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海外,吃飯需要看個粵菜指南? | 會玩

2021-02-17 南都周刊

就吃個飯,還用得著你指指點點。

文|周璦瑪  編輯|KK

旅行中,「中國胃」這事兒也是許多人的鄉愁。但是港真,你會為了尋找一個合口味的中餐廳而在異國他鄉尋尋覓覓嗎?依我性格,並不會——這不還有日料韓國料理各種亞洲風味以滿足口福鴨。所以當《米其林粵菜指南》上市,我是震驚的~

作為一個(什麼都吃的)南方人,在海外,吃飯,需要看個粵菜指南???

或者換句話說,

《米其林粵菜指南》更像是為本地人準備的一本美食指南

美國舊金山的Mister Jiu’s 剛剛成為這本《粵菜指南》的美國唯一上榜米其林餐廳。 這是一個意料之中的結果。畢竟2018年米其林發布的美食指南,喜提七家米其林餐廳的舊金山剛剛超越五家的紐約成為全美擁有米其林三星最多的城市。

#美國舊金山的Mister Jiu’s

紐約和舊金山有近100家米其林上榜餐廳,和中餐相關的,只有舊金山的Mister Jiu's和紐約的Cafe China。而後者是主打川菜的。真正以粵菜為髓出道的,只有Mister Jiu’s。 這個結果並不令人滿意,至少對於在加州耕耘了超過一個世紀的粵菜餐館而言,這種掠美簡直是對中餐傳統的背叛。

有人不屑,我就吃個飯,還用得著你指指點點? 

海外粵菜1.0 

來看看美國的粵菜是怎麼來的—— 中餐在美國的發家史,幾乎和美國十九世紀的淘金熱並行,浸染的都是第一代華人的心路歷程。閩粵兩地,自從鄭和下西洋之後,幾百年間幾乎都有零星夷人往來。五口通商之後,廣州城內的夷人越發增多,那是在1843年。加州第一次發現黃金,就在1848年。差不多是這時,坊間慫恿「淘金熱」開始出現。懷揣著致富夢想的廣東人,跋山涉水來到了「滿地金子」的加州。 

 未掙到錢,首先解決吃的問題。在塵土飛揚的工礦地隨便一個小棚屋,往外支起一面金絲做的三角旗,一家餐館就算是起來了。賣什麼呢?加州不比廣東,遊水生猛海鮮、走地雞、菜遠、腊味潤腸……都是天方夜譚,就算是常用來配菜的金針、木耳其實也是中美雙邊關係正常化後的上世紀70年代才陸續進入美國的,而那都是一百年後了。

所以,第一種美式中餐「雜碎」應運而生,理論上這個菜色是脫胎於粵菜的,它是將能在北美所找到的食材都一鍋亂炒而誕生的名詞。因地制宜採用當地新鮮食材,這非常符合廣東人對於「鮮」的食理追求。 

 然而口味,是不得不做出妥協了。如今麥當勞和肯德基不也加入了粥和油條了麼?所以我們也大可以不必為美式中餐的泛醬油化耿耿於懷,這是一種文化向另一種文化輸出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融合和調整。以「炒飯」為例,中式炒飯是多種多樣的,而且並不一定是醬油色。

但美國人民沒法接受炒過的飯還是顆顆分明的,聯想一下他們自家紐奧良什錦飯(jambalaya)就是溼嗒嗒的醬色,所以賣給他們的炒飯,一定得下足醬油,客人才會覺得他們吃到的是正宗的中餐。 

酸甜口味徵服「鬼」? 

