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除了成都平原以外
還有一個平原地區的發展備受關注
那就是安寧河谷
未來這裡將如何發展
該怎麼發展
在這個會議上一切都有了答案
四川省將推進安寧河谷綜合開發
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上,這一消息引發關注。
安寧河發源於涼山州冕寧縣境內,流經西昌市、德昌縣後,在攀枝花市米易縣匯入雅礱江。河長320餘公裡,流域面積1萬餘平方公裡。安寧河谷是僅次於成都平原的四川省第二大平原。安寧河谷綜合開發將如何推進?
安寧河谷優勢
氣候獨特、資源豐富
安寧河流域涵蓋了涼山州條件最好的6個縣(市)——冕寧、西昌、德昌、會理、會東、寧南,具有獨特的氣候和豐富的資源。典型的乾熱河谷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讓這裡成為「天然溫室」,非常適合亞熱帶農作物生長。近年來,涼山州結合脫貧攻堅,在安寧河流域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形成冕寧油橄欖近10萬畝,西昌晚熟葡萄近20萬畝,會理石榴40萬畝。會東的烤菸、藍莓,德昌和寧南的桑果遠近聞名。
攀枝花市米易縣,則把陽光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憑藉年均日照數2700小時、全年無霜期超300天、年均氣溫20度左右等自然稟賦,米易成為「國家南菜北調基地縣」「攀西經濟區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範區」,帶著「陽光味道」的早市蔬菜、早熟枇杷、晚熟芒果等特色農產品暢銷國內外。更為重要的是,陽光也為當地發展康養旅遊提供了巨大利好。
「攀枝花、米易已成為著名的陽光康養旅遊目的地。」在賈瑞雲看來,安寧河流域充足的陽光和良好的生態,對於發展農業畜牧業十分有利;同時,豐富的釩鈦、稀土等礦產資源,讓當地資源優勢也十分明顯。
安寧河短板
最大的瓶頸是交通
推進安寧河谷綜合開發,最大的難題是什麼?
答案不言而喻
「近些年,攀枝花一直大力發展交通,但目前狀況還未得到徹底改變。安寧河谷的大發展不能獨善其身,需要參與到市場當中去。」賈瑞雲說。
突破交通瓶頸,兩地都在努力。看攀枝花,宜西攀高鐵、宜攀高速、香(格裡拉)西(西昌)高速等項目有序推進,特別是香(格裡拉)西(西昌)高速,將把整個安寧河流域帶入香格裡拉大環線之中。
看涼山,樂西高速、德昌至會理高速在建,西(昌)寧(南)高速即將開工,會東機場(金沙江機場)已完成選址。內暢外聯的交通體系,逐步構建。
除了交通,安寧河流域還要做好「水」文章。賈瑞雲說,攀枝花引水上山,謀劃「引雅(礱江)濟安(寧河)」等水利工程,以完善引水補水生態水網,提升水資源優化配置和水旱災害防禦能力。通過河流治理,讓河道更清、河邊更美,促進特色農業基地和現代旅遊基地有機融合。
圍繞進一步壯大優勢產業,涼山州則將著力加工環節,促進生產高端、錯季、高品質農產品,把安寧河流域打造成涼山農業發展的龍頭,爭創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依託電站,涼山還規劃了三江水電公園,結合冕寧、會理等紅色旅遊資源,大力發展康養旅遊業。
兩市州「一把手」還透露,將推動兩地協同發展,以打造國家級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成渝地區陽光康養度假旅遊「後花園」為契機,把安寧河谷打造成發展新引擎。
在今年上半年
不少政協委員也對安寧河谷的未來發展
提出了不少意見與建議
「安寧河谷地區雖然年降水量不少,但區域分布不均、時空分布不均,導致生產生活實際可使用水量非常有限。」省政協常委夏華祥指出,30年前規劃的大橋水庫工程,其調節能力已不能適應當前發展需要,當前安寧河谷地區水利短板突出,需要儘快補齊。
「有效的產業集群需要更大範圍的經濟一體化,在協調發展、共同發展上下功夫。」省政協委員牟錦毅建議,加快安寧河谷綜合開發,應考慮把川滇藏資源綜合開發試驗區重點落腳在安寧河流域,建設川滇藏乾熱河谷農業資源綜合試驗區;進一步完善規劃,建設全國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協同推進示範區;進一步夯實基礎,給予差異化政策,建設全國糧食主產區和重要農產品保護區,進行「長藤結瓜」式的立體規劃、立體開發、縱深推進;進一步聚集資源,建設攀西同城發展經濟圈。
