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釗維:紀錄片是好寂寞的工作

2021-02-22 家春秋口述史計劃

夢想究竟能把一個人帶到多遠的地方?張釗維導演來自臺灣,是CNEX基金會製作總監、陽光衛視紀錄片工作室製作總監,他是一個特別文藝的人,寫過研究臺灣現代民歌的專論;最近他拍攝了一部講述抗戰時期國軍空軍的紀錄片,明明是講戰爭,卻拍的風格清新動人。最神奇的是,他的大學本科學的不是影視製作,甚至不是任何人文學科,他是臺灣清華大學電機系畢業的。

幾十年間,夢想把張釗維導演帶到了離起點如此遙遠的地方,他是如何來講述這個故事的?請戳視頻。

我自己拍紀錄片,經常在處理「春秋」,不太知道要怎樣處理「家」。我拍過關於臺灣歷史的影片,拍過關於陳獨秀的影片,去年剛剛完成一個民國的抗戰空軍的紀錄片。所以我開玩笑說,民國的「紅色」、「藍色」和「綠色」都處理過了,但是對我來說,「春秋」好像離我很近,可是「家」離我有點遠了。

 

我在進入紀錄片這個行當的時候,我母親非常的擔心,她不知道這個小孩原本放著好好的電機系、計算機的學位不做,然後去做紀錄片,這是怎麼一回事情?我那時候剛完成第一個作品的時候,拿回去給我母親看,她說我看不懂。

 

雖然「家」好像離我很遠,但是在這個過程裡面,其實「家」會用一種方式回來找你。有一個很特別的方式是,去年我完成《沖天》的時候,剛好我二姐的兒子要結婚,我去美國參加婚禮。我一下飛機,二姐就把我抓到一個咖啡館,拿出一種折得皺皺的紙,那是在二十年前,1995年時我寫給我母親的一封信的複印件,她一直保留著。那時候我寫給我母親時說:媽,你不要擔心,天底下不是只有賺錢這一件事而已,我們還有很寬廣的路可以走。一九九五年八月二十九。

 

我二姐就跟我說,你看這封信,現在你的外甥他放著好好的常春藤名校的醫學院學位不念,他要去拍紀錄片了。然後你再看那個日期,二零一五年八月二十九,這是他結婚的日子,整整二十年。你這個當舅舅的,你要怎麼負起你的責任啊。我覺得在這個過程裡面,雖然我一直在處理「春秋」,但是這個「家」的因素也在用不同的方式在回到我的身上。

 

在這裡通過這個平臺,在座的各位,還有通過直播平臺觀看的觀眾,我想說紀錄片或口述歷史的工作其實是一個好寂寞的工作,老實說,他需要花非常多的時間。那當年輕的這一代人,像我的外甥這樣子,他願意跳到這個深不見底的海洋裡面去學習遊泳,他要橫渡太平洋,或橫渡大西洋到達彼岸的過程,其實需要像「家·春秋」這樣的平臺或者是這樣的一個獎項來給他們支持,我希望或許有一天我的外甥也有機會來到站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他在美國所碰到的故事。謝謝大家。

↓↓↓

(文字、圖片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家•春秋」——大學生口述歷史影像記錄計劃,由北京市永源公益基金會、浙江敦和慈善基金會、中國傳媒大學崔永元口述歷史研究中心、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我的歷史」公益計劃聯合發起並主辦,面向全國高校學生,徵集優秀的口述記錄影像項目參賽,聚合全社會力量,共同推動年輕人參與口述歷史。


家春秋口述史計劃

了解更多「家·春秋」大學生口述歷史影像記錄計劃,歡迎關注

﹊﹊﹊﹊﹊﹊﹊﹊﹊﹊﹊﹊﹊﹊﹊﹊﹊﹊﹊﹊﹊

微信號:jcqkss

新浪官微:@家春秋口述史計劃

諮詢郵箱:dxsxsjh@163.com

優酷展示頁面:

