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區,一個個「桂小妹」動起來,一批批「青和居」活起來……

2021-01-16 澎湃新聞

「在總書記的親自指揮下,我們經受住了疫情的考驗,英雄的城市浴火重生,英雄的人民鬥志昂揚!」

2020年9月8日上午,武漢市青山區工人村街青和居社區書記、主任桂小妹走進人民大會堂,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向全國人民講述青和居社區及武漢人民的戰疫故事。

守在電視機旁的社區書記們激動不已:「看桂小妹到人民大會堂發言,就感覺我們自己也站在了上面,特別自豪,我們看得熱淚盈眶!」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

青山區

正全面深化拓展

「五大工作載體」,

辦好群眾大大小小的事,

奮力推進青和居經驗全覆蓋,

以有溫度的黨建引領有成效的治理,

一群群「桂小妹」活躍社區,

一個個「青和居」綻放青山。

「社區強不強,關鍵看頭羊」——

一批批「桂小妹」活躍街頭巷尾

「如何用好、用活、用準黨員幹部常態化下沉力量?」

「社區工作者建立職業體系,隊伍怎麼帶?」

2020年12月18日,「桂小妹名書記工作室」交流活動如約而至,青山區5名社區書記和桂小妹圍坐一起,討論眼下最關心的問題。

這樣「頭腦風暴」式的交流會,深受青山區社區書記們的歡迎。

桂小妹書記工作室舉辦社區書記論壇。

「桂小妹名書記工作室」設立以來,以師帶徒的方式,線上、線下傳經驗,坐診、出診教方法,旨在培養一批桂小妹式的「紅色頭雁」,打造一批青和居式的示範社區。

向桂小妹學習,學到了什麼?

「學到了百折不撓的韌勁,學到了為民服務的情懷。」青山鎮街船廠社區書記卿暢說,現在的船廠社區,全體社區工作者都將「是黨派我來為您服務的」作為座右銘,用好用活「敲門18法」,建立「察民情、聽民聲、解民憂」長效機制,「三供一業」和老舊小區改造施工得到越來越多居民的支持和理解。

「學到了抓班子、帶隊伍的方法。」紅衛路街八大家花園社區書記潘露說,現在的八大家花園社區按照小區、院落分布分為3個片區,社區「兩委」成員擔任片區綜合黨委書記、網格片長,讓治理更精細,「周例會、日碰頭、月總結」讓每一名社區幹部心中有數、肩上有責、眼裡有活。

經歷疫情大戰大考,青山區迅速落實省委、市委關於健全社區工作者隊伍職業體系和社區黨組織書記事業崗位管理試點政策,社區工作者人均增加工資近2000元,22名社區書記通過專項招聘取得事業編制,6名社區「兩委」通過定向考錄成為公務員。

「2000年,我在社區工作時每月260元;現在每月6000多元,實行事業崗位管理後,只要幹得好,年收入還會增長。」鋼花村街119社區書記鄭玲莉說。

待遇提高了,大家的幹勁更足了。

加班加點,為居民忙碌。不少社區的黨群服務中心,白天人聲鼎沸,晚上燈火通明。

職業「天花板」打破後,青年才俊們也來了。

2020年11月,青山區招聘38名社區工作者,2421人報名應聘,包括武大、華科、華師、中南財大等名校的畢業生。

前有標兵,後又追兵!青山區各社區幹事創業、比學趕超氛圍濃厚。

「現在各級領導都關注重視我們,不擼起袖子鉚起來幹,對不起組織的信任和重託!」

「我現在有強烈的危機感,為了不被取代,必須爭分奪秒幹事業!」

談工作、談未來,青山區的社區書記們激情滿滿。

深化拓展「五大工作載體」——

辦好群眾大大小小的事

為民的事無小事,大量工作在基層。

如何把人民群眾大大小小的事情辦好?

以群眾需求為導向,打造新陣地,服務有形化。

青山區將深化拓展「天天敲門組」「順順吧」「好樣的工作隊」「社區好味到大食堂」「四點半學校」等「五大工作載體」作為推廣青和居經驗的重要抓手,把群眾需求和問題解決在基層「最末梢」。

青和居社區「天天敲門組」為居民送年曆。

——天天敲門組,敲暖人心促和諧。全區86個社區以網格、小區為基本單元,全覆蓋組建「天天敲門組」,以社區工作者為主體,廣泛吸納下沉幹部、居民志願者參與其中,通過經常性「敲門」探訪,第一時間收集、發現、處理居民訴求。鋼都花園123社區網格員在「敲門行動」時,為獨居老人換上適合她使用的新馬桶,並解決因換馬桶帶來的漏水和地面防滑等問題,把溫暖送到老人心坎上。

