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講平說:知道嗎「小巫見大巫」這個成語其實說的是孫權身邊一個被大家忽視的高人

2021-02-10 平講平說

公元191年,孫堅在作戰當中意外身亡。十七歲的孫策在處理完父親的喪事之後來見一個高人,這個人名字叫張紘。這次見面很有意思,頗有點三顧茅廬的味道。孫策來了好幾次,一開始張紘的態度比較冷淡,他只是很謙虛地說:「我也沒有什麼才華,不能為您出什麼好的主意。」

不過孫策很執著,表現得也很誠懇。後來張紘終於被打動了,他跟孫策有一段很長的對話,這段對話堪比諸葛亮的《隆中對》。在這段對話裡面,張紘為孫策做了一個完整的戰略規劃,其核心內容概括起來講就是一個支點、兩個方向、一個基本戰略模式。

具體來說就是以丹陽為根據地,建議孫策投奔丹陽的吳景。這個吳景是孫策的舅舅,跟舅舅聯合。以丹陽為根據地,招兵買馬,積草屯糧,發展實力,逐步向外擴張。這擴張有兩個方向,一個是荊州方向,一個是揚州方向。

基本的戰略模式就是避實就虛,填補空白模式。應該避開中原諸侯,然後越過長江,到江南去尋找發展空間。同時打出「匡扶漢室」的旗號,等在江南壯大實力以後,再跨越長江,向北發展。

當時聽完張紘的建議,孫策非常地高興。他跟張紘說:「與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今便行矣,以老母弱弟委付於君,策無復回顧之憂。」這次見面之後,孫策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就是把母親和弟弟孫權託付給張紘照顧,自己跨越長江,到江南去發展去打拼。由此可見,孫策對張紘的能力和態度都是非常信任的。

我們這位張紘先生作為孫策的大謀士,他屢次提醒孫策,主將不應該帶隊伍衝鋒冒險。作為全軍的統帥,主要的責任是指揮調度,戰略決策。正是由於張紘的約束,孫策的這種冒險性格才沒有帶來大的問題。後來張紘出使許都,被朝廷留下來擔任侍御史的官職。可以說孫策之死跟張紘走了以後,沒有人能約束他的冒險行為是有很大關係的。

在赤壁大戰前夕,曹操派張紘去擔任會稽東部都尉,這等於安排張紘回江東去擔任官職。這個安排有兩個目的,一個是跟孫權結盟,一個是讓張紘監視孫權。不過張紘並沒有為曹操所用,一回到江東他就成為孫權的骨幹。

孫權手下有兩位張先生,一個是張昭,一個是張紘,合稱「二張」。孫權對這兩個張先生都是非常尊重的。當時孫權見所有的下屬都是直接稱字的,比如管周瑜叫「公謹」,稱呼魯肅就叫「子敬」,但唯獨對張昭和張紘,從來都是不稱呼字。張昭直接稱「張公」,張紘因為官職是東部都尉,就尊稱「東部」,以此顯示對兩位老先生的尊重。

張紘在孫權身邊出謀劃策,做出了很多貢獻。比如他力主孫權應該遷都南京,並最終促成此事,這個對於孫吳政權意義非常重大。我們日常所說的成語當中有一個就跟這位張紘先生有關。

張紘有個同鄉叫陳琳,就是給袁紹寫檄文罵曹操,罵得曹操一身冷汗、頭都不疼的人。陳琳跟張紘互相欣賞,陳琳寫了《武庫賦》和《應機論》。張紘非常讚賞,就馬上寫了一封信給陳琳。陳琳就給張紘回了一封信,信中就提到了承蒙您的讚賞,我的才華也沒有您說的那麼好。

在陳琳這封信當中,結尾處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今景興在此,足下與子布在彼,所謂小巫見大巫,神氣盡矣。」這句話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說我身邊有王朗,您那邊您和張昭先生都是很有才華的人。跟你們這些人比起來,我的差距還很大,就像小巫師見到大巫師,什麼神通法術都不管用了。

