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大的敘事,糊塗的心智

2021-02-19 李雪愛與自由

攝影:Cristina de Middel

文 | 李雪

01

免於思考的便利與圈套

經常使用宏大、正義的敘事,可以有效降低智商。

宏大的、正義的敘事的帶來情緒化的好處 —— 免於思考現實,免於自我審視,遇到事情發洩就完事了。總之,我跟隨了某個神聖的說法,我就是正義的,毋庸置疑的。

比如,在華德福體系裡,不使用電子產品,只給孩子天然玩具,是毋庸置疑的正確。

這裡面父母可以免於觀察和思考 —— 21世紀的孩子跟原始人類,生存娛樂環境有哪些不同?孩子跟電子產品在一起時,孩子的感受是怎樣的,孩子正在經驗著什麼?

—— 這些都不用觀察感受了,一禁了之。因為某個不可置疑的全能先知說了:電子產品有害於孩子。


所以父母擁有了免於看見真實孩子的自由 —— 孩子真實需要什麼,孩子才不知道,那個「全能先知」知道。

女權,男權迫害,也是現在網絡流行的「正義敘事」。母親把女兒虐殺了,男權迫害。女性工資低,男權迫害。父親強姦女兒,母親熟視無睹,男權迫害。總之,所有的人間悲劇,女人都沒辦法,因為男權迫害啊。

—— 而現實世界是什麼呢?

現實世界,人需要思考真實的因果,認識因果,邏輯的做事情,讓自己受益。

如果我在公司裡,工資比我跟我資歷差不多的男性同事低,而我想要提高自己的工資,那麼我要去看真實的因果,可以首先去財務和HR了解工資的詳細算法。

如果按照算法男同事某些方面確實比我做得多,比如出差更多,而我更傾向於照顧家庭不願意多出差,那我就明白了真實的收入差距到底來自哪裡。至少有個開放思考的空間,在不願意多出差的前提下,我還能做些什麼公司需要的價值提升收入。

如果工資算法依然無法解釋,我可以去問老闆差異的來源,老闆很可能會給出具體的原因。比如了解到老闆在創業關鍵期,需要培養關鍵人才至少5年持續工作,而擔心女性孕產。那麼,這樣就可以把自己關於孕產的真實打算告訴老闆,爭取協商。

或者就算最離奇的情況,老闆就是跟自己的錢過不去,偏要歧視女性(私企老闆這種概率很低),那麼,我還可以選擇要不要繼續這個工作。

如果腦子裡被灌輸進「這就是性別歧視!男權迫害!」,那麼,無法對現實進行觀察思考,喪失掉提升自己收入的現實能力。

用宏大的、正義的敘事解讀一切,把某個體系的說法不加現實檢驗地奉為真理,這是思維上的懶惰,也必然帶來邏輯智力和現實能力的缺損。

02

魯迅說了:我沒說。

上面講,經常使用宏大的、正義的敘事能夠有效降低智商,減損現實能力。

然而,在心靈成長領域,這種敘事方式往往還能吸引眾多粉絲。

有些導師一說話、寫文章,就直接上升到「非二元」的絕對真理中。這通常意味著這個人通過沉浸於「終極真理」而迴避了審視自身、瓦解自戀的痛苦過程,終極真理讓小我一步到位,爽爆在那裡。

比如有個身心靈導師,自認為已經連接天地脈輪全開悟透宇宙真理,很是瞧不起其他還在俗世中衝突掙扎的「凡人們」,就你們這種凡人居然還有粉絲跟隨,有眼無珠啊。

同時,這個導師在朋友圈對離婚搶娃鬧劇中「孩子受到驚嚇後,家長動手毆打孩子」津津樂道。

判斷一個心理導師是不是能對自己成長有切實幫助,我個人的判斷標準,是這個人的敘事方式。

邏輯清晰地理解和表達具體的事情:那些生活中真實發生的衝突,慷慨分享這些真切的體驗。不用高大上,不用一步登天,就是一個普通人真實的活著,會不斷掉坑,同時保持覺察,僅此而已。

