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冰火世界裡的冰魔法與火魔法
山胖
微博上曾有種觀點認為:冰與火的世界裡存在著彼此相爭的火元素與冰元素。
對此,本胖稍持異議。本胖認為所謂元素只是構成魔法的一個要素而已,且冰火原著中從未提及元素一說,故使用魔法或許更為準確。在本胖的認知裡,冰與火的世界是一個低魔的世界,它不會出現人格化的紅神與寒神。此二神應代表著兩股相異、相爭的魔法力量,在本文中,我把它們分別命名為火魔法和冰魔法。
若論冰火世界裡的冰魔法與火魔法,我們還是先從巴斯修士談起吧。巴斯修士本為鐵匠之子,自幼被獻於教會。因表現優異,他被擢升為紅堡的圖書管理員。在那裡,他遇到了伊尼斯一世和阿萊莎·瓦列利安的第三子傑赫裡斯。此二人意氣相投,後來更是勵精圖治,統一了七國律法、修建了國王大道、營建了君臨的排水系統、徹底解除了教會的武裝、取消了教會的裁判權,聯手締造了全境四十年的太平盛世。後人讚美巴斯修士,因為他的豐功偉績造福蒼生,澤被後世。後人欽佩巴斯修士,則因為他的學術觀點不拘於時,卓爾不群。本文所涉及的正是巴斯修士的學術觀點,尤其是涉及魔法的那部分內容。
巴斯修士根據守夜人的書信判斷,森林之子和烏鴉能夠對話。巴斯修士的這個觀點是否正確?諸君請看原著中描述:
「他們的源語人類全然懵懂。可烏鴉會說這種語言,小小的黑眼睛中暗藏無數秘密。一個女人,歌頌大地之人。」導師說,「她死了很久,但一部分精魂仍然殘留,好比你的男孩肉身明日死了,你的一部分也會殘留在夏天體內。那不過是靈魂的陰影,她不會傷害你」;
「所有烏鴉體內都有歌者麼?」
「是的。」布林登君王說,「是歌者教會先民用烏鴉傳遞消息……那些時日,烏鴉尚能言語。但樹木記得的,人類遺忘,現在人們用羊皮紙書寫信息,系在不會和他人分享身體的烏鴉腳上」
——卷五《魔龍的狂舞》
對於上述描述,本胖作如下解釋:因為烏鴉體內存有森林之子的精魂,所以它們能夠掌握森林之子的源語。森林之子利用這一點讓烏鴉在森林之子之間傳遞信息。隨著時間的流逝,烏鴉體內森林之子的精魂最終化為烏有。再加上長城以南再無森林之子蹤跡,先民早已忘卻森林之子的語言,故後世學城的學士只能把羊皮紙捆綁於烏鴉腳上傳遞信息。
這絕非本胖信口雌黃,諸君請看卷五的一處描述:
從附近某棵橡樹上,傳來烏鴉的尖叫,接著布蘭聽見另一隻大黑鳥拍拍翅膀停在同伴身邊。白天只有六、七隻烏鴉會緊跟他們,它們在樹木之間飛來飛去,或停在麋鹿的角上,其他烏鴉都飛到了前面或是落在後頭;但等太陽沉沒,烏鴉們會統統飛回來,扇動漆黑如夜的翅膀自夜空中下降,直到周圍每棵樹、每根枝條都被它們站滿。有的烏鴉會飛向遊騎兵,朝他低聲嘀咕,布蘭覺得遊騎兵能聽懂鳥兒的聒噪。它們是他的耳目,它們在為他偵察,向他匯報前方後方可能的危險……。
「怎麼了?」梅拉問。
「後面有情況,」冷手宣布,他的聲音隔著圍住鼻子嘴巴的黑羊毛圍巾聽來有些悶。
「是狼嗎?」布蘭問。
遊騎兵搖搖頭,「是人。狼群仍跟我們保持著距離。但這些人沒那麼多顧忌。」
從這段文字本胖得出如下結論:冷手之所以能夠知曉遠處的威脅來自人類而不是狼群,甚至知曉狼群跟一行諸人保持著距離是因為烏鴉的通風報信,冷手與烏鴉的交流工具應該就是血鴉所說的森林之子的源語,這同時也證明了巴斯修士觀點的正確性。行文至此,本胖想插播一個腦洞。鑑於冷手懂得森林之子的源語,而世界集提到傳說中有個人曾向森林之子請教過源語,這個人或許就是冷手,他就是築城者布蘭登。
