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宰治「抄襲」了嗎?

2021-02-08 澎湃新聞

太田治子 鳳凰網讀書

4月20日,日本小說家太宰治長女津島園子去世,享年78歲。

太宰治(本名津島修治)一生留下三女一男,作為與門當戶對的正妻所生的第一個孩子,園子大抵度過了安穩的一生。這難免讓人們再度憶起太宰還有另一個女兒——太田治子,和那位沒有得到名分的情人、朋友、助手太田靜子。

圍繞在他們身上的故事似乎更撲朔迷離一些:太田靜子曾將自己追憶母親太田紀沙所寫的《斜陽日記》送給太宰治,後者在此基礎上創作了《斜陽》;後靜子生下女兒,太宰治為女兒取自己名中一字「治」;不久兩人斷絕關係,太宰治與他人「殉情」而死。

後來,太田治子將這些事寫進了自己的書裡。儘管相比於家庭回憶錄,這本書更像一場公開討伐——控訴父親「抄襲」,指責他對母親的不公。

本文將書中片段作一摘編,談及《斜陽》到底是不是抄襲之作、太宰和太田之間的真假愛情、治子的為女之心。憑藉這些,我們或許可以一瞥日本文壇「網紅級」人物、文豪太宰治的另一面。

《斜陽》是抄襲之作?

全書極大篇幅為太田治子對父親「抄襲」的指控。她說,「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是太宰治挪用朋友的詩句(原作者寺內壽太郎,被太宰治用作《二十世紀旗手》的副標題);暢銷作品《斜陽》也是借鑑母親太田靜子的個人日記創作完成的——在從「粉絲」發展為戀愛對象之前,父親敏感地捕捉到母親身上的文學基因,因此一邊鼓勵她寫日記,一邊遊說她將日記為己用。

太宰曾對母親說:「你身體看起來不夠強壯,應該不適合寫小說。還是寫日記吧。」

母親遵照太宰的話開始書寫日記,同時也並未忘卻太宰的《女生徒》和《正義與微笑》都由別人的日記改寫而成。

「我把身體、心靈和日記都向太宰敞開,想尋覓活在太宰筆下的自己。」

我讀高中時,每當聽到母親這樣說,都會渾身顫抖,想拔腿逃離。

可是現在,我正試圖把它當成事實,冷靜地接受它。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太宰擅自挪用了這一行詩句,使寫下它的詩人感到「生命被偷走」,從此行蹤不明。那個詩人就是太宰的好友山岸外史的表兄弟寺內壽太郎。他賭上了自己的整個人生,才孕育出那樣的詩句。

母親當時可能還不知道太宰這段年輕時的往事。她打從心底裡認為,將日記獻給藝術的惡魔是一種無上的愉悅。然而與此同時,她可能也想親自將日記書寫下去。她並不想放棄文學的夢想。

母親開始寫的日記,其實是筆隨心動的「回憶錄」。徹底擺脫了「獨白之作」時的痛苦,她反倒寫得格外流暢。

她從疏散到下曾我開頭,到錯把蛇蛋當成毒蛇蛋燒掉那裡,突然感到胸中異常苦悶。那是鄰居小孩從後院竹籬間找到的白色小蛋,共有十個。母親覺得萬一孵出十條毒蛇可不好,便決定把蛋扔進火裡燒掉。然而蛇蛋遲遲燒不著。

後來母親得知那是普通蛇蛋,便把它們埋到了梅花樹下。太田紀沙女士得知此事備受打擊。因為丈夫守先生去世那天傍晚,家附近幾乎所有的樹上都出現了蛇。

母親看著太田紀沙女士失去血色的面孔,覺得自己心底住著醜陋的毒蛇,這毒蛇總有一天會將這位萬分悲憫而美麗的母蛇咬死。

這一段,太宰只把一個漢字詞改寫成了假名讀音,其他原樣照搬到了《斜陽》裡。

太田紀沙女士去世後不久,母親曾給太宰寫過一封商談的信。她在信中稱呼太宰為「M·C先生」(MyChekhov),又在下一封信中稱其為「MyChild」,最後又變成了「MyComedian」。

這些稱呼全被用到了《斜陽》當中。

不知從何時起,太宰就直接引用起太田靜子的日記來。或許,他意識到自己沉浸在太田靜子牛奶浴一般的文字中,自我厭惡的同時,又想不出別的書寫方法。

我覺得母親的那張臉孔,同剛才那條悲傷的蛇有某些相似之處。而且,我胸中盤踞著一條毒蛇,這條醜陋的蛇,總有一天要把那條萬分悲憫而無比美麗的母蛇一口吞掉,不是嗎?為什麼,為什麼我會有這樣的感覺呢?

