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檢:加大對侵害農村留守兒童等犯罪打擊力度,嚴懲「套路貸...

2020-12-23 縱相新聞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管競 賈天榮

7月23日,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從最高人民檢察院獲悉,《關於充分發揮檢察職能服務保障「六穩」「六保」的意見》(下稱《意見》),提出了11條具體舉措。

記者注意到,《意見》提出重點懲治妨害復工復產、妨害疫情防控、網絡犯罪、非法放貸、「套路貸」等破壞復工復產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犯罪。同時,《意見》突出對未成年人的司法保護,加大對侵害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等犯罪打擊力度,嚴懲「村霸」和宗族惡勢力等。

《意見》指出,要落實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加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的要求,重點懲治妨害復工復產、妨害疫情防控、網絡犯罪、非法放貸、「套路貸」等破壞復工復產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犯罪,為「六穩」「六保」營造穩定的社會環境。要以學習貫徹民法典為契機,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積極推進涉疫矛盾糾紛化解,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意見》要求,依法保護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加大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力度。依法嚴格追訴職務侵佔、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和挪用資金犯罪,綜合考慮其犯罪行為對民營企業經營發展、商業信譽、內部治理、外部環境的影響程度,精準提出量刑建議。依法慎重處理貸款類犯罪案件,充分考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實際情況,合理判斷借款人的行為危害性。依法慎重處理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注意把握企業因資金周轉困難拖欠勞動報酬與惡意欠薪的界限。

嚴格把握涉企業生產經營、創新創業的新類型案件的法律政策界限,對於企業創新產品與現有國家標準難以對應的,應當進行實質性評估,防止簡單化「對號入座」。依法著力保護與疫情防控相關的診斷檢測技術、醫用呼吸防護產品、疫苗研製等領域的智慧財產權。

重點打擊涉及高新技術、關鍵核心技術,以及網絡侵權、鏈條式產業化有組織侵權等嚴重侵權假冒犯罪。加大對採用盜竊、利誘、欺詐、脅迫、電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侵犯商業秘密犯罪的打擊力度。依法妥善辦理科研人員涉嫌職務犯罪案件。

《意見》要求,依法懲治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犯罪,維護有利於對外開放的法治化營商環境。依法「全鏈條」從嚴追訴欺詐發行股票、債券,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和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等犯罪,全面落實對資本市場違法犯罪「零容忍」要求。

嚴懲不法分子借網際網路金融名義實施的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等犯罪,從嚴追訴組織者、領導者。加大懲治洗錢犯罪的力度。依法懲治侵害外國投資者和外商投資企業合法權益,以及擾亂投資秩序、妨害項目推進的各類犯罪,保障外商投資法順利施行。

依法懲治利用外貿合同詐騙,虛開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發票,騙取出口退稅以及對外貿易經營活動中的走私、逃匯騙匯等犯罪。依法慎重處理企業涉稅案件。

《意見》強調,努力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提供司法保障,積極促進基層依法治理。突出對重點領域和弱勢群體的司法保護,依法嚴懲侵害群眾切身利益的腐敗犯罪,加強扶貧領域涉案財物依法快速返還工作,符合快速返還條件的,依法作出決定並於五日內將涉案財物返還給被侵害的個人或單位。突出對困難群體的司法救助,對嚴重暴力犯罪造成被害人重傷、死亡的,或者被害人家庭因案致貧、因案返貧的,要結合具體案情及時、主動給予司法救助。

突出對未成年人的司法保護,持續推進「一號檢察建議」落實,加大對侵害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等犯罪打擊力度。嚴懲「蠅貪」「蟻貪」,從嚴追訴發生在基層的、影響惡劣的貪汙賄賂犯罪尤其是吃拿卡要型索賄犯罪,嚴懲「村霸」和宗族惡勢力,依法查辦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侵害公民權利、損害司法公正的犯罪。深入推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通過促進和解、公開聽證、司法救助、釋法說理等方式,促進基層依法行政,提高公共服務能力。

《意見》特別指出,落實「少捕」「少押」「慎訴」的司法理念,依法合理採取更加靈活務實的司法措施。堅持依法能不捕的不捕,注重將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積極復工復產、開展生產自救、努力保就業崗位作為審查判斷有無社會危險性的重要考量因素。積極探索總結非羈押強制措施適用經驗,認真履行羈押必要性審查職責,減少不必要的羈押。堅持依法能不訴的不訴,逐步擴大酌定不起訴在認罪認罰案件中的適用,同時防止不起訴後一放了之。

慎重適用涉財產強制性措施,對涉嫌犯罪但仍在正常生產經營的各類企業,原則上不採取查封、扣押、凍結措施。優化刑罰執行環節司法措施,擴大涉企服刑人員假釋的適用,為接受社區矯正的民營企業人員從事相關生產經營活動提供必要便利,簡化批准流程。妥善採取公益訴訟案件司法措施,慎用關停涉案企業等影響企業生存和正常生產經營的措施,探索通過分期支付、替代性修復等方法促使相關企業接受懲罰、守法經營、健康發展。

