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谷溪
原著:一切皆為人物
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講,奇幻是什麼?奇幻是兇殘狂野的獸人與優雅高貴的精靈,亦或是都市中藏身的吸血鬼和用掃把飛行的巫師。多少人第一次翻開《冰與火之歌》時會大失所望。這裡沒有漫天飛舞的火球術,也沒有以一敵百的曠世英豪。當書中終於登場了一個侏儒,人們卻發現這個侏儒既沒有長鬍子,也不住在地下,更不擅長除了十字弓之外的任何武器。究竟是什麼魔力使得《冰與火之歌》系列成為了當今最偉大最有影響力的作品之一?
在2011年重慶出版社借著電視劇的大熱而再版發行《冰與火之歌》時,最初計劃的宣傳方向曾強調本書的博大精深——囊括九大家族,三千多個人物等等。對此一些骨灰讀者頗有微詞,認為這並不是這本書的出眾之處。後來重慶出版社也採納了讀者反饋,將「人性」作為重點納入了宣傳片和宣傳語。
不錯,冰與火之歌,正是一首為人物譜寫的歌。
作者喬治·R·R·馬丁有個稱號是「美國的託爾金」,而他本人也確實是奇幻鼻祖託爾金的鐵桿粉絲。在《指環王》中,託爾金將核心人物匯集到夏爾,然後由此拉開大幕,每個人物之後互相分離,踏上各自的旅程,直到最後的高潮時,核心人物又重新聚集在了一起。馬丁對這種結構十分欣賞,在《冰與火之歌》的構思之初他就決定如此效仿。於是便有了第一卷書國王來訪臨冬城的那一幕。但喬治並非對《指環王》照單全收。比如,《指環王》中阿拉貢成為國王后,整個王國就過上了幸福太平的日子。馬丁則認為,阿拉貢從未有過治國經驗,也沒有賢才良將輔佐,難道僅僅因為阿拉貢是個好人,所以他就是個好國王?果不其然,《冰與火之歌》中的龍之母丹妮莉絲·坦格利安就成為了一個好人不等於好統治者的佐證。
丹妮莉絲的例子便是馬丁風格的寫照。儘管善惡的鬥爭是奇幻小說的常見主題,但馬丁有益打破這種傳統。指環王中相貌醜陋,穿著漆黑的都不是好人,但在冰與火之歌中每一個人都是灰色的,沒有黑與白,沒有魔君也沒有天使。不論是暗流激蕩的宮廷政治鬥爭,還是五王之戰的軍事角逐,每個人其實都在為自己的利益而戰,是非曲直完全取決於你所在的角度。塞外之王曼斯雷德率十萬自由民兵臨長城,因為凜冬降至,異鬼肆虐,不戰則死。而瓊恩·雪諾等守夜人決心堅守長城,因為退後一步即是國土,啟容野人進犯燒殺擄掠?只要每個人的利益不同,自然就會有衝突,自然就會有故事。馬丁巧妙選擇不設定一個邪惡的中心,從傳統的正邪二元對抗改為以人際關係網為基礎的多方博弈,因而他的故事中永遠錯綜複雜卻又不失邏輯,處處充滿了暫時的聯盟與意外的背叛。
為了讓人性成為全書的主角,馬丁對魔法的處理非常謹慎。馬丁說,強如《指環王》的白袍巫師甘道夫,也是使用劍來戰鬥的。《冰與火之歌》第一卷《權力的遊戲》中幾乎不涉及任何魔法,直到尾聲伴隨龍的降臨魔法才開始進入視界。即便如此,魔法也大多只局限於說不清道不明的預言和幻象。迄今為止最令人震驚的魔法是梅裡珊卓夫人「召喚」的影子殺手,而這魔法也緊緊圍繞著人性的主題。王座本來是哥哥史坦尼斯的正當權利,但弟弟藍禮坐擁十萬大軍意圖爭王,唯一取勝的希望便是依靠影子殺手暗殺,本應是正義一方的哥哥該如何選擇?在這影子殺手,即是是史坦尼斯一直逃避的心理陰影。
全書的主線雖然大致上按照時間順序前進,但故事實際上是雙向前進的。隨著劇情的深入,越來越多的歷史也被挖掘出來。這些信息不斷的更新著讀者對於人物的理解。比如弒君者詹姆·蘭尼斯特在第一卷時經常被視作反派角色,而直到第三卷中人們才知道詹姆弒君為拯救城市的內情,人物就變得立體起來。在幾年前重慶出版社舉辦的一次題為《我與冰與火之歌》的徵文活動中,半數讀者都提到了詹姆·蘭尼斯特的故事如何讓他們感動。這樣的手法使讀者不斷了解人物,又不斷否認自己先入為主的定性,也慢慢對書中的人物感到著迷。