http://i.youku.com/JCQKSS


相關焦點

  • 張釗維採訪 | 身為創作者和紀錄片工作的支持者
    除了紀錄片創作,張釗維還以另一種方式給與青年紀錄片工作者以支持和輔助。Q: 除了CCDF,IDF-CNEX(西湖國際紀錄片大會)工作坊具體在做什麼工作呢?A:IDF-CNEX工作坊是另一個項目。在臺北的CCDF,一方面提供了一個平臺,讓創作者和國外「買家」媒合,另一方面我們也讓來的創作者及團隊有一些培訓的機會。而在杭州的IDF就是CCDF之外的一個培訓的機會。
  • 周浩、李博、張釗維三位紀錄片創作者成為奧斯卡新評委
    其中,新入選的華人評審,不僅有演員吳京、趙濤、黃覺,還有被紀錄片部門邀請的周 浩(《大同》《棉花》),張釗維(《沖天》《成名之路》),李博(《時光機》《塑料王國》)。 張釗維(左)、周浩(中)、李博(右)在一起 據悉
  • 《本來面目》921特別放映 導演張釗維現場哽咽26秒
    回憶起當初開始與法鼓山結緣,讓導演想起已逝母親生前曾經交代的安心之法,張釗維一度哽咽長達26秒。 後面,我發現從這些問題都太難回答了,乾脆就老老實實的把法師生命故事講好就好了。」
  • 張釗維:為什麼華人社會少見家族主題的紀錄片?
    阿罩霧,是霧峰的舊地名。影片的進路以林家來臺之後的第六代林獻堂、第七代林祖密為主角,雙線推進。林獻堂這一支在清廷割臺之後留在臺灣,在日本總督府的高壓統治下,糾集同好,成立臺灣文化協會,並在日本本土大正民主的風潮底下,推動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追求殖民地臺灣的自主權利。另一方面,林祖密醉心追隨孫中山,投入大陸的共和革命風潮中,與軍閥進行鬥爭。
  • 周浩、張釗維、李博|又有3名華人紀錄片從業者入選奧斯卡評審
    其中中國紀錄片導演周浩(《大同》導演)、張釗維(《沖天》導演,CNEX聯合創始人)、李博(《時光機》剪輯師)也在名單之中,之後他們可就奧斯卡獎項行使投票權。截至目前,共有16名華人紀錄片工作者入選奧斯卡評審,分別是:張僑勇(《千錘百鍊》,2013年入選)崔明慧(《誰殺了陳果仁?》
  • 美國影藝學院2020年度新成員名單公布,CNEX聯合創始人/《沖天》導演張釗維入列
    美國當地時間6月30日,奧斯卡金像獎的主辦方美國電影藝術和科學學院(簡稱「影藝學院」),宣布新增819位會員,繼CNEX聯合創始人蔣顯斌與陳玲珍受邀成為學院會員,CNEX聯合創始人暨製作總監張釗維也受邀擔任美國電影藝術和科學學院會員,未來三人將一起參與奧斯卡獎紀錄片獎項的評選工作。
  • 【光影】巡展 | 張釗維導演映後Q&A回顧
    Q//俞潔老師:我想請張釗維導演先介紹一下這部片子是不是一個命題的作品,它的創作背景是怎麼樣的?A//張釗維導演:其實我拍片從97年一直到現在22年了,我大部分做的是命題作文,但是我在面對每一個命題的時候,我都是用創作的態度來面對它。
  • 張釗維:看見「看不見的手」
  • 張釗維:異鄉人的痛楚
  • 張釗維:一個愛國青年的成長
    對創作者來說,成長的經驗似乎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故事來源。即便在商業電影的領域,好萊塢也發展出YA片(Young Adult)的類型,蓋青少年是當今電影市場的主力消費者之一。但是在紀錄片的領域,要表現人物的成長,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大的障礙,就是時間。
  • 紀錄片這麼弱勢了,我為什麼還要拍紀錄片?
    除了紀錄片創作,張釗維還以另一種方式給與青年紀錄片工作者以支持和輔助。 Q: 除了CCDF,IDF-CNEX(西湖國際紀錄片大會)工作坊具體在做什麼工作呢? A:IDF-CNEX工作坊是另一個項目。在臺北的CCDF,一方面提供了一個平臺,讓創作者和國外「買家」媒合,另一方面我們也讓來的創作者及團隊有一些培訓的機會。