《意見》強調,加大對涉民營企業各類案件的法律監督力度。加強立案監督,著重糾正涉及企業犯罪案件不應當立案而立和應立不立等突出問題,堅決防止和糾正以刑事案件名義插手民事糾紛、經濟糾紛等各類違法行為。加大清理涉民營企業刑事訴訟「掛案」力度,推動建立長效機制,維護企業和當事人合法權益。加強涉企行政非訴執行監督,防止企業因不當強制執行措施陷入生產經營困境。加強控告申訴案件辦理答覆工作,對涉及民營企業的控告申訴案件進行集中清理和統一管理,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

相關焦點

  • 最高檢:加大對侵害農村留守兒童等犯罪打擊力度
    來源:中新網中新網7月23日電最高人民檢察院日前下發《關於充分發揮檢察職能服務保障「六穩」「六保」的意見》(下稱《意見》),提出了11條具體舉措,要求重點懲治妨害復工復產、妨害疫情防控、網絡犯罪、非法放貸、「套路貸」
  • 最高檢:起訴涉及侵害農村留守兒童犯罪4258件5412人
    3月5日,最高檢召開第十六批指導性案例新聞發布會  未來網北京3月5日電(記者 謝青)記者從最高檢今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全國檢察機關起訴涉及扶貧領域黑惡勢力犯罪145件
  • 最高檢:過去兩年起訴涉侵害農村留守兒童犯罪5412人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5日訊 今日,最高檢召開第十六批指導性案例新聞發布會,通報檢察機關開展涉農檢察工作的主要情況。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萬春介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全國檢察機關起訴涉及侵害農村留守兒童犯罪4258件5412人。
  • ...典型案例·依法嚴懲侵害少年兒童身心健康犯罪】對農村留守兒童...
    【安順法院·典型案例·依法嚴懲侵害少年兒童身心健康犯罪】對農村留守兒童實施強姦、猥褻犯罪的更要依法… 2020-05-29 04: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最高檢:兩年間5412人涉侵害農村留守兒童被訴
    中國最高檢:兩年間5412人涉侵害農村留守兒童被訴中新社北京3月5日電 (記者 張素)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5日公布數據: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全國檢察機關起訴涉及侵害農村留守兒童犯罪4258件5412人、侵害進城務工農民犯罪
  • 5412人涉侵害農村留守兒童犯罪被起訴……最高檢通報涉農檢察工作...
    檢察機關兩年起訴涉侵害農村留守兒童犯罪5412人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萬春介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全國檢察機關起訴涉及扶貧領域黑惡勢力犯罪145件1463人,起訴涉及侵害農村留守兒童犯罪4258件5412
  • 檢察機關兩年起訴涉侵害農村留守兒童犯罪5412人,13824人因非法...
    2020年3月5日,最高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檢察機關開展涉農檢察工作主要情況,同時發布以涉農檢察工作為主題的第十六批指導性案例。據統計,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全國檢察機關起訴涉及扶貧領域黑惡勢力犯罪145件1463人,起訴涉及侵害農村留守兒童犯罪4258件5412人、侵害進城務工農民犯罪24675件37162人,維護農村基層政權安全和社會秩序穩定,切實維護進城務工人員和留守老人、兒童、婦女合法權益。
  • 杭州警方通報打擊「套路貸」(現金貸)犯罪案件行動成果
    9月11日,杭州市公安局舉行新聞通報會,通報今年以來組織開展打擊「套路貸」(現金貸)犯罪案件行動成果。隨著杭州市公安機關對傳統「套路貸」黑惡犯罪的打擊力度不斷加大,傳統「套路貸」犯罪紛紛隱身變形並向網上延伸,形成了以「現金貸」為主要類型的新型網絡「套路貸」犯罪。
  • 最高檢:從嚴追訴欺詐發行股票等擾亂資本市場秩序的犯罪行為
    四是充分考慮經濟下行和疫情影響等因素,對「職業放貸人」採取非法手段催收高利放貸債務及其他法律不予保護的債務,不法分子通過虛增借貸金額、惡意製造違約、肆意認定違約、毀匿還款證據等方式製造「套路貸」等違法犯罪行為,從嚴追訴,加大打擊力度。2.依法妥善化解涉疫矛盾糾紛。以學習貫徹民法典為契機,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積極推進涉疫矛盾糾紛化解,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 全鴻一:檢察機關打擊"套路貸"犯罪的幾點建議
    「套路貸」犯罪的主觀目的是非法侵佔被害人或者其近親屬的財產,一般情況下可能涉及以下罪名:  1、犯罪嫌疑人實施「套路貸」犯罪時,未採用明顯暴力或者威脅手段,則其行為特徵從整體上屬於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被害人財產的詐騙行為,涉嫌詐騙犯罪。
  • 山東省高院公布5起兒童被侵害案件
    本案雖系民間矛盾引發,且存在被告人自首等從輕情節,但被告人使用猛擊、火燒的手段剝奪張某和無辜幼兒的生命,造成兩人死亡的嚴重後果,手段極其殘忍,罪行極其嚴重,人身危險性極大,依法應予嚴懲。一審法院依據相關法律規定,以故意殺人罪判處劉某死刑。本案經二審裁定已報送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本案是一起針對農村留守兒童實施犯罪的典型案件。」
  • 山東拐賣、拐騙兒童案件佔比逐年降低 網絡犯罪特徵明顯
