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給孩子爹布置雞娃任務的正確姿勢

2021-02-20 海澱花生媽

布丁媽媽上周二去上海參加展會,要離開家整整三天,好久沒出差的她,心裡有點發慌——不知道該把布丁託付給誰——

 

哦不,應該說,知道把布丁託付給誰所以心裡發慌。

 

於是,她給布丁爸爸寫了這麼長的一篇交接單。

 

不愧是當老闆的呀。

 

不過,小布丁似乎預料到了什麼,拍拍胸脯說:媽媽,你別擔心,不用爸爸管,我會自己管好自己的。

 

周三晚上,在上海的布丁媽媽想來想去,還是不大放心,就給家裡打了個電話,接電話的卻是布丁。

 

布丁媽疑惑地問:布丁,你作業做完了嗎?

 

布丁回答:做完了。

 

布丁媽接著問:檢查過了嗎?

 

布丁:檢查過了。

 

布丁媽:你爸爸檢查的?

 

布丁:我自己檢查的。

 

布丁媽:那你爸呢?

 

布丁:爸爸在沙發上,睡著了……

 

看來,布丁媽的擔心還是有一點道理的。

布丁媽對我吐槽了兩句,我對她說:你就當給小布丁一個鍛鍊機會好了,你看,沒有你管,他表現得多好!

 

布丁媽媽也有點欣慰,就跨過布丁爸爸,又給布丁打電話囑咐了幾句,讓他把做完的作業,和他記在家校聯繫本上老師布置的作業對一下,別漏掉什麼。布丁爽快地答應了。

 

布丁知道媽媽擔心,又開始安慰媽媽:放心吧,我自己會管好我自己的。

 

這簡直是來報恩的天使呀,布丁媽媽安心了不少。

 

誰知道,第二天中午,布丁媽媽收到數學老師的微信,問布丁為啥沒交數學作業?

 

布丁媽腦袋嗡地一下,好不容易等到布丁放學回到家——布丁爸爸倒是沒忘接娃,才打了個電話,布丁爸爸接了電話。

 

布丁媽:你知不知道布丁數學作業沒交?我不是給你轉發了釘釘群的截圖了嗎(老師每天會讓小同學抄下布置的作業,同時在釘釘群裡給家長也發一份作業以便核對)?

 

布丁爸爸有點迷糊:數學作業?有嗎?沒注意……

 

布丁媽:讓布丁接電話。

 

布丁:媽媽,我也不知道,可能我忘了吧……

 

布丁媽媽有點生氣:作業怎麼能忘了,不是你每天抄到家校聯繫本上的嗎?!

 

布丁媽媽讓布丁爸拍了家校聯繫本的照片,發現上面的確沒有記錄數學作業。

 

到底是布丁真的沒聽到、還是故意沒記數學作業,這成了一個不解之謎……

 

 

不交數學作業,在布丁媽看來是件大事,布丁爸倒覺得沒啥大不了的。

這主要是因為布丁爸爸從小是個數學學霸。

 

自己擅長哪門就輕視哪門,是學霸家長的一個通病。

 

花生小時候的英語啟蒙,就是被我耽誤的,本來可以當個原版娃,後來只能成為個補救娃。

 

還好布丁爸爸英語一般般,所以小布丁的英語學習沒耽誤……

 

學霸家長雞娃還有個毛病,就是覺得這麼簡單的題目,為啥你還不懂。

 

比如布丁一年級時,有一次布丁媽出門了,我看到布丁爸爸給布丁講解一道關於「數三角形」的數學題。

 

布丁爸爸不到一分鐘就列出一個公式,臉上掛著一個輕鬆的微笑教育布丁:

 

這道題太簡單了!只有4個基本角(註:基本角是兩條邊中間沒有線的角、也就是不能再往小拆分的角)。

爸爸給你的是萬能公式,不管有4個、5個、6個基本角,還是成百上千個,你只要把基本角個數套進這個公式,就馬上能算出來啦!

厲不厲害?牛不牛B?

 

(紙上是布丁爸爸寫的萬能公式)

要知道,小布丁那時連加最多會3個,分式也從沒碰到過,還搞出什麼見鬼的n……

 

不過,為了配合爸爸,布丁還是使勁點頭,我懂了……

 

大家都知道,當娃的媽不容易;其實,當爸的娃也不容易呀,特別是當學霸爸爸的娃!