作者 | 李雪

心理學學者,新浪微博 @李雪愛與自由 。著有《當我遇見一個人》《走出劇情》《有限責任家庭》。噹噹、京東、淘寶全平臺在售。

公眾號 | 初心心理

公眾號 | 李雪愛與自由

編輯 | 林詩野

插圖 | Cristina de Middel



玉玲說:甩鍋給一個更宏大的體系,自己是安全的,並且成為宏大的一部分。脆弱的自己消失不見。直接被宏大催眠。沒有自己的空間,也沒有獨立的思考感受與判斷。—— 這是個不錯的選擇 —— 如果不想長大的話。

勇 氣 與 希 望

生  命  力  工  作  坊

2021 年 01 月 01 ~ 05 日

元旦 · 廣州

導師:黃玉玲 鄧虹嶸 楊子

掃  碼  了  解  工  作  坊

*    輔    助    閱    讀    鏈    接    *

《 心想事成的秘密 》

《 神機妙算的嬰兒 》

《 如何從自戀妄想回到現實世界 》

《 如果成長只成長出優越感 》

《 再見了,夢幻的自戀世界 》

大 目 錄  2017

大 目 錄  2019

相關焦點

  • 我們今天還需要宏大敘事嗎?
    宗教、官史無不有一套自己解釋歷史的宏大敘事,這套宏大敘事與我們對自身、對世界的理解,與意識形態交織在一起,自以為能囊括一切,但常常被詬病遺漏掉的群體(比如小人物、女性、邊緣人物)和細節(比如偶然性和不確定性)要比宏大敘事能解釋的東西多得多。但即便如此,宏大敘事依然以其恢弘和偉大打動人心,而且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或多或少都受到宏大敘事的影響。
  • 《決勝時刻》:平民底色的宏大敘事 | 名家
    如前所述,《決勝時刻》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儘管這是一部反映新中國建國前夕的國共和談、解放戰爭決戰、和談破裂後解放軍百萬雄師過大江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片,全片格局宏大,是一部融戰爭元素、諜戰元素、動作元素和愛情元素為一體的宏大敘事電影。但正如編劇何冀平所說,這部電影有以往這類宏大敘事電影不一樣的格調。
  • 講座預告 | 宏大敘事的衰落
    History Painting and the Painting of History:Fall of a Grand Narrative宏大敘事的衰落5月16日  18
  • 宏大敘事中的煙火味
    《灣區兒女》將國家戰略的宏大敘事轉換為年輕人奮鬥成長、家庭悲歡離合的百姓敘事,使故事更有煙火氣,極大地增強了審美的接近性和帶入感。
  • 《太行之脊》:宏大敘事與個性化表達
    《太行之脊》將宏大敘事與個性化敘事相結合,在歷史事件的真實描繪中注入歷史理性,用主人公的個人選擇體現歷史發展趨勢。  在敘事策略方面,《太行之脊》充分調動了愛情、諜戰等觀賞性較強的故事元素,將嚴肅的歷史思維轉化為生氣盎然而又具有史詩性的情節結構,既注重表現歷史進程的完整性,又注重人性、人情的豐富、飽滿。劇中的愛情故事不是點綴,而是歷史景象的有機組成部分。
  • 《太行之脊》:宏大敘事與個性化表達
    《太行之脊》將宏大敘事與個性化敘事相結合,在歷史事件的真實描繪中注入歷史理性,用主人公的個人選擇體現歷史發展趨勢。在敘事策略方面,《太行之脊》充分調動了愛情、諜戰等觀賞性較強的故事元素,將嚴肅的歷史思維轉化為生氣盎然而又具有史詩性的情節結構,既注重表現歷史進程的完整性,又注重人性、人情的豐富、飽滿。劇中的愛情故事不是點綴,而是歷史景象的有機組成部分。
