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部學習會·我的駐村故事|打出黨建「組合拳」,工作隊這樣為幫

2021-01-07 大眾日報

自10月11日,省派「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隊煙臺萊州市總隊到位以來,工作隊全員緊緊牽住農村黨建這個牛鼻子,聚焦基層組織力的提升,推進重點幫扶村莊鄉村振興的事業發展。

抓好黨員培訓,提升思想認識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思想的「結」不解開,整治的手腳就難以伸展,發展的局面就難以打開。謀發展、促振興,黨員是關鍵,認識要先行。正是認識到這一點,萊州工作隊會同萊州市委組織部對城港路街道淇水村等5個重點幫扶村的100餘名黨員進行了集中培訓,不斷推動重點幫扶村莊的支部班子和黨員的思想解放和觀念更新,收到較好效果。

本次集中培訓不僅有萊州市委組織部負責同志帶領大家重溫黨章,討論如何做一名「講政治」「守底線」「敢擔當」的合格黨員;同時邀請了城港路街道朱旺村村委會主任楊官遠介紹了朱旺村利用村莊資源稟賦綜合施治推動發展的經驗、三山島街道人大工作室主任張德先剖析了三山島村由亂到治情況,從強村穩步發展的正向激勵和弱村由盛到衰再由亂到治的反向警示。發揮身邊正反面典型的示範效應和警示作用,讓參訓黨員充分感受到一支優秀的黨員隊伍、一個堅強的村「兩委」班子對於村莊發展的重要性,讓黨員意識、黨性觀念深深植根於每一位黨員的心中。培訓第二天又組織參訓村莊黨員到萊州市烈士陵園、革命歷史展館、西障鄭家鄭耀南紀念館參觀學習,學習光榮歷史,重溫入黨誓詞,燃旺初心使命,激勵擔當作為。

對標先進村莊,開拓觀念視野

村莊黨員一方面確實存在年齡較大、文化水平較低的現實情況,但是另一方面他們閱歷豐富,善於在生產生活一線發現問題、看出門道。針對這種實際,我們加大了黨員教育中現場觀摩的比重,先後集中組織三次,涉及十多個先進村莊的點對點式觀摩學習。既有朱旺村20多年來的穩健發展,也有永盛埠村、田家村等軟弱渙散村由弱到強的轉變,還有朱家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成功經驗,增加農村黨員的現實感受,引導黨員由「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

11月份,萊州工作隊認真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探討重點幫扶村莊如何通過發展破解難題,工作隊黨支部針對重點幫扶村莊的具體情況,專門在文峰路街道東朱家村、沙河鎮南尼家村組織了十九屆五中全會勝利召開之後的第一次主題黨日活動。

東朱家村是和四個重點幫扶村莊資源稟賦相近的城郊村。這個村的黨支部以有序推進土地流轉為基礎,成立金實農業專業合作社,提升當地石榴種植產業化水平,每年產銷「金實紅牡丹」牌石榴十萬斤;通過建設黨建示範區以及村史館等項目,增進村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集中呈現鄉村五大振興成果;而即將建成的開心農場項目則延伸了養老社區項目的產業鏈條,初步探索出了產業融合、綠色生態發展的成功路徑。沙河鎮南尼家村是和臨時工作組幫扶的村莊情況相近的偏遠村莊。藉助鄉村振興服務隊幫扶該村的良機,南尼家村村黨支部牽頭成立萊州市瑞羽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白羽肉雞訂單式代養,同時積極引進「纖維素腐化菌」專利技術,提高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水平。以此為基礎,打通種養結合產業鏈,成立了欣和農業種植合作社,構建起「健康養殖+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綠色種植」的全流程科學生產體系,打造出「種養結合、循環高效、綠色生態」的現代農業發展新格局。

大家圍住兩個村莊的支部書記,針對他們堅持黨建引領、推進產業振興的具體做法,問問題、學思路。這次主題黨日活動讓工作隊全體成員進一步明確了如何發掘村莊資源稟賦、打造發展引擎;怎樣引進人才、技術,做好發展規劃。

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掌握村情民意

11月中旬,工作隊萊州市總隊專門下發通知,組織各駐村工作組做好摸排調研工作,撰寫高質量調研報告,配合萊州市委市政府和鎮街黨委政府摸清重點幫扶村問題癥結,圍繞五大振興,突出基層黨建和產業振興主攻方向,制定村莊發展規劃。各工作組有計劃、有針對性地走訪鎮街領導、村兩委班子成員、支部黨員以及村民代表,向他們深入了解:村黨支部書記的能力和威信行不行?村兩委班子帶領村莊發展的戰鬥堡壘的作用發揮怎麼樣?村莊黨員隊伍結構是否合理、先鋒模範作用發揮得怎麼樣?村黨支部有沒有發現和培養年輕的、高學歷的後備隊伍?村裡的產業發展優勢和短板有哪些,下一步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著力點在哪裡……