中國人還是比較鬼馬的,據說有很長一段時間,餐廳是備著兩套菜單的,一套給中國人看,另一套給美國人點餐。夥計們看到華人來吃飯,下單寫的是「人食」,而老外而是「鬼食」,當然這裡的鬼是「鬼佬」,在粵語裡並不算是貶義。落單送到廚房,大廚自然會看單炮製。 

酸甜口味應該也是在這段時期慢慢形成的——中餐裡本來就有糖醋口味,而且粵菜中也有咕嚕肉、梅醬排骨這樣的珠玉在前,旅美的大廚們在發現了美國人民嗜甜的愛好之後也越發會創新。

最重要的是,酸甜口中所使用的水果比如菠蘿多數都是罐頭,價格低廉,對於餐廳來說還可以控制成本,何樂而不為? 當然這種融合發展到最後,變成了互為因果。最初是為了迎合美國人的口味而大量在菜餚烹飪中使用甜酸口味,最後憑藉這個口味徵服了絕大多數美國人的胃,進而鞏固了中餐甜酸的刻板印象,成了美式中餐的主要標誌。 

很多華人,尤其是新移民,對酸甜口味的美式中餐頗為牴觸。但是不要忘了,如果沒有這個味道的先驅,中餐在國際上被認可以及被廣泛接受,可能要延遲好多代。粵菜種下的樹,後來的臺菜、魯菜、川菜甚至雲南菜愜意地乘了涼。 

看指南吃粵菜?

火鍋表示不同意 

粵菜一枝獨秀的局面,一直持續到上個世紀中期。之後不斷增多的其他移民,帶來了各地的菜色,從此中餐在美國百花齊放。臺灣菜、北京菜、上海菜、四川菜、福建菜、重慶火鍋、雲南菜,甚至西北菜,都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寫到這裡真的是好餓~)

時至今日,幫襯的食客,雖然華人佔了絕大多數,但也依然會有土生土長的捧場客。最典型的就是火鍋:臉書的老闆扎克伯格被拍到在小肥羊裡大快朵頤成為朋友圈的表情包大肆流傳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就連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也曾經被拍到帶著女朋友光顧重慶火鍋店,連在中國訪問時,也不忘到東城區來個涮羊肉。 

粵菜日漸式微了麼?不見得。畢竟在這波飲食升級裡,粵菜仍然走在了前面。 粵菜的升級改造,早在上個世紀末就開始了。當時移民的主體是香港的富豪,而他們對於食物的要求要比藍領來得苛刻得多,有些人甚至是把自己在香港的私人廚師都帶到了美加。

這段時期開起來的港式酒樓,多數裝修都非常精緻,菜品極其出色細膩,服務也非常到位,一下子將中餐的形象,提升了無數個等級。而且這之後的粵菜,開始在全美各大小城市開枝散葉。

CNN曾經在去年評選過一次全美的五十家最好的中餐館,幾乎涉及了美國所有的州,除了傳統的舊金山上榜了羊城茶室、嶺南小館,還能看到帕羅阿圖(矽谷重鎮)的喜福居、夏威夷的傳奇、亞特蘭大的富麗華酒家……

 

#喜福居(Chef Chu’s)吸引了眾多矽谷大佬前往,而最近的熱點還在於該店老闆朱鎮中的二兒子導演了好萊塢熱門《我的超豪男友》,隨著電影熱映,這家餐廳也更廣為人知。

米其林評委緣何偏愛粵菜? 

如果說雜碎是中餐在美國發展的1.0版本,以喜福居為代表的這類餐廳是2.0版本的話,那麼像Hakkasan和Mister Jiu’s這些已經獲得了米其林認可的餐廳就是3.0。米其林的評委們還是偏愛粵菜的,終究人家的第一塊中餐三星招牌,給的就是粵菜館——香港的龍景軒。

事實上不管是香港的龍景軒,還是澳門的譽瓏軒,獲獎理由都極其充分:高星級酒店,軟硬體過關,加上港澳獨特的地理位置保證了中西食材的新鮮和創新。無論如何,最重要的是他們出品質量始終非常穩定的廚師團隊。

#澳門譽瓏軒的骨香龍俐魚球

Hakkasan和Mister Jiu's這些在海外聲名鵲起的粵菜中餐館則更進一步,將配酒引入餐品設計中,並採用更加法式的菜單選擇,像香港的明閣,甚至為餐酒搭配設計了一款App,相當與時俱進。

