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50多歲了,決定去太宰治的日本街頭放浪|穀雨影像

2021-02-19 穀雨影像-騰訊新聞

撰文|青木

這是一趟看似荒謬的旅程:3個50多歲的中年男人突發奇想,到日本尋訪與他們八竿子打不著關係的已故作家太宰治的生前足跡。這個組合也頗為奇特:日漸圓潤的民謠歌手老狼,終日酗酒的作家狗子,以及被稱為「安定門仁波切」的導演兼編劇唐大年。

念頭起源於老友們的酒局。狗子跟老狼是同一個大院一起長大的髮小,跟唐大年也是相識近30年的好友,一起混過很多日子。

狗子嗜酒如命卻人緣極好,京城文化人的飯局上總少不了他,他還是一個狂熱的太宰治迷。老狼年少出名,一首《同桌的你》入侵了整整一代人的青春。曾經白衣飄飄的少年,現在早已結婚生子,不再像之前一樣放浪自由。

  從左往右,老狼,狗子,唐大年

2018年是太宰治逝世70周年,他的中國粉絲狗子想要用自己的方式紀念他。狗子的朋友、作家張弛說,不如去日本尋訪太宰治,拍一部紀錄片。

幾個人對這個提議一拍即合。在唐大年看來,「尋找太宰治」只是個由頭,他真正想拍的是狗子。他想看看這個與主流社會格格不入,人到中年還在不合時宜地追問人生意義的人,能否通過這次尋訪找到新的答案。

唐大年把這次拍攝當作一種實驗,他隱約覺得,老狼和狗子截然不同的生活狀態,會帶來有趣的反差。

  在拍攝中的導演唐大年

「家庭生活是萬惡之源」

抵達東京的第二天,老狼按約定時間起床,狗子還穿著內褲半夢半醒,唐大年一邊擺弄剛買的Sony相機,一邊做了一杯咖啡。等他們慢慢悠悠地收拾完,出門已經11點了。翻譯李昊有點著急,快步走在最前面。一行人溜溜噠噠地跟在後面,像偷渡過來的3個民工。

下午5點多,他們到了太宰治所在的墓園——禪林寺。狗子很興奮,迅速找到了太宰治的墓碑。他拿出特意為太宰治買來的清酒,一人傳了一口,餘下的倒在地上,算是和太宰治共飲。

  狗子在太宰治的墓地朗誦太宰治的作品

在日本,狗子日日不離酒。他平時不喝水,也不怎麼吃東西,每天喝十幾聽清酒或啤酒。酒精是他忘記羞怯,打開自己與人交流的方式,也是他逃避平庸生活,沉溺於短暫歡愉的避風港。

清醒後的生活是殘酷的。來日本沒幾天,單位領導的電話就追了過來,要他回去報到。狗子趕忙編了個理由:「我從周一開始,肩頸和坐骨神經特別不靈,正在家躺著,這兩天好像不太能動得了。」

  一場酒醒之後,狗子戴著斷腿的眼鏡回復單位領導的信息

狗子的工作是個閒差,他的日常主要是每天接送小孩上學和放學,偶爾寫作。酒精沒能給他的創作帶來神筆,反而成為一種阻礙。大醉之後的兩三天,往往什麼也幹不了。

大學時期狗子讀了《斜陽》,開始喜歡太宰治。太宰治不避諱自己是生活中的弱者,他沉迷酒精,私生活混亂,對家庭不負責任,他的作品連同漏洞百出的生活一起,被大眾觀看和討論。或許從他20歲第一次自殺開始,便在「生無可戀」與「拼了命去活」之間掙扎。

狗子對此感同身受。來日本前,他在北京的生活遇到不少問題,寫作陷入瓶頸,工作和經濟也頻亮紅燈。在主流的世俗生活裡,狗子頻頻碰壁,始終無所適從。他年輕時也曾經試過下海掙錢,心不在焉,自然也掙不到錢,出版了兩部長篇,也被朋友說寫來寫去都是喝酒,難以跳出自己的生活。但他不甘於此,不願意向世俗生活妥協。

