG

相關焦點

  • 時差難倒、熬夜有害:生物鐘是如何影響人體健康?
    這意味著,歐盟國家將告別冬夏一個小時的時間轉換。對於一些人來說,這是一個好消息,再不用每年兩次調整睡眠了,但另一些人則表示從未體會到這一小時差異的影響。  造成人們不同體驗的原因和每個人的生物鐘有關。生物鐘是一種晝夜節律控制機制,據科學家研究,生物鐘紊亂有可能導致神經緊張、睡眠障礙、胃病,甚至是抑鬱症和心臟病。  植物如何知道何時天亮、何時天黑?
  • 宅出來的身體「時差」,是時候學一套「生物鐘調整法」了
    復工在即,《生命時報》幫你倒一倒「宅」出來的時差。本期編輯丨羅榕熬夜讓身體累積「時差」我們的身體內隱藏著一臺大自然的時鐘,它以非常高的精度調節著我們的體溫、脈搏、呼吸以及血糖、激素分泌等各項生理活動,使其與一天中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相適應。
  • 上遊•文薈丨夜讀丨宅出來的身體「時差」,是時候學一套「生物鐘...
    復工在即,今天幫你倒一倒「宅」出來的時差。熬夜讓身體累積「時差」我們的身體內隱藏著一臺大自然的時鐘,它以非常高的精度調節著我們的體溫、脈搏、呼吸以及血糖、激素分泌等各項生理活動,使其與一天中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相適應。這就是「生物鐘」,它的存在,精準控制了我們的晝夜節律。
  • 倒時差太痛苦了,這項科學發現可以讓倒時差的天數縮短一半
    圖片來源:Pixabay 近期國際旅行的限制或許讓很多人避免了急性生物鐘紊亂,然而長期生物鐘紊亂卻在困擾著越來越多現代人。長期生物鐘紊亂有損健康,容易引起肥胖、心血管疾病、精神障礙,甚至癌症。不幸的是,儘管付出了很多努力,科學家們對於晝夜節律的生物機制依然知之甚少,也幾乎沒有獲批的藥物來幫助調節生物鐘。
  • 8條小貼士教你輕鬆對抗時差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時差反應是人們在商務旅行和長途旅行中常見的生理反應,因人體生物鐘與身體配合不協調而導致的一系列不適感,例如夜晚失眠、白天嗜睡、便秘和頭疼等。日本科學家認為他們已經解決了時差問題,山口大學科研團隊表示,控制胰島素的釋放可以有效調整生物鐘。
  • 科學家發現重置生物鐘機理 有望調節倒班倒時差
    原標題:科學家發現重置生物鐘機理 有望調節倒班倒時差   有望減輕長期倒班和時差症候群對人體損害科學家發現了人體生物鐘的調節原理。  英國科學家日前發現了控制人體生物鐘對環境變化作出相對反應的新機制。  科學家指出,這一發現有望為減輕長期倒班和時差症候群對人體帶來的損害提供解決辦法。  研究人員在最近出版的《當代生物學》雜誌上發表了這一研究成果。  該研究結果顯示,酪蛋白激酶1ε(CK1ε)決定了人體生物鐘根據環境因素——例如光和溫度——進行調節和重設的難易程度。
  • 長期加班、生物鐘紊亂、伴有失眠,怎麼破?
    長期加班、生物鐘紊亂、伴有失眠,怎麼破?2020-12-25 16: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Black·Viking:因為工作原因,有點生物鐘紊亂
  • 【問答】生物鐘真的存在麼?
    問:生物鐘真的存在麼?答:確實存在。估計大家在日常中都聽過一種名為「生物鐘」的存在,它決定著你的各種生活規律。最近關於「生物鐘」的研究發現,生物體確實存在一般說法上的「生物鐘」,並可以告訴生物體每日的鐘點。它們晝夜周期的誤差甚至可以精確到數分鐘。
  • 長途飛行如何快速調時差?
    今天小橫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倒時差的小知識,希望對你會有幫助哦~眾所周知地球根據自轉,被劃分為 24 個時區,當我們從一個時區跨越到另一個時區時就會產生「時差」。時差會破壞人體生物鐘的習慣節律,產生一系列生理紊亂現象,睡眠、消化系統、體溫,甚至激素分泌都會受時差的影響。
  • 如何應對時差綜合症
    1.時差症候群是指人在短時間內經過跨4~5個時區以上的飛行後出現的一組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症狀,主要是由於患者體內生物鐘與所處時區的時間不同步,隨著搭機旅行的普及化,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包括兒童青少年也可能親身體驗到時差症候群2.產生時差症候群的原因在於人體生物鐘節奏的紊亂。
  • 研究稱反覆倒時差可致肝癌,那些倒時差方法到底有沒有用?