總隊和小隊同志每周到四個工作組重點幫扶村莊和兩個臨時工作組派駐村莊,與各工作組進行座談,強調調研走訪問題要點和注意事項,討論和剖析調研中發現的問題。目前,各駐村工作組的調研報告基本完稿,村莊下一步的產業規劃也有了初步的主攻方向。

永安路街道果達埠村工作組積極與街道、村兩委溝通對接,組織專題座談會4次,積極討論研究村產業項目事宜,經多次研究以及實地勘測,初步計劃與萊州市科技創業園合作建設花卉市場,近期將拿出具體項目策劃方案。城港路街道淇水村工作組在村莊拆遷工作有序推進的情況下,與鎮街黨委一起提前謀劃村莊下一步產業項目,計劃以新建成小區為中心發展集貿市場、物業、餐飲等配套服務業,同時發揮臨城區位優勢,發展「農家樂」式的休閒旅遊項目。

組織多層討論,謀劃發展思路

如何把工作隊對村莊黨員教育的「小觸動」變為「強震撼」,怎樣讓全體黨員群眾從過去的「跟著走」「被動聽」變為「自覺想」「主動幹」,關鍵一步是充分用好組織生活會等形式,組織黨員討論交流、發散思維、碰撞想法,形成共識。以重點幫扶村莊黨支部為單位召開組織生活會,鎮街黨(工)委書記主持,副書記、包片領導、工作組成員全程參加。對照先進找差距,反思落後定措施,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參訓黨員交流心得,溝通思想,消除分歧,紅臉出汗,建言獻策,黨組織的凝聚力、向心力得到明顯提升,推進村莊振興的思路進一步明晰。在組織生活會上,朱橋鎮黃山郭村73歲老黨員史德勝就說:黨員隊伍的作用發揮真的非常重要,我們要向田家村等由弱變強的榜樣村莊學習,全體黨員擰成一股繩,積極支持村莊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推動村莊大踏步發展。

萊州市總隊、小隊和各駐村工作組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及時會商重點幫扶村莊產業振興規劃。永安路街道西山張村新任村支部書記有較強的履職盡責能力,他主動聯繫萊州市中華武校,利用村內礦山回填土地建起九個高標準足球場。工作隊了解到這一信息後,一面在總隊、小隊和工作組三級組織內充分討論,一面與該村支部書記和兩委成員集體商議,初步形成了以最大限度發揮產業輻射帶動作用為核心,打造集教育訓練、賽事承辦、商務服務等多元一體的完善的產業鏈條規劃。

下一步,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萊州工作隊將會同萊州市委組織部依次在重點幫扶村莊召開集體會商會議。由組織部門牽頭,工作隊全程參與,和相關鎮街負責同志、重點幫扶村莊兩委班子成員坐到一起來,一村一會、一村一策,民主協商,共同確定下一步產業發展的重點項目規劃。

( 通訊員:劉洪浩 郭潤傑)

