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是畫家,畫了一輩子的油畫,師承吳冠中先生。
我七歲的時候,家裡樓上的一位阿姨是泰國華僑,她家中有一臺鋼琴,那個年代文革還沒有結束,有鋼琴的家庭是罕見的。母親就拜託那位阿姨教我彈鋼琴,教我認五線譜。第一本教材就是拜耳鋼琴練習曲。
好景不長,文革結束,百廢待興。阿姨和她分隔多年的丈夫終於團聚了,我到現在依然清晰的記得她的丈夫的非常奇怪的泰國姓名-瓦查拉差·材也西提衛,不知道為什麼,過了大半輩子都能記得,呵呵。
阿姨回到了泰國去團聚,沒琴可彈,我的鋼琴夢也就破滅了。
後來又學了三年的手風琴,記得學校篝火晚會我還能拉幾段圓舞曲伴奏。到了初中,哥哥跟著在中央歌劇舞劇院吹圓號的叔叔已經學有所成在中央音樂學院附中上了很多年的學了。父母覺得不應該也繼續去學音樂,就決定讓我去西城區少年宮學畫畫,就此開始了我不成功的學藝之路,雖然一路也考上了各級學校直到大學,但是自己心裡明白自己沒有成為畫家的才氣,因為不懂得瘋狂和執著。
所以到了維也納之後明智的離開實用美術學院,進入了維也納大學學習藝術史,這也就是我這麼執迷於音樂美術歷史方面的公眾號的建立的原因。
從小就知道梵谷
第一印象就是-他的畫值錢!
第二是他一輩子好苦,比莫扎特舒伯特都苦,苦到最後迷失了心智而瘋狂,割掉耳朵而最後自絕於這個人間。
第三知道他很執著,拼命作畫,直到人生的終點。
第四知道他很孤獨,世人並不了解他甚至嘲笑諷刺他
第五知道他很幸運的是,他有一個愛他無條件幫助他甚至死後葬在一 起的弟弟。
小時候一點也不理解梵谷,我們所謂的科班學生從小接受的蘇式學院派美術教育,注重的是基本功,素描速寫風景靜物寫生。所以當我到維也納實用美術學院上學時,原來在國內屬於班裡落後學生的我的人體素描,卻會被這邊的老師和同學驚嘆謂之為高水平習作,讓我暗自苦笑。
出來後覺得自己最大的差距就是創作力的枯竭,缺乏想像力,十多年的科班教育使得自己習慣了一昧聽導師的話。記得剛進實用美術學院上課,老師讓大家每人選三張畫大家搞個聯展,我那時一邊打工掙生活費一邊苦學德語,作品不多,挑了幾個去找導師,習慣性客氣地說麻煩您幫我選哪三張可以? 現在還清楚的記得當時老師驚異地看我的表情就像看火星人,高聲地問我,這是您的作品,為什麼要找我來挑選?您的思想在哪裡?而且我要的是創作而不是習作!記得那時候的我好尷尬,心裡也好痛苦,我知道自己太難扭轉過來了……所以最終選擇了放棄。
當人生經歷越來越豐富時,就越來越理解了梵谷,越來越熱愛梵谷,他的意志力其實真的是無比堅定心理無比強大!他也極為的善良!他和莫扎特一樣,死後哀榮是一種極端的不公平!
除了梵谷之外,另一個讓我感覺到震撼甚至想要跪服的畫家就是蒙克,第一次看見他的「吶喊」,我就有一種汗毛聳立、超級壓抑的感覺,覺得那是來自另一個世界的一幅作品!我甚至認為,他一定是大量吸毒後才能畫出這樣的作品!
