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年味一年比一年淡,回憶裡那個熱鬧有趣的過年到底過什麼?

2021-01-18 董江波

不得不說,過去十幾年來,雖然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極大豐富,但傳統中國年——春節,卻漸漸失去了年味,變得一年比一年更淡。

說一千道一萬,我們回憶裡,那個熱鬧有趣的過年,到底過的是什麼?一言以概之,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現在的春節過年,沒有了團圓和走親戚。

第一,沒法團圓,團圓說起來簡單,但執行起來,太難了。現在,三四十歲的年輕人青年人,都幾乎長期生活在大中城市了,只有父母還在鄉下和小城市裡。

回一趟家,很困難,一家三口和四口,行李太多了。老家,吃穿用度住均不方便,除了住之外,剩下的,都得準備。回家過年一周或十幾天,怎麼吃、怎麼穿、怎麼洗衣服、怎麼住、如果寶寶感冒拉肚子了怎麼看病,……這些看似日常的問題,過年期間,都變成了極其麻煩的事情。

所以,很多人,乾脆不回家過年了,回去過年,不是團圓,而是遭罪啊。

於是,沒有了團圓,哪還有年味兒啊。

第二,走親戚,變質了,過年那簡直變成了「過劫」。在大中城市的青年人和中年人,回鄉一趟,一家三口或四口,車費三千出頭打底。夫妻雙方親戚,少說也有二三十家,走親戚費用8000元出頭。如果期間有感冒發燒等小病,又至少一千元沒了。回一趟家,至少一萬二沒了。

這不是走親戚,這簡直是走錢啊。而且,對中年人和青年人來講,你這個走親戚花出去的錢,只有支出,沒有回來的。你給長輩提了東西,但卻沒有人,到你家去送東西啊。

我這都沒算給親戚家小孩子們開出去的壓歲錢和其他開支。否則,直接至少漲50%開支。一萬二,瞬間變成一萬八千元。

而且,大概率事件,親戚們一年沒見了,拉東拉西的,各種說事兒,往往,過年期間,會有不愉快的口角發生。如果真發生了,大過年的,更鬧心。而且,人多一聚,再加上喝點兒酒,平時積累的矛盾,很容易變成爭吵,這根本無法避免。

所以,現在年輕人都想開了,自己一家三口或四口在哪兒,哪兒就是家,哪兒就是過年。畢竟,過好了自己的小家,那才是王道和正理。春節過年,不是越來越沒有年味兒了,而是,現在的人,更文明更理性了。

這樣一想,過年年味有沒有,也就無所謂了。(作者:董江波,筆名冷得像風)