117社區「順順吧」調解矛盾。

——「順順吧」,順心順氣解疙瘩。每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都開闢了氛圍溫馨的「順順吧」功能室,由社區律師、人民調解員、街道幹部、「兩代表一委員」等組成「順順服務團」,引導居民用法治思維處理矛盾、紓解情緒。紅鋼城街六街社區「順順吧」的街道幹部、下沉法官主動上門,從法律、情理角度幫轄區老人的5個兒女公平分配財產,一家人重歸於好。

——「好樣的工作隊」,快速響應解難題。79家職能部門全覆蓋組建「好樣的工作隊」,逐一明確結對下沉社區,既充實基層治理力量,又錘鍊幹部隊伍作風,真正實現「街道吹哨、部門報到」。疫情期間,工人村街青康居社區防疫力量不足,青山區信訪局「好樣的工作隊」8名黨員幹部在社區當起快遞員、採購員、搬運工。

八大家花園社區「四點半學校」開展科普實驗。

——「四點半學校」,解決家長後顧之憂。為解決雙職工家庭子女放學後無人看護的難題,青山區根據轄區人口分布、居民訴求,依託社區(村)黨群服務中心打造22家「四點半學校」,由專業社工進行管理,多才多藝的黨群志願者等廣泛參與,實現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有機銜接。八吉府街向家尾村開辦青山區農村地區第一家「四點半學校」,幫工作三班倒的家長們管好孩子,受到村民熱烈歡迎。

——「好味到大食堂」,提升老年人宜居幸福感。利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老年人服務中心等公共服務和其他場地設施資源,打造17家「社區好味到大食堂」,由公益性社會組織運營管理,並享受一定政策扶持,及時回應老年人居家養老就餐難題,為年老體弱、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志願送餐服務。去年1月,青山鎮街「社區好味到」大食堂開業當天,就吸引轄區百餘名老年人前來就餐。獨居老人李爹爹說:「食堂飯菜味道好,健康安全,讓老人吃好飯、少花錢。」

走訪各大社區,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發現,「五大工作載體」在青山區蔚然成風,把黨的溫暖送到群眾身邊,讓幸福感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

答好新時代「必答題」——

黨建「小單元」推進基層大治理

2020年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時,就深化新時代黨建引領加強基層社會治理,給湖北、武漢出了一道「必答題」。

青山區以高度的政治自覺「領題」「答題」,及時總結疫情期間以小區為作戰單元進行封控、保供等工作的經驗做法,積極探索小區黨建模式,讓紅色基因植入小區。

「電梯停了,我上不了樓。」

凌晨4點,青和居社區物業接到電話。經查,是消防管道出現漏水點,導致12棟4部電梯停擺。

次日一大早,由樓棟小組長、物業工作人員、網格員、下沉黨員、志願者組成的消防應急小分隊迅速上崗,對消防管道和電梯進行搶修。

12棟有31層,共有住戶300多家、600多人。考慮到有些獨居老人不能下樓,應急小分隊還專門派人給老人送午餐。

下午5點,電梯已正常運轉。小區居民紛紛伸出大拇指,為應急小分隊的高效工作點讚。

成立應急小分隊,是黨員常態化下沉後,青和居社區立足平時、著眼戰時推出的新舉措。

119社區應急工作隊開展消防演練。

「經過疫情大考,我們深刻認識到,只有不斷縮小服務單元,延伸服務觸角,治理才能更精細,群眾需求才能更好更快滿足。」青和居社區書記桂小妹介紹,社區已在東西兩個片區設立黨支部,在小區內設立黨群服務驛站,成立消防、治安、水電氣、自然災害、公共衛生5支應急工作隊,及時處理群眾訴求,實現矛盾問題化解「早快小了」。

千方百計將黨組織和黨員作用發揮到最基層、社會治理最前沿、為民服務最深處,青山區亮點頻出。

紅色物業,把服務送到心坎上——

蔣家墩社區「三方聯動」維修下水管道。

2020年11月,新溝橋街蔣家墩社區依江畔園小區8棟下水管道破裂,汙水漫溢,嚴重影響居民生活。小區「紅色物業」主動擔當,放棄原定的啟動公共維修資金方案,自己請人來維修,費用從3萬元降到5000元,時間縮至一星期,居民拍手稱讚。

六方聯動,老舊小區改造順利推進——

鋼花村街119社區是典型的老舊小區,引進「紅色物業」後,小區煥然一新。改造工程啟動後,社區「三方聯動」拓展成「六方聯動」,把施工方、監理方等納入社區「大黨委」,協調各方事務簡單高效。