二十多歲時就有過一個念頭,要把梵谷去過的地方都走訪一遍,看看那些讓他如痴如醉放不下畫筆的鄉鎮田野。我也真的基本上都做到了。
1853年3月30日,文森特·威廉·梵谷就是出生在這樣一個地方,離比利時邊境僅僅只有幾公裡的小村落松丹特(Zundert)。
梵谷出生的小屋現在已經整修一新,成為一家時尚酒店。隔壁是梵谷藝術博物館。
1869年,16歲的梵谷在畫商文森特伯伯(與梵谷同名,簡稱 森特伯伯 "Uncle Cent"Vincent van Gogh 1820 - 1888 )的介紹下,進入巴黎古比爾公司(Goupil&Cie 當時歐洲最大的畫廊)的海牙分店工作。這家店是文森特伯伯一手創建的。當時的經理是年輕的特斯蒂格先生。店裡出售繪畫作品和名畫複製品。梵谷在那兒當店員。後因工作出色被轉到倫敦分店工作。梵谷質樸,真誠,熱情的性格,大家都很喜歡他,他的前途似乎一片光明,因為他的伯伯是當時歐洲最大的畫商之一,而他被認為是這位著名畫商的理想繼承人。
1874年,梵谷在倫敦向房東的女兒求婚失敗,受到了第一次巨大打擊。心灰意冷的他對工作失去了熱情,顧客和同事都對他很有看法。終在1876年初,梵谷被古比爾公司解僱。
每年的七八月份,我都渴望著去法國南方的普羅旺斯,渴望著撲向那大片的薰衣草田以及漫天遍野的向日葵。
1889年5月3日,儘管認為自己的病情有所好轉,梵谷還是自願進入聖雷米的聖保羅精神病院進行休養。修道院的大門很不起眼。如果不是上面有個梵谷的畫像,恐怕都會以為自己找錯了地方。
往裡面走的小路上,到處都是梵谷的畫作,這些作品都是梵谷在這裡療養時創作的。
這一副著名的《星月夜》就是梵谷在此地休養時創作的最著名的畫作。
修道院中為了紀念梵谷,特意放置了一個梵谷手拿向日葵的雕塑,這應該就是他在此期間真實形象的寫照。
我在向大師表示我由衷的敬意!!!
在回字形走廊中間,是一個小花園。法國人熱愛園藝,不論多大多小的地方,都會把花園修剪的整整齊齊,富有造型藝術。每一種花色的搭配,都非常的講究。
按照參觀路線,從走廊中另一側出來,就到了修道院的後花園。這裡也種植著大片的薰衣草。一看到薰衣草,我又開始興奮。
這裡除了有薰衣草,還有一小片太陽花。都是非常非常小的向日葵。很有趣的品種。
《杏樹枝上盛開的花朵》,如果不來聖雷米,我不會知道梵谷還有這樣一幅清新的作品。好喜歡這幅畫。
參觀完後花園,我們來到了一個小小的展示廳,裡面陳列著梵谷的不少藝術品。
梵谷曾住過的房間
從這裡可以通往修道院內的房間,參觀梵谷曾經住過的地方。
房間很小,但是布局整潔,就在這間屋子裡,不知道創造了多少奇蹟。梵谷精神清醒的時候,就在這裡畫畫。
往期精彩回顧
茜茜公主-不同於電影的真實生涯
最美不過美景宮
閒聊音樂在帶團過程中的作用
美泉宮花園的憂傷
歐洲各國的不同氣質
為什麼奧地利人那麼恨土耳其人!
聊聊奧地利和匈牙利的關係
偉大的威尼斯作曲家安東尼奧·維瓦爾第
歐洲最早的人質綁架贖金案-獅心王理查在杜恩施坦的囚禁
維也納聯合國城與前聯合國秘書長/納粹軍官瓦爾德哈姆的糾結恩怨
莫扎特是不是奧地利人
南蒂羅爾,多洛米蒂,奧地利人心中的一根刺
歐洲人的邊界糾紛和獨立意識
歐洲各國名字的由來
歡迎大家閱讀後順便點讚,以示鼓勵!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態度!
請大家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並轉發給您的朋友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