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與無的曖昧,材料與空間的浮動,向來吸引我們。我認為我們所有設計的根源,不光只是想為規劃案提出更好地解決之道,或構想一流的空間結構,而是超越這些期望,最後創造出我們自己的創意原則。或許我們在創造一棟建築物時,也同時試著創造出建築物的原則。"
——妹島和世
2018年,大阪藝術大學アートサイエンス學科新校舍竣工。
*アートサイエンス學科新校舍
整體建築過程耗時3年零6個月,其構想為「視野開闊的山丘上任何人都能駐足的「公園一般的建築」「誰もが立ち寄れる見晴らしのよい丘の上の『公園のような建物』」。建築內外均保持著極其流暢的線條感,簡約沉靜的整體氣質充分包容了藝術感與作為教學樓的實用度。
*アートサイエンス學科棟內部
在這座渾然隱於山林的純白建築背後,閃爍著一位女性建築家的身影——妹島和世。
這是一位在本世紀日本建築界舉足輕重的女性,她的一生與無數藝術愛好者耳熟能詳的建築緊密聯結。
妹島和世
PROFILE
妹島和世1956年生於茨城縣,後畢業於日本女子大學大學院住居學科。目前擔任橫濱國立大學、維也納應用藝術大學、米蘭工業大學教授、兼任大阪藝術大學、日本女子大學客座教授
主要成就:
1998年獲得日本建築學會賞
2007年獲得英國皇家建築協會獎
2010年獲得建築界最高榮譽普利茲克獎等等
*她是全球歷史上第二位、日本歷史上第一位獲得普利茲克獎的女性建築家。
#建築
是街景最自然的延伸
作為21世紀日本建築學界舉足輕重的大佬,妹島和世所經手的知名建築不勝枚舉,遍布全球幾乎能囊括藝術愛好者所有的「打卡聖地」。
再春館製藥 所女 子宿舍約
1991年,熊本市再春館製藥女子宿舍的建成,昭示著妹島和世最著名的作品現世。再春館製藥女子公寓的常用基礎設施並不是按照規範放置在固定的位置,而是鬆散的分散在公寓內的各個角落,符合用戶的使用習慣。
從建築整體風格上看,或許很難將它和「製藥公司女子宿舍」聯繫起來,反而更像SF情懷濃鬱的宇宙空間站,隨處可見的圓形窗口與外露的鋼鐵板材仿佛UFO留下的神秘憩所。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圖中巨大的鋼鐵塔柱其實是洗手間。而整座建築除了這5根異常堅固的「洗手間塔柱」之外,沒有其他任何承重結構。
飯田市小笠原資料館
該建築由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共同設計,竣工於1999年,至今為止一直是日本建築學界「古民家改造」的先鋒式建築。
其前身是小笠原書院,而後妹島和世模擬日本古代高床式倉庫進行設計,貼有垂直線條的玻璃,與竹林做了呼應。建築巧妙地通過玻璃的運用,採用半透明材料,既能借取天光,又保持了一定的私密性,在外圍玻璃幕牆上設計出樹木的圖案,令建築與周遭群山渾然一體,表達出一種東方的含蓄與曖昧。
金澤21世紀美術館
金澤21世紀美術館完成於2004年,是妹島和世中期作品之一。建築的圓形設計據說是個海島型的理念,直徑約113米,沒有明顯的正門和側門的概念。這個建築還獲得過第九屆威尼斯雙年展(2004年)的最高榮譽,金獅獎。
這一建築不僅保留了她大量運用金屬與玻璃材質的早年風格,美術館內部還採用了富有和風詩意的友禪圖案壁畫,新元素的融入讓她的風格逐漸走向多元。
新當代藝術博物館
該建築位於美國紐約市曼哈頓,始建於1977年,2007年由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進行重建。在這一建築上,妹島和世大量運用玻璃材質,通過斜面與弧形玻璃將透明感提升到極致。對於這一做法,她在接受日經採訪時這樣說道:
「建築是街景最自然的延伸。我希望通過玻璃反射來往人影與周遭建築,讓博物館本身的建築輪廓徹底消失。」
羅浮宮朗斯分館
羅浮宮朗斯分館於2012年竣工,是一座建立在廢棄礦山上的博物館。
妹島和世團隊將20多公頃的舊礦場改造成了一個博物館公園,並利用礦山豐富的鋁元素作為立面材料,形成類似玻璃的半透明幕牆,將建築與自然完美融合。在博物館外的廣場上,妹島團隊還巧妙利用礦場殘存的黑色顆粒砂石與植被,形成人工灘涂的奇妙景觀。
#建築與實踐
與妹島和世
今年10月,妹島和世個人紀錄片『建築與時間與妹島和世』(『建築と時間と妹島和世』)在日本連鎖文藝影院ユーロスペース上映。
*『建築與時間與妹島和世』宣傳海報
這一紀錄片詳細描述了妹島和世最新作品——大阪藝術大學アートサイエンス學科新校舍的建造過程。其中,妹島自身對於建築獨有的哲思與概念貫穿全篇,關於建築抽象性的思考與對於建築模型的理解無疑能點亮建築愛好者的思緒。
#地形を設計する,
風景を建築する
(設計地形,建造風景。)
在妹島和世心目中,建築與風景本應為一體,建築者設計的不僅僅是建築,更是一方地形與風景。在實現這一理念的過程中,她的手法多樣而超前,不僅能將原有自然的一部分進行融合,更深諳現代建築材料重歸自然的方法。
在世界建築的歷史上,尤其是近代史上,女性建築師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左右著國際建築的方向,引領潮流者,當屬妹島和世和扎哈·哈迪德。一個是東方人,一個是西方人,其風格顯示也為一靜一動。不難聯想,這其中與各自生活的文化背景有關。3月末,扎哈·哈迪德永遠的離我們而去了,她的建築成為傳奇(在此不表)。聚焦歷史上獲得普利茲克獎的女建築師只一位妹島和世在世。她們都是了不起的建築設計大師。她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都研究過住宅設計。
殊榮很多時候只是身外物,有追求的建築師不沉溺於榮耀,潛心研究對人類有益處的設計,造福大眾,這是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