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與關羽相比,是否更適合獨當一面

2020-12-23 騰訊網

相比於在三國時期赫赫有名的關羽來說,曹仁顯得格外默默無聞。

關羽不論是因為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出名,還是因為一些其他歷史事件而聞名,都有一點是不可否認,那就是現在大多數人都知道東漢末年有關羽這樣一位神將,卻很少有人提及曹仁。

這樣的差距是十分明顯的,雖然很多人一再強調,關羽的出名在於其形象被一再神話,但是名氣方面的差別始終無法遮蓋。

而且,仔細研究過三國時期的正史就可以發現,歷史上真實存在的關羽並不僅僅只是人們心中的那個忠義兩全的形象,他的統兵能力以及武藝和軍事才能同樣領先於眾人。

從綜合方面來考量,如果把關羽和曹仁這兩個人進行比較的話,關羽能力是曹仁無法比擬的,關羽更加能獨當一面。

關羽威望頗高

關羽和曹仁兩人之間最經典的一次戰爭就是襄樊之戰。

根據真實歷史記載,在襄樊之戰中,首先挑起戰火的是曹仁,而且在此次戰爭之中,曹仁最終敗給了關羽。

其實,在這次正面交鋒之前,通過兩人在其他戰場上的表現,就可以明確地看出兩人能力的差別。

首先來說一下更加有名氣的關羽,雖然現在很多人認為關羽的名氣都來自於《三國演義》,但實際上,在歷史上真實發生的事件中,關羽的作戰能力才更加讓人驚嘆。

根據三國志的記載,關羽曾經單槍匹馬地在眾目睽睽之下斬下了敵軍將領顏良的首級。

此次事件發生在白馬之戰中,從史料記載上看,當時的關羽是單槍匹馬地闖入了敵方陣營之中,殺死敵方將領之後又飛快離去。其中最為關鍵的是,他是在敵方士兵的圍觀之下從容離去的。

不過,很多人質疑此事的真實性,而這段記載之所以被很多人質疑其真實性,主要是因為上述描述的斬下敵方首級之後,從千軍萬馬之中離去的情節過於理想化。

但事實就是這樣讓人不可思議,眾人之所以不敢阻攔關羽的離去,主要是因為關羽這個人在敵方陣營中具有極強的威望,因其武力的震懾性,所以沒有人敢上去圍攻。

關羽斬殺顏良的行為猶如作者虛構出來的「百萬大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的情節,而當這樣的事情真實發生時,足以說明此人的威望及武力之高。

不過 這樣的事情在三國之中只此一人能夠做到而已。由此可知,關羽的能力究竟有多強,起碼從戰場斬將這方面來看,關羽是無人能敵的存在。

與之相對地是,在三國歷史記載當中,並沒有關於曹仁戰場斬將的記載。而如此一來,兩人之間高下立分。

曹仁雖勇卻不及關羽

雖然曹仁沒有能夠像關羽一樣做到千軍萬馬中取敵方將領首級,但是有關於他的作戰能力,還是有相關記載能夠證明的。

據歷史記載,三國時期的南郡之戰中,曹仁與周瑜進行了一次對抗。

當時周瑜率領著自己的數千軍隊攻打曹仁所鎮守的江陵城,曹仁派出自己手下的將領率領300人進行對戰,三百對抗數千人,結果可想而知。

最終,在寡不敵眾的情況下,曹仁這一方很快就遭遇了失敗。

之後,曹仁為了救回自己手下的這員大將,獨自出城衝進了周瑜的包圍圈,並救出了被圍攻的屬下,而且為了能夠救下被落下的一些士兵,曹仁在返回城中之後又一次地衝進了包圍圈,直到把所有人都救回之後才回到城中休息。

從曹仁兩次深入敵人包圍圈救人的行為中可以看出,他的勇猛和膽識還是頗有大將風範的,從這方面來說,曹仁的能力優於大多數的將領。

但,如果曹仁要和關羽比的話,那他還是沒有建功立業並斬殺將領的關羽的能力強,也就是說,在此項對比上,曹仁弱於關羽。

重量級不同

在關羽的眾多事跡當中,鎮守荊州是最為著名的一個。

關羽被稱為蜀漢第一名將並不是空穴來風,畢竟,論統兵能力的話,很少有人能夠做到他這種地步。

當年為了鎮守住最為重要的荊州,關羽在荊州訓練出了一支精銳的水軍部隊,而且這支軍隊在襄樊之戰中也曾經立下過汗馬功勞。

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關羽作為一個不懂水性的北方人,要訓練出一批行動有素且精通水性的士兵是十分困難的。