    無論是經常出國旅行還是出國留學,倒時差往往讓人痛苦。發表在《Cancer Cell》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證明,反覆倒時差和肥胖一樣會增加肝臟疾病和肝癌風險,原因是由「生物節律」導致的。那麼調整時差和生物鐘有什麼小技巧嗎?控制飲食、控制光線、服用褪黑素、喝牛奶、紅酒、午睡都管用嗎?反覆倒時差會致癌?
  • 晝夜顛倒讓生物鐘亂了,學幾招「倒時差」
    熬夜讓身體累積「時差」我們的身體內隱藏著一臺大自然的時鐘,它以非常高的精度調節著我們的體溫、脈搏、呼吸以及血糖、激素分泌等各項生理活動,使其與一天中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相適應。這就是「生物鐘」,它的存在,精準控制了我們的晝夜節律。
  • 空勤人員如何克服時差
    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有一種生理機制叫生物鐘,也就是從白天到夜晚的一個24小時循環節律,比如一個光——暗的周期,與地球自轉一次吻合。生物鐘是受大腦的下丘腦視交叉上核控制的,我們有晝夜節律的睡眠,清醒和飲食行為都歸因於生物時鐘作用。
  • 美國睡眠專家公布倒時差妙招:曬太陽、多喝水
    長途旅行時,身體無法適應時差,容易出現遲鈍、飢餓和鬱悶等不適感,導致日常生活節奏紊亂。美國睡眠醫學會(AASM)會長蒂莫西·摩根泰勒博士表示,大多數人可以克服幾個時區的時差反應。但如果需要跨越更多時區,就應該採取以下幾種措施,避免時差反應。 向東飛要格外注意。通常向東飛行產生的時差反應比向西飛行更厲害,飛行前應做好心理準備。
  • 一次通宵天天困趴,如何科學「倒時差」?
    但是有這樣一些人,可能因為工作或學習的原因,不得不改變自己的睡眠習慣,出現睡眠時間不足,晝夜節律紊亂,體內生物鐘被動改變的情況。那麼,這類人群該如何進行調整,重新擁有相對高質量的睡眠?睡眠醫學專家為以下三類人群開出了「處方」。長期上夜班的人士倒夜班工作睡眠覺醒障礙,是指個體工作時間與社會規定的工作時間不一致,而導致的失眠及過多的日間思睡。
  • 睡覺吃飯沒個準點,運動服藥隨心所欲:慢性時差毀壞健康
    這裡的「慢性時差」指的是一種「慢性不協調」狀態,即在生物鐘被打亂、形成時差的基礎上,等到機體適應一段時間後,又將時間偏移一些,再次形成時差,進而導致生物鐘的運行秩序被長時間打亂,與晝夜時間越來越不同步。記者採訪專家後了解到,慢性時差在我們生活的多個方面普遍存在,它一步步摧毀身體的事實卻常被人們忽視。
  • 怎樣科學地倒時差?不論你是旅行還是熬夜都有用
    Hall),他們發現了生物鐘的生理機制,目的就是為了告訴大家:別隨便熬夜這三位獲得2017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的科學家,深入鑽研了我們的生物鐘,並且闡釋了它內在的原理,闡釋了植物、動物以及人類如何調節自己的生物節律,使其與地球的旋轉保持同步。同時還列出了當生物節律與地球的旋轉不同步時,所能造成的影響。
  • 坐飛機倒時差需要三天,時差向東飛更難倒,這些你都知道麼?
    時差向東飛更難倒如果你覺得去歐洲旅行時倒時差比去美國時更快,不要懷疑你的感受。一項研究指出,與向東旅行相比,我們的大腦更容易適應向西旅行的時間。這都源於控制生物鐘或晝夜節律細胞的一個「小怪癖」:這些細胞的運作日程表並不是24小時制的,它們的一天更接近24.5小時。正是由於控制生物鐘的細胞的「一天」略長一些,所以朝著延長一天時間的方向旅行時會更加容易,即向西移動穿越時區。而向東移動穿越時區會縮短一天的時間,所以我們的身體調節時會感到更加困難。
  • 空勤人員該如何緩解頻繁倒時差對身體的損害
    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有一種生理機制叫生物鐘,也就是從白天到夜晚的一個24小時循環節律,比如一個光——暗的周期,與地球自轉一次吻合。生物鐘是受大腦的下丘腦視交叉上核控制的,我們有晝夜節律的睡眠,清醒和飲食行為都歸因於生物時鐘作用。
  • 如何才能科學地「倒時差」 褪黑素不可濫用
    提醒  褪黑素不可濫用 睡眠有障礙應早治療  對於褪黑素,韋璇說,這其實是大腦分泌的用於調整時差的激素,只要使用得當,確實對調整時差有益。  韋璇建議,使用褪黑素時要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劑量,一般倒時差用0.5毫克-3毫克就行。但她表示,不建議常用褪黑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