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患者寫詩贈廈門95後男護士:「我永遠記得你那雙可愛的眼」

2020-12-21 瀟湘晨報

今天

是首批支援湖北的福建醫療隊

接管武漢金銀潭醫院的第10天

昨天下午

他們所負責的兩個病區10名病人順利出院

這也是他們接管金銀潭醫院以來

出院人數最多的一天

據透露,自從他們接管武漢金銀潭醫院以來,每天都有3到6名患者出院,而昨日出院患者人數最多。截至目前,14天共治癒出院了42人。

福建醫療隊隊員廈門市海滄醫院呼吸內科主治醫師林勇告訴記者,隊員們若輪到夜班通常是12個小時,為了更充分地了解患者的救治情況,隊員們都會提早一小時到崗交接。「夜裡查房時,當我看到很多患者病情好轉,不再發燒了,心裡就感覺暖暖的。這是對我們工作最大的鼓舞和肯定。」

讓林勇印象最深的是,在他巡房時,一位老年患者激動地豎起大拇指,「我趕緊雙手豎起大拇指,點讚回應他。」之後,老人雙手撐床顫顫巍巍地坐起來,挪到床尾,然後用右手大拇指往林勇豎著的大拇指上重重地碰一下,「這是一種充滿信任的碰撞,就像籃球場上團隊精彩配合後的慶祝。」

那麼

馳援武漢的福建醫療隊

又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呢?

這裡有詩

武漢患者為廈門「95後」男護士寫一首《神秘容顏》

「我永遠記得你那雙可愛的眼」

武漢患者寫給兒童醫院護士範錦哲的詩歌

「……時光也許帶走你神秘的容顏,但我永遠記得你那雙可愛的眼」,35歲的患者W先生,為管床護士範錦哲寫長詩《神秘容顏》發微信圈。1997年出生的範錦哲是廈門市兒童醫院(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急診科護士,2月4日出發參加支援湖北抗擊疫情工作。徵召通知來得急,接到任務時,科主任、護士長和範錦哲溝通,話都沒有說完,他就連說三個「我願意、我願意、我願意」。由於時間倉促,範錦哲個人物品都沒有準備齊全就匆匆出發了。

兒童醫院護士範錦哲(前排右)與戰友在武漢方艙醫院(市兒童醫院 供圖)

投入緊張的救治工作第一天,下班後護士長和科主任多次要求與其視頻,範錦哲都拒絕了,最後實在拗不過,只好拍照發回。當看到他那才一天就凍得裂開、磨破皮的雙手時,護士長心疼地流下眼淚。廈門的同事們湊滿了一箱保暖衣物和護手霜,委託寄往武漢前線。

範錦哲破皮開裂的手

2月的武漢比廈門冷得多,但剛結束忙碌工作的範錦哲卻全身被汗水打溼,臉上露出深深的勒痕。他無暇顧及這些,他還要去關注病人的情緒和心理狀況。

這裡有舞

醫護患者跳了一曲《火紅的薩日朗》

2月10日晚的武漢客廳方艙醫院有些熱鬧,醫護人員和患者一起隨著音樂《火紅的薩日朗》跳起了歡快的舞。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護士謝昭端也在其中,為此她還利用休息時間在酒店房間練了幾遍,她說:「照片和視頻都是院內患者們拍下的,有位大叔特地跟我說,要讓家人看看照片記得我們,特別感謝我們千裡迢迢來幫他們。」

患者為醫護人員拍照留念(右一為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護士謝昭端)

據悉,謝昭端所在的方艙醫院患者普遍症狀較輕,具有生活自理能力,但有的患者情緒比較緊張和焦慮,在病房裡跳一跳舞,可以讓他們心情舒暢,提高免疫力,有利於病情恢復。「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放鬆方式,給患者傳遞戰勝疾病的信心!」

這裡有歌

隊員日記:希望治癒患者不再忍受離別的思念

福建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主管護師趙貫金寫下日記:

「不管相隔的距離是長或是短,能在一起的時候不要快只想慢……」

在巡視病房時,忽然之間,隔著厚厚的防護,有歌聲傳來,有點像是幻覺,但又那麼真實。循聲而去,原來,是09床的老太太,躺在床上唱歌。

我記得這個老太太,因為她剛才去找我們,同事聽不懂她在說什麼,這時,有武漢五年學習生活的我刷了一下存在感。和老太太溝通得知,她這兩天要出院,她說她的那些被褥床單是來住院時家人給新套的,是乾淨的,她要帶走。我湊近她,告訴她,這些是被汙染了的,不管看起來多乾淨,您不想您的家人被感染吧?現在這個非常時期必須全部都要拋棄,不要覺得可惜,為了安全,必須這樣!「哦,」她應了一聲,步履蹣跚地回房間了。

老太太唱的是《山楂樹之戀》,我也不記得她唱的具體詞句,但我卻又清晰地記得,那個優雅又帶著顫抖的調子,深深地觸及我的內心深處,就是那種超越了語言、文字、環境的震撼。

明天(10日)她就出院了,或許我沒有機會看到她了,我祝福她老人家安度晚年,不再忍受別離的思念,不再經歷病痛的折磨。希望她能在自家的小院裡,無憂無慮地唱著她的《山楂樹之戀》……

這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戰「疫」

這些白衣戰士們衝鋒在前

用汗水和智慧與死神「搶人」

堅信櫻花爛漫時

英雄都平安歸來!

