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是首批支援湖北的福建醫療隊
接管武漢金銀潭醫院的第10天
昨天下午
他們所負責的兩個病區10名病人順利出院
這也是他們接管金銀潭醫院以來
出院人數最多的一天
據透露,自從他們接管武漢金銀潭醫院以來,每天都有3到6名患者出院,而昨日出院患者人數最多。截至目前,14天共治癒出院了42人。
福建醫療隊隊員廈門市海滄醫院呼吸內科主治醫師林勇告訴記者,隊員們若輪到夜班通常是12個小時,為了更充分地了解患者的救治情況,隊員們都會提早一小時到崗交接。「夜裡查房時,當我看到很多患者病情好轉,不再發燒了,心裡就感覺暖暖的。這是對我們工作最大的鼓舞和肯定。」
讓林勇印象最深的是,在他巡房時,一位老年患者激動地豎起大拇指,「我趕緊雙手豎起大拇指,點讚回應他。」之後,老人雙手撐床顫顫巍巍地坐起來,挪到床尾,然後用右手大拇指往林勇豎著的大拇指上重重地碰一下,「這是一種充滿信任的碰撞,就像籃球場上團隊精彩配合後的慶祝。」
那麼
馳援武漢的福建醫療隊
又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呢?
這裡有詩
武漢患者為廈門「95後」男護士寫一首《神秘容顏》
「我永遠記得你那雙可愛的眼」
武漢患者寫給兒童醫院護士範錦哲的詩歌
「……時光也許帶走你神秘的容顏,但我永遠記得你那雙可愛的眼」,35歲的患者W先生,為管床護士範錦哲寫長詩《神秘容顏》發微信圈。1997年出生的範錦哲是廈門市兒童醫院(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急診科護士,2月4日出發參加支援湖北抗擊疫情工作。徵召通知來得急,接到任務時,科主任、護士長和範錦哲溝通,話都沒有說完,他就連說三個「我願意、我願意、我願意」。由於時間倉促,範錦哲個人物品都沒有準備齊全就匆匆出發了。
兒童醫院護士範錦哲(前排右)與戰友在武漢方艙醫院(市兒童醫院 供圖)
投入緊張的救治工作第一天,下班後護士長和科主任多次要求與其視頻,範錦哲都拒絕了,最後實在拗不過,只好拍照發回。當看到他那才一天就凍得裂開、磨破皮的雙手時,護士長心疼地流下眼淚。廈門的同事們湊滿了一箱保暖衣物和護手霜,委託寄往武漢前線。
範錦哲破皮開裂的手
2月的武漢比廈門冷得多,但剛結束忙碌工作的範錦哲卻全身被汗水打溼,臉上露出深深的勒痕。他無暇顧及這些,他還要去關注病人的情緒和心理狀況。
這裡有舞
醫護患者跳了一曲《火紅的薩日朗》
2月10日晚的武漢客廳方艙醫院有些熱鬧,醫護人員和患者一起隨著音樂《火紅的薩日朗》跳起了歡快的舞。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護士謝昭端也在其中,為此她還利用休息時間在酒店房間練了幾遍,她說:「照片和視頻都是院內患者們拍下的,有位大叔特地跟我說,要讓家人看看照片記得我們,特別感謝我們千裡迢迢來幫他們。」
患者為醫護人員拍照留念(右一為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護士謝昭端)
據悉,謝昭端所在的方艙醫院患者普遍症狀較輕,具有生活自理能力,但有的患者情緒比較緊張和焦慮,在病房裡跳一跳舞,可以讓他們心情舒暢,提高免疫力,有利於病情恢復。「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放鬆方式,給患者傳遞戰勝疾病的信心!」
這裡有歌
隊員日記:希望治癒患者不再忍受離別的思念
福建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主管護師趙貫金寫下日記:
「不管相隔的距離是長或是短,能在一起的時候不要快只想慢……」
在巡視病房時,忽然之間,隔著厚厚的防護,有歌聲傳來,有點像是幻覺,但又那麼真實。循聲而去,原來,是09床的老太太,躺在床上唱歌。
我記得這個老太太,因為她剛才去找我們,同事聽不懂她在說什麼,這時,有武漢五年學習生活的我刷了一下存在感。和老太太溝通得知,她這兩天要出院,她說她的那些被褥床單是來住院時家人給新套的,是乾淨的,她要帶走。我湊近她,告訴她,這些是被汙染了的,不管看起來多乾淨,您不想您的家人被感染吧?現在這個非常時期必須全部都要拋棄,不要覺得可惜,為了安全,必須這樣!「哦,」她應了一聲,步履蹣跚地回房間了。
老太太唱的是《山楂樹之戀》,我也不記得她唱的具體詞句,但我卻又清晰地記得,那個優雅又帶著顫抖的調子,深深地觸及我的內心深處,就是那種超越了語言、文字、環境的震撼。
明天(10日)她就出院了,或許我沒有機會看到她了,我祝福她老人家安度晚年,不再忍受別離的思念,不再經歷病痛的折磨。希望她能在自家的小院裡,無憂無慮地唱著她的《山楂樹之戀》……
這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戰「疫」
這些白衣戰士們衝鋒在前
用汗水和智慧與死神「搶人」
堅信櫻花爛漫時
英雄都平安歸來!
【來源:廈門日報社】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