  狗子和老狼在日本的旅店裡

老狼對太宰治一點也不感興趣,因為不捨得跟家中幼子分開兩周,讓媳婦一個人承擔壓力,他原本不想來。後來因為好哥們的盛情邀請,他便抱著旅遊的心態出來透透氣。

太宰治有一句名言「家庭幸福是萬惡之源」,當初是用來攻擊另一個作家的說辭,後來成了渴望逃離家庭桎梏之人的口號。對這句話,狗子心有戚戚,非常認同。

一次飯局上,3人聊起中年後的家庭生活。老狼說:「今年過春節,我給一大家子的人做菜,一邊做一邊想,感覺爹死了,自己得承擔起家裡的這個角色,忽然覺得倍兒感動。」

狗子卻並不嚮往安穩的幸福,「你看咱倆真不一樣。我覺得你就是軟弱。你應該去非洲,或者是去地球之外繼續放浪。」

唐大年回應道:「老狼應該估計已經沒什麼放浪的欲望,放浪受的那罪不如在家享受天倫之樂。」

  老狼和妻子視頻通話

這時候,狼嫂的視頻電話打進來了,老狼立馬不再留戀太宰治的話題,「快讓我跟孩子說兩句。」看著手機視頻裡的孩子,老狼臉上寫滿溫柔和滿足。

「這難道不是人生最本質的區別嗎?」

在日本的日子裡,無論走到哪見到誰,狗子必須要問的一個問題是:「你覺得太宰治為什麼自殺?」

除了充滿爭議的生活,太宰治的另一個傳奇之處就在於他的死亡。

狗子害怕死亡,也想不通人為什麼要主動結束生命,「自殺保證不了尊嚴啊」。

  太宰治之墓

在旅行遊記中,狗子這樣寫道:「我還在逃避死。太宰治一生想死。似乎也只有在這一點上,我們截然相反。難道這不就是人生最本質的區別嗎?除此之外所有的相同或相似——喝酒,女人,寫作,敏感懦弱,自卑自傲,血型星座——都顯得那麼的外在和不值一提了。」

在太宰治老家金木的最後一天,幾個人在居酒屋喝到大醉。深夜,狗子踉踉蹌蹌走在街頭,一言不發,陷入長久的沉默中。他抬起頭,只見黑色的烏雲飄動,慢慢遮住了皎潔的月光。

「受不了了。」狗子把手裡的書包塞給唐大年,站在街上的井蓋附近開始撒尿。撒完尿馬上轉頭又問,「我的酒呢?」

這段沉默長達4分鐘,伴隨著迷離甚至有點陰森的配樂,將影片推向了高潮。

「老狼你丫生活很悲慘!」

  三人到太田治子家中拜訪拜訪太田治子那天,是狗子為數不多清醒的時候。3個人難得都換上了正裝,準時出了門。

太宰治的小說《斜陽》是根據情人太田靜子的日記改寫,曾被指責抄襲,最後卻不了了之。作為太宰治的私生女,太田治子把對父親的複雜感情,寫進了新書《向著光明:父親太宰治和母親太田靜子》裡。