  • 導演張釗維:我想把觀眾從看世界的窗口「推」出去
    採訪 編輯丨 印雪嘉賓丨張釗維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與內容製作工業化的形成,我們在紀實影像領域多了無數種觀看的可能,
  • 張釗維:四十年民歌路
    四十年民歌路文|張釗維(CNEX紀錄片基金會製作總監)初秋的臺北西門町,電影院一條街,侯季然導演以兩年時間錘鍊完成的紀錄片《四十》進行試映會。除導演團隊外,促使這部紀錄片得以誕生的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的陶曉清與李建復也出席。
  • 2017 CNEX「網羅人生」主題紀錄片高校巡展今日落地南京 導演張釗維到場交流
    屆時,《沖天》導演張釗維、《少年小趙》導演杜海濱將出席部分場次,歡迎前來交流。✦第五屆中國紀錄片學院獎 最佳剪輯獎 △《沖天》片花△《沖天》配音幕後花絮導演張釗維,出生於臺南市。曾任職於破周報、南方電子報、新加坡運行視覺公司、香港陽光衛視。目前擔任CNEX製作總監。2006年參與創辦CNEX,為兩岸三地第一個以扶持獨立紀錄片為宗旨的非營利組織,並拓展紀錄片的跨國合作與傳播。
  • 2017 CNEX「網羅人生」主題紀錄片高校巡展今日落地南京 導演張釗維到場交流
    屆時,《沖天》導演張釗維、《少年小趙》導演杜海濱將出席部分場次,歡迎前來交流。✦第五屆中國紀錄片學院獎 最佳剪輯獎 △《沖天》片花△《沖天》配音幕後花絮導演張釗維,出生於臺南市。曾任職於破周報、南方電子報、新加坡運行視覺公司、香港陽光衛視。目前擔任CNEX製作總監。2006年參與創辦CNEX,為兩岸三地第一個以扶持獨立紀錄片為宗旨的非營利組織,並拓展紀錄片的跨國合作與傳播。
  • 2017 北京國際電影節紀錄片@UCCA
    導演簡介Beathe出生於1977年,紀錄片製片人,畢業於奧斯陸Volda和NISS大學。自2002年以來,她一直在電影和電視行業工作,為挪威公共電視臺NRK和挪威TV2製作了幾部紀錄片,並向學生教授紀錄片製作方面的課程。Susann出生於1976年,畢業於Lillehammer和Volda大學,自2002年以來一直擔任電影攝影師和導演。
  • 聖丹斯-CNEX紀錄片論壇來襲 奧斯卡聖丹斯獲獎影片主創等你來! 5.15@北京
    理察主管聖丹斯學會紀錄片項目的一系列創意合作計劃,其中包括:聖丹斯學會和斯科爾基金會合作的「講述變革」;年度「聖丹斯TED影人獎」。理察同時參與聖丹斯學會紀錄片項目的所有創意策劃工作,包括審核聖丹斯紀錄片基金和實驗室的項目申請,代表聖丹斯紀錄片項目出席國內外的電影節、電影市場和論壇。
  • 十二月影像季系列活動 | 2017CNEX「網羅人生」主題紀錄片高校巡展(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排片表
    The Rocking Sky  中國/2015/張釗維/紀錄片/96min主述旁白
  • 【找片兒不過夜】最熱紀錄片中字資源匯總(2020.6.10-6.16)
    整理 匯總 | DOCO編輯部全網最新最熱紀錄片熟肉資源
  • 紀錄片《本來面目》——反叛、和解、相信
    是簡單的獵奇,還是單純以佛教信仰作為出發點?恐怕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我讀過兩篇張釗維老師在臺灣法鼓山等地的分享,很喜歡他講的一句話:「如何再相信?」這個題目打動我的是,對於今天中國的佛教、禪宗、禪文化,它似乎指出了未來中國人可能的一條精神道路。這部影片正在臺灣公益放映,申請就可以放映,在大陸這是第一場。今天趁著這個難得的機緣,我希望請導演和胡軍軍老師多談一下他們心目中的「本來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