我把手搭在母親柔軟而溫潤的肩膀上,心中泛起一種莫名的惆悵。

這段《斜陽》中的關鍵文字,也是直接從日記上摘抄而得。

照片上顯示,晚年的太田紀沙女士非常消瘦。母親在日記中寫的是「母親消瘦而溫潤的肩膀」,太宰只對這裡做了改動。那柔軟的肩膀,其實屬於太田靜子。

不過,太宰對火災場面結尾那幾行做了一些改寫。

過了一會兒,母親說道:

「沒啥大不了的,木柴本來就是為了著火用的。」

我一下子樂了,嘻嘻笑起來。

這個「嘻嘻」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如果心裡帶著由衷的歉意,應該絕對發不出那種笑聲來。母親從未露出過那種輕視別人的「冷笑」。那應該是太宰的笑。

人以「萬物之靈長」自居,其實和其他動物並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差別,您說對嗎?不過,媽媽,倒是有一點,恐怕您不知道,其他動物絕對沒有而人類獨有的東西,那就是秘密,是不是?

《斜陽》第二章最後這段話,並沒有記錄在母親日記中。那是太宰治自己想出來的。他只想把太田靜子當成自己的「秘密」。然而母親即使到了晚年,也極度厭惡這個字眼。她說,那是飽含著陰影的字眼。

▲太田靜子和女兒治子

父母之間,有愛情嗎?

太田治子還寫到父母之間扭曲的愛情。顯然,兩人之間有諸多溫暖的回憶,但她認為這是「狐狸與狸貓相互欺騙的一面」——太宰治先以日記為目的,接近、親近太田靜子,而後才對靜子產生了愛。在靜子把日記送給太宰之前,這段感情只是她一個人的偶像崇拜和單相思。直到父親開誠布公地講出「我想要靜子的日記」,母親才意識到兩人關係的脆弱和虛無,提出的對應索求是「我想要孩子」。太田治子還說,父親本想在寫完《斜陽》,就與母親共赴黃泉。

「如果太宰叫媽媽一起死,你會跟他一起嗎?」

長大後,我曾經問過這個問題。

「如果沒有生下你,可能真的會跟他一起死。當時我覺得,我是個很怕死的人,所以跟好幾次嘗試自殺的太宰在一起,一定會不再害怕死亡。後來我發現,太宰其實比任何人都害怕死亡。」

母親這樣說。

「昨晚我幾乎沒合眼。」

太宰說。

「我一直醒著,直到外廊玻璃門露出湛藍的顏色。阿修羅往空中伸出的四條手臂,就是我的手。」

他這樣說道。太宰曾在半夜繞過隔開兩人的屏風,來到母親枕邊,親吻了一下母親,便馬上回去了。而她當時只是裝睡,實際感覺到了一切。

「您還在為昨晚生氣嗎?」

母親曾請求他不要更進一步。

「很好,昨晚真的很好。我感覺心靈受到了滌蕩。」

太宰的聲音聽起來無比清澈。周圍的霧氣漸漸散去,現出蔚藍的晴空。

「靜子跟我在一起,什麼時候感到最快樂?」

母親聽了他的話,馬上想到曼斯菲爾德《共同眺望之人》裡的文字。

「我最喜歡現在這樣,兩個人靜靜地坐在一起。」

他的側臉如佛像般寧靜。

母親曾無數次提起那天早上兩人的對話。她說,如果兩個人彼此珍重,就不應該過早同床共枕。不知何時,那些話成了對我這個女兒的道德教育。我在成長過程中,一直對母親的話深表認同。同時,我也很喜歡那兩個只用親吻迎來純淨清晨的人。

