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羊羔酒已不知道味道,可是在國外博物館,留下裝這種酒的酒瓶

2021-01-15 騰訊網

中國酒文化源遠流長,並且中國也是世界酒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在歷代考古發現中,出土最多文物莫過於各類酒具,既有青銅的,也有陶瓷的,還有金銀的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大英博物館中有一件特殊的元代酒瓶,專家們研究之後發現,它竟然是一種裝絕世美酒的酒瓶。究竟是什麼樣的獨特酒具呢?又是什麼神秘的美酒呢?如果您也想知道答案,下面就讓小編就來給您揭秘吧。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大英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是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規模最大的博物館之一,它自1753年成立以來,在200多年間收藏了800多萬件世界各國的文物。在大英博物館眾多的展館中,東方藝術文化館是面積最大的展館之一,收藏了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數十萬件文物,其中又以中國的文物最為豐富,從商周青銅器,到唐宋瓷器繪畫,再到明清玉器金銀等,例如西周康侯簋,唐縣清涼寺壁畫,《女史箴圖》唐代摹本和大維德花瓶等等。

大英博物館的中國文物不計其數,但有一件酒瓶卻時常被人忽略,或許是因為它外表不夠光鮮亮麗吧。這件酒瓶呈方形,通體為灰白色,兩面繪有雲雷紋和人物畫像,瓶口略小,口沿外翻,在肩部還有繫繩的鈕,是典型的元代酒瓶造型。另外,在酒瓶的側面還有兩句詩詞清晰可見,即「金鐙馬踏芳草地,玉樓人醉杏花天」。一開始,文物專家們都沒太關注這件古酒瓶,但是最近幾年研究發現它或許不一般,因為它曾經所盛的酒是一種已經絕世的傳統美酒。

根據「金鐙馬踏芳草地,玉樓人醉杏花天」可知,其中的「杏花」是指代杏花村,雖然如今全國各地都有叫杏花村的地方,但是最初的杏花村是山西汾陽市的杏花村。提到山西汾陽,汾酒是個繞不開的話題,據考證在南北朝時期汾陽杏花村的汾酒就已經名揚天下了。杏花村盛產汾酒,但其實汾酒是對杏花村的酒的總稱,如果仔細區分,汾酒也還有上百種之多。或許您看到這裡會想,難道大英博物館的元代酒瓶是裝汾酒的?要說是,也對,要說不是,也對。

專家們經過研究確定,這件元代酒瓶裝的是一種獨特的汾酒——羊羔酒。據考證,羊羔酒起源於魏晉時期,興盛於唐宋兩朝,在元代成為暢銷海外的美酒佳釀。羊羔酒之所以歷經千年不衰,是因為它獨特的釀造工藝和釀造材料,才造就了獨一無二的口感。在史料中,對於羊羔酒的製造有著一些不同的記載,但是唯一相同之處在於都加入了嫩羊肉,如「嫩肥羊肉七斤,曲十四兩,杏仁一斤,同煮爛,連汁拌米」(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又同羊肉,多湯煮爛,留汁七鬥」(明·高濂 《遵生八箋》)等等。由此可見,嫩羊肉是羊羔酒的點睛之筆。

《舊唐書》記載,羊羔酒在唐代還是宮廷御酒,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貴妃醉酒」,就是因為楊貴妃喝多了羊羔酒。還有蘇東坡也是羊羔酒的「粉絲」,若他不是長飲羊羔酒,又怎麼能寫出「試開雲夢羊羔酒,快瀉錢唐藥王船」 這樣的絕美詩詞呢?還有清朝雍正皇帝也痴迷於羊羔酒,他還曾在御批中讓人購買羊羔酒,如「在寧夏有一種羊羔酒……朕甚愛飲,尋些來,不必多進,不足用時再發旨意,不要過百瓶,特密諭」。

隨著時代的變遷,製造羊羔酒的工藝也逐漸被人遺忘,雖然早些年市面上又興起了「羊羔酒之風」,但是和歷史上的羊羔酒卻並非是同一種的酒,估計味道也是有區別的。現如今,希望專家們能早日發現釀造真正羊羔酒的古法,好讓我們也品嘗一番帝王專享的美酒是什麼口味。

