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國家美術館舉辦拉斐爾前派藝術家作品展

2021-01-08 新華網客戶端

↑12月12日,在澳大利亞坎培拉國家美術館舉行的「愛與希冀——拉斐爾前派傑作展」上,一名參觀者駐足欣賞名畫《夏洛特小姐》。澳大利亞國家美術館將於2018年12月14日至2019年4月28日期間展出英國泰特美術館的拉斐爾前派藝術家作品,其中包括著名的《奧菲利婭》和《夏洛特小姐》。展出的100餘幅作品中除了泰特的館藏外還有英國和澳大利亞等地其他一些藝術館的收藏。新華社發(潘翔越攝)

↑12月12日,在澳大利亞坎培拉國家美術館,國家美術館負責人尼克·米茨維奇(左)和泰特美術館國家與國際合作部負責人朱迪絲·內斯比特(右)向到場媒體介紹「愛與希冀——拉斐爾前派傑作展」。新華社發(潘翔越攝)

↑12月12日,觀眾在澳大利亞坎培拉國家美術館舉行的「愛與希冀——拉斐爾前派傑作展」上參觀。新華社發(潘翔越攝)

相關焦點

  • 2020全球藝術大展關鍵詞:女性藝術家、拉斐爾、馬蒂斯、日本
    10月3日,今年最大規模的「拉斐爾展」將於英國國家美術館(The National Gallery)開展。 19世紀歐洲藝術以巴黎為中心,誕生了一批極具影響的藝術流派及藝術家:法國學院派、印象派、後印象派、新印象派、野獸派、大衛、安格爾、馬奈、莫奈、德加、雷諾瓦、畢沙羅、修拉、西涅克、高更、塞尚以及本次紀念大展的主人公——馬蒂斯。
  • 鏡像之美:大師凡·艾克和他影響的藝術家|英國國家美術館特展
    本期「海外藝宴」帶大家來到英國國家美術館,觀看這裡正在舉辦的特展《鏡象:凡·艾克與前拉斐爾派》。 她是英國國家美術館副館長、公眾事務主任兼荷蘭、德國以及英國早期繪畫策展人。她曾出版多本關於英國及荷蘭早期繪畫的著作,並於2006-2007年在泰特美術館策劃了特展《霍爾拜因在英國》。
  • 「拉斐爾和他的朋友圈」,美國國家美術館追尋其「理想之美」
    2020年是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拉斐爾(1483年4月6日-1520年4月6日)逝世500周年,全球多家美術館將陸續推出以拉斐爾為主題的特展,以紀念這一位以「秀美」著稱的藝術家。其中位於華盛頓的美國國家美術館的展覽「拉斐爾和他的朋友圈」已於2月16日開幕,展覽展出拉斐爾以及同時代人的版畫和素描作品26幅(4幅為拉斐爾作品),並從中反映出拉斐爾以及朋友圈繪畫風格的複雜性,以及「拉斐爾風格」何以成為西方藝術中卓越美學的標準。作為歐洲以外收藏拉斐爾最多的藝術機構,美國國家美術館還將5件館藏作品在美術館西樓20號展廳常設展出。
  • 拉斐爾逝世500周年:讓我們以不尋常的方式,置身拉斐爾作品展中
    繼去年達·文西逝世500周年之際全球各地密集舉辦紀念特展之後。今年,與達·文西同為「文藝復興三傑」的拉斐爾成為了又一個博物館聚光燈下的主角。2020年恰逢拉斐爾逝世500周年,包括英國國家美術館、美國國家美術館、柏林國家博物館在內的多家博物館,都正在或即將舉辦相關特展以示對他的致敬。
  • 從鏡子看揚·范·艾克對前拉斐爾派的影響
    英國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展覽「鏡像映射: 揚·范·艾克與前拉斐爾派」(Reflections: Van Eyck and
  • 自始至終的前拉斐爾派:威廉·霍爾曼·亨特
    威廉·霍爾曼·亨特(William Holman Hunt)也是前拉斐爾派的創始人之一。1827年,亨特出生於英國倫敦一個富裕的家庭裡。
  • 一生一次拉斐爾大展,絕美西斯廷教堂壁畫!義大利400+博物館超強資源來了