太宰治似乎時刻都在追求死亡。

「我很喜歡這樣的遺址和墓地。想著那麼多死去的人,我會感到內心寧靜……我總是在想,乾脆死掉算了。」兩人並肩坐在一塊大石上,太宰這樣對她說。

「您不怕死嗎?」

母親問道。

「不怕。我怕的是人,所以我想死。」

太宰回答。

但我認為,就算怕人,也可以活下去。

說到底,我感覺太宰最害怕的是害怕他人的自己。對他來說,太田靜子是少數幾個無須懼怕的人之一。

「我現在想活下去了。今早靜子下樓到餐廳後,我一個人躺在床上吃吃笑了起來。看來靜子發出的電波一直傳到了我心裡。我本想思考一下,為何會感覺如此幸福。可我發現,自己已經幸福得無暇做那些思考了。」

(太宰治對太田靜子說過的話)

兩人並肩走在下曾我的梅樹林裡。周圍看不到紅梅,一片皆是純白的花朵。

淡淡的甜香讓母親陶醉其中,但很快被太宰的一句話給驚醒了。

「靜子也有梅花香。」

她覺得那句奉承過於肉麻,同時想起了小時候教她短歌的六條篤老師為她寫的那首詩——「這是牛奶澆灌的花兒」。那句話裡,或許融入了真實心跡。

「朝思暮想,螢光似吾身。魂牽夢縈,點點均吾玉。」

太宰緩緩邁著步子,口中默念一年前寫在詩箋上的和泉式部和歌,聲音清澈透亮。

「細雨綿長,螢蟲隱木蔭。暗草蒙露,冷火獨煌煌。」

母親也輕聲讀出了另一張詩箋上的無名氏之歌,隨即害羞地低下了頭。

穿過梅樹林,兩人來到御殿場線的陸橋前。山丘另一頭隱約能看到富士山的輪廓。母親扶著水泥橋扶手,凝視下方細窄的鐵軌。

「笨蛋,笨蛋,你快下來。」

太宰在下面叫著。母親並不理會。

「摔下去怎麼辦?危險,危險啊,快下來。」

他又叫著跑了過來。

「你把我嚇壞了。來,再也別亂動了。」

母親被他緊緊抱在懷裡,突然感覺他就像個膽怯的小男孩。她覺得,自己仿佛成了媽媽。同時又深深意識到,他一個人無論如何都死不了。

「萊蒙託夫詩中有一節寫到了『蚌病成珠』。」

到達下曾我那天晚上,太宰這樣說著,送給母親一顆大珍珠。那顆珍珠個頭太大,簡直像仿製品。

不管怎麼說,母親都不太高興。因為她不太喜歡珍珠。再聯想到萊蒙託夫的詩句,更讓她覺得珍珠成了太宰苦惱的結晶,讓她難以直視。

「《斜陽》完成後,我要送你藍色的石頭。就藍寶石如何?」

第二天早晨,兩人從二樓窗戶眺望著藍色大海,太宰對母親這樣說。他究竟有幾句是真心呢?年初在吉祥寺,他曾無比務實地說「我給你一萬日元」,那與他現在這句話實在差太多了。我想,他應該是發現太田靜子並不喜歡他從黑市上搞來的假珍珠,才說出了那句話。他當時一定沒有去想,藍寶石有多麼昂貴。

然而母親卻十分高興。她心裡想像的,是藍色透明的玻璃寶石。

▲太宰治在銀座酒吧

愛母親,那麼恨父親嗎?

太田治子的書寫是矛盾的。她毫不掩飾對父親最惡意的揣測——稱他「倨傲」「裝腔作勢」「變色龍」;但同時,她也確通過母親的日記、口述,不斷對父親產生著新的認識——「純潔」「溫情」「是個孩子」「誠實而正直」。在看到他親筆寫下的自己的出生證明後,更是直言感激。最後,談及父親「為文學獻身」,她也表達了理解。

母親反覆對我說,若太宰是那種拋妻棄子的男人,她決計不會喜歡上他。正因為太宰治始終背負著對那些曾經交往過的女性的罪惡感,才會在與太田靜子越來越親密的同時,也想肩負起對家人的責任。

「如今我被現實(生活)逼到了窘迫之境,而內心的苦惱仿佛因此模糊了些許。這就是現實生活與普魯斯特所謂真實感之間的落差。

我仿佛在幻滅的悲哀中,掙扎著生存。

從記事起便疲於現實生活的孩子,會抗拒一切的幻想,成為冷酷的現實主義者。」

身患重病的母親領著三歲的我離開下曾我時,曾經匆匆寫下了這樣一張便條。

從小就被母親定義為「冷酷的現實主義者」的我,如今卻在書寫著這些文字。母親生下我時,確實沒有半點現實主義思想。母親一直都不明白,脫離生活的浪漫主義總有一天會被消磨殆盡。直到我們山窮水盡,不得不離開下曾我那天。