參考資料:

《羊羔美酒傳說故事》 作者:張存環 出版社:花山文藝出版社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劉立江的

相關焦點

  • 羊羔酒裡有羊羔嗎
    怎麼能少得了酒呢,無酒不成席。但今天這酒,您肯定沒喝過,甚至可能聽都沒聽過。篇題,是否勾起您的饞蟲了?《本草綱目》記載宣和化成殿釀造羊羔酒的配方。如此說來,羊羔酒中還真是有羊羔的。且聽首都師範大學侯會教授為您詳細分解《儒林外史》《醒世姻緣傳》中關於羊羔酒的趣事。
  • 雍正曾發密旨讓年羹堯進貢的寧夏羊羔酒,在古代竟然如此有名
    第一次知道羊羔酒,大概是在雍正的硃批奏摺裡。至於這個羊羔酒到底是個什麼酒,和羊羔有什麼關係不得而知。後來讀東京夢華錄,卷二御街篇,介紹一些酒店、商鋪、小吃店,曾經提到「羊羔酒八十一文一角」。宋朝大文豪蘇東坡在同客人暢飲羊羔美酒時,揮筆寫下了「試開雲夢羊羔酒,快瀉錢唐藥王船」的詩句。清朝學者李汝珍在《鏡花緣》中將羊羔美酒列為當時五十五種名酒之列。羊羔酒作為藥酒,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就有這樣的記載,「羊羔酒,大補元氣,健脾胃,益腰腎。」而且,對製法、用法及功效都詳加說明。有很多文學作品中提到「羊羔美酒」,現在想來,也許不是指「羊羔」和「美酒」兩種東西,大約就是指羊羔酒吧。
  • 歆饗課堂NO.3 酒瓶一出手,便知什麼酒
  • 羊羔酒裡原來真的有羊羔!你喝過嗎?
    羊羔酒起源於漢魏,興盛於唐宋,元時暢銷海外,在現代影視作品中也常常能看到它的身影。而在寧夏,有這樣一個祖祖輩輩製作羊羔酒的家族——唐氏家族。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編導:包麗莉攝像:郝眾淼《本草綱目》中記載:「羊羔美酒,健脾胃、益腰身、大補元氣。」而到了清朝,羊羔酒更是得到了雍正皇帝的硃批。
  • 《你的名字》中出現的口嚼酒,到底是什麼酒?
    古代的文獻《大隅國風土記》中,就有大隅國(現在的鹿兒島縣東部)村中的男女在口中將水和生米咀嚼,吐出來放入容器中,放置一晚釀成酒的記載。從當時開始這種酒就被稱為「口嚼酒」。在日語中,釀酒的釀讀作「醸す(かもす)」,這就是根據口嚼酒(口噛みの酒くちかみざけ)的嚼(噛む かむ)演變而來的。其實,這種做法有點類似於我們久嚼米飯嚼出甜味的體驗。
  • 《清平樂》裡曹皇后愛喝的酒,原來諸葛亮、楊貴妃都愛喝
    比如一次少年時的宋仁宗微服私訪回宮,身邊的內侍就詢問他吃什麼,有冷盤的「肘花」和「燻魚」、文火熱著的「炙羊肉」,還有「魚蓉慄米羹」,可惜很遺憾,心情不爽的宋仁宗怒氣衝衝都不吃,始終沒看見美食的真容。不過第三集出現的一種美酒,不僅名字浮想聯翩,而且男裝打扮的江疏影細品後讚不絕口,一臉沉醉回味無窮的模樣,就知道這定是一種好喝至極的美酒。此酒名喚「羊羔酒」。
  • 融在酒具裡的大文化:你的酒瓶子可能比你的酒還要值錢
    對比國外酒瓶普遍使用玻璃瓶、水晶瓶,很少有陶瓷酒瓶。中國的酒瓶除玻璃瓶外,陶瓷瓶佔有很大的比例,成了中國酒瓶一大特色。瓷瓶白瓷、青瓷、金彩瓷、鬥彩、粉彩、琺瑯彩、釉上彩、釉下彩等,品種繁多。中國的瓷質酒瓶,有著厚重的質感,這種質感是玻璃瓶和水晶瓶無法比擬的,它不滲透、不揮發,對酒液有著良好的保存作用。造型不同於國外酒瓶的造型大多是圓柱形、方形、橢圓形等,千篇一律造型較為簡單而中國酒瓶的造型新奇多樣,內涵豐富,百花齊放。