    前幾日,微博上常有這樣的視頻——在街巷、公寓,義大利人們用家裡的各種樂器,在陽臺上演奏著悠揚的樂曲。有人開玩笑說:「義大利果然人均藝術家!」這場盛大的拉斐爾特展原本定於今年三月展出。有人說,這是「一生一次」的大展。不僅規模空前,全球各地重要拉斐爾畫作齊聚羅馬,對於喜愛拉斐爾和文藝復興的人來說,這場特展還有另外一層意義——羅馬,是這位37歲便英年早逝的偉大藝術家度過人生最後十餘年的地方,也是他最後安眠之處。為舉辦這樣一場特展,館方已籌劃多年。
  • 「一生一次」的拉斐爾大展,終於重開並延期:6月2日-8月30日
    這場展覽雲集200多件拉斐爾作品,保額高達40億歐元,展覽前預售門票7萬多張,其後主辦方羅馬奎裡納萊博物館只得無奈安排退票事宜。對於重新開放後的觀展,奎裡納萊博物館館長將其描述為「軍事化的系統」:觀眾將由警衛帶入,每6人組成一個小組,需跟隨警衛進行80分鐘的參觀,而不能自行制定觀展路線。拉斐爾1483年出生於威尼斯和羅馬之間的一個小鎮烏爾比諾(Urbino),是一位早熟的藝術家,他相貌英俊,性情平和、文雅,創作了大量的聖母像,他的作品充分體現了安寧、協調、和諧、對稱以及完美和恬靜的秩序。
  • Pre-Raphaelite|拉斐爾前派:玫瑰殺人事件
    在我看來,拉斐爾前派是藝術史的少女時期。玫瑰與殺人,就是拉斐爾前派永恆的主題,唯美與頹廢。拉斐爾前派(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又常譯為前拉斐爾派,是1848年在英國興起的美術改革運動,繼承浪漫主義,並呼籲繪畫應該回到文藝復興大師拉斐爾之前藝術的樣子。形式極其唯美,內容(在當時看來)頹廢。
  • 拉斐爾前派的詩和遠方——藝術上高度敏感的自然唯美主義
    ),又譯為拉斐爾前派、前拉斐爾兄弟會,是1848年歐洲開始的一個藝術運動團體,由3名年輕的英國畫家所發起——約翰·艾佛雷特·米萊、但丁·加百利·羅塞蒂和威廉·霍爾曼·亨特,拉斐爾前派的作品基本上以寫實的傳統風格為主,畫風審慎而細緻,用色較清新。
  • 疫情中的命……仇英很苦,拉斐爾很慘
    ,包括45件仇英作品、17件其他中國古代藝術家的畫作,如仇英臨摹過的宋元經典原作,還有同時代仇英的師友作品。2014年臺北故宮曾舉辦仇英特展,2015年蘇州博物館也曾舉辦「十洲高會 — 吳門畫派之仇英特展」,而美國洛杉磯郡立美術館(LACMA)近日推出的「真相所在——仇英藝術特展」籌備近十年之久。
  • 《情迷畫色》從奧菲利亞到拉斐爾前派
    長久以來作為泰特美術館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它的明信片也長居美術館商店銷售冠軍之位。我曾誤將這作品中的主人公指認成Ophelia的浮屍,以為畫家不過是畫出了她僵硬後依舊唯美的神情與身姿,面龐素白,落花流水杳然,人魚尾翼般散開的長裙。後來某日,我忽然聽到了流水與歌聲,還有痛苦回憶與無力掙扎織就的雜音,熹微,卻似有一息尚存。
  • 唐暉個人作品展亮相北京壹美美術館
    壹美美術館執行館長路貝表示,此次展覽是今年壹美美術館舉辦的壓軸跨年大展,也是藝術家唐暉時隔幾年的又一次全新個展。展覽以「共同體」為主題,通過五個篇章為大家展示唐暉老師創新性採用數字繪畫及3D列印技術而創作的系列新作,這些充滿科技感的矢量圖、雕塑及綜合裝置,與中關村壹號園區的氣質特別吻合。
  • 「中原風·黃河魂——河南省美術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辦
