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誰會用十年時間去等一個遠行的人,又有誰會在十年的遠行之後,依然想回頭找到那個人。
第六代導演用敘述瑣碎生活,傳達個體人生的動蕩不安,探索著當下個體的精神狀態,關注邊緣人物的迷茫的追求和混亂的感情,而有別於第五代導演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婁華的《蘇州河》就是第六代導演的代表作
《蘇州河》以「我」的口吻開始,一組長鏡頭描述了「我」眼中的蘇州河,「我」看到的蘇州河旁人們的生活。在大多數人的眼中蘇州河是上海的母親河,太多的人拍過蘇州河或是美麗或是大氣或是帶著上海人骨子裡的委婉與精緻。但在《蘇州河》中開頭的長鏡頭用「我」的視角看到了不一樣的蘇州河。電影敘事批評中說敘事者代表判斷事物的準則,他或者隱藏或者揭示人物的思想,他選擇對人物話語的直訴或者是轉述。「我」看到的蘇州河是導演眼中的蘇州河,運用抖動的寫實鏡頭表現出了不安、焦慮、迷茫與彷徨。導演透過「我」的視角展現中的蘇州河的雜亂告訴觀眾現實並不那麼美好,給觀眾一個真正的生活。
《蘇州河》裡用兩對不同的情侶之間的故事,向觀眾展現理想與現實的愛情。童話總是美好的,美美對童話愛情故事的嚮往,馬達對牡丹的執著,但影片最後又回歸於現實,我們所需要的愛情究竟是怎樣?
(一)童話故事裡的追求者美美
(二)童話故事裡的救贖者馬達
(三)童話故事裡的踐行者牡丹
敘事空間的表現是電影攝像師對鏡頭的表達,第六代導演喜愛的灰調,在《蘇州河》中體現的淋漓盡致,雖然對美美飾演的美人魚以及一些街道的色彩豔麗一些,但影片的整體是灰暗的,反透出腐化的氣息。第六代導演的剪輯是混亂的並且影片會直面關注城市問題,《蘇州河》的畫面陰暗剪輯凌亂它充滿了酒吧、高樓、車輛等,展現給觀眾的是俗氣的建築和底層的人民的印象,表達了殘酷的現實真相。《蘇州河》的剪輯總給人一種髒髒的感覺,攝影師將一些雜亂無章的東西攝入鏡頭體現了真是的生活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本來就是雜亂的沒有規律的。搖晃的鏡頭反映了人們心中的不安與動蕩,無論是擁有愛情還是追逐愛情的人們心中都存在著對愛情的不按,而電影中的長鏡頭反應了人們內心世界。《蘇州河》通過對敘事空間的調整使得「我」與美美、馬大與牡丹兩條不相交的故事線索有了曖昧的交合,讓觀眾了解婁燁眼中的蘇州河、婁燁眼中的美美或馬達或牡丹,同時去思考婁燁所表達的現代人精神愛情。
《蘇州河》在敘事結構中運用了非線性結構,它沒有把我」與美美、馬達與牡丹的愛情按照相識相知相愛的順序有條不紊的拍攝下來,而是在描寫我」與美美的愛情中夾雜了馬達與牡丹的愛情,在觀眾沒有將電影看完時一直覺得美美就是牡丹,但在電影的結局觀眾才會知道原來美美與牡丹只是外表一樣的兩個不同的個體。在電影開始婁燁沒有直白的交代馬達與牡丹的過去而是在馬達遇到美美的時候,馬達給美美講訴這個故事,婁燁運用了倒敘,使一個平凡的相知相愛背叛分離的故事演繹的精彩了起來。運用非線性的敘事多角度多單元的去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的變化。如果婁燁在電影中沒有運用到非線性的敘事結構,觀眾只是覺得這只是悽涼的一個愛情故事,而忘記了導演的初衷是在馬達的尋找中讓人們思考自己的愛情,現實與童話的區別。
客服電話:0715-82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