因此,關羽在訓練這支軍隊時所遭遇的艱難可想而知,不過,最終成果卻是令人震撼的,由此可見,關羽統兵能力之強。

此外,在三國歷史之中,關羽一直都是劉備手下的頭號將領,曹仁則是曹操手下的三大司令之一,從政治地位上來看,兩人之間還是有一定差別的。

有人說,關羽是有大帥之才的能人,而曹仁則是大將之才,兩人存在等級上的不同。

在兩人正式對戰的襄樊之戰中,作為鎮守樊城的將領,曹仁竟然被關羽打地龜縮在城裡不敢出戰,而且,他在得到了其他人的援助之後,還是被關羽打敗。

在兩人正式交鋒之時,佔有一定優勢的曹仁,在關羽的猛烈進攻之下,還是只能夠以城池為堡壘,等待援軍的救援。

其先天性優勢在與關羽進行對戰之時,並沒有轉化為他獲勝的一個武器,而是成為了曹仁保命的一個手段,由此可以看出,在正面對抗之時,即使是佔據優勢,曹仁也不是關羽的對手。

結語

在三國的歷史記載當中,關羽是神一樣的人物,提起關羽,人們總能夠想起一個又一個經典的戰爭案例。

但是,若是提起曹仁呢?大多數人並不認識這個人物,即使是了解這段歷史的人,對於曹仁的印象也只停留在他所經歷的兩次相對著名的防守之戰中,和關羽進行正面對抗的襄樊之戰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綜合來說,關羽明顯強於曹仁,在獨當一面上,關羽的能力遠遠高於曹仁。