事實上,巴斯修士關於森林之子和烏鴉能夠對話的觀點與本文聯繫不大。本胖之所以把這個列舉出來無非是為了證明巴斯修士雖然參研魔法,但他的觀點絕對不是無中生有、故作神秘。他的觀點源自文獻記錄,更有原著細節的遙相呼應,他本人也是謹言慎行之士而非譁眾取寵之徒。除此之外,本胖對巴斯修士一向是仰之彌高,也希望通過此文彰顯其名,請諸君原諒本胖這一點小小的私心吧。
巴斯修士關於龍的觀點。巴斯修士在其著作《非自然史》中曾羅列了關於龍的起源若干傳說。其中一些極為古老的文書中聲稱,龍誕生於亞夏以東的陰影之地。關於龍,卷一中曾有過如下介紹:
丹妮莉絲曾聽說「龍最初來自東方,來自亞夏彼端的陰影之地和玉海中的島群。或許有些龍現在還生存在那片蠻荒而詭譎的土地上。」
伊利裡歐總督對丹妮說過「這是來自亞夏以東陰影之地的龍蛋。歷經千萬年而成化石,卻依舊亮麗動人。」
布蘭第一次「飛」曾「抬起眼,他的視線越過狹海,清晰地望向自由貿易城邦及彼方宛如綠色汪洋的多斯拉克草原,望向峰巒腳下的維斯·多斯拉克,望向玉海的傳奇之地,望向亞夏之外的陰影之地,魔龍正在那裡初曙的旭日下蠢蠢欲動。」
或許有人會問,龍不是起源於瓦雷利亞周遭的十四火峰麼?我們根據維斯特洛歷史記載傳說得知,早在坦格利安家族到來之前,維斯特洛已有龍的存在。根據《非自然史》中極為古老的文書記載、丹妮所思和伊利裡歐所言以及布蘭夢境中看到的景象,本胖更傾向於龍最初起源於陰影之地。
巴斯修士關於季節變化的觀點。舊鎮學城的學士們縱然皓首窮經,卻還是無法掌握季節變化的規律。巴斯修士的一篇佚文中對此有個大膽而又新穎的觀點:季節更迭的不規律由魔法造成。這個魔法本胖認為就是開篇所述的代表寒神的冰魔法,代表紅神的火魔法,而季節變化的不規律正是兩種魔法力量互相爭鬥的結果。
我們知道,冰火的世界裡有春夏秋冬四季。一般來說,夏冬較春秋更長,夏天長於冬天。當火魔法與冰魔法的爭鬥達到穩定狀態時,季節變化相對平穩。當火魔法在於冰魔法的角力中穩執牛耳時,長夏來臨。當冰魔法勝過火魔法時,凜冬將至。極端情況下,當冰魔法遠超火魔法時,則會出現一個長達整整一代人的長夜,
「城中的國王和圈裡的豬倌同樣顫抖著死去。母親們寧可悶死自己的孩子,也不願見他們挨餓受凍。她們放聲大哭,眼淚卻凍結在臉頰上。」——卷一《權力的遊戲》
鑑於原著中沒有對冰魔法的描述,我們只能通過已知來推測未知。在黑城堡第162期——那一天,維斯特洛人民終於回憶起了異鬼的恐怖一文中,本胖曾推測異鬼是人類造出的一種魔法生物,本胖當時的推測依據主要為兩點。
其一,異鬼死後最終化為冰冷的水汽說明它們是一種魔法生物。
其二,異鬼如果是一種自然生物它必定外貌與人類迥異,但異鬼外表卻與人類相似,它們只能是造出來而非自然而生。
在劇集第六季第五集中異鬼卻是森林之子造出的一種魔法生物。本胖認為劇集的說法更有說服力,因為它很好的解釋了我心中一直以來的困惑——為什麼森林之子不是人類對手,人類怕異鬼,異鬼卻為森林之子所克制。
對於沒有完全猜中異鬼之謎本胖引為憾事,但我認為森林之子只能在長城以北造出異鬼卻大有玄機。同樣是面臨人類的屠殺,為什麼森林之子未能在河間地那座山頂矗立著三十一根魚梁木的舊神聖地高尚之心製造出異鬼?為什麼惟獨長城以北的森林之子製造出異鬼?如果諸君同意本胖觀點的話,此疑問不難作答。本胖認為冰火世界裡冰魔法的中心就是距離長城一千裡格之遠的永冬之地!