太田治子當時已經72歲,和女兒生活在一間50平米的房子裡。客廳堆滿了書,她平時就在這裡寫作。狗子一行人的到訪,讓空間立刻侷促了起來。

  太田治子給狗子贈送自己的作品,並附上簽名

拜訪完太田治子,狗子一行人去朋友家喝酒。深夜回家路上遇到一個著名設計師的豪宅,他突然酒勁上了頭:「這就是瞎得瑟。我看太田治子的家就是最好的。」

老狼對狗子的憤怒不置可否,拉著狗子準備離開。狗子卻不依不饒:「他設計什麼呢?」「設計美好生活呀。」老狼說。

當得知老狼家比這裡還奢華,狗子更激動了,衝著老狼喊:「老狼你丫生活很悲慘!」「我樂意,你管得著嗎?」老狼半開玩笑地反擊道。

「我管不著。」狗子嘟囔著,整個人像軟麵條一樣,慢慢癱倒在街上,老狼和朋友趕忙把他抬到了路邊。

  狗子醉癱在馬路上,唐大年和朋友將他抬到路邊

老狼跟狗子認識了快40年了,在他的印象裡,狗子一直如此。年輕的時候,他們一起喝酒,戀愛,玩音樂,一邊批判庸俗的生活,一邊醉生夢死。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荷爾蒙消退,老狼和狗子的中年生活展現出了完全不一樣的面貌。

自從孩子出生之後,老狼開始收斂身心,變得不愛出門了。這次去日本拍攝,是他離開家最久的一次。

他也像身邊的人一樣,買了房子,跟家人住在順義的家裡,每天做做飯,看著兒子玩鬧,覺得很幸福。偶爾有些時候,他也會覺得不自由,「剛想幹點啥,發現到點了,該接孩子了。」他羨慕那些20多歲的年輕人,還可以戀愛、巡演,但也很清醒地知道,自己現在已經沒有這個選擇了。

  老狼在東京街頭

狗子還在掙扎。他希望有一天自己能活明白,而「現在的自己活得太不明白了」。生活依舊窘迫,隨著精力的衰退以及醉酒帶來的副作用,能夠集中精力寫作的時間越來越少。關於人生的意義,他還沒找到答案,也許始終也不會有。

唐大年默默觀察和記錄他倆。他理解他們各自的經歷、困境,也知道人生沒有完美的選擇。

在他看來,這場追尋重在過程,最後能走到什麼程度,達成自己內心的平衡,找到什麼樣的答案,反而不是最重要的。

  唐大年在拍攝中

「特別想跟你喝一杯,混一下」

在東京的一個晚上,他們偶遇了太宰治自殺前生活過的地方。當時太宰治寫作常去的鰻魚店已經不復存在,泥土小路也變成了大街上的一座過街天橋。狗子決定到橋上去,說說心底的話。

他靠在牆邊,拿著啤酒喃喃自語:「你的文章我都能明白,隻言片語都能理解。但自殺這事兒,我就因為你,我才想儘量了解和理解。但我估計你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要自殺。」

「老覺得你是前輩,但實際上有時候覺得你是一個年輕人,一個小夥子,有點兒未經世事的激情的力量。世間是不是就我最能了解你,太宰治。如果真能穿越就好了,特別想跟你喝一杯,混一下。」

紀錄片結束在東京銀座最繁華的十字路口,狗子坐在路中央,用中文朗誦起太宰治《斜陽》中的段落。

  狗子在銀座街頭朗誦完太宰治作品

「我喜歡薔薇,不過它四季都開花,所以喜歡薔薇的人,就會春天裡死,夏天裡死,秋天裡死,冬天裡死,得反反覆覆死4次…… 」

晚上10點,街上人流熙攘,有不少是中國遊客,但沒什麼人圍觀。狗子投入地念了很久,慢慢地,文字變成了聲音,和街上的聲音混雜在一起,像音樂一樣。

做了一個有點不真實的夢

紀錄片拍攝只用了15天,製作斷斷續續歷時兩年,2020年秋終於跟「一小撮」觀眾見了面。兩年間的大多數時候,3個人各自忙碌,偶爾聚在一起喝酒,回憶起短暫的日本之旅,好像做了一個有點不真實的夢。

迄今為止,這部名為《三味線:尋找太宰治》的紀錄片舉行了4場線下小規模放映。雖然不賣票,也沒有一分錢收入,3人對影片的宣傳不遺餘力,尤其唐大年和狗子,每場線下放映從不缺席。唐大年希望有更多人可以看到一個鮮活的樣本——當大多數人被社會的框架約束,變得急功近利,還有人在掙扎著找尋生活的答案。