相關焦點

  • 曹仁:站在關羽肩膀上,成名的男人
    後來,軍閥混戰,再加上黃巾軍起義,每天都在巨頭夾縫中生存,日子不好過了,正好曹操陳留起兵,準備開一番大事業,作為本家兄弟,大哥要創業,當然要支持啊,於是曹仁帶著一千多兄弟,投奔了曹操,任職厲鋒校尉,別部司馬。
  • 三國正史曹仁能否配上曹操手下第一大將,三國第一守城大將名譽?
    曹仁既不是曹操手下第一大將,更談不上三國第一守城大將了。第一,曹仁是曹操麾下可獨當一面的將領之一首先,還是要肯定曹仁有一定的軍事才能。我認為曹操麾下,能獨當一面能成統帥的將領,只有兩個人,一個是夏侯淵,另一個就是曹仁。
  • 關羽與張遼誰更厲害
    作為三國演義的老讀者,對於張遼與關羽並不陌生這兩個人如果進行PK,誰更厲害一些呢?    參照三國演義,自然是關羽更厲害些。關羽這個人自出道以來,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擂鼓三通斬蔡陽,這些都是非常精彩的橋段,更為難得的是關雲長單刀赴會,華容道放過曹操,這些都是很濃濃的一筆。包括長沙放過老將黃忠,這關羽都是不可小覷的人物,難怪中國古人把關羽叫做武聖人。地位之高,讓人仰慕之至。
  • 周瑜一生的最後一戰:聯合關羽擊敗曹仁,奪取荊州南郡!
    在赤壁之戰後,曹操留曹仁、徐晃等守江陵,樂進守襄陽。在此背景下,孫權以周瑜、程普為左右都督,率領甘寧、凌統等將領,與劉備合力攻打南郡。孫權自己領軍攻打合肥,派張昭攻打九江。其中,在南郡之戰中,孫權一方的周瑜和劉備一方的關羽聯手出擊,進攻曹魏大將曹仁鎮守的南郡。值得注意的是,就南郡之戰,也是周瑜一生的最後一戰。那麼,問題來了,此戰的結果如何呢?
  • 過五關時,換成許褚夏侯惇張遼徐晃龐德曹仁守關,關羽能闖過關嗎
    過五關斬六將是關羽人生的高光時刻。當時暫時依附曹操的關羽,得知劉備還生還後,不顧曹操的恩待和恩情,執意要去找兄長劉備。曹操惜其才,放了關羽,但關羽此去是投奔對手,所以他的手下都不願放關羽過關,關羽為了順利過關,斬殺了五個關卡的大將,這才順利闖過關。
  • 三國演義與三國志44歷史上的曹仁比演義裡露臉多了
    而且《三國演義》當中,作者為了突出周瑜和諸葛亮,有意地把曹仁矮化了。其實在《三國志》當中,曹仁在江陵鎮守,周瑜帶著幾萬人來進攻。前鋒部隊幾千人先來到城下,曹仁一看,想要先試探一下,就派部將牛金帶著三百人先出城見一仗,結果這三百人一出去就讓人家圍在裡頭了,曹仁一看,讓手下人牽馬來,就準備親自出去援救。
  • 曹操為何派遣于禁前往抵擋關羽,救援曹仁?曹操堅信于禁不會反叛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對於曹魏來說必將是一個猶如坐過山車的年份,當時曹操親徵劉備,但還是丟了漢中,轉眼關羽發動北伐,中原震動,曹操被打的有遷都之意,結果轉眼間關羽被孫權突襲敗亡,曹魏立國後最動蕩的局勢得以緩解,並逐步走向平穩,早已年邁的曹操,經歷了這些事情後,也是在次年離世了。
  • 曹操,曹仁,曹休,曹真,曹爽,曹彰是什麼關係?誰是曹操心腹?
    如果曹騰的關子是從同宗族過繼,那麼曹嵩很有可能是曹伯興、曹仲興、曹叔興、曹褒其中一人的兒子,《水經注》就記載了曹嵩是曹褒的兒子,但這是孤證,也無法確診是否正確,但可能性極大。曹仁、曹純、曹洪基本上從曹操首次起兵,就開始跟隨,這三人中以曹仁能力最強,在加入曹操前,曹仁憑藉自己的能力,就聚集了一支上千的部隊在淮河和泗水之間活動,後來直接率軍加入曹操,給了曹操很大的幫忙,曹操率軍出戰時,曹仁總是獨自率領一支軍隊助攻,曹操攻徐州,曹仁不僅是先鋒,還獨自率軍攻陷了徐州的四座縣城,曹操打呂布,曹仁獨率一軍攻打句陽,並生擒呂布手下將領劉何。
  • 三國解局|後赤壁之戰的狼煙:曹仁周瑜決戰江陵,關羽霸氣包抄曹操後路?
    動筆的起因,是源於一次對關羽的討論:不講演義只看史實,關羽是個什麼樣的人,究竟是不是因為他的孤傲驕橫、剛愎自用等等一系列的性格缺陷,使得自己大意失了荊州兵敗身死、讓隆中對的千秋大計毀於一旦呢?歷史究竟又是怎麼一步一步演變到走麥城這個結局的呢?但是最終討論無果,隨即約定寫篇文章來繼續表述。
  • 虞翻為關羽算卦的故事