藉助網際網路+,服務送到家——

「生活好幫手」服務平臺上線後,青山區通過「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模式,將「紅色物業」從居民「家門外」延伸到「家門裡」,滿足居民個性化需求。臥病在床30年的朱德貞老人,在家撥打紅色物業「生活好幫手」熱線,樓棟新修無障礙通道,他終於可以坐著輪椅出門了。

民有所呼,我必有應。

不斷創新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機制,凝聚各方合力,青山區社區黨建已形成「眾星拱月」「月明星燦」的良好局面。

站在建黨百年、

「十四五」開局新徵程上,

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青山區重整行裝再出發。

原標題:《這個區,一個個「桂小妹」動起來,一批批「青和居」活起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公布 讓古籍裡的文字活起來
    中華古籍浩如煙海,在千百年的流傳中,成為中華民族歷史記憶、思想智慧和知識體系的一種載體。對珍貴古籍的保護、修復和活用,關乎中華文脈的延續和傳承。  自2007年「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實施以來,我國古籍保護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
  • 體育讓鄉村校園「動」起來
    安青網訊10月1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要把學校體育工作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到2022年,配齊配強體育教師,開齊開足體育課,辦學條件全面改善,學校體育工作制度機制更加健全, 教學、訓練、競賽體系普遍建立,學生身體素質和綜合素養明顯提升。
  • 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公布——讓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活起來
    五代後唐天成二年刻本《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一卷》中華古籍浩如煙海,在千百年的流傳中,成為中華民族歷史記憶、思想智慧和知識體系的一種載體。對珍貴古籍的保護、修復和活用,關乎中華文脈的延續和傳承。自2007年「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實施以來,我國古籍保護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
  • 安徽財經大學「VR」+ 讓黨課「活起來」 讓思政課「動起來」
    安徽財經大學「VR」+ 讓黨課「活起來」 讓思政課「動起來」 2020-12-21 10:20:24   來源:安青網
  • 巧用動詞,讓作文動起來,活起來。
    這個時間段引導孩子使用各種寫作方法,讓作文內容更加精彩,寫作手法多樣化。為今後的寫作勾勒出大致雛形。作文寫作方法多種多樣。對於三四年級孩子來說最好選擇貼近學生生活,學生能夠接受的寫作方法。今天就來講講動詞在作文中的使用。動詞在寫人的作文中就是動作描寫。動詞是表示事物的動作、存在、變化的詞。例如「走」「打」「趴」等。使用好動詞是開啟語言表達大門的金鑰匙。
  • 青陽路社區:志願服務「活」起來 區域共建「動」起來
    合肥在線訊(記者 李靜 通訊員 王薇 季雲岡)三月是每年的「學雷鋒月」,在此期間,蜀山區五裡墩街道青陽路社區通過開展疫情防控宣傳、走訪慰問困難群體、關愛老人和兒童和愛國衛生運動等志願服務,積極引導轄區內志願者實踐服務精神。
  • 普法興起來活起來實起來
    「『七五』普法的5年,是秦皇島市實施開放戰略、創建文明城市、落實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大力推進依法治市的5年。」秦皇島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市法治宣傳教育領導小組組長閆五一對《法治日報》記者說,該市讓普法興起來活起來實起來,不斷打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使法治之花在文明港城處處綻放。
  • 橫店中心幼兒園夢上海園區:讓區角環境「活」起來
    「有些區活動量大,容易有噪聲;有些活動量小,需要安靜,所以要合理安排將相對靜的區安排在一起……」連日來,東陽市橫店中心幼兒園夢上海園區老師們正在移動區角櫃,改造區角環境。遊戲是幼兒自主學習的重要方式,是教師觀察幼兒的最好時機。
  • 「動漫+文創」讓泰山文化「動」起來、「活」起來
    日前,泰安市泰山區泰武文化傳媒公司負責人王凡介紹說,在剛剛結束的2020泰山藝術節集中展示活動中,公司展臺前圍滿了前來諮詢和購買產品的市民和遊客。  王凡領銜帶領的泰武文化傳媒公司主要從事影視動漫製作,致力於宣傳和傳承泰山文化,用動漫的形式,傳播泰山文化。今年初,新冠疫情防控期間,公司聯合泰安市電視臺公共頻道,利用15天的時間,趕製由泰山石敢當文化節組委會監製的20集新冠疫情公益動畫片《動畫說疫,小敢當公益大講堂》,被選送為武漢抗疫優秀作品,並登錄CCTV央視動畫、學習強國等媒體及學習平臺。
  • 慢綜藝「動」起來了