單單看Mister Jiu’s的菜單,你很難想像這是一家中餐館,它的餐單設計和時令以及本土食材結合非常緊密,內容上非常簡單克制,每個類別只有幾種選擇,定時更換菜單,羅列品種。

#Mister Jiu’s的片皮鴨,用上了更精緻的擺盤

這些做法,都是非東方的,與傳統粵菜館熱熱鬧鬧完全不同的格局。在食理上,它尊崇了粵菜的料理方式,只不過在食材的運用上,採取了更加融合多元的方式。 香港的明閣,菜單是有甜品結尾的,這在很少出現甜品菜單的中餐裡算是一種創舉,進而掀起一陣改革。不同元素的雜糅,好像成了升級中餐整體國際印象,甚至是廚師們遐想可以「討得米其林評委們喜歡」的一味藥。

#香港康得思酒店「明閣」甜品,桂花桃膠雪耳燉鴿蛋

但真的是這樣麼?不如看看新加坡的米其林一星餐廳「了凡香港雞油飯面」。這大概是全世界唯一家入選了米其林的非精緻餐飲餐廳了吧:它的樣子就像你每天早上去街市買菜看到的熟肉鋪大排檔,人山人海,老闆親下廚,一副小本經營一百年不變的處事不驚。 

米其林很少對外公布評獎標準,但對這家小販式的小店,他們第一次表示給予一星是「對人,而不對地方」。這個一星餐廳的存在,某種程度上也打破了很多餐飲從業者一味追求高大全的執念。 

說到這裡,大概你也明白,所有的餐廳,最終還是要回歸到食物的本質上。 正如中國現在如火如荼的消費升級一樣,海外的中餐也面臨著再一次的迭代:從果腹、迎合鬼佬需求,到吸引新一代移民食客的青睞,以及慕名而來的遊客的探訪。           

粵菜特色的「煲仔飯」帶來溫暖與滿足

END

公眾號:客運棧(ID:lifehotel)這是一個關於購吃住行的不常旅客棧,你想要了解的各種深度吃喝玩樂,都在「棧」裡。歡迎分享到朋友圈,如想取得授權請聯繫原公眾號。如果想找到小南,可以在後臺回復「小南」試試看哦~    