省政協常委趙川榮認為,安寧河流域歷史悠久、文化多樣,非常適合農文旅融合發展,建議以涼山州三河村為核心建立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攀枝花建立國家工業遺產保護利用示範基地,把彝海結盟納入國家紅軍長徵公園的大盤子進行綜合開發。
省政協委員魏渠河建議,加快安寧河谷綜合開發,要處理好三種關係:一是由於攀西試驗區、攀西經濟區與安寧河流域開發在地理位置上重合較多,要注意處理三者關係;二是國家先行先試政策與政策落地的關係,避免出現基層操作中「摸著石頭過不了河」的問題;三是開發與保護的關係,做到科學規劃、有序開發,守住生態保護線。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
也有住川全國政協委員呼籲把安寧河谷綜合開發納入國家戰略
為何建議要納入國家戰略
安寧河谷地區包括涼山州和攀枝花市的10個縣(區),總面積2.8萬平方公裡,總人口310餘萬,是四川第二大平原。
達久木甲委員介紹,安寧河谷有得天獨厚的光熱資源、氣候資源、農業資源等,釩鈦資源是國家戰略資源。隨著交通條件逐漸改善,特別是在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大背景下,加快安寧河谷地區綜合開發的條件已成熟。
但委員們也感到,加快安寧河谷地區發展,還受到一些制約:交通和水利基礎設施欠帳多,現代產業發展水平低,資源開發利用效率低……「涼山州是中央重點支持的『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之一,今年脫貧後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國家層面給予支持。」住川全國政協委員、西昌學院院長賀盛瑜認為。
聯名提案中指出,推動安寧河谷綜合開發納入國家戰略意義重大:隨著脫貧攻堅任務基本完成,站在新的起點上加強對安寧河谷流域與整個大涼山地區的統籌開發,「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迫切需要,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是確保重大戰略資源供給的迫切需要」。
從何著手加快開發
「國家層面給予重點支持,最迫切的是加大以交通和水利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加快境內高速公路建設,支持國省幹道提檔升級和縣鄉道村道互通及改善,加大對大中型水利骨幹工程的投入,實施灌區渠系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住川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省纖維檢驗局局長曾蓉認為,交通、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大、工期長,只有進行長遠規劃,才能築牢防止群眾脫貧後返貧的基礎。
「得天獨厚的農業資源和釩鈦資源,是安寧河谷地區發展的優勢與基礎所在。」達久木甲委員建議,根據資源稟賦來規劃國家重點產業園區,將安寧河谷地區列為全國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穩定發展示範區,支持該地區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園、優勢農業產業集群、農村產業融合示範區,扶持創建國家特色農業品牌和安寧河國家立體農業公園。
住川全國政協委員、釩鈦資源綜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辦公室副主任孫朝暉建議,推進戰略資源綜合利用,打造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2.0版。「瞄準國家戰略需求或重大需求,緊盯能提升流域綜合實力的項目,形成能支撐安寧河流域發展的產業;完善科研項目審批制度,嚴格開發型機構準入門檻,確保資金精準投放在科研上、使用在科研上,讓科學技術在安寧河谷地區發揮『第一生產力』的帶動作用」。
那麼,安寧河谷會成為四川未來發展的黃金地帶嗎?
歡迎討論
圖文來源丨綜合四川在線、四川日報、華西都市報報導丨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