關於《冰與火之歌》還有一個相傳甚廣的說法,即《冰與火之歌》中經常死主要人物。死亡是對人物的終極宣判,他們一生的光輝和恥辱都止於此,正如同現實社會的歷史一樣,留給人們去評價。臨冬城公爵史塔克一生榮譽至上,最後被扣上叛徒的帽子死於斷頭臺。人們感慨他過分的善意,批評他在政治鬥爭中的青澀,但又無可否認他的正直和他對家人的愛。馬丁表示過,他希望讀者認為書裡沒有哪個角色是安全的。在馬丁的筆下,少數的人可以戰死沙場,但更多的人死於斷頭臺,死於宴會,甚至被謀殺在馬桶上。死亡的威脅隨時籠罩在冰與火之歌中的人物身邊,這使得這個世界格外殘酷,但越是殘酷的社會,人性的光輝和灰暗也就更鮮明。一絲貪婪,一絲仇恨,一絲糾結,一絲勇敢,人物的每一個抉擇都會被殘酷的世界放大,讓讀者反覆回味。冰與火之歌就是一部將普通人放在殘酷世界中的奇幻故事。
如果說託爾金證明小人物也可以成為英雄,那麼馬丁則證明了這個世界根本沒有英雄。縱觀三千多個人物,每一個都和我們一樣平凡,每一個都和我們一樣脆弱。如此奇幻,如此真實。
劇集:小屏幕上的奇蹟
隨著目前為止時長最長的一集《權力的遊戲》落下了帷幕,電視劇第四季正式結束。編劇大衛·貝尼奧夫和和丹尼爾·威斯宣稱第四季的最後一集是目前為止最好的一集,而且下一季還將會更好。《冰與火之歌》的改編可謂困難重重。首先作為一個奇幻題材,搬上電視小熒幕從資金上來講就是很大的挑戰。其次《冰與火之歌》涉及的上千個人物和極其複雜的地緣政治註定無法完整的呈現,必須有所割捨。然而《冰與火之歌》的是一個邏輯緊密的整體,扔掉任何部分都會導致邏輯混亂,從而引起觀眾的困惑。
顯然這些困難並沒有嚇退兩位編劇的決心。自從開播起,每一季的改編幅度都在增加。這是一種不可避免的蝴蝶效應。譬如,編劇將本來在書中一直存活的歌手馬瑞裡安殺死,而之後涉及到馬瑞裡安的劇情都需要改,而這又牽扯到了其他人物,比如培提爾·貝裡席。兩位編劇在接受採訪時多次保證他們將遵從原著的精神,但這不意味著照本宣科。因為作者馬丁本人曾經在好萊塢混跡多年,深知好萊塢的遊戲規則,他也不對電視劇的改編提出過多異議,只是建議兩位編劇將改編幅度過大的人物更換姓名,成為一個全新原創角色。
按照馬丁的計劃,《冰與火之歌》的諸多人物和各自的線索將由一點展開,然後隨著戰爭的開始,主要人物踏上了不同的旅程,向讀者展現了一個博大世界的全貌。這之後,劇情又將慢慢收攏,走向最後的高潮。在電視劇第四季結束時,故事已達半程,而下一季如無意外將達到全書最「寬廣」的部分。我們即將得以一覽世界的更多角落——民風獨特的多恩領,狹海彼岸的自由城邦等。以往出現過的地點,譬如鐵群島,也將再度風起雲湧。難怪,兩位編劇說他們在創作劇本時必須服用抗焦慮的藥劑。
如果我們簡單回顧一下這個世界的龐大:
第四季,在長城,瓊恩·雪諾展現出了初步的領導才能。梅花香自苦寒來,古老的長城是一個磨練英雄的地方。他和「同父異母」的哥哥羅柏·史塔克幾乎同時愛上了不該愛的人。羅柏選擇了愛情,也導致了自己的悲慘結局。在熊老、科林、伊蒙等人往昔的教誨影響下,瓊恩毅然作出了與羅柏不同的選擇,是的,他失去了愛情,但他守護了長城,守護了誓言。他對愛情的犧牲因此而偉大,他對責任的堅持也因此而升華。在這個對比之中,我們可以看到榜樣的力量,可以看到瓊恩的成長與成熟。電視劇中提到過,長城上必須有一場選舉,選出新的守夜人司令。一個日臻成熟的瓊恩或許就是守夜人所需要的領袖。
提到長城,就不得不提第十集中逆轉戰局的史坦尼斯·拜拉席恩。他絕不是一個讓人一眼就喜歡的角色。他主張自己應得的權力,卻不得不依靠神秘的魔法和謀殺弟弟來贏得勝利。而當他決定靠自己的力量真刀真槍打贏戰鬥時,收穫的卻是一場潰敗。觀眾很容易將他視作一個宗教狂熱份子,對他嗤之以鼻。然而他有一個永不放棄的心和一個最正直忠心的部下。正是洋蔥騎士的提醒,讓史坦尼斯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靠贏取王座來拯救國家,根本是本末倒置,我應該拯救國家,從而贏取王座」。史坦尼斯未死,五王之戰就沒有結束。他已拯救國家,那麼如何以此為契機拯救王國將會是接下來的看點。