    【視線】慢綜藝「動」起來了近期,綜藝《中餐廳4》出現了「特殊客人」——湖南城陵磯港口工人和他們的家人。這個情節也登上熱搜,它讓觀眾通過美食節目了解到城陵磯港口建設的宏大,以及港口工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狀態,還見識到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巴陵戲的當代發展模式。
  • 三八活動|新疆姐妹動起來家居衛生搞起來美麗庭院靚起來
    三八活動|新疆姐妹動起來家居衛生搞起來美麗庭院靚起來 2020-02-28 22: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百園增效」行動讓土地資源活起來 河南:盤活產業集聚區50萬畝...
    河南省政府副秘書長景勁松說,河南產業集聚區經過多年發展,已經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主陣地和增長極,但也存在不容忽視的問題,例如發展不平衡、主導產業不夠突出、創新能力不足等,特別是自然資源利用效率還不夠高,質量效益亟待進一步提升。
  • 2020年深圳市「全市動起來」 全民健身系列活動正式啟動
    央視網消息 4月28日上午,2020年深圳市「全市動起來」全民健身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深圳市體育中心體育場舉行。該系列活動從5月開始,整合社會各界力量,舉行300項以上內容豐富、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活動,倡導市民走出疫情,參與體育鍛鍊,再次掀起全民健身熱潮。
  • 讓照片動起來,讓生活動起來
    當然,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事情,孩子的成長變化,很多父母會拍下每一個成長的瞬間;和朋友出去旅行,我們會拍下沿途的風景,也會來一些自拍,與風景合影,留作紀念;生活的所見所聞,有些人也會拍一些照片進行分享
  • 讓木頭「活」起來
    古稀匠人趙立行:讓木頭「活」起來本報記者 康學翠 本報通訊員 高 箐 李冠達一塊木頭,在平常人眼裡,只是一塊木頭,平淡無奇。但在趙立行眼裡,也許就是一隻孔雀、一條鯉魚、一隻雄雞。出師後,趙立行開了一間「木匠鋪」,說是「木匠鋪」,其實就是把各種做木匠活用的工具、材料等都堆放在自家院子裡,平常就在院子裡幹些木匠活兒。鋪面不大,名聲不小。趙立行幹活仔細,做的門窗、家具等木匠活兒都特別精巧,村裡讓他做過門窗、家具等木匠活的村民都對他稱讚有加,找他做木匠活兒的人也越來越多。至今,趙立行與木頭打交道已有60年。
  • 視線:慢綜藝「動」起來了
    2020-09-20 02:28:00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劉小燕近期,綜藝《中餐廳4》出現了「特殊客人」——湖南城陵磯港口工人和他們的家人。這個情節也登上熱搜,它讓觀眾通過美食節目了解到城陵磯港口建設的宏大,以及港口工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狀態,還見識到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巴陵戲的當代發展模式。
  • 多彩文體活動讓職工動起來
    原標題:多彩文體活動讓職工動起來   籃球聯賽已舉辦6屆、足球聯賽舉辦6屆、拔河比賽已舉辦8屆、毽球比賽舉辦5屆、健步走舉辦八年、書畫攝影展也已經舉辦七年……在經開區總工會職工文體部餘偉的總結中
  • 廣州打造文化之城品牌 讓傳統文化底蘊活起來
    打響四大文化品牌  讓傳統文化底蘊活起來  「十三五」期間,廣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黨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總體而言,就是加強保護開發,讓傳統文化底蘊「活」起來,打響紅色文化、嶺南文化、海絲文化、創新文化四大文化品牌,讓傳統文化不斷煥發出時代光彩,廣州嶺南文化中心的地位和功能進一步突顯。
  • 臺上演著非遺劇種、臺下網紅直播帶貨 廣西非遺京城活起來
    一曲壯鄉風情的《等你來》打開了遙遠而神奇的八桂大地美景,隨後,包括「壯美廣西·多彩非遺」2020 廣西非遺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北京)展示活動開幕式,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展演,廣西非遺手工技藝類商品、貧困縣區名優特產展陳,廣西國家級、自治區級非遺代表性名錄項目宣傳展示等活動一一展開。
  • 「高達,真的動起來了」,日本聚集一批工程師,打造可活動機甲
    工作人員打算在神奈川縣橫濱市山下碼頭,打造一臺依據作品裡高達實際高度和大小,足足有18公尺高的高達。也就是說,工程師等等一整個數十人的團隊所有製作的前提都是為了讓這18米高的高達,動起來。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高達的骨架特意製作成24處可動關節,每一處都需要價值不菲的器械還有精密的計算,任何一個環節的數據出錯都會影響整臺高達的正常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