    今天筆者要為大家講的就是虞翻為關羽算卦的故事。故事要從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說起,這一年劉備自立為漢中王,封關羽為前將軍。關羽帥兵攻打曹仁於襄樊(湖北襄陽),曹操派于禁協助曹仁,共同抵抗關羽。無奈秋雨綿綿,漢水(漢江)決口,把于禁的部隊都給淹了。關羽趁機突襲,擒獲于禁,斬殺于禁部將,于禁投降。一時之間,關羽得勢,《三國志》說關羽此時「威震華夏」。
  • 為什麼曹仁深受曹操的重視,他有什麼耀眼的戰績嗎?
    曹仁軍旅生涯前期戰績非常漂亮,在對戰馬超、蘇伯、田銀、侯音的時候都是曹仁取得了最後的勝利。曹仁的仕途非常順利,這也讓曹仁有點看不清自己,這也導致了一生罕有敗績的曹仁剛愎自用。晚年曹仁不聽取蔣濟的勸阻,執意進攻濡須口,慘敗於吳將朱桓。連損常雕、王雙兩員大將的曹仁兵敗而歸,鬱鬱而終,死的時候五十六歲,享配曹操廟庭。
  • 關羽震華夏:關羽、樂進荊襄履歷之謎
    更可能的倒像是劉備跟劉璋在哭窮,誇大了荊州方面的危險性。老劉後面可是踏踏實實的打劉璋,根本沒拿他二兄弟當回事。我之所以把這封存疑信的片段都加進來了,是因為這段時間劉備方面在荊州和曹軍交鋒的記載徹徹底底為零。自老劉210年借江陵,一直到214年七月曹操徵孫權把樂進調走。中間啥都沒有!
  • 還原三國真實歷史上的曹仁:一代名帥,或許他是真正的曹魏第一將!
    在《三國演義》裡,曹仁挺可憐,簡直就是個活體經驗包——曹操早期徵戰,沒他什麼事;徐庶出山,破了曹仁的八門金鎖陣;諸葛亮出山,白河水淹了曹仁;周瑜取南郡,又從曹仁手裡奪的;關羽北伐,又把曹仁圍在了樊城挨水泡。
  • 三國志幻想大陸曹仁怎麼玩 三國中最能守城的武將
    人物生平 曹仁其閃光點在於守城,曹操赤壁之戰敗北後曹仁守江陵,射傷周瑜,間接性的導致周瑜早死;隨後曹操西徵馬超,曹仁又負責守潼關,在渭南擊敗馬超;守荊州曹仁在關羽的圍攻下樊城和襄陽都不曾被關羽攻破,並配合呂蒙反殺關羽
  • 第五十三戰:關羽震華夏(1)關羽、樂進荊襄履歷之謎
    更可能的倒像是劉備跟劉璋在哭窮,誇大了荊州方面的危險性。老劉後面可是踏踏實實的打劉璋,根本沒拿他二兄弟當回事。我之所以把這封存疑信的片段都加進來了,是因為這段時間劉備方面在荊州和曹軍交鋒的記載徹徹底底為零。
  • 張遼和關羽誰厲害
    關羽,字雲長,早期跟隨劉備,後與劉備一起投奔過曹操。歷史上兩位前將軍張遼、關羽做比較也是常有的事,那麼張遼和關羽是什麼關係?還有他們兩人究竟誰厲害?張遼和關羽的關係不管是正史上還是小說裡面,我們看到張遼與關羽出場,總會感嘆二人陣營不同,但是交流和諧,曹操也曾讓張遼招降關羽。
  • 當關羽遇到張遼、樂進、于禁與徐晃
    如果覺得自家人吹噓的分量要打折,敵國的讚美更紮實。陳壽《三國志》裡說曹魏那邊,程昱等都說關張是萬人敵。周瑜說關張熊虎之將。曹魏那邊一向喜歡力排眾議、說話準確的劉曄,更直白了:「蜀小國也,名將唯羽。」這一句話,把關羽與季漢諸將,都分開來了。說到名將,曹魏那邊,有所謂五子爭先,張樂于張徐。
  • 關羽為何獨享「威震華夏」之美譽?
    晉劇名家武凌雲飾演的關羽   三國時代,猛將如雲。呂布、張遼、孫策、馬超等,無不戰績彪炳、勇冠四方。論威名、武力、戰績,應該不遜於關羽。那麼,《三國志》為何僅稱關羽「威震華夏」呢?    「威震華夏」的評語,出自關羽的最後一場戰役——北伐襄樊。
  • 夏侯惇曹純曹洪夏侯淵曹仁曹休夏侯尚曹真,這八人武功如何排名?
    9.夏侯惇右眼中箭後,拔矢吞睛,仍復起餘勇,挺槍直取曹性,「一槍搠透面門,死於馬下」;10.下邳之戰,夏侯惇奉命誘敵,關羽出戰,「約戰十餘合」,夏侯惇詐敗而走;11.黃河渡口,夏侯惇追擊關羽,「戰不十合」,使者飛馬到來叫停;12.博望坡之戰,夏侯惇與趙雲交手,「不數合,雲詐敗而走」,夏侯惇追擊,趙雲回馬再戰,「不數合」又詐敗而走。
  • 關羽威震華夏的5點原因,他曾一度成為掌控著天下局勢走向的人
    但是曹操忌憚於關羽的兵勢,令王必留守許都,遏制關羽北上,同時讓曹仁這位曹氏集團的高級武將去徵討關羽。曹仁作為徵討關羽的主將,其所轄部隊怎麼也要數萬規模吧,不然只能守何談進攻啊?可是在戰事最危急的時刻,曹仁身邊只有數千兵馬,當然曹軍還有部分兵力在於襄樊對岸的襄陽,但是具體兵力未知。當時有人建議趁關羽尚未對樊城實施合圍,選擇突圍,曹仁也是一度同意的,曹仁最終是被滿寵給攔下了,不然的話,不排除曹仁真的帶人北撤了,那麼關羽勢必會大舉北上,攻克許都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