於是後人由此就總結出一個成語,「小巫見大巫」,用來形容那種實力相差很大,根本沒法相比的情況。

這位張紘先生確實是我們讀三國的時候容易忽略的一個高人。這幾天過節休假,有朋友過來跟我聊三國,然後人家還很謙虛說,趙老師你研究很深,我就稍稍懂一點,我這點墨水跟您比就是小巫見大巫。我就問他,我說你知道這個成語就是從三國裡來的嗎?他說還真不知道。

所以我就決定今天把這個故事講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其實我的水平也很有限,跟那些真正研究歷史的大家比起來,我也是小巫見大巫。我們大家都應該持續努力,不斷學習。

好了,今天內容我們就講到這兒。平講平說,咱們明天接著說~

本微信公眾帳號發布的內容均為原創,如果您喜歡,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媒體及公眾號轉載,請回復「轉載」獲得「轉載需知」

#這些年,趙老師寫的那些書#

趙玉平博士

北京郵電大學教師,北京九思書院創始人

CCTV百家講壇主講人

微信ID:pingjiangpingshuo

長按左側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平講平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妞,放虎歸山,一別兩寬,劉備和孫夫人的結合沒有驚喜,只有驚嚇
    我有一個抖音號,名字叫「趙老師麻辣講名著(zlsmljmz)」。這個抖音號又關聯了頭條,也是這個名字。剛剛又申請了央視頻,已經申請成功了,每天也在發內容,名字就叫「平講平說」。另外「百家講壇趙玉平」微博上面也在發內容。我的幾個微信,還有咱們《平講平說》的公號,每天也在發內容。因為渠道比較多,工作量也比較大,我一個人肯定是無法完成的,所以要藉助一個小團隊。
  • 平講平說2211期:黃祖對甘寧冷落排擠不重用,而孫權大膽使用及時獎勵,判斷一個團隊的前途只要看看人才的處境即可
    平講平說2211期#這兩天我們講了好幾個江東的英雄好漢了,「草根小猛男」呂蒙、「暴躁小鬥士」凌統,今天要給大家講講「熱血古惑仔」甘寧甘興霸。甘寧本是巴郡人士,也就是說他是個重慶人。按照《三國志》上的記載,少年時代甘寧好勇鬥狠,糾結了鄉裡一幫少年組成了一個小團夥,經常在江上打劫財物。甘寧的打扮很獨特,他經常頭插羽毛,身背弓箭,腰配響鈴。
  • 平講平說2430期:「橫槊賦詩」故事裡因一句詩引發了一樁命案,其實曹操被冤枉了,來聽聽83歲的袁世海老先生的唱段
    平講平說2430期#今天是個重要的日子,下午到央視還要繼續錄《百家講壇》的孫權系列。最近這幾期內容都是圍繞孫權攻打合肥展開的。孫權率領大軍圍攻合肥,久攻不下,其中有很多因素,這些因素裡有主觀的,有客觀的,有敵方的,有己方的。在諸多因素當中,我發現了一個容易被大家忽略的因素。查一查《三國志》的史料,我們會發現一個信息,合肥這座城市是誰建設的?
  • 平講平說2349期:劉琮看不見,劉表看不上,劉備看不清,諸葛亮和龐統的成長都離不開一位神秘伯樂的大力支持
    平講平說2349期#千裡馬的脫穎而出離不開伯樂的大力支持。大家看三國故事裡邊,劉備身邊有兩位軍師,臥龍先生諸葛亮、鳳雛先生龐統。有趣的是這兩位先生有一個共同的伯樂,這位伯樂就是水鏡先生司馬徽。按照《三國志》的記載,司馬徽是潁川人,為人清雅正直、學識廣博,有知人之明。他特別擅長鑑別各類人才,受到世人的廣泛尊重。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他避亂隱居在荊州。