  • 劉家民//重構愛情的宏大敘事:電視劇《好先生》對「愛」的新拓展
    重構愛情的宏大敘事:電視劇《好先生》對「愛」的新拓展(信陽師範學院文學院)摘要:《好先生》雖然以愛情為主線,但卻將其放置於較為廣闊的社會生活場景中,通過對當下影視狀況與社會現實的反思,對愛情進行了極具藝術性地重新建構。
  • 《八佰》:個體生命匯聚而成的宏大敘事 | 名家
    在這種宏大敘事中,領導層既是戰爭的指揮者,也是影片的敘述者,敘述跟著領導層的指揮鋪敘,跟著被指揮的戰爭進程展開,片中也有個體,但個體整齊劃一,因為他們是堅決服從命令的下級,是宏大敘事的堅實註腳。《八佰》作為戰爭片,也是宏大敘事,但它的出發點並不始於領導層,而是從個體生命出發,從千差萬別,色彩各異的草根士兵的出發:山東話、河南話、四川話、江西話、山西話、陝西話、湖北話、安徽話、廣東話……沒有一部華語片使用了如此眾多的方言!
  • 《八佰》:個體生命匯聚而成的宏大敘事|名家
    在這種宏大敘事中,領導層既是戰爭的指揮者,也是影片的敘述者,敘述跟著領導層的指揮鋪敘,跟著被指揮的戰爭進程展開,片中也有個體,但個體整齊劃一,因為他們是堅決服從命令的下級,是宏大敘事的堅實註腳。《八佰》作為戰爭片,也是宏大敘事,但它的出發點並不始於領導層,而是從個體生命出發,從千差萬別,色彩各異的草根士兵的出發:山東話、河南話、四川話、江西話、山西話、陝西話、湖北話、安徽話、廣東話……沒有一部華語片使用了如此眾多的方言!
  • 《大秦賦》滅國大戰起 宏大敘事勾勒歷史脈絡
    宏大敘事勾勒歷史脈絡  生動群像彰顯歷史風採《大秦賦》以宏大敘事的手法清晰展現了戰國晚期天下趨之一統的歷史脈絡。全方位描繪了嬴政與呂不韋、李斯等明君強臣帶領大秦東出掃滅六國的過程,也凸顯出韓非、李牧等抗秦之士為國慷慨赴死的風骨與節氣,讓觀眾多角度感知到兩千多年前那段風起雲湧的歷史歲月和歷史中那些熠熠生輝的風雲人物。
  • 鬼才昆丁:對宏大敘事的偉大雞姦
    而這種非線性敘事,本身就是對傳統敘事的一種偉大顛覆。在大眾的認知裡,電影的敘事應該是一個整體,把這個故事從頭到尾敘述完整。哪怕是有倒敘、插敘、補敘這樣的方式,其故事的主體也應該保持不被分割。換言之,大多數導演對於顛覆故事主體的敘事方式,總是慎之又慎。但昆丁倒好,簡單粗暴的直接以字幕的方式將一個故事整體撕裂成好幾個片段,而且此片段還不以發展順序進行排列。
  • 《愛爾蘭人》向下,《阿甘正傳》向上,它們匍匐在宏大敘事腳下
    但這兩部電影最大的相似之處,是他們都匍匐在了宏大敘事的腳下。《愛爾蘭人》講黑幫是如何幫助甘迺迪當上總統,作為報酬就是幫黑幫奪回古巴,因為那裡有賭場、馬場等生意,於是就有了美軍資助下的豬灣登陸。而至今仍未破解的甘迺迪總統之死,甚至也被懷疑是甘迺迪上位後打擊黑幫導致的報復。尼克森總統的水門事件、科索沃戰爭這些大事件都在電影中有體現。
  • 心智遊戲電影:電影工業的新出路?
    這些表面上看起來不太好懂、對觀眾不友好,但實際是對觀眾發出強烈召喚,需要觀眾與電影一起玩遊戲的電影,被電影理論家埃爾塞瑟形象地稱為心智遊戲電影。這些影片裡常常會有詭異的細節、複雜的敘事、心智失常的主人公等,讓觀影過程變得十分燒腦,甚至必須多次觀看,才能對影片完全掌握。從2000年的《記憶碎片》開始,諾蘭的電影大都可以歸入這類心智遊戲電影之中,或至少具有心智遊戲電影的某些元素。
  • 歷史哪有那麼多宏大敘事,更多的是由一個個碎片拼湊而成