相關焦點

  • 在赤壁過年一年比一年沒意思了?你是什麼感受?
    反正小編的感覺用一句話可以概括就是車多了,年味卻淡了!春節回老家,似乎是很多在外赤壁遊子的一次歸途,用家鄉一句話來講:「有錢冒錢肥屋過年。你有多少錢,你開什麼車,比你讀了多少書,你在幹什麼,你為社會做多少貢獻更加重要。這種價值觀赤裸裸,坦蕩蕩。車是多了,而年味卻每年都變得越來越淡了。特別是今年沒有了鞭炮聲,在城區過年的人對於年味變淡更有感觸!
  • 別再說春節的年味淡了,這些照片幫你找回年味!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玩轉手機攝影,ID:wzsjsy】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有人說現在年味越來越淡過年越來越沒意思了你的年味記憶是什麼?"「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 春節越來越沒有年味了~這年味到底是啥?
    來源:淺言舍歌劇《白毛女》裡一句唱詞:「賣豆腐賺下了幾個錢,爹爹稱回來二斤面。帶回家來包餃子,歡歡喜喜過個年」。這是何等悲涼的一個年,可他們也得過,咬著牙,含著淚也得過。快手、抖音、淘寶三個巨頭一夜往外扔幾十個億的吸引力和炒作力,把春節這道精神大餐幹擾的沒有了味道,同時,這道大餐確實也不敢苟同。四、孩子們的活動少了,這過年的氣氛也就淡了。
  • 「年集」熱鬧場景已不再,「年味」越來越淡,啥原因?或3點所致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的功夫2020年就要過完了,再過一個多月我們也要迎來2021年農曆春節。每到春節的時候,農村往往比城市熱鬧,無論是「趕年集」還是「串親戚」,過年的氣氛總是濃濃的。 對於80、90後而言,最期待的節日莫過於「過年」了!
  • 年味越來越淡,為什麼現在過年,年輕人會聞之色變?
    不知不覺,就又到了年底,2020年,註定是一個令人難忘的一年,因為新冠疫情,也讓這個庚子年在很多人的回憶中必然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然而距離過年還剩一兩個月,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對於即將到來的春節卻越來越怕了呢?
  • 新年這麼過 《熹妃傳》手遊年味濃濃
    雖說紅包是一年比一年鼓,但年味卻是一年比一年淡了……恩?誰說的?這麼覺得的你肯定是沒有來《熹妃傳》手遊中感受一下過年的氛圍。還有短短兩天就到大年夜了,來來來,讓《熹妃傳》告訴你,宮廷中的新年應該這麼過!
  • 農村春節習俗滿滿年味範,除夕前的集市,最後一波搶購年貨的機會
    在近些年裡,許多人都會在網上吐槽和感慨著一件有著淡淡憂傷的事,說是長大之後年味變得越來越淡了。可是,對於年味兒變淡這事兒,想來也是要分地域的。因為在一些比較偏遠的農村,年味兒依舊如初,因為就算你不刻意去查日曆,你身邊的人們的行動也會讓你明白是春節要來了。一、千門萬戶搶購日,帶回年貨迎除夕在每年除夕的前一、兩天,農村裡的人們都會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舉行一場熱鬧的大型集市。
  • 中國春節的劉德華,《恭喜發財》紅遍大街小巷,網友:年味滿滿!
    今天我要講的是中國春節的劉德華,《恭喜發財》紅遍大街小巷,網友:年味滿滿!春節即將臨近,很多商店也都開始循環播放起了劉德華的《恭喜發財》了,這是過年必備曲目。每年只要過年,總能聽到這首歌,真的是經典中的經典呀。最神奇的就是這首歌永遠聽不膩,劉德華的《恭喜發財》歌詞簡單易懂,旋律朗朗上口,只要聽過一遍就會像中毒了一樣不斷跟著唱。這首歌也是很好聽的啦。
  • 海豐人過年--最味的年
    二是小年之後,村裡車魚塘,年味在魚塘裡歡躍。十幾畝大的魚塘,從24日開始車水,一直車到27日。在這期間,男人們磨刀霍霍,26日殺「公豬(物質匱乏時代,為了過年有肉吃幾家人共養的豬)」,分完豬肉,分塘魚,接著,整個村子便響徹起刀與砧板的「交響樂」----剁魚丸,同時村子裡瀰漫著香氣四溢的「炸溜魚」味(一般是用剁魚丸剔出的魚皮、魚骨、魚尾蘸麵粉醬油炸的)。
  • 那時候我們怎麼過春節——這些老照片記錄了簡單而珍貴的年味!