永冬之地 圖 by artstation.com
永冬之地的冰魔法最為強大,距離永冬之地越近,冰魔法越強!冰魔法阻斷於長城!這就解釋了為什麼七大王國季節更迭的不規律較厄斯索斯大陸更為明顯。為什麼森林之子只能在長城以北而不是長城以南造出異鬼。為什么正傳裡只有長城以北的人類死後(無論是不是異鬼殺死,例如託蒙德的次子託溫德)都會變成屍鬼,長城以南人類死後則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我們知道,冰火世界裡代表正北方的是冰龍座緊跟射手之眼的那顆藍星,而無論是異鬼、屍鬼還是傳說中的冰龍都有一雙湛藍深邃的眼睛,本胖認為這絕非巧合,這種藍色正是冰魔法作用的結果,它是冰魔法的外在表現。本胖這裡鬥膽猜測,如果說魔龍能夠帶來火魔法的增強,那麼冰龍或許能夠使得冰魔法得到強化。需要特別說明的是並不是異鬼帶來了冰魔法和寒冷,而是森林之子利用冰魔法製造出異鬼,冰魔法導致更加寒冷。因為如果是異鬼帶來了寒冷的話,為什麼關於長夜的傳說中只有維斯特洛提到了異鬼而厄斯索斯大陸上的洛伊拿人、夷地人、亞夏人卻從未有異鬼的概念?
在黑城堡151期.為什麼說丹妮莉絲才是亞梭爾·亞亥重生?本胖曾列出書中一段描述:
「半年之前,此人連用龍晶生火都不行,他只會一些火藥和野火的雕蟲小技,充其量只能吸引幾個無知的愚人圍觀,好讓他的扒手們有活可幹。他可以走過熾熱的炭,或是讓燃燒的玫瑰在空中盛開,但絕不會期望攀上一條火梯,就像普通漁民不會期望在網中捕到海怪。」丹妮不安地望向剛才梯子所在的地方。現在連煙都消失了,人群正在散去,各忙各的去。當然,不久之後許多人就會發現自己的錢包已經空空如也。
「那現在呢?」
「現在他的力量增強,卡麗熙,這是因為你的緣故。」
「我?」她大笑起來。「怎麼可能?」
那女人走過來,兩根手指搭在丹妮手腕上。「你是龍之母,不是嗎?」
——卷二《列王的紛爭》
當丹妮從「歷經千萬年而成化石」三枚龍蛋中孵化出卓耿、雷哥、韋賽利昂三條龍之後,整個世界的火魔法都得到了強化。除了上面述及的魁爾斯街頭的雜耍藝人之外,本胖在黑城堡151期那篇文章裡還舉出了其他證據:
伊裡斯二世統治時期火術士哈林曾是智者波立特的助手,波立特曾告訴他許多法術不如捲軸上記載的有效,是因為隨著龍的死去,魔法也離開了這個世界。
而到黑水河之役的時候,哈林製造野火的效率大大提高,法術如同過去的捲軸記載的那樣有效率,這事發生在魔龍孵化之後;
密爾的索羅斯以前從未吻活過死人,他只是抱著試試的態度,效仿密爾的紅神牧師,給予貝裡伯爵以最後一吻,把貝裡吻活,這件事也發生在魔龍孵化之後;
學城熄滅一百年之久的玻璃蠟燭又重新燃燒,這事又發生在魔龍孵化之後。
魔龍重返人間後,整個世界火魔法明顯增強,光明的力量大漲,而英文原著中「光明使者」一詞為Lightbringer,直譯就是帶來光明的使者。
血魔法和召喚陰影皆屬於火魔法。血魔法施法離不開火焰,有原著中的描述為證:
