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邦獲悉,2020年8月25日,「安立璽榮生醫股份有限公司」(Elixiron Immunotherapeutics)宣布已榮獲微軟集團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與美國阿茲海默症協會(Alzheimer's Association)合作的2020 Part The Cloud-Gates Partnership計劃獎助。
該項獎助計劃專為加速推進治療阿茲海默症及失智症的創新型藥物開發而設立,往年獲獎者多為歐美頂尖研發機構。作為首位來自亞洲的獲獎者,「安立璽榮」將無償獲得該計劃資助的100萬美元研發資金,推動EI1071免疫新藥進行Ⅰ期人體臨床試驗。
創業邦持續關注的「安立璽榮」成立於2017年,定位於新一代創新型免疫治療新藥開發商,致力於用自研創新藥物治療癌症、免疫和神經疾病。
其核心創始團隊均為留學歸來的行業專家,擁有多年國際藥廠新藥研發經驗。創始人及CEO陳泓愷博士為陽明大學醫學士及微生物及免疫學博士,曾在美國貝勒醫學院人類分子遺傳學研究所博士後進修,隨後擔任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專長於創新型藥物的轉化醫學研究及臨床前到臨床開發。截至目前,陳泓愷博士已有多項研究發明成果,並發表在包括Cell, Nature Medicine,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國際頂尖科學期刊。
在創立安立璽榮之前,陳泓愷博士還曾先後任職於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所屬格拉斯通研究所轉化研究中心、跨國藥企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上海研發中心、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和雅祥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期間曾主導治療神經疾病新藥的臨床開發,建立跨領域轉化醫學平臺,並主導多項腫瘤免疫新藥開發計劃包括PD-L1、TIM3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單株抗體、CSF-1R小分子抑制劑及雙特異性抗體開發計劃。
據陳泓愷博士介紹,全球有超過5千萬名失智者,預計患病人數到2050年還將大幅增加1億人,亟需創新治療藥物填補醫療需求。
而在以往,研發新藥都是先找靶點,進入動物研究再到臨床試驗,在此過程中,很容易受動物模型誤導出現臨床試驗結果偏差。因此,安立璽榮大膽選擇了差異化路徑——以疾病為切入點進行轉化醫學研究,利用臨床病理資料,明確想解決的治療需求是什麼、疾病在臨床上患者表現怎樣,以此尋找致病機制及治療靶點,指導藥物開發的方向。
就阿茲海默症而言,過去的治療策略都局限在amyloid beta及tau傳統靶點上,這類藥物的開發大多以失敗收場。對於神經退化性這種複雜的疾病,依靠動物模式遠遠不夠,安立璽榮從臨床及病理機轉研究入手,發現這些神經退化性疾病患者腦中的免疫系統發生很大的改變,尤其是微膠細胞(microglia)引起的不正常發炎反應,抓住了疾病惡化的關鍵。
「依託轉化醫學研究的結果,安立璽榮提出由調控腦內免疫系統來減緩神經損傷的治療新方向。公司正在開發的小分子集落刺激因子1受體(CSF1R)口服抑制劑EI1071,在臨床前試驗中,CSF1R抑制劑可有效抑制腦內的微膠細胞(microglia),進而達到減緩神經損傷並改善認知功能的治療效果。這便是安立璽榮的優勢所在。」 陳泓愷博士說。
值得一提的是,上文提到的EI1071,除了可治療阿茲海默症外,還具備治療包括帕金森氏病、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和顱腦外傷等疾病的潛力。
擔任該公司科學委員的美國哈佛醫學院Francisco Quintana教授表示:「此次獎助資金將加速新一類神經疾病治療藥物的開發,未來眾多的神經退化性疾病患者都可能因此受益」。
在創立三年內,安立璽榮基於前項治療神經退化疾病產品、轉化醫學自主研究成果以及獨特的全人源抗體篩選平臺,還構建了治療慢性B型肝炎及癌症的一系列抗體生物新藥管線,累計擁有國內外多項自主智慧財產權和資質認證許可。
公司累計已獲得超過人民幣1億元的融資,於2019年完成A1輪融資,主要投資人有臺杉投資、中華開發國際資本、臺安生物科技及日本Mizuho金融集團體系的Axil capital。
而此次獲得阿茲海默症協會的獎助,不僅認可了創新型免疫療法的市場價值,還進一步肯定了安立璽榮的轉化醫學研發技術和商業模式。
談及獎助邏輯,阿茲海默症協會首席科學官Maria C. Carrillo博士表示:「隨著失智症相關疾病在全球的蔓延,市場迫切需要能夠預防或治療阿茲海默症或其他各類型失智症的療法。阿茲海默症協會很高興能協助將安立璽榮EI1071這樣具潛力的創新療法推進至臨床試驗,填補阿茲海默症藥物開發的空白。」
安立璽榮方面透露,預計在2021年,公司不但可完成EI1071人體一期臨床試驗,還將重點推進另一個重要新藥項目EI001,後者最快也將於2021下半年進入人體臨床試驗階段,持續性推展抗體生物新藥管線,為癌症和免疫疾病患者帶來更有效的治療新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