    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年味開始變得越來越淡了。傳統民俗被漸漸的遺忘,那些歡樂時光也被留在了那個年代。▼ 1950年,北京過了新中國的第一個春節,那年毛主席年畫非常受歡迎。▼ 四代同堂過春節,好不熱鬧。
  • 楊靖| 年味散盡人亦老,歲月如歌憶濤濤
    歲月如梭,轉眼一年又一年,「年」就這樣靜悄悄的過了。在時光交錯裡,我們還沒來得及褪去青澀年華卻已都是物是人非,不知不覺就老了。今年過年,我把自己關了起來。電話關機,認真回想過去一年的點點滴滴。去年,除了欠下一屁股債和又長了一歲,發現再沒有任何收穫。
  • 詩詞裡過大年|過年到底過什麼?老祖宗看重「祀與戎」
    說起來,那個時候他只有七、八歲,但再小也是家裡的男人,也應該和父親一起跪拜、祭告。與此同時,婦女是為迴避的。一如《祭灶詩》裡的那句「男兒酌獻女兒避」一句。這也讓人難免想起了魯迅的《祝福》裡,在魯四老爺家當了傭人的祥林嫂,一開始不能參加祭拜也就罷了,到最後連參加準備福禮的活動也被禁止,「否則不乾不淨,祖宗是不吃的」。
  • 故都許昌的年味很濃,迎財神、殺年豬,旅遊過年、發微信紅包……
    1月22日,在許昌市區解放路農貿市場忙著採購年貨的68歲市民潘海民說,近年來,年味漸淡,這與社會快速發展和商品極大豐富大有關係。潘海民回憶,在他小時候,關於年味的記憶,是從喝過臘八粥,準備辦年貨開始的。20世紀五六十年代,老百姓生活還是非常困難,平時都是吃紅薯面做成的窩窩頭,又黑又硬,不好下咽,只有到了春節才能吃上白面和玉米面做成的饅頭。
  • 春節童謠,也是一種年味(春節童謠、詩歌40首).
    春節童謠是春節活動的重要內容,小編整理了40首最全、最新的春節童謠、詩歌,快來帶著孩子一起感受兒歌裡年味的快樂吧
  • 過年的習俗如何讓孩子了解?這樣講年味更濃!
    猶記兒時,最盼望的就是過年了,和家人一起貼對聯、放鞭炮、吃團圓飯、守年夜。。。濃濃的儀式感,承載了許多溫馨美好的回憶。如今年味兒越來越淡,很多傳統民俗漸漸凋零,關於新年,我們和孩子這一代共有的溫情記憶似乎越來越少。所以,我一直想找一些既有趣,又能讓孩子了解咱們傳統節日的繪本共讀。
  • 2019年春節放什麼歌 春節喜慶熱鬧的歌曲名單推薦
    2019年春節放什麼歌 春節喜慶熱鬧的歌曲名單推薦  春節是喜慶的,也是熱鬧的,是團圓的,也是溫暖的,春節一定要一家人唱起熱鬧的歌曲,才算完整啊,來看看2019適合春節唱的歌曲大全。2019春節喜慶熱鬧的歌曲名單推薦:  1、《祝福你》:採摘最美的鮮花,含笑送給你,在你耳畔輕輕說,祝福你快樂……  2、《同賀新春》:喜呀喜呀喜呀喜呀喜,同賀新春講恭喜,富貴又如意吉利,點起爆竹沖天飛……  3、《新年到》:一年四季到了歲末又是新氣息,二話不說輕輕抱拳說一聲恭喜,三羊開泰縱橫四海五路財神運財來
  • 正月初一:又是一年春節到,一年更比一年好
    正是這一天的存在,讓我們彼此找到心的所在,做回自己,心存溫暖,又增添新的力量,在新的一年裡繼續前行。春節是一種記憶,有了過年的熱鬧,才會明白回家的期盼心情。這一天,卸下一年的負擔,心情自在又放鬆,在廚房裡幫媽媽做飯,給爺爺奶奶捶捶肩,一起張羅一桌好飯,喝點小酒,聊點閒天。
  • 春節文化解讀,除夕傳說及過年風俗有哪些,讓我們過個喜慶歡樂年
    古代的春節人們也是早就備好年貨,首先準備的就是酒,因為有的要自釀糧食酒,就得提前燒制完。除夕家人圍坐一起守歲,大人孩子都喝點酒慶賀新年,還有闢邪的作用。那時的酒度數很低,所以我們經常看到詩詞和文學作品裡寫道,誰誰喝了幾大碗,要是現在度數高的白酒,喝一碗就都醉倒了。
  • 老舍、朱自清、汪曾祺小時候這樣過年
    對於中國人來說,一年最隆重也最熱鬧的節日當屬春節,俗稱過年。 不同的人,對「年」的態度是千差萬別的。 即使都是孩子,對「年」的期許也是不同的。
  • 年味越來越淡,如何給城市裡生活的孩子,營造過年的氣氛?
    我問她為什麼要曬被子,奶奶說:「要過年了,把房間整理乾淨,你睡起來也舒服。」「要過年了。」每當奶奶說出這句話,我會感覺真的快過年了。記憶中的奶奶,那時還沒有滿頭白髮,在家裡總繫著圍裙,到院子裡報一堆柴火,回到屋子裡給我生火做飯,我總是蹦蹦跳跳跟著奶奶到廚房,想要幫奶奶把火生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