徵稿啟事!大眾日報客戶端「幹部學習會」邀您講述「我的駐村故事」##_FORMAT_GT_####_FORMAT_GT_##

相關焦點

  • 雲南省硯山縣平遠鎮洪福村駐村扶貧工作隊第一書記、轉業幹部黎晶...
    「我是黨員、轉業幹部,關鍵時刻不能掉鏈子,不能因為家事耽誤脫貧攻堅的大事!」與妻子商量後,他決定帶著剛滿3歲的大兒子黎俊源一起下鄉。2018年3月5日,黎晶將黎俊源從城裡的幼兒園轉學到扶貧點附近的平遠鎮華僑農場幼兒園,同自己一起開始了駐村生活。村民開玩笑說,村裡來了個最小的扶貧隊員!從此,黎晶一早便把兒子送到幼兒園,下午放學後,就帶著他到村裡入戶調查。
  • 張家界市開展駐村幫扶工作紀實:「駐村鐵軍」踐初心
    我市還對292支駐村工作隊進行了調整,做到黨群部門幫「弱」村、經濟部門幫「窮」村、政法部門幫「亂」村、科技部門幫產業滯後村,並實現「一村一隊、一隊三人、駐村工作隊隊長兼任村黨組織第一書記」。今年來,共向貧困村派駐358支工作隊1144名工作隊員,向貧困人口100人以上的非貧困村選派505支工作隊1516名工作隊員,向貧困人口100人以下的非貧困村選派48支工作隊142名工作隊員。
  • 黨建引領+駐村扶貧+鄉賢回村
    近年來,梅田村兩委加強黨建工作,以黨建引領助推鄉村振興發展。黨建引領、駐村扶貧、鄉賢回村助推梅田村新農村建設上臺階。整治後的水塘乾淨漂亮。鄉賢回村願出微薄之力建設家鄉梅田村曾經是人人都羨慕稱讚的「勞模村」。1956年,梅田高級農業合作社主任吳培興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
  • 打出產業幫扶「組合拳」 泗陽橡槐村有了脫貧致富的「桃花源」
    、試水成功,這也標誌著由江蘇省委駐泗幫扶工作隊援建的橡槐村桃果扶貧基地提升改造項目工程成功完成。在省委駐泗幫扶工作隊的支持下,工作隊隊員、駐村「第一書記」俞宙帶領村「兩委」幹部,圍繞工作隊「1+3」總體幫扶思路,著力在項目建設上下功夫,著力在產業富民上使真勁,著力在精準幫扶上出實招,產業富民、強村增收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 扶貧新機制:駐村幫扶工作隊的組織、運作與功能
    因此,駐村工作隊隊員能夠通過提升識別精度和幫扶精度來改善扶貧質量。王亞華和舒全峰(2017)從農村領導力供給的角度指出,駐村幹部制度的實質是為貧困村注入領導力,因為村莊的貧困在很大程度上是基層黨組織的軟弱渙散、領導力不足導致的,所以通過駐村幹部提升基層組織能力和基層幹部的領導能力是實現治貧的關鍵。陶正付和李芳雲(2016)則從基層黨建的角度指出,基層黨組織的完善與發展是脫貧攻堅的有力保障。
  • 三管齊下 省派黨建工作隊為新泰市前上莊村新社區建設工作添上...
    原本,第二期樓房預計將於明年的五月份正式完工,但是山東省派黨建工作隊前上莊村工作組的到來,給這個村莊的華麗蛻變添上了一把「助燃劑」。抓黨建 強班子駐村工作以來,山東省派黨建工作隊前上莊村工作組按照總隊、小隊的要求,及時組織到位,認真履職盡責,助力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有序有效推進。
  • 職業中學駐村工作隊駐東韓村第一書記訪談
    饒陽電視臺記者來到了東韓村,現場了解一下職業中學駐村工作隊的駐村幫扶工作是如何開展的。職業中學駐東韓村工作隊李二彪告訴記者:東韓村地理位置偏僻,是典型的農業村,原貧困人口較多,在各級政府和工作隊的共同努力下,通過扶貧政策的大力支持,村基礎設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村內主街道、環村道路、進村道路全部進行了硬化,主街道兩側全部進行了綠化、亮化,為村民新建了文化活動中心,大大提高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並於2017年達到了脫貧標準,順利脫貧,2018年順利通過國家驗收。
  • 「貼心女書記」駐村扶貧留美名——記察右中旗黃羊城鎮大北村駐村...
    在大北村駐村幫扶以來,王鑫認真學習貫徹扶貧政策,走村入戶訪貧問苦,把自己的一片真情灑向鄉間。幾年間,大北村9平方公裡的每一個角落、每一戶人家都留下了她的身影,她用心用情用力抓實脫貧攻堅工作,視村民及貧困戶如親人,村民都稱她為「貼心女書記」。
  • 金昌陳家溝駐村工作隊和群眾關係近感情深有絕招
    後排左數第二個為吳霞2019年,金川區文體旅遊局幹部吳霞被選派到陳家溝村任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兼第一書記,經過一年多的駐村工作,她從一名專業型的幹部,成長為了一名腳下沾滿泥土、心繫父老鄉親的優秀黨員幹部。
  • 「我的扶貧故事」記錄變遷,紅河情深|羅甸縣紅水河鎮紅河村駐村...
    我叫韋鳳鑫,是羅甸縣委組織部的一名幹部,現為紅水河鎮紅河村駐村工作隊隊員。為此,我儘快擺正自身位置,虛心學習,與村「兩委」、駐村工作隊隊員一起進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調查了解,滿腔熱情地與群眾交流談心,兩個多月的時間全部走訪了村裡的每一個寨子每一個小組,了解了全村貧困戶的基本情況,掌握了真實、準確、客觀的第一手資料。
  • 湖南醴陵:駐村工作隊關鍵時刻都能站得出來
