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蜀丹 四川在線記者 吳憂
「走上烹飪這條路,除了家裡的薰陶之外,更多是因為我從內心裡真正喜歡、熱愛這份工作。」今年56歲的肖述明,系安嶽本地廚師,用42年從事廚師行業的經歷詮釋「把一件工作、一項事情、一門手藝當作一種信仰,一絲不苟把它做到極致,做到別人無可替代」的烹飪工匠精神。
生長烹飪世家
將檸檬元素植入川菜烹飪
「父親是川菜第二代傳人,我從小耳濡目染,對做菜有濃厚的興趣。13歲那年我正式開始學廚,一邊跟著其他大廚學,一邊研習父親留下的老菜譜。」肖述明回憶起當初踏入烹飪行業的經歷,輾轉於安嶽的各個餐館學藝,不到三年,就成長為一位年輕的廚師。不過,最讓肖述明津津樂道的,還是檸檬與他之間的緣分。
身處全國檸檬主產地安嶽,肖述明把關注的目光投向了檸檬這種特殊食材。從1996年開始,他著手研發檸檬菜品。「檸檬在早年間的做法無非是泡菜或泡水,究其原因是其口味單一,除去果皮的苦澀味,剩下的則是果肉的酸味,對於以麻辣為主味的菜系來講,酸味要融入進去並不容易。」肖述明介紹,經過長時間的實驗和融合,他發現檸檬果皮的苦澀恰好能代替傳統川菜當中陳皮的味道,而檸檬的果酸與市場售賣的釀醋酸味更是相差無幾,這就為兩者的契合創造了條件。
2001年,肖述明帶著自己的拿手創新菜「紅頂雪塔」參加首屆東方美食國際烹飪大賽,這種以西式面點創造的川菜菜品,在大賽上一炮而紅。獲獎之後的肖述明信心大增,開始潛心研發《檸檬風味宴》,檸檬雞豆花、檸香脆皮魚、檸味小煎雞、檸皮煸肉絲均受到美食家和食客們的高度讚揚。截至目前,《檸檬風味宴》已先後開發出70餘道菜品,部分菜餚還被四川省和資陽市授予「四川名菜」、「資陽名菜」。
肖述明認為,把檸檬做進餐飲,甚至融入川菜中,才能體現一名川菜廚師的智慧。2018年,在經歷了19年時間後,他研發出的「安嶽檸檬風味宴」被評為中國菜四川省地域主題名宴,為安嶽檸檬文化、安嶽美食文化增添了一筆亮彩。
「堅持、執著、熱愛!」
不斷研發《安嶽檸檬宴》
在首屆世界檸檬產業發展大會、2019第二屆世界川菜大會上,受政府部門安排,肖述明作為行業大師,參與了兩個大會的歡迎晚宴製作。他製作的安嶽紅薯、安嶽傷心涼粉、安嶽頂新仔姜、安嶽紅薯粉條、安嶽滑肉等5個安嶽地方特色菜品,受到與會行家大師及嘉賓們的稱讚和喜愛。
「傳承不守舊、創新不忘本」是肖述明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這不只是一句簡單的話,而是他對於廚師行業和川菜文化的堅守與執著,同時也是他研發檸檬菜品的動力與堅持。如今已過不惑之年的肖述明,早已載譽滿滿,先後榮獲中國川菜金廚獎、中國川菜金獎技術能手、川菜創新人才獎、中國川菜烹飪大師,被授予首屆「安嶽工匠」稱號,同時,他還組織編寫了《安嶽美食》一書。「安嶽縣有三家以我名字命名的述明烹飪職業技能學校,主要目的就是傳承川菜文化和發源於本土的《安嶽檸檬宴》。」為了實現這個目的,肖述明甚至貼錢幫學員交費。據不完全統計,肖述明已先後培訓專業技能人才2000餘人,其中大師近20人,擁有中級職稱以上學員300餘人。
對於未來還有著什麼樣的打算,肖述明坦言,《安嶽檸檬宴》雖已家喻戶曉,但前進的腳步還較為緩慢。如何站在食客的角度去調整檸檬入菜後酸味的高低?如何讓檸檬恰如其分地融入到海鮮產品中?……種種問題都需要工作室的同仁和培訓學校的老師們集思廣益,不斷實踐,最終共同助力《安嶽檸檬宴》的研發順利。
「堅持、執著、熱愛!」看似簡單的六個字,卻是肖述明從事川菜烹飪幾十年一直秉承的信念,這樣的一種工匠精神,將陪伴著他,把《安嶽檸檬宴》推向更多的國度,直至烹飪世界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