「有一天,我們在密爾演出,戲班來了個陌生男子,表演完畢之後,他向老闆提出要把我買下來。他開的價太誘人,老闆無法拒絕。我曾聽說男人會怎麼享用小男孩,擔心那人也有如此打算,因此很害怕。誰知我全身上下他惟一要的是我的陽具。他讓我喝下一劑藥,動彈不得也說不出話,但所有的知覺都清清楚楚。接著,他用一把長長的彎刀,將我的命根子連根帶莖切下,一邊還念念有詞。我看著他將我的男根放進火盆燒毀。火焰轉為藍色,我聽見有個聲音在回應他的召喚,儘管我不懂它的語言。」彌麗·馬茲·篤爾的聲音轉為高亢尖細的嚎啕,令丹妮背脊發麻,有些多斯拉克人念念有詞地向後退去,火盆的光將營帳照得通明,透過血跡斑斑的沙絲帷幕,她瞥見帳內有無數影子在晃動。至於陰影,而梅麗珊卓話來說則是「乃光之王的無上智慧。固魚水之歡,則力量之源。或曰可創生,或曰可有光,或曰陰影召之即來。」魔龍的重生帶來火魔法的增強,假如魔龍源自陰影之地的話,那麼火魔法的中心應該距陰影之地不遠,這個中心本胖認為正是亞夏。正如卷一所述:
「當末日降臨瓦雷利亞和永夏之地時,魔法也隨之在西方絕跡,魔咒加持的寶劍、預測天氣的風雨歌師以及巨龍統統都無法挽回。」而「呤咒師、男巫和雲空法師公然活躍於亞夏,縛影士與血巫更在夜闌人靜時施行駭人妖術。」世界集裡也曾提到,巴斯修士認為動物之所以無法在亞夏生存是因為魔法的緣故。火魔法在亞夏大行其道,這固然出自亞夏的傳統,但我認為根本原因是火魔法在亞夏力量最強大。正如梅麗珊卓所言「黑暗中是沒有影子的。影子是光明的僕人,烈焰的子孫。惟有最耀眼的火光,方能映照出最黑暗的陰影。」陰影之地之所以最黑暗正是由於亞夏的火光最耀眼。故陰影旁的亞夏為冰火世界裡火魔法的中心,火魔法能在亞夏得到最大加成。
陰影之地 圖 by 《冰與火的世界》
關於冰火世界裡冰火兩種魔法的爭鬥絕非本胖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2011年馬丁曾接受過谷歌作家論壇的採訪,他本人曾提到冰火中宗教信仰的現實原型,其中一段文字如下:
For example, he says, the Old Guards of the North is based on animism and pagan beliefs, along with other Celtic and Norse religions, with the weirwood trees added as a fantasy element. The Faith of the Seven was modeled off of Catholicism (Martin no longer practices), taking the idea of the Trinity and expanding it. The Red God takes elements from Zoroastrianism and the Cathar heresy.這裡,馬丁明確指出冰火中的紅神信仰受到了Zoroastrianism影響,而Zoroastrianism(瑣羅亞斯德教)即俗稱的波斯拜火教。拜火教認為世界存在著善神與惡神。在善神與惡神的爭鬥中,善神的勢力終究會贏得最後的勝利。
據此,本胖認為在冰與火的世界裡,冰魔法與火魔法之間的爭鬥是一個永恆的主題。冰魔法與火魔法始終都在進行著鬥爭,即使冷風吹起,長夜將至,只要人們鼓足勇氣,選擇光明,火魔法的力量終究會贏得最後的勝利。
冰火維基管理員,歡迎加入冰與火之歌書迷粉絲qq群41992735黑城堡奇幻平臺(微信號HEICHENGBAO):立足《冰與火之歌》,宣傳一切西方優秀奇幻作品。如果您也喜歡,請加入我們。投稿郵箱:55429986@qq.com
更多冰火知識,您需要一本《冰與火之歌的世界》,猛戳「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