【來源:廈門日報社】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武漢「95」後護士李慧:關鍵的時候我不會退縮
    「95」後護士李慧,面對疫情主動請纓到抗擊疫情最前線。她說自己雖然不是很優秀,但關鍵的時候她不會退縮。對於李慧,大家這樣評價↓↓武漢科技大學天佑醫院放療中心物理師 方宜婷:有點兒奇怪,但又有點兒好玩的一個女孩。武漢科技大學天佑醫院腫瘤科醫生 肖榮: 口罩一戴,誰都不認。
  • 廈門護士在武漢方艙醫院和患者跳起《火紅的薩日朗》!網友...
    就在昨天武漢客廳方艙醫院有些熱鬧醫護人員和患者一起隨著音樂《火紅的薩日朗》跳起了歡快的舞蹈來自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護士謝昭端就在其中!為了跳這支舞她還利用休息時間在酒店房間練了幾遍她說:「照片和視頻都是院內患者們拍下的,有位大叔特地跟我說,要讓家人看看照片記得我們,特別感謝我們千裡迢迢來幫他們。」
  • 優秀,「95後」男護士自製方艙醫院「限量包包」
    這幾天,武漢沌口方艙醫院有細心的病友發現,來自廣西的白衣戰士們身上多了一樣「裝備」:一款迷你小挎包,而這些挎包其中有一部分出自一名「95後」男護士之手,這名男護士就是我們廣西第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羅厚孟。他和同事們為什麼要自制這樣的包包,他們在前線又經歷了哪些令人感動的瞬間呢?
  • 領隊「胡爸爸」給護士家長打電話:95後,跟我想得不一樣!
    他的忐忑是有原因的,一方面,他說自己跟年輕人有「代溝」,60後的理想與他們90後追求的完全不一樣;另一方面,社會上普遍認為90後,尤其是95後們生活條件優越,獨生子女居多,相對自我,缺乏社會責任感。來到武漢後,他發現自己「衝擊很大」。「假如你還有一代不如一代的老思想,那是因為你根本不了解年輕人。他們一直在創造奇蹟和感動!」
  • 新沂護士在武漢發明「果凍眼罩」,讓患者露出笑容
    新沂護士在武漢發明「果凍眼罩」,讓患者露出笑容 2020-03-13 18: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95後護士朱海秀:「我不想哭,哭花了護目鏡沒法做事」
    上面這句話,是剛剛參加工作才半年的95後護士朱海秀,在抗疫一線上的有感而發。這個1997年出生的女孩,一句話感動了國人。 在此次廣東醫療隊援鄂中,朱海秀 用行動為「90後」做了全新畫像。
  • 我被患者「拯救」,再拯救患者——「95後」一線護士的成長自白
    長江日報-長江網3月3日訊(記者伍偉 通訊員諶利琴)疫情發生後,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的機動護士陳開慧被調到感染科支援。初到感染科,這位剛參加工作不久的年輕護士,難免有些緊張和不安。「心情一度比較灰暗,沒想到的是,自己也被患者們拯救了。」
  • 【榜樣力量】佛山南海「95後」護士:戰疫一線,我要上!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佛山南海有一批「95後」護士,他們有的勇敢無畏馳援湖北,捨生忘死救治病人;有的駐守南海盡職盡責,毫不鬆懈堅守崗位。 一聲聲「我要上」強而有力、一個個年輕身影奮勇向前……南海「95後」護士正以實際行動展現年輕一代在關鍵時刻的責任和擔當,用實際行動向全世界宣告:我們已經長大,該我們挺身而出了。
  • 戰疫前線|「95後」山東男護士:防護服就是我的戎裝
    「如果防疫是場戰爭,那我現在就是個戰士,防護服就是我的戎裝!」個頭1.8米的胡超超典型的山東漢子,直爽、樸實,大學後走上了護士崗位後,從小志在當兵的胡超超以為這一生必定與當兵無緣了,但當疫情襲來、作為山東第十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的一員到達黃岡的那一天,他覺得這個夢也算實現了。
  • 患者寫遺書捐遺體 一線護士「突然間淚流滿面」
    受訪者供圖(抗擊新冠肺炎)患者寫遺書捐遺體 一線護士「突然間淚流滿面」中新網杭州2月17日電(郭其鈺)杭州市中醫院主管護士朱佳清作為首批馳援武漢的浙江省緊急醫療隊中的一員,自1月25日出徵武漢算起,已在武漢四院奮戰20餘天。
  • 新冠肺炎康復後復工的護士:看我站在那 病人心安
    ----------------------------  新冠肺炎康復後,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的護士郭琴復工了。「看我站在那裡,病人心安。」郭琴在自己躺過的隔離病床前,護理新的病人,「我的出現,即使不說什麼,也是鼓勵。」  短短十幾天,她由一名急診護士變成患者,再回歸醫護隊伍。再次穿起防護服時,郭琴的改變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 連線武漢|「靈魂畫手」男護士在防護服上「花開朵朵」祝福患者