    編者按:為宣傳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各地各級黨組織發揮的戰鬥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人民黨建雲開通「一線守護」欄目,在全國範圍徵集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參與疫情防控的有力舉措及先進事跡。作品將在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學習大國」微信公眾號、人民黨建雲陸續發布。
  • 駐村第一書記武永華的願望
    提起送錦旗的原因,李庭全動情地說:「感謝黨和政府的政策,也感謝武書記、各位幫扶幹部,你們在我家最困難的時候多次上門看望慰問和幫扶救助,才使我們渡過了難關。今年我家的日子好過多了。感謝你們的辛苦付出!」  「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持久發展,讓村民的生活水平像芝麻開花節節高,是我們最大的願望。我們將一如既往地撲下身子,真幫扶、解民憂!」談起駐村幫扶工作,武永華堅定地說。
  • 溫泉鎮馮河村第一書記兼幫扶工作隊隊長包娟娟,駐村幫扶工作紀實。
    溫泉鎮馮河村第一書記兼幫扶工作隊隊長包娟娟,駐村幫扶工作紀實。她,就是縣委巡察辦派駐溫泉鎮馮河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兼第一書記的包娟娟。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以來,包娟娟同志以「黨建助推精準脫貧」為抓手,緊緊圍繞「四抓兩整治」工作要求,修定完善了村黨支部議事規則、支委會成員分工負責制、農村黨員分類管理、黨員學習等一系列規章制度,以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使村黨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戰鬥力進一步增強。
  • 「我的扶貧故事」轉輾駐村十餘載|黔西南州人民醫院陳文學
    2007年,我就開始了駐村之旅,第一站來到望謨縣麻山鎮,緊接著轉到郊納、復興等鎮。2015年,我又從郊納鎮鐵爐村轉戰到安龍縣龍山鎮坡利村、肖家橋村,一直到2018年6月結束。我去駐村扶貧的地方,大多山高坡陡路難行,晴天一身汗水,雨天一身泥,但這一些都沒有難住我前行的腳步。
  • 【脫貧攻堅面對面】城關鎮沙溝岔村駐村幫扶工作隊:真心幫 精準扶...
    【脫貧攻堅面對面】城關鎮沙溝岔村駐村幫扶工作隊:真心幫 精準扶 村民奔小康 2020-12-24 18: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寫在新疆警察學院駐村工作隊...
    新疆警察學院駐村工作隊通過挖掘特色產業項目促進就業、打牢基層黨組織基礎、大力開展文化潤疆工程助力鄉村振興,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農村基層黨建篇  鄉村振興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戰略任務。「求木之長,必固其本;欲流之遠,必竣其源。」
  • 「弘揚蒙古馬精神·身邊的榜樣」察右後旗白音察幹鎮大井村:駐村...
    這就是我常說的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的涵義。習近平2015年2月13日在陝甘寧老區脫貧致富座談會上的講話近年來,中國銀保監會、察右後旗人民檢察院與白音察幹鎮大井村結對幫扶,旗級領導、駐村幹部認真履行幫扶責任,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抓黨建促脫貧,通過中央單位「定點幫」、包聯單位「重點幫」、旗級領導「蹲點幫」、駐村幹部「全面幫」,打出了大井村脫貧攻堅的「組合拳」。
  • ...甘於平庸的扶貧之路|都勻市歸蘭水族鄉翁奇村駐村工作隊隊員杜...
    2018年3月按照組織安排來到了都勻市歸蘭水族鄉翁奇村,在這個都勻市最落後偏遠村之一的地方成為了一名光榮的駐村工作隊隊員。杜嘉平(左)與群眾共同疏通排水溝剛剛踏入基層時的我,什麼也不懂,環境陌生、語言不通,更不知道什麼是駐村幫扶,怎麼幫助貧困群眾脫貧。當我第一次走訪農戶時,才知道還有很多在溫飽線上掙扎的貧困農戶,還有不少小孩不知道外面的世界。
  • 莎車: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他們竟然這樣幹
    自脫貧幫扶工作開展以來,特警總隊幫扶幹部、駐村幹部以身作則,堅持以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為重點,著力提升村黨支部組織力,聚焦產業脫貧和轉移就業脫貧路徑,在喀拉巴格村駐村工作中,以實際行動帶動村民幹,讓黨旗在脫貧攻堅一線高高飄揚。
  • 「我的扶貧故事」駐村讓我受益匪淺|岑鞏縣天星鄉紅星村同步小康駐...
    我叫張超,今年29歲,是黔東南州岑鞏縣委宣傳部的一名幹部。2018年3月,我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的號召,主動請纓,來到天星鄉紅星村擔任同步小康駐村幹部,成為了紅星村駐村工作隊隊員。紅星村位於天星鄉東部,距天星集鎮有10公裡路程,距縣城36公裡,四面環山,風景宜人,有村民組18個,村民507戶2121人。走訪幫扶對象「這個扶貧幹部,戴個眼睛,文質彬彬的,會不會幹不長久,就會跑回縣裡去咯。」  初入紅星村,恰逢村裡面正在召開低保民主評議會,在鄉裡面分管負責同志的帶領下,我連忙放下行李,就去村裡會議室時旁聽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