 

 

雖然布置給布丁爸的學習任務執行得有點折扣,然而,布丁爸卻超額完成了體育雞娃任務。

 

小布丁在學校裡的足球班退掉了,現在只是到周末才去黃龍參加俱樂部活動有點不大夠。

 

布丁爸爸經常在黃龍踢球,還代表省級機關參加聯賽得過獎盃。他有一群很鐵的球友,一點都不用布丁媽操心,布丁爸爸就幫布丁搶到了一個外教足球公益課,每周都有。

 

這個教練教得又好,又是免費的,要知道,他們鄰居請了個中國的足球教練教踢球,一年要8萬,據說這還算便宜的,還有20萬一年的。

 

插一句題外話,和體育藝術比起來,語數英雞娃真心算是不費錢的。

 

根本不用布丁媽交代,布丁爸爸每次都自己帶著布丁上課,非常盡責了。

 

(小布丁、左一,在跟著外教踢球,那個背朝著我們的,就是布丁爸爸了)

所以,給孩子爹布置雞娃任務的正確姿態,是投其所好。布丁爸最喜歡踢球,也積極帶小布丁踢球。

講到家庭分工,有不少媽媽家長來問,兩娃如何管學習?我一個人忙不過來怎麼辦?分級閱讀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手段,同一類書籍,大娃看中高級別的,小娃看中低級別的。孩子喜歡結伴學習,小娃尤其喜歡看哥哥姐姐樣學習,這是一個很好的帶動。一些跨度較大的分級閱讀或許還能滿足雞娃需要,但是具體內容差距就大了,這時小娃容易影響大娃的學習,最好還是分開雞娃。一般是媽媽輔導大娃,在幼兒園開始就培養大娃的學習習慣,這樣到了小學二三年級,娃基本就能自主學習,媽媽不需要全程陪伴,只要事先布置任務,事後檢查甚至抽查就可以。也可以利用用鬧鐘或計時器這樣的工具提醒孩子,幫助孩子做好管理時間。這樣媽媽才能抽出點時間去對付小娃。不過在媽媽手把手培養大娃學習習慣的階段,家裡還是需要人手來帶小娃的,交給爸爸或其他家人,不然一個人哪裡忙的過來!至於孩子爹能不能不負所托,爸爸帶娃雖然大多有點粗放,但好在娃小學習任務還不重;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早點接觸各式各樣的人,特別是不如媽媽細緻操心的人,也是一種很好的鍛鍊,有利於培養娃的自理能力和自主學習。無論你是點讚還是「在看」