    其實,歷史並不是全是高大上,不過是一系列偶然性組成的歷史必然,沒有這些細瑣的小事,就構不成宏大的歷史。穿山看史(本名鄭雲鵬)的《中國歷史的八十一塊碎片》,撇開宏大的歷史敘事,從細節入手,卻讓人了解到歷史上一些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碎片是歷史的邊角料,是細碎的,但又不是雜亂無章的,穿山看史主要圍繞皇帝這一類人及其他們周圍的人的生活細節,展示了的人物的尋常生活的另一面。
  • 心智遊戲電影 能否成為電影工業新配方
    這些表面上看起來不太好懂、對觀眾不友好,但實際是對觀眾發出強烈召喚,需要觀眾與電影一起玩遊戲的電影,被電影理論家埃爾塞瑟形象地稱為心智遊戲電影。這些影片裡常常會有詭異的細節、複雜的敘事、心智失常的主人公等,讓觀影過程變得十分燒腦,甚至必須多次觀看,才能對影片完全掌握。從2000年的《記憶碎片》開始,諾蘭的電影大都可以歸入這類心智遊戲電影之中,或至少具有心智遊戲電影的某些元素。
  • 或許我們需要一本可以按圖索驥的生活指南——從《月上重火》看微觀敘事
    這是我想在本文中談的話題,大家是否有這種感覺——現在的影視劇太喜歡宏大背景敘事了,哪怕是與生活密切相關的,也一定要經歷歷史事件或特定記憶事件的動蕩,就像《阿甘正傳》那樣,以此建立戲劇衝突。在我上述判斷中,宏大背景不單單指歷史事件,它可以是特定而深刻的社會矛盾,例如中年危機或者原生家庭問題,並成為穿插在影視劇敘事中的、左右故事發展的要素。這些要素由於揮之不去,故而成為另一種意義上的「宏大」,例如對主要人物來說的「宏大」,他們需要永遠在這個陰影之下。吾生有崖,不僅無法逃離也無法釋然,這若不算人生之「宏大」,也難有什麼大事了。
  • 戰爭電影《八子》,敘事平靜,戰鬥頻繁場面宏大,但故事很悲壯
    但《八子》並不煽情,只是平靜的敘事。電影從滿崽和心上人蘭花的道別開始,離別總是讓人感傷,不管是在何時何地,都會無由的升起一種「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的惆悵和蕭索。但滿崽和蘭花的離別場景是這樣的:滿崽說想親蘭花一口,蘭花嬌羞的婉拒說都留給你等你回來,滿崽無計可施,那就揮揮手道別吧,說走就走。
  • 心靈奇旅,活著不是宏大敘事,而是微小的幸福體驗
    所以說活著不是宏大敘事,而是微小的幸福體驗,生命的意義不僅在於舞臺上成功的演出,更是看天空時接住的落葉,餓了吃披薩的味道,開心時嘴巴裡含著的棒棒糖。
  • 《生命如此美好》:證明擁有心智的漫長路,灑滿愛與尊嚴的光輝
    下面我將從敘事結構、鏡頭語言和現實思考三個方面,解讀這部電影的魅力所在。聚焦在愛與尊嚴的主題上,看馬特烏斯在證明之路上遭遇的不等和心酸。同時,採用線性敘事方式講述故事,避免了劇本在敘事方式上的過度風格化,為故事增添真實感。我將從敘事視角和敘事形式兩個方面來具體分析影片的敘事結構。第一,利用內視角講述故事情節,拉近主角與觀眾的距離,切實感受主角內心的掙扎與情感。同樣的事件從不同的角度來看會呈現出不同的面貌,也會帶來不同的效果。
  • 心智遊戲電影能否成為電影工業新配方——評正在上映的諾蘭新片《信條》
    這些表面上看起來不太好懂、對觀眾不友好,但實際是對觀眾發出強烈召喚,需要觀眾與電影一起玩遊戲的電影,被電影理論家埃爾塞瑟形象地稱為心智遊戲電影。這些影片裡常常會有詭異的細節、複雜的敘事、心智失常的主人公等,讓觀影過程變得十分燒腦,甚至必須多次觀看,才能對影片完全掌握。從2000年的《記憶碎片》開始,諾蘭的電影大都可以歸入這類心智遊戲電影之中,或至少具有心智遊戲電影的某些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