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玉樹否認燒帳篷逼群眾搬遷 稱燒的是垃圾
近日有網友發微博並附圖片,稱玉樹有關部門為完成對上級承諾,強制拆撤救災帳篷、拆板房,要求群眾搬新房;還燒帳篷,出現「火燒連營」。 當地是否以火燒帳篷逼迫群眾搬遷?帳篷拆遷風波背後有哪些情況?為此,人民日報「求證」欄目記者奔赴玉樹,調查走訪了當地居民、相關部門。 是否「燒帳篷逼搬遷」?
-
搬出「窮窩窩」,走上小康路
搬出「窮窩窩」,走上小康路——紅領巾尋訪安順市西秀區彩虹社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作者:鎮寧思源實驗學校 趙永富 國家的關愛和政策,像一道陽光溫暖人民的心房,為山區群眾繪就一幅移民幸福生活新畫卷。01一、好,走上小康路2020年11月24日,為了記錄這難忘的一刻,安順市啟新學校紅領巾小記者社團的少先隊員們走進西秀區彩虹社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開啟了主題為——搬出「窮窩窩」,走上小康路的紅領巾尋訪之旅。
-
印軍:我們才住上帳篷
相關沒有援引印度國防部消息人士稱,這些留守點包括可容納3至4人的帳篷以及兩種類型的玻璃纖維小屋,一種可容納4至6人,另一種可容納8至10人。印度軍方目前還在採購可容納20人的臨時避難棚和商店。馬上大雪即將封山,按照印度媒體所透露出來的消息可以看出,印度很難在封山前將足夠的物資運輸到邊境地區。
-
...搬出大山有奔頭 住房大一倍 收入翻一番(傾聽·算算脫貧帳)
住進新樓房,就業有門路,上學不用愁……苗族貧困戶龍忠英未曾想到,搬出大山,生活竟然這麼有奔頭。住房寬敞了——從60平方米的磚瓦房到120平方米的樓房龍忠英的老家在納雍縣昆寨鄉治溝村,所在的村民組有110多戶,其中80多戶是貧困戶。
-
門源:易地搬遷搬出幸福新生活
門源縣浩門鎮西南角,一排排整齊漂亮的新樓房拔地而起,「惠澤園」小區內綠意盎然,停車場等設施一應俱全。這不是縣城的普通小區,而是泉口鎮後溝村和沈家灣村兩個村437戶農戶的易地搬遷新居。這裡承載著1587名群眾新的希望,這裡蘊含著黨的暖民安民的好政策,這裡展示著新時代農牧民的新面貌。
-
淅川:搬出深山窩 幸福萬年長
3年時間裡,淅川縣共有19813人像張鋒一樣,受益於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紅利,住進了舒適的樓房,謀得一份滿意的工作。他們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以前覺得連滿足基本的溫飽都是奢望,現在正實現跨越奔小康的巨大變化。截至2018年底,淅川縣累計完成投資11.6億元,使5121戶19813人搬出山區、住進社區,勝利完成了「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安置任務。2018年10月全國易地扶貧搬遷現場會到淅川觀摩,淅川縣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得到了國家有關部委和省市領導的肯定。
-
搬出大山,告別「窮窩窩」
從大山搬入縣城,從木屋搬入樓房,「十三五」期間,全國易地扶貧搬遷累計投入各類資金約6000億元,建成集中安置區約3.5萬個,960多萬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已全部喬遷新居。這是中國打贏脫貧攻堅戰進程中的一個重要成果。「960多萬人,相當於三峽移民的近8倍,相當於搬遷了一個中等人口規模的國家。」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振興司司長童章舜說。
-
廈門最大城中村:晚上支起的「小帳篷」,20萬人都難忘
廈門最大城中村:晚上支起的「小帳篷」,20萬人都難忘在福建廈門問城中村感受,不同的人會作出不一樣的回答,當地人吐槽城中村裡的髒亂差和魚龍混雜,外地人卻會感念正是那裡讓他們擁有了來到廈門的第一個家。比之福建、廣東的城中村中多握手樓,殿前村卻並沒有太多如此密集的小高樓,樓房多是四五層的樣子,不僅採光良好,感覺上也沒有其它城中村那樣的壓迫感。不過,殿前村出租屋的房租也並不便宜,雖然比不上平均租金最高的後埔村,交租的時候也挺讓人肉疼的。若不言這些,單就殿前村的一項獨特夜景,就足夠20萬人難忘了。
-
廈門最大城中村:晚上支起的「小帳篷」,還讓20萬人都難忘!