相關焦點

  • 東方快評丨分析「雞娃」現象有助於科學施教
    北京市海澱區被稱作「中國教育的青藏高原」,海澱黃莊則被奉為「宇宙補習中心」,而海澱媽媽更以「雞娃」的教育方法聞名——她們不停給孩子打雞血,不斷給孩子安排學習和活動,不停地讓孩子拼搏。(1月12日《光明日報》)「雞娃」媽媽扎堆出現,看上去是教育在新時代體現了很大的作用,影響了家長們的思維,誘導著家長在共同的教育焦慮下促使孩子成為出類拔萃的人;實際上,是一部分不懂教育的家長發揮「鯰魚效應」,他們不惜時間和代價,為了改變自己命運,過多地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忽視孩子的成長和未來,形成了所有家長都忙於超前培養孩子的「雞娃」現象。現實中,有不少父母的學歷很高。
  • 圖解8種錯誤握筆法,你的孩子握筆姿勢正確嗎?
    我們發現,很多學齡前孩子在畫畫、「畫」漢字,數字時,握筆姿勢都很隨意。有些家長還不當回事,秉著「順其自然」的態度,認為上了小學就會有老師來糾正。其實,到了孩子的書寫敏感期,家長就該引導孩子用正確的姿勢來寫字。今天,我們整理了常見的8種錯誤握筆姿勢,看看你家寶寶中招了沒?
  • 雞娃必敗,牛娃必輸
    所以跟著牛爸牛媽在雞娃的家長,將來孩子就更差了,大多數連中等水平都達不到。我講講真正的牛人怎麼教孩子的吧,根本就不雞娃,甚至連這種營銷號詞彙可能都沒聽過。因為他們的圈子裡,就沒有這種急功近利的家長。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 一個孩子成功的關鍵:找到自驅力,「雞娃」不如「雞」自己!
    文/阿呆爸在養育孩子的路上,我很認真地想過一個問題:如何「雞娃」才能成功?這個問題的答案,最關鍵的其實就是兩句話:找到孩子的「自驅力」,「雞娃」不如「雞」自己。實事求是的說,一個班級四五十個孩子,天賦有高有低,教學進度有快有賣,老師不可能顧及到所有人。自己的孩子還是要自己多上心。3要想「雞娃」成功,第二個關鍵是:雞娃不如雞自己。
  • 三個媽媽給娃精心布置「書桌區」,好多「雞娃小心機」
    最近不少網友在曬娃的學習環境,尤其是書桌區的布置 --- 怎樣以書桌為中心,營造專注、整齊、舒適的學習空間;看起來感覺學問好多啊。今天先帶大家看看三位分別住在日本、韓國和美國的網友「書桌區打造攻略」:三個案例,三種國家特色 ...從布置到文具、收納,好多「雞娃小心機」!
  • 學校給家長布置一個任務,誇誇我家的孝順孩子
    你的孩子在你心目中是什麼樣子的?乖巧?可愛?暖心的體貼小棉襖?還是囂張?跋扈?氣死人不償命的混世小魔王?每個孩子都一枚硬幣,乖的時候一面是天使,不乖的時候一面是魔王。讓你開心,也會讓你傷心。但在每一個孩子心中,都有一個永恆不變的觀念,愛媽媽。愛和氣你並不衝突。
  • 「體制教育的反思者」郭初陽:如何看待「雞娃」現象
    「雞娃」是一種用來形容家長給孩子打雞血、催促孩子努力學習的新說法,多用於焦慮的城市中產家長——他們將「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升學長徵落實為從學前班到高中環環相扣的奮鬥計劃,然後滴水不漏地嚴格執行。於是,從爭搶學區房到為小升初的孩子招聘既能提高分數又能教編程和現代舞的全能家教,升學過程的「內捲化」不斷刷新人們的認知。
  • 論吃壽司的正確姿勢——天海日餐廳美食欣賞
    進了日本料理店,你會正確的吃日本料理嗎?快來漲漲姿勢,來看看吃壽司的正確姿勢圖解吧!1:吃壽司的時候,既可以用筷子夾,可以用手拿~附帶錯誤的吃壽司姿勢
  • 雞娃這條路最難走,其他路上遍地「黃金」
    我老公平時不輔導作業,有次看到孩子玩遊戲不寫作業焦慮的大吃甜食緩解壓力,看來不止媽媽焦慮,爸爸們也跟著焦慮。有很多父母焦慮的緩解方法就是全力雞娃。父母熱衷於雞娃的原因父母熱衷雞娃是有原因的,雞娃可以明顯提高成績,特別是低年級的成績,再者雞娃可以發洩,不管是吼叫還是說教門檻很低,誰都可以做。父母自雞可就難多了,得自己學習呀。
  • 抱著孩子睡,全身都疼,如何用正確的姿勢照顧孩子?
    剛晉升寶媽的小林子,最近苦惱的跟我說:「照顧孩子可真是個苦差事啊!接連熬了好幾宿,自己累得不得了,孩子還特別的鬧騰,而且最近全身都疼,睡一覺就像是打了一晚上仗一樣累,自己不敢動彈,也不知道孩子的頭應該往哪裡放,真的太難了,應該用什麼姿勢來照顧寶寶?真的需要找一個老師好好的學習學習!」
