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吃飯沒個準點,運動服藥隨心所欲:慢性時差毀壞健康

2020-12-27 中國青年報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草木循序生長;候鳥回歸家鄉……古往今來,自然界就是這樣的運行模式,一旦出現時間的偏移,便免不了一場生物鐘的混亂。近日,《科學進步》雜誌發表的一項新研究指出,當生物體出現「慢性時差」時,免疫節律就會改變、倒置,甚至完全消失,腫瘤就會失去控制,引發病情惡化。這裡的「慢性時差」指的是一種「慢性不協調」狀態,即在生物鐘被打亂、形成時差的基礎上,等到機體適應一段時間後,又將時間偏移一些,再次形成時差,進而導致生物鐘的運行秩序被長時間打亂,與晝夜時間越來越不同步。記者採訪專家後了解到,慢性時差在我們生活的多個方面普遍存在,它一步步摧毀身體的事實卻常被人們忽視。

熬夜導致睡眠「時差」

睡眠是調整人體生物鐘「看不見的手」。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疫情居家時期,全國有超3億人存在睡眠障礙,雖然大部分人睡眠時間多了,但整體睡眠時間延遲了2~3小時。中南湘雅三醫院全科醫學科主任醫師唐秋萍解釋道,不少人睡前玩手機、熬夜直接導致就寢時間延後,且時間從不固定,忽早忽晚,導致生物鐘不斷偏移,影響睡眠;平時睡不夠,周末瘋狂補覺,進一步打亂生物鐘,阻礙生理節奏的正常運行,出現「慢性時差」。長期如此,不僅導致體內許多生理功能紊亂,如睡眠障礙、內分泌失調、免疫功能下降,還可能引起大腦內澱粉樣蛋白增多,增加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楊華表示,中醫經典《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稱:「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這說明作息順應自然對長壽的重要性。首先,睡眠要順應四時。春三月、夏三月,夜臥早起,有利於陽氣生發;秋三月,早臥早起;冬三月,早臥晚起,有利於陰精收藏。其次,每天要規律作息。生物鐘很敏感,為保持與自然節律同步會不斷重置調節。一旦短時間內變化較大或總有變化,就會導致生物鐘紊亂。唐秋萍說,身體能感知時間的途徑是光和食物。如果出現生物鐘紊亂,我們可通過光、溫度和調整就餐時間來重新設置生物鐘,如早上起來打開窗戶,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有條件者出去曬曬太陽,活動身體後再吃早飯等。

用藥時間也有「生物鐘」

開具處方時,醫生總會再三叮囑患者要嚴格按規定服藥,這背後其實是藥物「生物鐘」決定的。唐秋萍解釋說,藥物半衰期、藥理學特徵、疾病特徵等影響著藥物服用的時間。藥物半衰期反映藥物在體內消除速度的快慢,是指首次服藥後,體內血藥濃度下降一半的時間。此時,患者需第二次服藥,以穩定體內的血藥濃度,保證治療質量,這就是服藥間隔的原理。通常,每種藥都有固定半衰期,差別也較大,這與藥物性質、肝腎等器官的解藥能力有關。半衰期長,說明藥物在體內消除慢,服藥間隔要長;半衰期短,說明在體內消除快,服藥間隔需短些。因此,有些藥物一天要服3~4次(間隔6~8小時),有些l天只服1次(間隔24小時)。

生活中,人們錯過服藥時間、隨後又補服的情況時有發生,這是錯誤且危險的做法。如果一頓忘了吃藥,可能會導致身體中藥物濃度不夠,降低藥效;如果擅自縮短給藥時間,則可能導致體內藥物蓄積過量,出現毒副作用;有些患者在症狀減輕時,擅自延長給藥時間,可能導致病情反覆。

美國《科學》雜誌曾發表一項研究,研究人員改變了31位卵巢癌患者的化療時間,一組早上6點、晚上6點分別使用A、B兩種標準藥物;另一組使用時間恰恰相反。結果發現,第二組患者的副作用是第一組的一倍。這足以說明給藥時間的重要性。楊華表示,在生物鐘調節下,人體基礎代謝、體溫變化、血糖含量、激素分泌等都有節律性和峰谷值,導致藥物在體內的藥動學和藥效學發生改變。因此,給藥時間不同,效果也不同。她舉例道,血壓在一天中呈現「兩峰一谷」,即9~11點、16~18點最高,凌晨2~3點最低。因此,高血壓患者以7點、14點服藥為宜,符合血壓「生物鐘」。如果出現「時差」,夜晚服用降壓藥,則可能導致藥效在生理性低血壓時發揮作用,出現低血壓風險。因此,大家要遵醫囑服藥,即使是自行購買的感冒用藥等,也應嚴格按照說明書的服用間隔時間,避免不必要的風險。

