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念空大叔
我在網上看到一句話,說很多人的朋友圈,都是發給特定的人看的,如果你看到一個人好久不發了,一定是因為,那裡不再有他想要分享的人 。我對此深以為然,因為我自己清楚地知道,每次所發的朋友圈都希望自己所期待的人能夠看到,如果她看不到的話我的心裡會很失落的。現在很多人,把朋友圈設置了僅三天可見,或者發的時候僅僅讓部分人可見,大概都是像我一樣的想法吧!沒有人分享你的心情時,自己就沒有了心情。
有人說,蝴蝶飛不過滄海,不是它沒有足夠的勇氣,而是彼岸早已沒有了等待。就像很多人忽然不發朋友圈了,也許就是沒有期待的那個人了吧!很多時候,某條微博,某條朋友圈,其實真的是故意發給某個人看的,想讓她看到,但是好像又害怕她看到,也行更害怕她看到裝作看不到,這就像極了一場暗戀,害怕讓她知道,害怕她不知道,更害怕她知道之後裝作不知道。其實,人的想法真的挺有意思,不去明說卻讓人去揣測。
就像我們倆,自從分開以後就再也沒有互動過了,只是卻會經常翻看朋友圈,看看你的動態了解你的現狀,我也會通過朋友圈向她透漏我的情況。這是一種默契,彼此都懂卻不再言說,彼此不聯繫也不打擾,這樣其實也挺好。慢慢我也知道,很多人發的朋友圈其實就是為了讓某個人可以看到,分享自己的每一天,每一個悲傷,每一個快樂。也許是因為成長,讓人們各自扣上了一把「枷鎖」。只能採用這種獨特的方式來「溝通」和「交流」。
人生總有太多無奈,生活總是那麼蒼白,到了一定年齡之後才知道,很多事我們無法改變,只能接受和面對。因此,不再像以前一樣,有什麼煩心事就可以找那個每天固定聊天的人,也不會無緣無故去找那個她分享自己的悲與傷,漸漸的我們選擇了沉默。想念一個人,不一定要聽到她的聲音,也不一定和她聯繫,默默地藏在心底就好。如果想表達什麼就發一個朋友圈,她自然就會懂了,就像看了她的動態我的心就踏實了。
因此,後來無論開心或不開心的時候,就會特別想擁有一個傾訴的窗口,只對一個特別的人開放。可又會特別矛盾不想主動打開窗口,因為怕自己顯得多餘。所以,會小心翼翼地用另一種方式去試探、去表達。餘生不再打擾,是我對你最後的溫柔。我已經不知道是多少次,為了引起她的注意而發的朋友圈了。也許,每個人都曾有這種發朋友圈,是為了發給指定的某一個人看的經歷吧。不是為了她給點讚和回復,只要她看到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