  • 天才的必經之路:牛娃父母不會告訴你的雞娃真相
    「你家孩子這次考試又是第一,你平時在家都怎麼教的?」曹原和尹希的父母在雞娃的道路上有一個共同點:為了激發孩子最大潛能,幫他找到最合適的那條路。雖然米粒媽不是「天牛娃」,但米粒姥姥在雞娃上可一點都不遜色於這些天牛娃的父母。當時米粒姥姥可以說是「用肩膀把我扛進了好學校」,米粒媽在《論「雞娃」,我竟然輸給了我媽!》裡講過這段一波三折的升學經歷。我小學就在家門口讀的(村小),整整玩兒了五年。
  • 論在廣州過情人節的正確姿勢!
    對於「在廣州過情人節的正確姿勢」的討論,我們是認真的。女朋友生日、結婚紀念日、情人節、七夕,並稱為男人一年中最頭疼的4個日子。
  • 滿足這三個條件,「雞娃」不傷眼
    當孩子開始進入「學習階段」,家長們往往會給孩子布置一個學習區,比如購置桌椅、書架,讓家中充滿學習氛圍,卻常常忽略學習區的燈光。那麼到底什麼樣的燈光更適合孩子學習呢?我們今天就聊聊這個話題。作業燈光不合適很傷眼《中國眼健康白皮書》中的一組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高中生為81%,大學生超過90%。
  • 聽說過聯合雞娃的孟母群嗎?入群申請5000字起,還可能不讓進
    「養孩子好累」,經歷了又一個周末,兩天都要接送孩子去興趣班的閨蜜向我抱怨。沒轍,自打計劃生育實施後,孩子是越生越少,投入卻越來越多。在有限的娃身上投入了無限的資源,這大概就是當前教育最大的問題了:教育性價比太低,雞娃單價太高。
  • 學生書房如何布置更合理?為孩子打造一個高效學習的空間
    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父母需要花費不少的心思培養孩子。其中學習輔導是令無數家長操碎心的一件難事。如何培養孩子的高效學習能力,是很多家長特別關注的事情。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學生書房的裝修布置也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效率。
  • 你雞娃,我雞娃,我們一起考清華
    他們自辦奧賽班,組織孩子學習,提升了住戶子女的重點學校入學率,居然因此拉高了整個小區的房價,漲幅十倍。正是通過杭州媽媽,我知道了「雞娃」。雞娃,不是得雞胸的娃,意思是給自己的孩子打雞血,讓他能夠精神亢奮地不斷進取。在查看雞娃的相關資料時,一場焦灼的教育競賽和圍繞著它的龐大焦慮中產在我眼前浮現。
  • 家教警鐘:多數的「雞娃」終將還會是普通人
    非也,不是娃娃變成了「雞」,而是家長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讓孩子跑得快些、快些、再快些,不停地給孩子們打「雞血」——讓孩子上各種補課班、興趣班、培訓班、輔導班……「葷雞」,就是讓孩子「主攻」語數外等重點課程;「素雞」,就是通過體育、音樂、美術等素質教育,提升孩子的藝術「品位」,豐富孩子的履歷,以便為孩子升學加分;「耐雞」,就是指娃能經受住父母安排的高強度學習任務而不被累趴下
  • 全民雞娃時代,鄭希怡女兒七歲前不學寫字的路子還行得通嗎?
    分歧出現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鄭希怡回憶起自己的童年,都是在家快樂玩耍的時光,她認為小朋友要在該玩的年齡玩,所以對於自己的孩子也是實行放養教育,還自曝女兒七歲之前都不會學寫字。而田亮則持有相反態度,女兒「森碟」田雨橙幾乎是全國人民看著長大的孩子,從小乖巧懂事,小提琴網球都是手到擒來。
  • 跟風雞娃只會讓你人財兩失!為什麼你的焦慮毫無意義?
    天啊,其他的孩子得優秀到什麼程度啊!這個世界太可怕了! 一直以來,海澱家長雞娃的瘋狂,都成了段子。 問:孩子4歲,英語詞彙量只有1500左右,是不是不太夠? 答:在美國肯定夠了,在海澱肯定不夠。
  • 苦不堪言的「雞娃」時代,好學童如何用「AI黑科技」讓媽媽放心?
    十分有限,更多的家長便退而求其次,開啟了性價比更高的「雞娃>「雞娃」大比拼,已成為中國K12教育的常態。,於是他們堅定的相信——孩子成績靠學區,孩子學習靠補習,孩子自覺靠媽媽。但是,雞娃下成長的孩子真的大有作為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