    12月24日,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美術館、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承辦,河南省書畫院協辦的「中原風·黃河魂——河南省美術作品展」在北京中國美術館隆重舉行。  此次展覽展出的117幅作品,由徵集到的880多幅美術作品,經過多輪認真評選出北京參展作品103幅。特邀了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團、在京河南籍著名藝術家及評委作品共同組成,以國畫、油畫為主。
  • 18個國家、82位國際當代藝術家作品亮相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今天開幕的收藏展將為公眾呈現程昕東先生當代藝術收藏中極具代表性的百餘件作品,這些作品出自中國、法國、克羅埃西亞、立陶宛、古巴等十餘個國家的藝術家之手,涵蓋繪畫、攝影、雕塑、裝置、影像等眾多門類,梳理出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中外文化藝術交流的一條特殊路徑。
  • 拉斐爾前派的「繆斯」,被「嫌棄」的西德爾的一生
    19世紀中期,英國拉斐爾前派(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藝術家們筆下的伊莉莎白·西德爾(1829-1862),時而成為莎翁喜劇《第十二夜》中的維奧拉,時而是水中的奧菲莉婭,但無論哪個形象,似乎都不如丈夫、畫家羅塞蒂筆下的紅髮女郎更接近真實的她——美豔、冷峻而哀婉。
  • 與大師對話:36件拉斐爾館藏作品亮相重慶
    主辦方供圖  中新網重慶新聞10月30日電(王婷婷)「拉斐爾的藝術·不可能的相遇」展覽29日在重慶來福士正式開展,《聖母的婚禮》、《聖母與聖子》、《神聖家庭與羊》等在內的36件藏於世界各大美術館的作品,悉數亮相。此次展覽作品是通過高清拍攝和仿真原大輸出技術進行高質量複製,高度還原畫質質感與色調色溫,集中重現拉斐爾最重要的藝術創作遺產,將為觀眾集中呈現拉斐爾的創作妙思。
  • 韓國光州市立美術館北京創作中心第11期駐館藝術家作品展
    北京創作中心到去年為止有42名光州出身的藝術家和2名策展人以及21名中國藝術家和2名國外藝術家駐館並展開了藝術交流活動。這正符合北京創作中心的開館目的並成功運營至今。本次作品展由今年駐館的4名韓國藝術家和2名中國藝術家參與,展示期間的工作成果。還有我想這6個月期間與駐館藝術家一起入駐的2名中國策展人,在與駐館藝術家們交流的過程中將他們的研究主題進行了更廣泛的擴展。
  • 「共同體——唐暉個人作品展」在壹美美術館開幕
    2020年12月19日下午16: 00,由北京實創科技園開發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主辦,壹美美術館承辦的《共同體——唐暉個人作品展》在壹美美術館隆重開幕。此次展覽由壹美美術館執行館長路貝擔任總策劃,程辰博士擔任藝術總監,建築師、當代藝術家程大鵬擔任視覺總監。
  • 中國美術館藏湖北藝術家作品展在漢開展,走,一起欣賞經典
    張肇銘 芍藥 1962年 中國畫 69.8×36.4cm 中國美術館藏12月13日,「美在湖北——中國美術館藏湖北藝術家作品展」在湖北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展。中國美術館將館藏的100件湖北藝術家最具代表性和最高水準的作品送到湖北展覽。經典之作家鄉聚首,吸引了眾多家鄉人觀展。「這些作品回到故裡,面向家鄉人民,既是反哺,也是尋根,還是對原生文化語境的禮敬!」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為展覽作序。他寫道,湖北大地,曾經是華夏先祖的活動之域,先賢智慧的生發之處和赤忠深情的醞釀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