  • 平講平說2356期:中秋節來啦!八戒沒吃過月餅,東坡不知道五仁,武松月下訂親,湘雲黛玉在玩擊鼓傳花
    平講平說2356期#今天是個好日子,國慶連著中秋,值此佳節到來之際,首先祝大家闔家歡樂!身體安康!吉祥如意!心想事成!按照慣例,每一年中秋節的時候,咱們平講平說,都要講一講跟中秋有關的話題。當然今年也不例外,那麼我們的話題從哪說起呢?要從一個小朋友提的非常有趣的話題講起。
  • 平講平說2409期:與人交往須注意「四短」:剛直者有戾氣、俊拔者有罔氣、質樸者有滯氣、曠達者有浮氣
    平講平說2409期#嗓子有點沙啞,所以今天的推送稍微晚一點。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解決好和誰在一起的問題,幸福的生活不是你怎麼過,是你和誰一起過;成功的道路不是你怎麼走,是你和誰一起走。荀子告誡我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三國講的是結義,水滸講的是認義,西遊記講的是收徒,紅樓夢講的是認親。
  • 一天一個成語——賠了夫人又折兵.很多人不知道這個成語與周瑜諸葛亮有關
    ✦關注這個公號,變成別人眼中博學多才的人✦每個成語背後都有你不知道的典故文:xiaobai
  • 平講平說:張無忌和趙敏從敵人變成戀人,其實成就一份感情要做的不是發現對方,而是發現自己
    大家看,有一段寫得非常有趣:「趙敏微微一笑,緩緩道:「有時候我自個兒想,倘若我不是蒙古人,又不是什麼郡主,只不過是像周姑娘那樣,是個平民家的漢人姑娘,那你或許會對我好些。張公子,你說是我美呢,還是周姑娘美?」張無忌沒料到她竟會問出這句話來,燈光掩映之下,但見她嬌美無限,不禁脫口而出:「自然是你美。」趙敏大喜,問道:「你當真不騙我嗎?」
  • 小巫見大巫
    【成語】         小巫見大巫【拼音】       xiǎo wū jiàn dà wū【近義詞】       相形見絀【反義詞】       無【用法】       主謂式;作賓語、分句;含貶義,比喻一個遠遠比不上另一個。
  • 平講平說2426期:關羽的孫子娶了趙雲之女,三公子關索和鮑三娘的故事後來都被刪除,其實《三國演義》存在不同的四大版本系統
    平講平說2426期#今天我們的話題要從關雲長有幾個兒子開始。按照史料記載,關羽應該有兩個兒子,長子關平,次子關興,還有一個女兒。在《三國演義》的小說當中,關平成了關羽的義子,實際上他是關羽的親兒子。眾所周知,關平隨父親南徵北戰、東蕩西除,最終在敗走麥城的時候和父親一起雙雙遇難。
  • 平講平說2472期:啃著經典坐火車,讀書讓人靈魂發光,經歷艱難困苦磨練之後學到的東西才是真本事
    平講平說2472期#昨天講到「恩格爾係數」的話題,今天咱們繼續。先來講幾句閒話。這兩天看到一則新聞,引發了我很多的回憶。新聞報導說,「承德-北京」的高鐵已經開通了,從北京到承德只需要50多分鐘的時間,這個簡直是太快了。我記得讀博士的時候要經常回承德,那個時候沒什麼高鐵,要做一個普快列車。半夜出發,天亮到達,一路上要走四五個小時的時間。
  • 號稱比周瑜還強的謀士,與孫權師傅齊名,以一人之力力保江東
    孫權能夠稱帝,正是因為手下有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其中周瑜被認為是孫權手下貢獻最大的功臣,周瑜的智謀和諸葛亮不相上下。但是今天咱們說的這位,他是孫策被刺殺時留給東吳集團的文臣,他一句話就避免了曹操滅吳的想法,只因為他去世的較早,沒能與三國眾位謀士一較高低。
  • 說沒有時間讀書,其實只是一個藉口