    梁犇 攝 中新網濟南6月1日電 (記者 梁犇)記者6月1日從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該院以近兩年千餘件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案件為樣本,對侵害農村未成年人案件的情況進行分析後發現,拐賣、拐騙兒童案件佔比逐年降低,但網絡犯罪的特徵越來越明顯。
  • 最高檢:同時符合減刑和假釋條件的涉企服刑人員 依法建議適用假釋
    來源:最高檢網站關於印發《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充分發揮檢察職能服務保障「六穩」「六保」的意見》的通知各級人民檢察院: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政法委《關於依法保障和服務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意見》,充分發揮檢察職能,切實做好檢察環節服務保障「六穩」「六保」工作,最高人民檢察院制定了《關於充分發揮檢察職能服務保障
  • 嚴懲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兩個「一般」震懾力不一般
    12月27日,在學習貫徹《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加強新時代少年審判工作座談會上,最高人民法院常務副院長賀榮表示:對各類侵害未成年人的違法犯罪要堅決依法嚴懲;對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一般不得適用緩刑,一般不得假釋,認罪認罰從寬要依法從嚴控制,減刑要依法從嚴控制;對性質惡劣
  • 全國人大代表金京哲:加大對暴力傷醫犯罪打擊力度
    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丹東市第一醫院副院長金京哲表示,暴力傷醫事件並不能單純地理解為醫患關係糾紛,而應視為侵害醫務人員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  金京哲對「兩高」工作報告表示贊同,對報告中提及懲治暴力傷醫事件感到欣慰和感動。「隨著平安醫院建設中司法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強和依法懲治暴力傷醫犯罪行為的高壓態勢下,醫護人員就業環境逐漸得到改善。」
  • 代表委員熱議最高檢工作報告(之四)
    建議最高檢大力加強檢察機關黨風廉政建設,加大檢務督察和巡視力度,一旦發現問題就嚴肅處理,這樣才能拉起紅線,敲響警鐘。  公益訴訟   發揮檢察專業優勢更好保護生態環境    ———摘自《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從數據上看,查辦行賄犯罪的比例增幅較大,這說明檢察機關不單單在打擊受賄,而且加大了打擊行賄的力度。人無完人,任何人都有弱點,如果行賄方想找某個人的弱點,只要他用心去找,還是可以找到的。比如,向公職人員行賄行不通,有可能從公職人員的親戚、家屬,甚至是第三方那兒尋找突破口。
  • 如何保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24個要點讀懂「兩高報告」
    4籤發人身安全保護令2004份加大反家暴力度,及時籤發人身安全保護令2004份。7性侵兒童,罪大惡極,趙志勇,何龍等,死刑!依法嚴懲侵害少年兒童身心健康的犯罪,對性侵兒童的趙志勇、何龍等罪行極其嚴重的一批犯罪分子,堅決依法判處死刑。
  • 最高法核准3起以農村留守婦女兒童為犯罪對象的死刑案
    最高法核准3起以農村留守婦女兒童為犯罪對象的死刑案 新華網北京11月12日電 近年來,隨著農村大量人員的外出務工,以外出務工人員妻子、兒女為犯罪對象的案件逐漸增多為保護農村留守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維護農村社會治安秩序的穩定,最高人民法院近期核准了三起分別發生在河南省安陽市、商丘市和安徽省阜陽市的死刑案件。朱國委搶劫、故意殺人案河南省安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查明:被告人朱國委知悉河南省滑縣牛屯鎮馬居砦村村民傅榮枝丈夫外出務工,家中常年只有其與一名幼子留守,即預謀前去搶劫錢財。
  • 代表委員關注最高檢工作報告(之一)
    王剛代表希望檢察機關充分發揮檢察職能,針對這類犯罪持續加大打擊力度,「這樣人民群眾才能更有安全感、獲得感。」同時,他注意到,一些犯罪嫌疑人在作案中為了達到犯罪目的,利用手機等信息網絡終端作案。王剛代表希望相關部門補齊安全短板,積極探索運用科技手段打擊、預防犯罪,比如GPS定位、「天網」監控等,從而壓縮犯罪活動的空間,讓犯罪分子無處藏身。
  • 最高檢:對疫情防控期間搶劫、暴力傷醫等犯罪,堅決嚴懲
    4月17日,最高檢發布全國檢察機關依法辦理涉新冠肺炎疫情典型案例(第十批)。最高檢涉疫情防控檢察業務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第一檢察廳廳長苗生明說,對疫情防控期間搶劫、暴力傷醫、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等嚴重刑事犯罪,拒絕接受隔離和治療導致的妨害公務、妨害傳染病防治、尋釁滋事等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犯罪,以及疫情防控期間哄抬物價、囤積居奇、牟取暴利,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犯罪和生產銷售偽劣防治、防護產品藥品的犯罪,仍是檢察機關打擊犯罪的第一陣地,要堅決依法嚴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