  • 愛喝酒的你,知道如何鑑別好酒嗎?教你區分勾兌酒和糧食酒
    想要知道如何鑑別好酒,先要知道什麼樣才算是好酒。若是好酒的話,就應該是用糧食製作而成的,這樣的美酒不會刺激喉嚨,更不會有上頭的感覺。還有就是,這個好酒的味道是比較豐富的,剛剛吃下去的時候,或許還會有一點點辣辣的感覺,但後來就會是多種味道湧上來,五味俱全。喝好酒的話,第二天也不會有不舒服的感覺。大家要買好酒的話,先要學會如何鑑別糧食酒和勾兌酒,反正勾兌酒肯定不能算是好酒。
  • 《你的名字》中的口嚼酒喝起來是什麼味道?
    歷史上的「口嚼酒」這種製作方法有點令人難以接受的酒,其實是現在大多數穀物酒的鼻祖,在中國的歷史文獻中很早就有記載。據民族學家凌純聲先生1961發表的《匕鬯與醴柶考》考證,「口嚼酒」是一種最原始的「發酵法」。我國古代「醴」酒的製作最初便是咀嚼法。其法是先把米嚼過,然後放置木櫃內,令其發酵,經過幾天,便成帶甜酸味的「醴」酒了。
  • 瑞典烈酒博物館:禁酒國度只說酒的壞處
    簡介這座極富娛樂性的烈酒博物館描述了瑞典與酒精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 , 這種關係數年間都是由國營壟斷企業瑞典國家酒業專賣局 ( System Bolaget ) 來調解的 。這座華麗的博物館位於兩幢18世紀的海軍大樓裡 , 展出內容包括了各種酒的歷史 、生產製造以及消費情況 , 此外還有關於節日傳統酒 、飲酒歌以及下酒小食等許多內容 , 最棒的是 , 你可以將參觀與品嘗 ( Skr200 ) 結合在一起 , 你可以在參觀路線中的幾個特定地點品嘗各種風味的酒這裡還有一間 「 宿醉室 」 、裡面播放著令人頭痛欲裂的音樂 、閃爍著刺眼的光線 , 還有個小劇院 , 裡面座位的角度和所播放的第人稱視角的影片讓你覺得自己真是有些醉了
  • 一瓶酒沒喝完,還能放幾天?
    不知你是否也有同樣的苦惱,一瓶葡萄酒,自己一次怕是喝不完,又不知道這瓶酒到底可以撐多久——第二天喝起來,味道似乎沒差,又似乎有點變化,好糾結到底是要繼續喝掉,還是倒去煮菜……▶▶像雪莉酒如果你的酒裡出現了類似堅果、燒焦的棉花糖或者煮熟的水果的味道,嗯這就有點尷尬了,如果你的酒並不是雪莉酒,那麼可能是酒出了問題。
  • 古代的酒與現代的酒一樣嗎?淺談國人對酒為何如此迷戀
    客觀來說,相比較於西方的葡萄酒以及猿猴所醞釀的果酒,這種酒醞釀的門檻更低,而且種類可供選擇,更為重要的是其實味道也更好,就算從營養價值方面或也會高一些。值得一提的是,古人在釀酒方面不僅有特色,而且在飲酒的方式方面也進行了很多的創新。
  • 酒韻齋推薦十大酒瓶包裝創新酒
    一: 河北邯鄲《永不分離酒》。梨在瓶中,該裝梨技術耐人尋味,出乎預料。
  • 不鏽鋼酒壺能裝什麼酒?不鏽鋼酒壺怎麼清洗?
    摘要:一瓶好的酒就要配上一個好的酒壺了。酒壺有分很多種材質的。分別為木質,玉質,不鏽鋼質的。不鏽鋼的酒壺質量是很好的,它樣子精緻,顏色多樣,受很多商家青睞。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下不鏽鋼救護能裝什麼酒,不鏽鋼酒壺的清洗方法。
  • 梨子酒的秘密!那麼大的一個梨,是怎麼放進酒瓶子裡面的?