  狗子在鎌倉街頭

狗子也會關注現在喜歡太宰治的年輕人的處境。太宰治身處的年代,虛無感是蔓延在整個社會的情緒,人們也更加敢於承認內心的真實想法。但現在的年輕人,更多是一邊喊著佛系,一邊投入內卷的社會大潮裡。他們大多無法安身立命,在豆瓣小組抱團取暖,但放在整個社會,這些呼喊聲微弱得幾乎聽不見,因而更加絕望。

這部紀錄片也是一次呼喊,讓那些生活在混沌之中,對人生感到困惑的人在狗子的故事中可以聽到回聲。

紀錄片《三味線:尋找太宰治》預告片

*所有圖片由《三味線:尋找太宰治》劇組提供

*版權聲明:騰訊新聞出品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複製和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人間失格太宰治自殺引熱議 電影裡的他們為何決定去死
    坦白說,太宰治在自殺這件事上,真是有執念。從二十幾歲就各種努力,但自己就是不死。而一起殉情的女孩子,倒是死了,荒謬。個人對於太宰治這樣的作家,可以說作品我能夠看,但精神氣質從來不喜歡。就好像文學史把他稱作「無賴派」的代表一樣,太宰治本人就是無賴。不過熟悉日本戰前文壇的觀眾,看這部電影是有福了。
  • 被「包辦婚姻」傷痛的90後,獨自去了巴基斯坦娶女網友|穀雨影像
    《故事背包第3集:獨自出國再婚的90後-王大成》穀雨影像x故事FM聯合出品凌晨4點,王大成親了親熟睡中的父母和大他
  • 她鏡頭下的太宰治是「豔」還是「色」
    一方面是導演的影像風格偏向個人,並非大眾審美範疇,對多數人來說不好接受。另一方面是有大量人帶著看太宰治傳記片的思想來看這部電影,那自然就會失望,其故事內容就是太宰治和三個女人的糾纏,並非太宰治的一生。影片一開始就直奔主題,直接開始寫太宰治和一個女人跳海殉情的橋段。有所耳聞的人知道,太宰治除了自殺次數多之外,和女人殉情的事情也多。前者屬於個人行為,放在日本作家裡並不稀奇。
  • 這個在歌舞伎町拉客的華人,要在日本參選議員丨穀雨報導
    導演邢菲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時間,就決定要拍一部關於李小牧競選的紀錄片。她從競選半年前開始跟拍李小牧,加入日籍、獲得黨派信任、拍攝宣傳海報、街頭演講……鏡頭記錄下李小牧倉促而瑣碎的競選生活。但李小牧不滿足,他決定自費到日本留學,將來成為服裝設計師。28歲那年他如願來到日本,在新宿的服裝設計學校學習4年,並順利畢業。迫於生計,留學期間他經常到附近的歌舞伎町打零工。歌舞伎町被稱為「亞洲最大的紅燈區」,酒吧、電影院、電玩城、歌舞廳、風俗店(色情場所),從深夜到黎明,遊客絡繹不絕,是燈紅酒綠的不夜城。李小牧最開始在風俗店打掃衛生,做一些收拾房間、清洗廁所的雜務。
  • 三島由紀夫對懟太宰治
    比他大16歲的太宰治自言自語般的說:「你儘管這樣說,可你還是來了,所以還是喜歡的呀。對不對,還是喜歡的呀!」如果說二人真的有某種深刻的自卑在骨子裡,太宰治是放任自卑。三島由紀夫還和大美女若尾文子頗有淵源,若尾曾出演了多部他編劇的電影,三島對她也是讚不絕口相比之下太宰治則是個毫無原則的人,因為五次自殺、三次攜情人自殺而成為世人對他最大的關注點之一,這怪異的經歷也是好奇心所致的人之常情,但這也實在是太宰治最不值得關注、最應受批判的一面了。
