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講平說2409期#
嗓子有點沙啞,所以今天的推送稍微晚一點。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解決好和誰在一起的問題,幸福的生活不是你怎麼過,是你和誰一起過;成功的道路不是你怎麼走,是你和誰一起走。荀子告誡我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三國講的是結義,水滸講的是認義,西遊記講的是收徒,紅樓夢講的是認親。實際上這些說的都是解決好和誰在一起的問題。
在與他人交往的時候,一方面我們要保持嚴謹,清醒地觀察,仔細地判斷,遠離那些邪惡、陰險、心術不正之人。另一方面,我們又要寬容,有容人之量,學習他人的長處,接納他人的缺點和不足。那麼如何把這寬和嚴的兩件事統一起來呢?很簡單,就是以價值觀為導向。和人品價值觀有關的問題,我們就要嚴格分析,嚴肅對待。如果不屬於人品價值觀的問題,那就可以儘量寬容、儘量理解。
在課後討論的時候,也有同學談到這個問題,寬容理解別人具體應該怎樣去做?我來講一個眼前的例子,昨天飛回北京,飛機落地的時候已經很晚了。北京的氣溫很低,真的有一種從溫泉掉到冰箱裡的感覺。雖然已經是深夜,但是航站樓裡人挺多,大家都行色匆匆的,我就發現有的人確實穿得很薄,還有穿短袖、穿T恤或者穿裙子的。所以在這裡也順便提醒大家,出行之前最好先看看到達城市的天氣,省得把自己搞得比較尷尬,比較狼狽。因為氣溫比較低,大家腳步都比較快,在取行李的地方有個檢查站,要測大家的體溫,人們都要排隊,從測體溫的儀器下面通過。我就看到一個這樣的場景,有個小夥子一邊走一邊接電話,看來談的是挺要緊的事,顯出一副很著急的樣子。他手裡拉杆箱斜拉著,在他的右後方,由於是斜拉,他又接電話又沒注意這個問題,所以拉杆箱佔的空間就比較大。眼見著旁邊過來一個老太太,他這個箱子真的有可能一不小心碰到人家。旁邊就有一個比較剛直的人,上去朝著小夥子就吼了一聲,你看著點啊。人家這小夥子立刻意識到了,馬上點頭說,抱歉抱歉抱歉。旁邊的老太太也笑眯眯的說沒事沒事。這樣一來,這個熱心提醒的人自己就顯得有點尷尬。他本來是一番善意的提醒,對雙方都有好處,但是一下子這個提醒就顯得有點粗魯。
大家想一想,我們身邊確實有這種又正直又剛強的人,這樣的人還挺善良的,還挺有熱心腸的,但是言行之中往往會有一些暴躁之氣,這是需要我們去寬容、去理解的。
古人講剛直之人,難免有戾氣,這個戾氣就是我們剛才講的言行當中的一點暴躁之氣。除了剛直之人,我們身邊還會碰到一些樸實之人,這樣的人質樸真誠,為人處事往往直來直去,但是他往往在靈活性上,在敏捷性上就有所欠缺。
這讓我想起了另一段機場的故事,也很有趣。在機場候機的時候,我們偶遇了另一個高校的科研團隊,平時大家是在網上有聯繫,但是還真沒見過面,這次偶遇很難得,大家都很高興。我就發現我們這邊有個男生跟對面有個女生就談得特別投機,飛機落地取行李的時候,這個男生就跟我說,他們那邊有設備,人手不夠,我去幫忙拿一下,我就點頭同意了。他其實是想找個機會跟人那女孩再接觸接觸,其他的人也明白這個意思,大家就拿著東西往外走。偏偏我們這個小組裡邊有一個特別樸實腦子、不轉彎的人,他跟那小夥子說你不用去,他們人挺多的,後邊還有人,另外他們也沒什麼行李,一個搞管理研究的,能有什麼設備,你就不用去了。我發現他不明白這裡邊的奧妙,我就拽了拽他,我說你讓人家去吧,咱趕緊走。他一邊走一邊很納悶地問我,老師,你拽我幹什麼?他不了解情況,我是想提醒他,結果這個人把這男生搞得有點尷尬,把我搞得也有點尷尬。
所以說古人講,純樸之人身上有一股滯氣,這個滯是呆滯的滯,它指的是為人處事靈活性不夠,有的時候反應比較遲鈍。另外進一步我們還會發現,才華過人的人,他會有一點清高之氣;而那些灑脫曠達的人往往會表現出某種輕浮之氣,前一種叫罔氣,後一種叫浮氣。
我們做點總結,剛直之人有戾氣,俊拔之人有罔氣,純樸之人有滯氣,曠達之人有浮氣。在和他人交往的時候遇到以上4種表現,我們要多理解多寬容,這個時候我們交朋友的胸懷和境界就提升了。
好了,今天內容我們就講到這兒,平講平說咱們明天接著說。
本微信公眾帳號發布的內容均為原創,如果您喜歡,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媒體及公眾號轉載,請回復「轉載」獲得「轉載需知」
趙玉平博士
北京郵電大學教師,北京九思書院創始人
CCTV百家講壇主講人
長按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