相關焦點

  • 米其林首本《粵菜指南》出爐!香港最好吃的26家在這!
    這不,最近就讓本圈發現,米其林推出了全球首本《粵菜指南》!(圖源:米其林官網)要知道,這可是米其林有史以來第一次推出單一菜係指南,可見粵菜的魅力之大.這本《粵菜指南》一共收錄了291家來自全球15個國家和地區的優質粵菜餐廳。
  • 粵菜餐廳頤宮摘得三星桂冠,首屆《米其林指南臺北》名單新鮮出爐!
    ——《米其林指南》國際總監米高·艾利斯(Michael ELLIS)就像Michael總監說的那樣,在寶島臺灣的眾多城市中,臺北是它的心臟。本次臺北米其林指南中,總計有110家餐廳上榜,包含了33種不同料理風格,其中共有20家餐廳摘星。
  • 2020臺北臺中米其林指南發布,粵菜餐廳又是唯一三星
    近日,2020臺北臺中米其林指南正式發布,連同必比登推介,共有臺北 170 個店家、以及臺中 56 個店家入選。 其中,位於臺北的粵菜餐廳「頤宮」保持了三星的榮譽。下面,就來看看今年臺北臺中的雙城米其林指南吧~2018 年《米其林指南》首次發布了臺北版(和廣州同年),到這次第 3 年的《米其林指南》首次把臺中也包括了進來(類似香港、澳門的米其林指南)——進一步擴大了評選範圍,也是這次頒布活動安排在臺中舉行的原因。
  • 大眾點評發布「黑珍珠」指南引爭議 王興說需要愛、錢與耐心
    本報記者 李立 上海報導美團點評日前在上海正式發布2018大眾點評黑珍珠餐廳指南。這份疑似中國版的米其林一經發布即引發各方熱議。指南覆蓋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成都、重慶等22座國內城市以及東京、巴黎、紐約、曼谷、新加坡5座海外城市,330家餐廳上榜。
  • 星星光環下的粵菜(賞我吧啊~)
    上次在巴黎一家一星吃足4個小時,他們吃完悠悠一句:吃這麼久真的好睏;好不容易訂到男神的餐廳Restaurant Gordon Ramsay,卻因為種種原因遲到30分鐘,連tasting menu的機會也錯失了,挨了頓罵。
  • VOL4.奢品美饌|粵菜———中華美林食海裡的藝術珍萃
    其實,八大菜係為後來細分發展出來的分支,清朝時評定的,中國最早的時候只有四大菜系(魯菜、川菜、粵菜、淮揚菜),四大菜系分別代表了東西南北四個方位,東淮揚菜、西川菜、南粵菜、北魯菜。這次,我就帶領大家一起進入中華文化、中華美食的世界吧!
  • 廣州米其林指南發布 8家粵菜餐廳獲一星評級
    繼上海之後,廣州也有了米其林指南。28日,首版廣州米其林指南公布,共有8家餐廳獲得米其林一星評級,全部為粵菜餐廳。  一直以來,米其林評審員不斷在全球範圍內探尋擁有豐富飲食文化與傳統的國家和地區,廣州則成為全球第32個獲得米其林指南評鑑的目的地。
  • 我和現代粵菜料理的三次【躍】會
    比如,在廣州能撬開「務實」會吃的老廣錢包,心甘情願來這樣一家有趣好玩的創意粵菜餐廳,鋪租、人力、培訓成本很高,而總是笑口常開的主理人彪哥對此回應只是簡單一句:「這就是我想開的餐廳!」或許,這就是熱愛把事情做到極致的人,都擁有的格調吧!
  • 央視知名美食節目《回家吃飯》曝南京廚子薛啟和還是粵菜高手
    日前,南京小馬哥龍蝦老闆、清末御廚第四代傳人薛啟和應邀在央視的美食節目《回家吃飯》上做一道拿手菜。原本以為他是南京菜高手,節目上一定會露一手他的南京菜拿手絕活。然而讓人目瞪口呆的是,薛啟和在節目裡做的竟然是一道用粵菜方法烹製的鹹蛋黃焗龍蝦。
  • 米其林全球粵菜指南首發,78家星級餐廳摘97星,香港摘35星成大贏家
    全球第一本《2018-2019米其林全球粵菜指南》今天下午在廣州正式發布!這是米其林首次推出單一菜係指南,彰顯了粵菜在國際的超高人氣和影響力。「常吃常新」是美食愛好者對粵菜的評價之一。多年來,粵廚們不斷精進、創新技藝,讓粵菜在保持口感均衡性和食材豐富性的同時,與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產生了更多元的碰撞與融合。
  • 米其林首次發布《粵菜指南》,這26家香港餐廳上榜啦!