  • 【聊大外院·分享】日本無賴文學作家——太宰治
    同年他以資金援助的形式參與了日本共產黨的重建工作,兩年後與左翼活動脫離關係。1935年憑藉《逆行》入圍第一屆芥川獎。他的很多重要作品,如《東京八景》、《小丑之花》、《晚年》、《斜陽》、《人間失格》等,多為自我生活的寫照,表現日本社會與現代人精神與感官世界的雙重萎靡。太宰治曾多次自殺未遂,最終在三十九歲時與最後一位愛人相約投水自盡。
  • 日本無賴派大師《人間失格》作者太宰治
    這是太宰治《人間失格》中的一段話。太宰治,戰後日本文學新興流派無賴派的代表作家,二戰結束到自殺辭世,短短三年時間裡,他創作了《惜別》《斜陽》《人間失格》等作品。1948年6月13日深夜,太宰治與他的粉絲女讀者尤其富榮跳玉川上水自殺,享年39歲。
  • 日本放浪家族男星潮流穿搭
    日本娛樂株式會社LDH旗下有眾多男團, 等等的男團藝人造型風格多變,引領街頭潮流,又具個人魅力,熱愛時尚的日本放浪家族的男孩子們無論私服還是宣傳造型都值得借鑑。
  • 新郎是日本放浪兄弟成員AKIRA
    林志玲與日本男子組合成員結婚:我真的很幸運6月6日下午7時許,林志玲在個人微博宣布結婚,發文稱:愛與勇氣,我結婚了!有大家一直以來的愛與支持,我真的很幸運。44歲第一名模林志玲宣布今天已經在臺灣登記結婚!新郎是小7歲日本放浪兄弟成員AKIRA,今年37歲。2人7年前已經認識,最近又重逢才決定在一起,志玲說這是最對的時候。
  • 林志玲閃嫁放浪兄弟AKIRA
    日本媒體sports 報知等報導,44歲林志玲宣布閃婚日本知名團體放浪兄弟的Akira,男方37歲,小志玲姊姊7歲。兩人2011年共演舞臺劇「赤壁~愛~」相識,傳出從去年開始交往半年,據放浪兄弟所屬事務所表示,兩人在今天在臺灣完成結婚登記,同時在東京都也提出結婚申請。
  • 穀雨影像|30歲媒體人辭職澳洲打工當農民,卻趕上全球最久封城
    30歲媒體人,辭職到澳洲漂泊一年,獨自旅行,當農民換宿。卻碰上了全球最久封城,他記錄下了自己這一年的遭遇。我把自己拋在空中 像五條人的塑膠袋一樣隨風遊蕩過去7年,我是一名媒體攝影師,走過很多路,見了很多人。這曾是我夢寐以求的工作,但在高頻率的出差和高強度的壓力中,我積累的困惑越來越多。
  • 太宰治:我過的是一種「恥辱」的生活
    從二十歲起五次自殺,有三次是跟女人一起殉情,最終在四十歲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生前毀譽參半,死後卻被後人不斷追憶。太宰治作為戰後崛起的作家,以昭和十二年為界,戰前戰後的變故讓他在大學時代就對左翼運動產生了極大的熱情,之後經歷了左翼運動被鎮壓,日本戰敗,戰後左翼的妥協,日本文明的瓦解,國家被迫轉型等等動蕩,雖然這些歷史的跌宕在他小說中著墨不多,但卻對他的生命信仰產生了巨大的顛覆。
  • 日本文學「無賴派」代表人物太宰治
    而在這一流派裡,太宰治這個名字如雷貫耳,幾乎成為「無賴派」的旗幟,他的著作《人間失格》也成為世界讀者繞不過的一部佳作。像他作品裡屢屢表現出的頹廢態度一樣,太宰治五次自殺,留下了不少的故事,據說有三次是為情自殺,第五次,也就是太宰治39歲那年,與情人山崎富榮在一個雨夜雙雙跳河而亡,終於完成了他離世的心願。