在北方史坦尼斯面臨的第一個對手就是擊潰了鐵民統治著北方的波頓家族。然而波頓家族的統治並不牢固,「北境永不遺忘」,倘若北境人知道布蘭和瑞肯未死,必將揭竿而起。盧斯·波頓對此事非常清楚。攘外必先安內,盧斯尋找布蘭和瑞肯未遂,肯定還有後續動作。
史塔克家的孩子們在下一季都到達了一個命運節點。馬丁在設計這幾個孩子時,最初曾在劇情中期留下五年空白供幾個孩子成長。這一計劃雖然已被取消,但結構並沒有改變。《冰與火之歌》的前半部分,幾個孩子就像是種子在隨風飄蕩,在第三本書,相對應地也就是第四季結束時終於落地生根,接下來就是飛快的成長。布蘭一行人歷盡辛苦終於在永冬之地找到了三眼烏鴉。「你再也不能走了,但是你能飛。」三眼烏鴉如此保證。布蘭將會是我們的眼睛,帶我們了解隱藏著的終極威脅。艾莉亞踏上布拉佛斯的旅途,滿腔的仇恨的小妹要去學習無面者的技巧。在第二季中的「換臉「神技只是點到為止,留下一片神秘。此番再度登場,觀眾也有機會去揭開無面者的面紗。艾莉亞的主題是復仇,但是她必須要等待時機。大女兒珊莎則是在小指頭培提爾·貝裡席的教導下初識宮廷智慧。當初的她還是一個懵懂的少女,在首都君臨的政治鬥爭中被人處處玩弄,甚至間接的害死自己的父親。而在第四季中珊莎巧妙的化解了小指頭的危機,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成熟。珊莎在第一季中曾對瑟曦王后說,「我會做個好王后,就像你一樣」。這也許便是珊莎的未來。
在南方,第四季一片混亂。亂世梟雄泰溫死在了自己的馬桶上。馬丁再一次證明了凡人皆有一死。提利昂弒父之後隨瓦裡斯遠走。他可以選擇北上長城加入守夜人,也可以選擇南下憤怒中的多恩。但如果觀眾對瓦裡斯的過往多有留意,就知道他會把提利昂運到哪裡。蘭尼斯特家族最有才幹的兩個人一死一走,再也不會受到限制的瑟曦王后將更加肆無忌憚濫用自己的權力。詹姆的位置則很尷尬,放走了弟弟,弟弟卻殺死了父親。在混亂的局面中,他和瑟曦的關係是否還能一如既往?除此之外,一直笑裡藏刀的提利爾家族也必將趁著蘭尼斯特的混亂擴大自己的權勢。而在比武審判中死於非命的紅毒蛇奧柏倫·馬泰爾將會把一直沉默的多恩引入這場紛爭。他帶著仇恨而來,卻未能將公正還給多恩。多恩的怒火不會就此熄滅
還有東方的丹妮莉絲·坦格利安。第四季她在彌林的統治並不成功。年輕的她在廢奴運動中過於急功近利,沒有處理好各方面的矛盾。一個戰無不勝,美麗過人的女王卻在王座上犯了愁。與此同時她對龍的管理也出問題,可謂禍不單行。此時的她需要幫助,而是她卻已經趕走了她長久以來倚仗的喬拉爵士。好在,這裡只是彌林,不是維斯特落。這是丹妮莉絲未來徵服之路的試驗田。她所學到的一切都將彌足珍貴。
上述羅列的幾個主線亦無法囊括電視劇今後需要涉及的全部事件。編劇在處理內容的割捨問題時,在邏輯性和娛樂性上選擇了偏向娛樂性。他們不像原著一樣追求一場戰役的戰損比是否合理,也不會像觀眾解釋複雜的封建社會繼承關係。在第四季劇終時他們動用了骷髏和火球,而這些在書中是從未出現的。這些改變對人物的刻畫也有很大影響。提利昂的第一次婚姻在原著中另有隱情,而這才是直接推動提利昂殺死父親的動機。在電視劇中,編劇選擇簡化劇情,靠演員出色的表演來掩蓋了內心世界的缺失。簡化劇情的好處也顯而易見。這種大部頭的史詩奇幻本來對讀者相當挑剔,讀者不得不一邊查閱地圖和家譜一邊閱讀。但目前來說電視劇對於休閒觀眾也非常友好。即便你記不住人名,也不妨礙你簡單品嘗一下這道饕餮盛宴。毫無疑問,《權力的遊戲》電視劇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上一季的單集收視人數僅在第一遍播放時就突破了七百萬,這個數字並不包括重播和網絡平臺播放,也不包括創紀錄的盜版下載量。
儘管原著黨總是會對電視劇的巨大改編表示不滿,但能將一部史詩奇幻用電視劇的形式呈現,HBO已經創造了歷史。
谷溪:貼吧id傑諾斯·史林特,人稱城管,美帝留學中,2012年創辦冰火中文維基,百度冰火貼吧小吧主,新浪id@SilverBay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