不同運動有最佳時段

研究發現,晝夜節律可影響核心體溫、肌肉力量、有氧能力及無氧能力,從而影響耐力、攝氧量、運動能力等。為了減少運動損傷,運動時間也該按節律安排。

長距離運動:清晨。《國際癌症雜誌》發布的最新研究發現,早晨8~10點運動,前列腺癌、乳腺癌發病風險可下降約26%。此外,核心體溫越高時,耐力越差。一般核心體溫在傍晚或夜間最高,自然睡醒的前2個小時最低。因此,如果進行長跑、騎行等需要耐力的長距離項目,最好在體溫較低的早晨。

無氧運動:傍晚。骨骼肌力量是運動的基礎,尤其是無氧運動,也有明顯的晝夜節律。研究數據表明,肌肉力量峰值約在17~19點出現,如股四頭肌在19點左右達到力量峰值,背部肌肉力量是晚上大於早晨,所以此時進行無氧運動再合適不過。

有氧運動:傍晚。對有氧運動來說,攝氧能力對運動的正常開展至關重要。休息時的攝氧量有明顯的晝夜節律,在早晨4點水平最低,傍晚達到峰值。在心肺系統狀態較好水平時進行有氧運動,有利於提高心肺功能。

瑜伽、拉伸運動:下午或晚上。柔韌性峰值時間存在個體差異,但通常是在下午、晚上。經過整晚的睡眠,肌肉、韌帶組織有一定的粘滯性;白天進行活動後,血液循環、體溫都得到上升,韌帶也延展了許多,柔韌性自然變強了。

中醫經典《黃帝內經》道:「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是故暮則收拒,無擾筋骨,無見霧露,反此三時形乃困薄。」平旦指清晨3~5點,清晨陽氣升發,大家可以開始活動了。楊華表示,早晨運動的影響因素少,更利於運動習慣的養成。夏天可選擇7~8點或日落後,但不要超過21點,這期間室外溫度較適宜。人體的陽氣從傍晚開始內收,就不適合活動了,否則陽氣會洩露,還影響睡眠。冬天早晨溫度太低,運動時間不要太早,至少要等太陽出來,以免天冷引起血管急劇收縮,誘發心腦血管意外。唐秋萍強調,若是空腹運動,時間別太長,半小時內為宜,以免發生低血糖意外;餐後運動,低強度運動最好等半小時,中高強度運動最好在飯後1~2小時進行,以免刺激腸胃。

吃飯時差久積成病

現今社會,生活節奏快,「吃飯沒點兒」「常吃夜宵」是不少人的常態。唐秋萍表示,雖然都是「吃飽飯」,但吃飯時間總是不固定,日積月累便後患無窮。因為胃腸道功能、胰島素分泌在24小時內有周期性變化,符合一日三餐的節奏。比如一餐後,胰島素開始分泌,胃腸在4~6小時後完全排空,便可進行下一餐。如果該吃飯時不吃,胃腸便沒有食物消化,胰島素不分泌,胃腸就像是「空耗」的機器,進行沒有意義的工作;再次進食時,本該休息的胃腸又被「拉」起來工作,胰島素也會大量分泌,對消化系統來說是額外的負擔,久而久之便可能引起代謝類疾病。此外,飲食不規律,腸道內各類菌群的動態平衡也可能被打破,長期如此可能出現生理疾病,比如炎症性腸病。

《呂氏春秋·盡數》中載文稱:「食能以時,身必無災」,強調按時進餐能減少疾病。專家表示,切忌長期不規律進食,每日最好有固定的吃飯時間,尤其是早餐不能忽略。即便有突發狀況導致不能按時吃飯,建議大家吃一些健康零食和水果作為暫時的能量補充,以保障胃腸應時而動。

來源:生命時報 記者 王冰潔 採訪專家: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臨床心理科、全科醫學科主任醫師 唐秋萍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內分泌科主任 楊華