但是我認為,在我出生前幾年,與太宰一道站在形如十字架的腐朽路標前,母親眼中看到的無疑是現實。

母親後來告訴我,當她清楚自己確實懷上孩子時,對太宰的愛慕一時稀薄了許多。比起戀愛,她心中有著更強烈的保護腹中胎兒的感情。她還說,那種感覺就像流浪母貓懷孕後,會警惕向它靠近的公貓一樣。

但有一點很明顯,除此之外,他們之間還有那種男女特有的心理活動。就像蹺蹺板一樣,一方積極靠近,另一方就會退卻。

我感覺,太宰治在把作品放到第一位的同時,也真心幻想著跟太田靜子到京都生活。

翻開太宰治昭和九年二十五歲時寫的《他不是從前的他》,就會發現裡面竟預言了他的變色龍性質,著實有趣。

「那個人只會模仿。他哪來的什麼主見,全都是受了女人的影響。跟文學少女在一起就談論文學,跟市井之人在一起就成了小市民。我明白得很。」

其中一個女人口中的他,仿佛就是太宰其人。

「我懷上孩子了。」

太田靜子鼓足勇氣說。

「沒關係。靜子是個好孩子,靜子做了一件好事。」片刻沉默過後,他說出了這句話。

我想,彼時的變色龍可能在心中號啕大哭。他還想繼續享受二人世界,還想讓出生於近江的母親帶他走遍京都。母親這麼快就懷了孩子,即使被怨恨也毫無辦法。可是我認為,他對母親說的那句「靜子做了一件好事」並不虛假。那句話裡滿是太宰的溫情。可以說,這也是一種「服務精神」的體現。

證明:

太田治子

這是我的愛女

望你能夠健康成長

並為父親驕傲

——昭和二十二年十一月十二日,太宰治

我雖然很想盡數太宰的不足之處,還是對專門為我寫下這些文字的父親充滿感激。

昭和二十三年六月十三日深夜,太宰治與山崎富榮女士在玉川上水投河自盡。母親當時很是感慨,只有山崎女士才能陪他走到這一步,而她絕對做不到。在決意死亡之際,太宰心中活下去的願望反倒愈發強烈了。他像哈姆雷特那樣,直到最後一刻都無法停止內心的動搖。

投水之後,人們在他工作室桌上找到了太田靜子的日記。或許,對無意中摘抄了大量日記內容一事,太宰還是非常害怕的。我想,他在面臨死亡時,強迫性焦慮也愈發強烈,甚至想到了自己可能被起訴。他腦中想到的並非太田靜子,而是正氣凜然的弟弟通。這樣一來,又讓他十分眷戀自己與美知子夫人組成的家庭了。他心裡可能會想,自己果然是個異常拘泥於傳統道德觀的人。他借《斜陽》中的和子之口說出了「我因無視舊道德和有個好孩子而感到滿足」這種話,同時卻一直懷抱著與之相反的觀念。儘管如此,太宰治最後還是堅持自己為文學獻身的意志,選擇了死亡。