  • 在《人間失格》電影上映前,去太宰治生前住處走走吧
    上面這位眼神憂鬱、頭髮凌亂的「牙疼男」就是太宰治本人了。太宰治在寫完《人間失格》這部他人生最後的作品之後,就在自家附近的玉川上水自殺,享年39歲,結束了自己傳奇而富有爭議的一生。作為當地大地主的太宰治家,在金木擁有一座連房子帶院子總面積2200多平方公尺的豪宅,是太宰治父親——津島源右衛門建造。
  • 太宰治的《人間失格》:現代人有多不浪漫呢?他們把殉道者叫做喪
    就像《水滸傳》中世界黑白混沌,好人被逼成壞人、壞人被逼成罪人,所有人都在泥潭裡掙扎,那難道所有讀者都要去學著當一個惡人嗎? 《人間失格》這部作品亦是如此,它雖然講述了一個敏感的人在社會的疏離中最終墮落的故事,但消極、墮落和喪絕不是這部作品的精神內核,引導著讀者喪失做人的希望也絕不是作者寫作的目的。
  • 臺灣攝影家陳傳興:年輕時總容易覺得自己周圍沒知己|穀雨計劃
    就像你比喻的孩子這樣,我們可以想像他們要做一個大合唱或者玩一個遊戲,要讓看的人理解他們所唱、所玩,我就需要把作品拆分組合,有不同的主題,讓他們彼此之間有一個敘述上的連續,想辦法去重現、逼近四十年前我拍攝時那個時空。當然,只能說儘量去逼近,它絕對不再是那個時空了。
  • 一篇無賴派影評:冷水擦身能否去除太宰治自我弱者的苦惱
    那些有著顯赫出身的年輕人,他們的家族在戰爭中沒落,自己也過上萎靡的生活,稱自己作「斜陽一族」;有著崇高理想卻一次次遭受打擊,對人間感到絕望的左翼青年,也自稱「斜陽族」;乃至一些面臨破產危機的企業,也被叫做「斜陽會社」。「斜陽」一詞的淵源,正出自日本無賴派作家太宰治(1909 - 1948)的小說《斜陽》。
  • 太宰治,尋歡作樂,人間失格(內含太宰治語錄,建議收藏!)
    太宰治,原名津島修治,生於1909年的一個日本富豪家庭,道理說這樣的家庭本不會出現這樣的悲劇人物,但恰好相反,他的一生仿佛是別離,死亡,抑鬱的悲劇雜糅體。太宰治的悲劇人生似乎從童年便開始了,他出生之後,是津島家那一輩裡面的第六個男孩,上有五哥四姐,其中兩個哥哥不幸夭折,只剩下文治、英治、圭治三人。
  • 顧錚:拍攝身體也是拍攝某種社會意識 穀雨訪談
    穀雨:你去日本學的是文化人類學,怎麼能繞到攝影批評這方面呢?顧錚:就是因為自己喜歡拍拍,在那邊覺得材料多,一直在關注,就覺得有可能寫點兒跟大家分享。桑塔格的論述也是我在中國第一個翻譯的。到了日本以後看了日文版的桑塔格,然後跟李媚說,我可以幫你們《現代攝影》③ 翻譯,在上面大概連載了4次。
  • 放浪兄弟家族成員本周日本公信榜奪冠
    周榜冠軍的是放浪兄弟家族的成員Generations from Exile Tribe,新碟《眼淚》首周銷售量高達9.3萬張,成績不俗。網易娛樂7月10日報導 據日本媒體報導,本周公信榜成績一般。周榜冠軍的是放浪兄弟家族的成員Generations from Exile Tribe,新碟《眼淚》首周銷售量高達9.3萬張,成績不俗。而排名第二的是南天星群主唱今年60歲的桑田佳佑,新碟《良子小姐》是他單飛作品以來,第16張打入前十的作品,首周銷售量緊咬在冠軍位置,有8.1萬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