來源:生命時報

相關焦點

  • 追捧健康減脂:晚上運動就是慢性自殺?
    而且說這種話的人肯定沒工作,不然一天裡很多人的時間都是晚上更充裕些,本來能松松筋骨,卻被這種謠言擋了路。我覺得不能直接反駁她,我決定回家做做功課再給她解釋清楚,沒想到我一搜,竟然還出現了「早上運動等於慢性自殺」「中午運動等於慢性自殺」「下午運動等於慢性自殺」的各種說法,合著就窩在沙發裡最安全唄!
  • 宅出來的身體「時差」,是時候學一套「生物鐘調整法」了
    沒了早起上班、上學的壓力,「白天想睡覺、晚上睡不著」成了人們的生活常態。玩手機到凌晨,熬夜變成一種習慣一覺睡到中午,早飯已經不復存在醒後繼續賴床,萬事都能躺著解決......這種晝夜顛倒的生活,不僅讓早起上班變得艱難,更影響了全身健康。復工在即,《生命時報》幫你倒一倒「宅」出來的時差。
  • 上遊•文薈丨夜讀丨宅出來的身體「時差」,是時候學一套「生物鐘...
    沒了早起上班、上學的壓力,「白天想睡覺、晚上睡不著」成了人們的生活常態。玩手機到凌晨,熬夜變成一種習慣。一覺睡到中午,早飯已經不復存在。醒後繼續賴床,萬事都能躺著解決。這種晝夜顛倒的生活,不僅讓早起上班變得艱難,更影響了全身健康。復工在即,今天幫你倒一倒「宅」出來的時差。熬夜讓身體累積「時差」我們的身體內隱藏著一臺大自然的時鐘,它以非常高的精度調節著我們的體溫、脈搏、呼吸以及血糖、激素分泌等各項生理活動,使其與一天中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相適應。
  • 怎樣科學地倒時差?不論你是旅行還是熬夜都有用
    華輿訊 據《歐洲時報》英國版報導,不管是艱難搞定籤證、機票和攻略的新生,還是熬完夜肝論文回家的老生……終於等到登機卻萬萬沒想到,下機後卻被時差這個小妖精折磨,只想在宿舍、酒店、家裡——萬睡萬睡萬萬睡!時差它是個難題,讓人目眩神迷因為時差!我們昏昏欲睡,頭疼耳鳴!因為時差!我們食欲不振,乏力便秘!
  • 運動要像吃飯一樣重要 缺乏運動的危害你了解嗎?
    一場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讓人們意識到了運動對增強體質的重要性。在鍾南山院士看來,運動就像吃飯一樣,是生活的一部分。「運動對整個生活、工作等各方面質量提高都有益處,只要真正認識到這點,就會覺得運動和吃飯、睡覺一樣重要。」
  • 想倒時差睡好覺怎麼破? 空姐教你戰勝失眠
    在你還沒有吃早餐之前,她們可能就已經穿梭過多個時區了。她們與時差和失眠的鬥爭從未停止,因為只有這樣,她們才能獲得足夠的睡眠,照顧好幾百名旅客,讓他們舒適、安全地度過旅途。空姐貝蒂·泰斯卡爾(Betty Thesky)表示:「我的生活有很大一部分時間是在飛機上面度過的,經常不停地往返於各個時區之間。在不同的時區入睡對我來說,每周都會遇到不止一次。」
  • 晝夜顛倒讓生物鐘亂了,學幾招「倒時差」
    這種晝夜顛倒的生活,不僅讓早起上班變得艱難,更影響了身體健康。長期熬夜,睡眠不規律,則會擾亂這一節律,讓身體機能出現「時差」。吃飯不規律傷消化道>不規律的作息讓一日三餐也變得無法固定,日本東京大學研究發現,38.4%的胃癌患者吃飯太晚或不規律。早上7點、中午12點、晚上6點是人體消化期,胃分泌酸和酶幫助消化。
  • 7大絕招,教你如何在旅途中快速倒時差
    出門旅行,如果是飛行4個小時以內,時差感覺不明顯。但如果飛行時間在6個小時以上,倒時差便會給旅途蒙上一層陰影。小編結合多年的飛行經驗,總結了倒時差的7個妙招,拿走不謝!出發前1提前3天,調整作息時間根據自己要去的國家,如果是往西飛,就每天晚睡一個小時,如果往東飛,就每天早睡一個小時。
  • 兩個人越愛越深的秘訣:調整時差
    給男友發消息說,讓他自己做點飯吃,實在不行就點外賣。男友一口答應,讓丁琳好好玩。聚會結束後,丁琳打包了一些自己覺得還不錯的飯菜,準備帶給男友吃。她猜男友一定不會好好吃飯,即便是點了外賣,也總覺得不是很健康。等到她回到家裡,男友正在打遊戲,桌子上放著還沒收拾的快餐盒,散落著一地的垃圾。丁琳小聲地抱怨了一句,便開始打掃屋子。
  • 夜晚睡覺時,若出現4種異常反應,警告你:血糖已超越「安全線」
    長期處於高血糖的環境之中,便會導致血管受損,誘發多種併發症,嚴重影響健康。想要知道體內血糖高不高,睡覺時也能向你透露出信號。睡眠與糖尿病有什麼關係?一,睡眠不好,會引發糖尿病相關調查發現,每晚睡眠時間僅為6個小時的被調查者中,患糖尿病的危險性,比每晚睡眠控制在7個小時以上的人高出很多。
  • 長谷部誠整理心境(39):有效避免時差綜合症