    梨子酒的秘密!那麼大的一個梨,是怎麼放進酒瓶子裡面的?酒,可以說是最能夠在餐桌上烘託氣氛的存在了,對於成年人而言,酒對他們來說一點也不陌生,在朋友聚會的時候,吃燒烤,吃火鍋,吃涼菜,都是離不開酒的,老朋友聚在一起,喝一兩杯酒可以互相增進彼此的感情,促進交流,是有種很不錯的飲品。
  • 喝了幾十年白酒,才知道很多酒是透明瓶,就茅臺是白瓶,大有玄機
    但是大家平時喝白酒的時候,不知道有沒有注意大多數的白酒都是透明酒瓶裝的,而只有茅臺酒是白色的瓶子裝起來的,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我也是喝了幾十年的白酒,今天才知道裡頭大有玄機。茅臺酒不僅價格高,而且它的口感也非常好,是很多人都特別喜愛的一種酒,當然除了這一點不一樣之外,茅臺酒身上跟其他白酒最大的不同也是它的外包裝,因為平時的白酒都是用透明瓶子裝的,可是茅臺酒都是用白色的瓶子裝起來的,根本看不到裡頭的酒什麼樣子,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我也是詢問了茅臺酒廠的員工之後,才知道原來裡頭大有玄機。
  • 半生不識酒,識酒已暮年:酒博物館級講解
    2.醫家說:古代醫生認為酒是黃帝發明的,《黃帝內經》中有許多酒的醫學認知;3.考古說:考古專家從考古挖掘的酒器來分析造酒的原料和發酵方式,根據目前考古發現,認為起源於大汶口文化時期。(考古中發現大汶口文化時期酒器包含飲酒器、分酒器、盛酒器,甚至發酵的容器。)
  • 茅臺建國60周年紀念酒很珍貴,更珍貴的是「金絲楠木」裝典藏酒
    小魚兒話茅臺酒收藏(21)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茅臺酒600毫升裝欣賞2009年是祖國60華誕,茅臺專門發行了兩款紀念酒,這兩款酒專門採用了600毫升裝,以和60華誕紀念意義更加貼近。第二款:慶祝建國60周年紀念酒(2009)紀念酒」的包裝,以內涵「6」為主要設計理念,6邊形,60顆五角星,600ml容量,酒瓶瓶型肩部為六角形和「吉祥如意」、「飄逸的祥雲」的造型,並採用宜興紫砂陶燒制,配上六邊形,60顆星的銅製金屬皇冠蓋。
  • 「你的名字」中的口嚼酒喝起來是什麼味道?
    歷史上的「口嚼酒」這種製作方法有點令人難以接受的酒,其實是現在大多數穀物酒的鼻祖,在中國的歷史文獻中很早就有記載。據民族學家凌純聲先生1961發表的《匕鬯與醴柶考》考證,「口嚼酒」是一種最原始的「發酵法」。我國古代「醴」酒的製作最初便是咀嚼法。其法是先把米嚼過,然後放置木櫃內,令其發酵,經過幾天,便成帶甜酸味的「醴」酒了。
  • 茅臺酒瓶裡的珠子,據說撬開可多喝一兩酒,怎麼取出來?
    很多酒友都知道茅臺酒瓶瓶口有兩顆小珠子,然而很少人知道把這兩顆珠子取出,還能再喝一兩酒。現在製造假酒的人太多,連茅臺酒瓶都水漲船高。一個沒有破壞掉酒瓶裡珠子的53度飛天茅臺空瓶可賣到200元。由此可見這個小珠子在製造假酒的過程中也是很重要的存在。溫馨提示:如果酒倒不出來,就先用手掌在瓶底拍一下,因為有時候天氣的原因會造成這個珠子被空氣吸住。在茅臺酒完全倒不出後,不要丟棄酒瓶,將瓶口撬開,取出兩顆玻璃珠,還可以倒出一茅臺小杯的「發財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