「那個人誠實而正直,從不遮掩真實面孔。

古往今來的歷史中,勇氣如他者寥寥無幾。

連基督都只在被人殺害之際才面對死亡,可見那人面對宿命的從容和坦率,實屬人間稀有。」

不知母親何時寫下了這些文字。不久前,這張字跡潦草的便箋從母親的舊手札中滑落下來,彼時我才意識到,如今我也對太宰有著同樣想法。總有一天,我也要把這種心情告訴女兒。

▲太宰治之墓,陸續有讀者探訪,並送上鮮花和書。

本文節選自

《向著光明》

作者: 太田治子

譯者:呂靈芝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出版年: 2018-11

責編 | 巴巴羅薩

主編 | 魏冰心

圖片 | 網絡

知識 | 思想 鳳 凰 讀 書 文學 | 趣味

原標題:《太宰治「抄襲」了嗎?》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太宰治「抄襲」了嗎?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儘管相比於家庭回憶錄,這本書更像一場公開討伐——控訴父親「抄襲」,指責他對母親的不公。本文將書中片段作一摘編,談及《斜陽》到底是不是抄襲之作、太宰和太田之間的真假愛情、治子的為女之心。憑藉這些,我們或許可以一瞥日本文壇「網紅級」人物、文豪太宰治的另一面。《斜陽》是抄襲之作?
  • 太宰治的小說與名言是「抄襲」他人?
    圍繞在他們身上的故事似乎更撲朔迷離一些:太田靜子曾將自己追憶母親太田紀沙所寫的《斜陽日記》送給太宰治,後者在此基礎上創作了《斜陽》;後靜子生下女兒,太宰治為女兒取自己名中一字「治」;不久兩人斷絕關係,太宰治與他人「殉情」而死。
  • 太宰治的名言
    1、所謂世人,不就是你嗎?——太宰治2、如今的我,談不上幸福,也談不上不幸。
  • 新版《人間失格》:太宰治和三個女子的情感,看後真的會致鬱嗎
    太宰治39年的人生中,最為後人津津樂道的,其實是他的自殺經歷和沉溺於情色的私生活。太宰治是天才,也是瘋子,他的瘋體現在把死亡轉化成了生活中的慣常。沒有必死的理由,只是在他眼中,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致鬱的,他沒有生存和生活的念頭。18年間,太宰治自殺過5次,其中3次,太宰治的身邊都有著不同的女人。
  • 向著光明:太宰治遺女太田治子眼中的父親和母親
    太宰治,日本戰後無賴派文學的代表作家。人們提及太宰治,多會聯想到《人間失格》,以及他頗具神秘色彩的情史。
  • 太宰治:人間失格|所謂世間,不就是你嗎?
    很快,我就知道這句話的原作者是日本作家太宰治。1948年,太宰治的遺書裡寫道:「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然後太宰治自殺身亡了。這已經是太宰治第五次自殺了,他終於成功地殺死自己了。在他死前,他的小說《人間失格》發表了。《人間失格》(又名《喪失為人的資格》)日本小說家太宰治創作的中篇小說,發表於1948年,是一部半自傳體的小說。
  • 太宰治,尋歡作樂,人間失格(內含太宰治語錄,建議收藏!)
    太宰治,原名津島修治,生於1909年的一個日本富豪家庭,道理說這樣的家庭本不會出現這樣的悲劇人物,但恰好相反,他的一生仿佛是別離,死亡,抑鬱的悲劇雜糅體。太宰治的悲劇人生似乎從童年便開始了,他出生之後,是津島家那一輩裡面的第六個男孩,上有五哥四姐,其中兩個哥哥不幸夭折,只剩下文治、英治、圭治三人。
  • 太宰治最有意思的作品,不是《人間失格》?
    另一篇《喀嗤喀嗤山》也是值得玩味的作品,太宰治在講述的過程中不斷插入自己的評論,他把兔子看成女性的象徵,而狸貓則象徵愚蠢而執著的男性。兔子讓狸貓受盡了折磨,狸貓最後溺水而亡,狸貓最後的一句話卻是在問兔子「愛上你有錯嗎?」在《舌切雀》中,因為嫉妒之心割掉小麻雀舌頭的老婆婆,最終因為過分的貪慾,背著又大又重的籃子凍死在雪地裡,而拯救了小麻雀的老爺爺,卻獲得了小麻雀的報恩而高升仕官。
  • 三味線.太宰治.
    太宰治。" ---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快去聽聽節目吧!周迅在很多年前曾出演過這樣一個角色,她全片沒有臺詞,只有紅唇、紅裙和高跟鞋。雖然只有短短的幾次出鏡,卻讓很多人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我們今天的節目嘉賓正是周迅當年出演的影片《十七歲的單車》的編劇—唐大年。在「十七歲」的很多年後,電影導演唐大年、小說家狗子和音樂人老狼三人出發前往日本。