    近日,米其林發布了全球首本《粵菜指南據悉,這是米其林首次針對菜系,而非地區推出的指南。該指南推薦了包括中國、英國、法國、美國、日本在內的15個國家及地區的粵菜館,共收錄291家餐廳。其中,wuli香港有26家餐廳成功入榜,佔數最多,堪稱此本指南發布後的最大贏家!
  • 2018首版廣州米其林指南名單公布!
    廣州乃至整個珠三角地區最經典的老牌粵菜餐廳。粵語電視劇裡請客的時候,經常會說「那就去白天鵝吧」,觀眾都覺得理所應當,可見其地位。珠三角改革開放時期哪個老闆發了家,也都要到這裡奢侈一番以證明自己。此次上榜拿下1星也是眾望所歸,而且這家有潛力升星。
  • 《粵菜好師傅》開機,實力戰隊+生猛食材+專業評審烹製粵菜盛宴
    《粵菜好師傅》開機錄製。廣東衛視《粵菜好師傅》也是「粵菜師傅」工程的一次階段性總結,集中展示粵菜師傅們如何繼承精緻細膩的粵菜品格,融合創新立異的匠心手法,逐步實現技能就業和脫貧致富。《粵菜好師傅》匯聚來自廣東各地的九支「星廚」戰隊,每支戰隊由1位主廚、2位幫廚組成,在每期節目中兩兩比拼,獲勝方將成為擂主,迎接下一支戰隊的攻擂挑戰。
  • 從順德出發,打造全球粵菜賞味指南 順德華僑城聯合南都共同孵化"粵...
    順德,作為粵菜發源地之一,國內第二個被評為"世界美食之都"的城市。11月21日,一場從順德出發,面向大灣區、全國、乃至全球的粵菜尋味之旅正式啟程。由國際美食文化交流中心發起,順德華僑城聯合南方都市報共同孵化的"粵星賞"品牌正式啟動,面向全球推薦星級粵菜,打造粵菜界的"米其林"。
  • 2020《廣州米其林指南》發布!新增1家二星餐廳!你都去過哪幾家
    2020《廣州米其林指南》正式發布!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御寶軒從一星升到二星各位的美食打卡指南又可以更新了!誒誒誒這個米其林可不是賣輪胎的可愛胖子哦是優質餐館品鑑指南~米其林餐盤榜單前身叫「米其林推薦」一般來說會囊括很多優質餐廳各種類型都有此次榜單到底有哪些餐廳入選了呢趕緊來看看吧~2020廣州米其林榜單今年共有12家餐廳摘星其中10家米其林一星2家米其林二星
  • 我飄了!《2019魔都最貴餐廳指南》來了!
    《2019魔都最貴餐廳指南》來了!我飄著寫完了這20家餐廳你們給我壯著膽子看完聽到沒有!去年6月,在上海中心開出第一家海外分店。連續兩年入選《米其林指南東京》,在東京提前一年預約都難訂到位的懷石名店,首個海外店在空降上海蘇寧寶麗嘉酒店,還是建築師隈研吾先生親自設計的!
  • 粵菜如何從源頭上尋找靈感?我們找了 5 個例子
    2018 年 11 月,第一版《米其林粵菜指南2018-2019》在廣州發表。這是米其林第一本針對單一菜系發布的指南。從 1990 年代火熱至今的粵菜,卻因其在中國菜系中一家獨大的地位,可這種地位或許也漸漸讓它失去了創新的活力。
  • 苦莉愛遊戲講粵菜,品粵菜,並帶領小夥伴們做粵菜
    而在廣東飲食文化中,宴請小夥伴們吃飯,雞肉也就成了一道必備的主食。那麼在廣東又有哪些雞的做法是比較好吃的,而且做法也比較簡單的呢?苦莉愛遊戲先帶小夥伴們了解一下廣東雞的做法,其實廣東雞有很多種做法,例如:姜蔥雞、白切雞、豉油雞、豬肚雞等等。用廣東人說的話,那就叫做:只有小夥伴們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出來的美食!
  • 味道|《粵菜好師傅》體驗「食在廣東」
    新快報訊 記者徐紹娜報導 由廣東廣播電視臺主辦、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指導的廣東衛視原創文化美食綜藝節目《粵菜好師傅》近日在廣州開機錄製。據介紹,節目聚焦嶺南美食文化,挖掘最具代表性的地道食材,將展開一場 " 粵菜師傅 " 的擂臺競技。
  • 文化美食綜藝節目《粵菜好師傅》在廣州開機錄製
    央廣網廣州7月4日消息(記者何偉奇)文化美食綜藝節目《粵菜好師傅》近日在廣州開機錄製。一臺屬於「粵菜師傅」的擂臺競技,一次拉動廣東美食經濟的全新嘗試,一場聚焦嶺南美食文化的集中展示,即將在這個夏天重磅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