比起福建、廣東的城中村多了握手樓,殿前村卻沒有太多這麼密集的小高樓,樓房多了四五層,不僅採光好,感覺上也不像其他城中村那麼壓抑。然而,殿前村的出租屋租金也並不便宜,雖然比不上平均租金最高的後埔村,交房時還挺讓人心痛的。如果不言而喻,僅殿前村那獨特的夜景,就足以令20萬人難忘。
-
說說咱的新家故事——昌樂北關片區棚改居民李志民的幸福生活
「要不是借著政府的『東風』,趕上了棚戶區改造的好時候,住上這樣的新樓房,真是想都不敢想。」在南北通透、基礎設施完善的新房裡來迴轉悠著,回想起曾經住過的舊屋,今年58歲的李志民滿臉笑意藏不住。做過木匠的李志民對新家進行了簡單裝修,廚衛、水電暖齊全,用了幾十年的老家具全都更新換代,還換上了大屏幕的電視機和空調。不論是新裝的空調、柔軟的沙發、素雅的牆壁,還是寬敞的廚房、乾濕分離的衛生間,還是老伴一心想要的陽光書房,都成為現實。
-
4月北京活動:流火帳篷work-CHOP/ 帳篷劇《續・小D列傳》的邀請
流火帳篷work-CHOP帳篷劇《續・小D列傳》的邀請櫻井大造 文/ 韓冰 譯2017年4月,流火帳篷劇社將在北京三個地點舉辦帳篷work-CHOP並上演帳篷劇《續・小D列傳》。本想循阿Q的先例寫一出「正傳」,但因為在這齣戲裡面有多數的小D出場,所以就成了「列傳」。之所以冠以「續」字,是因為在世上似乎已經存在著很多關於小D這個小人物的故事。自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近些年成為話題的作品的主人公們,不論男女,可以說幾乎都是小D吧?(啊不,這也許是筆者的錯覺。)總之,以這個小D作為主角的帳篷劇就是這次的《續・小D列傳》。
-
我的脫貧故事丨李正勇:搬出山溝溝 生活越過越幸福
我的脫貧故事丨李正勇:搬出山溝溝 生活越過越幸福 2020-12-10 1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帳篷營地:鄉村旅遊的新爆點
而一頂顏值高、性能好的帳篷,或許是一個不錯的折中辦法。 因為帳篷強調對大自然環境的零介入,易建設易拆除,主體無土建,不破壞自然環境。基本所有建設的帳篷酒店,都不破壞大自然的一寸草皮,不砍伐一棵樹木,均依據大自然原有環境建設,讓消費者真正體驗到露營對大自然的親近感的同時,實現鄉村變社區、帳篷變居所的理想,充分解決鄉村旅遊住宿用地不足的問題。
-
張曼玉搬離香港豪宅,獨自住進平民區,知道真相後網友炸鍋了!
她標誌的小虎牙與清甜的笑容讓人過目難忘,張曼玉18歲就以香港小姐亞軍的身份出道,憑藉其出眾的美貌與對演技刻苦的琢磨,塑造了許多經典的熒幕形象。張曼玉雖然已經12年沒有演戲了,但她依舊是迄今為止華語影壇獲獎最多的電影演員,獎項涵蓋十餘個國際影展,更是亞洲影壇首位嘎納影后。但就是這樣一位傳奇女星,張曼玉最近被港媒曝光秘密搬離香港豪宅,獨自住進平民區,而且模樣蒼老、瘦骨崚峋,讓人心疼!
-
毒氣又能聞到 杭州巨型「毒氣帳篷」竟癟了!?
在陪伴了杭州居民半年以後,這頂帳篷終於完成了使命,功成身退。不過,該地塊的修復工作還在進行中,原本計劃在年內完工,但由於「消毒」難度大,可能要延期一段日子。 > 今天上午,家住杭州三裡亭的陳女士驚奇地發現,自己樓房前的巨型「毒氣帳篷」經過昨天一晚居然消失了。
-
樓房腰線下層會滲水嗎 樓房滲水怎麼辦
許多人現在的工資都已經要比之前高了,而工資的提升有了,平時也就得學會享受,享受生活,最首要的一個方面,肯定也就是在於居住的地點上,地點只要是好了,辦理許多事情,大家也就會很順心,而在於腰線房這類房屋中,居住起來其實也會有一些擔憂的地方,那麼樓房腰線下層會滲水嗎?樓房滲水怎麼辦?
-
新帳篷到手,我們先要做什麼呢
總是遇到這樣一個朋友,一個新帳篷之後高興起來,急於帶著心愛的帳篷出去玩,但是在使用過程中發現帳篷竟然漏水了,地釘還少了兩個,結果只能是怨恨,怎樣才能避免這種情況呢?我們需要知道怎麼處理帳篷嗎?一、仔細檢查買帳篷後,只有仔細檢查,才能避免日後使用過程中不必要的麻煩。其中最需要檢查的地方如下。1.檢查帳篷是否損壞和丟失。有時由於生產疏忽,很容易導致缺少掛扣、縫紉脫臼、藉口縫合不緊密等,需要在仔細檢查後開始,及時向企業反饋問題,找出解決辦法。
-
搬出山溝溝,他們臉上洋溢著幸福……
寬闊的道路、嶄新的樓房、太陽能路燈、地下停車場,令記者感嘆搬遷點的現代化標準化,感慨牧民過上城裡人的好生活。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從比如大山溝裡搬出來的牧民,在黨和政府的幫助引導下,走上了一條他們祖輩沒有走過的路,他們積極轉變思想、奮發圖強,在怒江邊的土地上,用汗水書寫新時代羌塘牧民的幸福生活。
-
昔日溫暖的房子已變為廢墟,需要帳篷支撐起一個家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他住進了帳篷呢?以前,這裡居住著上百戶村民,每戶村民都在這裡住了大半輩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裡便是他們的唯一棲身之地。而現今,這裡變成一片廢墟,自從這裡的房屋被拆除以後,上百戶的村民便再也沒有家可歸,帳篷變成了支撐起家的一個希望。
-
【眾志成城】一頂小帳篷撐起一份大愛
【眾志成城】一頂小帳篷撐起一份大愛 2020-02-06 2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