    第六章 合理利用時間37.有效避免時差綜合症為了日本隊的比賽而回國是常有的事。回國之後,經常可以看到類似「看他的行動很遲緩,身體沉重,難道是因為時差影響嗎?」的報導。所以對於在歐洲踢球的日本國腳來說,如何調整時差是一個永恆的課題。在夏天,時差是7個小時,冬天則是8個小時。
  • 加拿大留學如何快速的在飛機上倒時差?這些很重要
    所以如何倒時差?如何快速倒時差?如何快速的在飛機上倒時差?這些很重要。那麼如何倒時差呢?首先先要看中國與加拿大的時差如何計算?差了幾個小時?首先北京是東八區,加拿大多倫多則是西五區。相鄰兩個時區差1小時。因為太陽從東往西走,因此東邊的時間比西邊早(就好比北京比烏魯木齊早看見太陽升起)。
  • 研究稱反覆倒時差可致肝癌,那些倒時差方法到底有沒有用?
    無論是經常出國旅行還是出國留學,倒時差往往讓人痛苦。發表在《Cancer Cell》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證明,反覆倒時差和肥胖一樣會增加肝臟疾病和肝癌風險,原因是由「生物節律」導致的。那麼調整時差和生物鐘有什麼小技巧嗎?控制飲食、控制光線、服用褪黑素、喝牛奶、紅酒、午睡都管用嗎?反覆倒時差會致癌?
  • 空勤人員如何克服時差
    殊不知,經常性倒時差其實是對人類的身體健康會帶來很大的危害。何謂「倒時差」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到底什麼是「倒時差」?  每個國家都有每個國家的時間,原因是太陽東升西落和地球自轉,從某個國家到某個國家都需要倒時差。
  • 高血壓別光服藥,飲食、運動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不少患者都是由於長期的不良生活習慣引起,所以要控制好自己的血壓,除了服藥以外,還需要改變自己的日常飲食習慣,並且要養成規律運動,這兩方面可以說是同等重要,都不能缺少。但是我們要注意的是,當患者已經被確診為高血壓,其在飲食和運動方面就不能和普通健康人一樣,有較大的區別,這樣才有助於控制病情,那麼高血壓患者在飲食和運動方面應該怎麼做呢?
  • 我國「最晚」睡覺的城市,晚上11點才日落,凌晨兩三點睡覺很正常
    眾所周知,地球不僅有公轉,還有自轉,在我國,統一使用東八區的時間是北京時間,一般是日出時間6點左右,日落時間是下午7點左右,但由於地球在旋轉,根據地球上的地方不同,太陽照射的時間和方位也不同, 中國960萬平方公裡,幅員遼闊,幾乎覆蓋了三個不同的時間段, 各省看日出的時間不同,大家的生活方式和休息時間也不同
  • 消化科醫生:慢性胃炎或許不用常服藥,學會正確的養胃方法很關鍵
    導語:現在很多人的飲食習慣都特別不好,有的是吃飯不規律,有的是吃飯特別快,導致胃病的發病率居高不下,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慢性胃炎。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慢性胃炎常見的病因有哪些1、幽門螺桿菌感染幽門螺桿菌在我們的胃中滋生,可見是一種非常耐酸的細菌,它釋放的毒素可以破壞我們的胃黏膜,誘發胃潰瘍的發生,如果感染了這種細菌,再加上平時不注意飲食的話,很可能就會出現非常嚴重的胃病。
  • 中國最晚天黑城市,居民晚上11點下班吃飯,凌晨才開始逛街乘涼
    中國最晚天黑城市,居民晚上11點下班吃飯,凌晨才開始逛街乘涼,也許是因為我喜歡旅行, 我能體驗我們國家的領土多麼大嗎?你可能無法想像同一個國家也需要時差, 其實是存在的, 我去這樣的省玩的時候,我到達的時間已經是晚上11點了,但是太陽還沒有下山, 人們居還在吃晚餐,那就讓我很好奇。
  • 運動就像吃飯 是每天生活的一部分
    正是因為這樣的運動健康理念,讓鍾南山始終保存著良好的身體狀態,一直奮戰在一線。作為青少年的榜樣,幾十年如一日堅持運動的他,更是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運動在人生歷程中的積極作用。從小喜歡競技運動曾兩度有機會成為專業運動員鍾南山從小便喜愛競技運動,足球、籃球、跑步都是他的興趣所在。
  • 如何才能科學地「倒時差」 褪黑素不可濫用
    經歷  赴美國看女兒 回來一周時差沒倒過來  張女士的女兒在美國紐約上大學,由於工作忙,女兒開學時都是一個人去的,對此張女士很自責,一直想抽空去美國看看女兒生活得怎麼樣。幾周前,她坐上了赴美國的飛機——這還是她第一次飛這麼遠的距離。  去的時候,一切都還正常,她下飛機後只調整了兩天便已基本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