    現代著名詩人臧克家這樣說:讀過一本好書,就交了一個益友。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也非常喜歡讀書,他說: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讀書。我一天不讀書,就不能夠生活。國外許多名人也對書籍和讀書有著自己精闢的見解,其中最為中國人熟悉的一句名言: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 成語新解:成語的典故故事之大腹便便,大殺(煞)風景,小巫見大巫
    本號,用自己的想法解說成語大腹便便這句成語是由後漢書·邊傳中「邊孝先,腹便便(便讀pian篇)」一語引伸來的。東漢時,有一個教書先生叫邊部,字孝先,沒儀(今南開封附近)人。邊韶讀過不少孔孟之書,前後收過很多學生。據記載,邊韶肚子肥大,行動遲鈍又比較懶,經常在大白天躺著睡大覺。有幾個調皮的學生便編了首歌謠來嘲笑他。
  • 此人打了個勝仗,孫權用一成語為其慶功,其實卻是為自己遮醜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朱然傳》,時間是在東吳赤烏九年(公元246年),主人公為孫權和朱然。原文如下:九年,復徵柤中,魏將李興等聞然深入,率步騎六千斷然後道,然夜出逆之,軍以勝反。先是,歸義馬茂懷奸,覺誅,權深忿之。
  • 抖音高人竟在我身邊是什麼梗?高人竟在我身邊是什麼意思
    抖音高人竟在我身邊是什麼梗?最近經常聽到身邊人說「高手竟在我身邊」,這個是什麼意思?是不是在誇你是高手呢?果然現在的一些網絡用語是要好好學習的。那麼大家知道抖音高人竟在我身邊是什麼梗嗎,下面就快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 孫權當上吳王后,是如何對待嫂子大喬的?說出來簡直不可思議
    孫權當上吳王后,是如何對待嫂子大喬的?說出來簡直不可思議看完了三國不知道大家對孫權是什麼印象呢?
  • 歷史上真實的孫權,真的有那麼厲害嗎?為什麼有人說他是英雄?
    前言【我們都知道,在《三國演義》及相關影視劇中,孫權這個人物,顯得有點落寞,沒有多少存在感。比如,江東基業是他父親孫堅和哥哥孫策打下來的,沒他孫權什麼事,他只是個繼承者,說白了就是個「官二代」、「富二代」。抵抗外敵入侵,是周瑜、呂蒙和陸遜的事,沒他孫權什麼事;治理江東,是張昭等幾位老臣的事,還是沒有孫權什麼事。此外,連劉抗曹,是諸葛亮的功勞;在赤壁之戰打敗曹操,是周瑜的功勞。
  • 都知道李湘「富養」王詩齡,其實和林心如比,卻是小巫見大巫
    都知道李湘「富養」王詩齡,其實和林心如比,卻是小巫見大巫要說到富養女兒的例子,可能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娛樂圈中的李湘,據說,李湘每個月花在女兒身上的錢大約有十幾萬,十分的大手筆,讓不少人又羨慕又妒忌,也有不少網友說,李湘實在是太瘋狂了,這樣對於王詩齡來說,並沒有什麼好處。
  • 「小巫見大巫」,一個漢末文人「商業互吹」的故事
    浩然文史創辦到現在有兩年多了,考慮到大部分粉絲其實是最近半年多才關注我們,之前沉澱的很多優質內容可能大家並沒有看到。所以我們推出了舊文精選欄目,挑選比較滿意的舊作,推送給新關注的朋友。如果遇到高手,現在大家往往會說:「厲害厲害」「666」「比不了,比不了」。古人遇到高手時,往往會自謙,所以有了「班門弄斧」「關公門前耍大刀了」「小巫見大巫」等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