    「護士,你這背後的花,是百合吧,畫的可真漂亮,好像真的一樣!」「阿姨,這百合花有心想事成的寓意,希望你可以早日恢復健康,早日出院!」昨天(3月8日),在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E3病區,鄞州二院援鄂醫療隊的護士們用別樣的方式慶祝三八婦女節,也給病房裡的新冠病人們帶去了祝福。鄞州二院援鄂護士王豔紅告訴記者,當天一早,隊員們就陸續收到了來自寧波的領導、同事和家人們發送的祝福和問候,更有同行的男隊員們錄製了「慶祝舞」視頻作為禮物,心中一股暖意油然而生。
  • 90後男護士甘當「心靈撫慰師」,「爹爹加油」寫在防護服上
    楚天都市報2月26日訊(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譙玲玲)奮戰在抗疫一線,武漢市第一醫院90後男護士陳耀中在為患者精心護理的同時,也特別注重撫慰新冠肺炎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的心靈。為此,他還將「爹爹加油」等寫在防護服的前胸處,以方便讓每一位老年患者都能看見。
  • 武漢直擊|武漢患者哭著鞠躬感謝:徐亞楠、段廣娟、周曉宇……我...
    近日,山東援助武漢醫療隊員、齊魯醫院泌尿外科護士徐亞楠傳回一段視頻,武漢一位患者哭著鞠躬感謝醫護人員,激動地說將永遠記得他們的名字。2月28上午11時,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十八病區6床呼叫鈴響了。正在值班的山東醫療隊員徐亞楠以為患者的液體滴完了,趕緊端著治療盤來到了6床鄭先生的床邊。
  • 「我想再多看你幾眼,要記住你的容顏」 光谷院區有個溫暖的小太陽
    「你是我們溫暖的『小太陽』,出院了我想再多看你幾眼……」在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感染九科,軍隊醫療隊、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消化科護士武小蓓用責任和愛心,對患者進行「親情」般的呵護,被患者們譽為溫暖的「小太陽」……護士武小蓓對患者進行「親情」
  • 武漢治癒者致信浙江醫護人員:謝謝你給我生命的通行證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汪子芳 你的溫情,暖我一生。被厚重的防護服遮擋面容,我沒能記住你們的樣子,可是我記得耳邊你溫情的聲音,你眼中閃現的溫暖的光。「在我接近50天的新冠肺炎過程中,最不能忘懷的,是一個美麗的護士,她叫胡珍珍。她來自浙江馳援武漢醫療隊。」3月16日,武漢的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王麗(化名)治癒出院,結束了近50天的煎熬,她寫信感謝各位馳援武漢的浙江醫護人員:謝謝你給我生命的通行證。
  • 戰疫護士:看到患者渴望的眼神,我瞬間充滿能量!
    蘭州瑞京糖尿病醫院有三位護士和兩名醫生奔赴千裡馳援武漢,下面是來自蘭州瑞京糖尿病醫院護士支援武漢的「戰疫日記」,從字裡行間,我們可以看出,雖然她們平時只針對的糖尿病患者,幾乎沒有接觸過傳染病患者和重症患者,但當工作放在面前時,她們卻瞬間變得強大起來!湖北加油!
  • 95後逆風而行的青年護士陳嘉儀
    本報記者 寧婧報導  2月9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第四批援鄂醫療隊136人出徵武漢。在這136人中,年齡最小的馳援醫療隊員是出生於1997年的眼科護士陳嘉儀。  在武漢,在同濟醫院光谷院區重症病房,共有50張床位,這是陳嘉儀工作的病區。
  • 到達時天灰濛濛,離別時花開燦爛,95後護士返粵說:捨不得武漢
    3月20日11:45,G1117次列車從武漢火車站啟動,載著500多名支援武漢的廣東醫療隊員開往廣州,下午到達廣州南站。 5隊中最早的是1月27日馳援武漢,最晚的是2月15日馳援武漢。他們分別支援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江漢方艙醫院、江漢開發區方艙醫院、東西湖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和江岸方艙醫院,累計收治患者2414人,累計出院1137人,累計檢驗標本量1844份。
  • 湖南「95後」護士胡佩的手道道血痕 她說:「我隨時準備被隔離」
    人民網長沙1月30日電 已進隔離病房4天,圖中是隔離病房護士胡佩的手,她每次都是迅速地吃完早餐,利用休息的空隙,按照消毒隔離標準繼續練習穿脫隔離衣、穿脫手套,一天工作下來汗如雨下,再加上手套裡面有滑石粉,悶在裡面好幾個小時,脫掉後又有快速手消的刺激,一雙手慘不忍睹、道道血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