  • 他們50多歲了,決定去太宰治的日本街頭放浪|穀雨影像
    下午5點多,他們到了太宰治所在的墓園——禪林寺。狗子很興奮,迅速找到了太宰治的墓碑。他拿出特意為太宰治買來的清酒,一人傳了一口,餘下的倒在地上,算是和太宰治共飲。  老狼和妻子視頻通話這時候,狼嫂的視頻電話打進來了,老狼立馬不再留戀太宰治的話題,「快讓我跟孩子說兩句。」看著手機視頻裡的孩子,老狼臉上寫滿溫柔和滿足。「這難道不是人生最本質的區別嗎?」
  • 太宰治:我過的是一種「恥辱」的生活
    他的家庭裡女性居多,太宰治從小便對女性有一種特殊的情感,但由於身邊少了來自母親的愛護,又有一個嚴厲的父親,還要常常面對與姑母、叔母們的離別,這樣的成長環境讓太宰治從小就比同齡的孩子更心思敏感纖細。太宰治與小山初代在內心中,太宰治是依賴小山初代的。大學期間太宰治的大哥曾想送他去法國留學,但是他並不想與初代分離,雖然他熱愛且認同法國文化,依然找了個藉口拒絕去法國。
  • 廣播站:太宰治 《斜陽》
    「 廣播站:太宰治 《斜陽》
  • 人間失格:動漫太宰治與現實太宰治有幾分相似,但性格卻完全不同
    ——太宰治初了解太宰治這個人是在動漫《文豪野犬》中,第一印象太宰治(噠宰)是個自殺愛好者,無論自殺多少次都沒有死成功,他甚至還在研究怎樣才能死掉。其座右銘是「清爽明朗且充滿朝氣地自殺」。其實在我看來他那各種奇葩的自殺方式不過都是他的藉口罷了。
  • 太宰治名作新譯本出版上市
    》為底本, 收入太宰治的《富嶽百景》《女生徒》《二十世紀旗手》《姥舍》《燈籠》等9部中短篇小說及隨筆。它以富士山為中心,多種角度地描寫了富士風景,每種風景都寄託了太宰治的情感。《二十世紀旗手》的副標題「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已成為太宰治最為著名的一句名言。
  • 太宰治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今天,是太宰治誕生110周年的日子。怯懦、頹廢、墮落……這是經常跟太宰治聯繫在一起的字眼。但是他的作品裡,還有許多更有深度的東西。阿谷君想帶你重溫,太宰治作品裡的經典句子。——太宰治《斜陽》——太宰治《人間失格》- 06 -我只想站在比你高的地方,用人類最純粹的痛苦與煩惱給你一記響亮的耳光。——太宰治《陰火》
  • 「被嫌棄的」太宰治終究毀滅了自己,卻治癒了千千萬萬的讀者
    而電影的主題正是太宰治和他的三個女人。《人間失格:太宰治和三個女人們》雖然被詬病電影的技術和畫面超過了主題本身,但太宰治的頹廢與癲狂的氣質,卻被完美地刻畫出來。《人間失格:太宰治和三個女人們》有的人天生敏感憂鬱,太宰治正是這樣的人。《人間失格》 其實也是太宰治本人的真實寫照。
  • 三島由紀夫對懟太宰治
    後來這位美女嫁給當今明仁天皇,也就是美智子皇后太宰治的家庭其實比三島家還要闊綽,但除了封建大家庭的壓抑氛圍外並沒有給太宰帶來什麼幫助,並沒有受到精英教育,或者說太宰治本身就沒把自己當成是地主家的兒子,他終其一生都是無根的,從未感到血緣親族的愛。
  • 太宰治: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太宰治《人間失格》——太宰治《陰火》——太宰治《人間失格》——太宰治《斜陽》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太宰治筆下的《人間失格》你讀懂了嗎?
    初讀太宰治的作品,心中萌發出悲涼之意,人性中所不可告人的秘密,在他的筆下展現的淋漓盡致,懦弱,膽怯,自私,始終如影隨形的交織在他的筆下,他的文字始終在叫囂著,可其中的無力感,讓人感到絕望。太宰治出生於一個富有卻粗鄙的家庭,他同時懷著自豪和自卑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愫,一方面是與生俱來的榮譽感,另一方面是無處逃避的羞恥感,雙重情感的分裂,奠定了他乖戾頹然的性格基調。過分的自矜,讓他形成了強烈的自我意識和敏銳的感受性,必然在粗糲的現實生活中受到傷害。
  • 盤點《月色真美》中的太宰治名言
    而在這部番劇中,日本著名小說家太宰治的名言貫穿了全程。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有哪些被引用的太宰治語錄吧!人生在世,啊,真是無比煎熬,壓得人喘不過氣的大事業。——太宰治《斜陽》幸福感就如沉積在悲哀之河底下,隱隱發光的金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