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代梟雄,出生卑微的曹操在當時是最引人矚目的人物,曹操是現實主義的政治思想家,不為儒家思想所束縛,曹操也是一位出名的大詩人,真可謂是全才。那麼曹操墓地是怎麼樣的?曹操墓裡的女人是誰?曹操七十二疑冢是假的?下面一起去看看吧!
多重因素才確定是曹操墓
劉慶柱介紹,這個墓的發現已經有比較長的時間,是被盜過的,國家批准後就開始發掘,但當時並不知道是曹操墓,從今年10月份開始才越來越明朗了。
曹操墓針對媒體「文學界或者說史學界,特別是史學界很多年一直在找曹操墓,如何確認這個曹操墓是真」的問題,劉慶柱說這次的主要依據有幾點:
第一,是這個墓的位置,安陽縣北邊是鄴城,是曹操的王都。根據中國古代的慣例來說,帝王死以後就埋在首都附近,這個墓出在那兒符合歷史情況;第二,這個墓的規格,相當大,根據已有的考古知識,這個墓是高等級,或者是王墓或者是高等級的墓;第三,這個墓出土文物的時代。曹操墓裡面的器具,是東漢時期的。也就說是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帶「魏武王」這樣文字的牌子,才讓考古工作者得出這個「曹操墓」的結論。
曹操墓更多不是被盜而是被毀
劉慶柱表示:「當年並不是盜墓,是毀墓。我去現場看了,墓裡面的很多石頭、構件,有些可能是石門的石頭,本來推開就可以了,很不好砸,都打碎了,打得很殘,像玉龜,出土就是兩段,不要也給你打斷。墓裡面有三個人頭,兩個女的,一個男的。盜墓不盜骨頭,人頭只剩頭蓋骨了,前面的鼻子、臉部都被砸了。這是發洩私憤,很可能是政治報復。可以推斷,毀墓的時間離那個墓建成沒多久。」
「200多件出土文物中,僅石牌就50多件,但凡是寫著『魏武王常用』字樣的石牌都被打斷了,沒寫魏武王的就沒有打碎,因此我覺得是報復。」
倪方六說,盜墓有兩種目的,一個是尋寶派,還有一個是專門破壞人家的風水,挖祖墳,把風水破壞掉,很可能司馬懿奪了位之後幹的事情,他要破曹家的龍脈。
曹操墓裡的女人是誰
曹操墓裡面發現的兩個女性屍骨,一個20多歲,一個50多歲。劉慶柱認為,其中50多歲的屍骨很可能是卞皇后。
「研究頭蓋骨是研究室的一位博士,他分析其中一個女性年齡在50多歲,我認為是卞皇后。卞皇后跟曹操差20歲,曹操死時是66歲,她是40多歲。再過10年,卞皇后死時50多歲,就和現在鑑定的結果一致。另外一個年齡小的女性,是丫鬟還是妾還不清楚。」
「曹操七十二疑冢」是後人演繹針
對「曹操七十二疑冢」問題,劉慶柱說,「我想曹操疑冢是後來人想像、演繹的,曹操是大奸臣,就怕人盜他的墓,所以要搞個『七十二疑冢』。」
倪方六說,「七十二疑冢」僅僅是民間傳說,是宋年文人在筆記中寫出來的。唐太宗到泰山祭司的時候,還祭祀了魏武王。至於為什麼會有這個疑冢的說法,我的觀點是曹操陵墓所在的地方就是古代的墓葬區,那個地方原來就有很多古冢。因為曹操在歷史上就是盜墓大賊,詭計多端,根據他也是盜墓者或者是當地古墓多的情況,就以訛傳訛搞出來了「七十二疑冢」的民間傳說。
倪方六認為,曹操墓被盜過是肯定無疑的,也很正常,如果不被盜就不正常了。因為他處的魏晉時代盜墓很猖狂。根據倪方六的研究發現,這個墓在下葬百年之內,就已80%-90%被盜掉,那個「七十二疑冢」很可能是障眼的說法。
「曹操盜墓」也是以訛傳訛
倪方六說,說「曹操盜墓」也是以訛傳訛,大家把曹操盜墓的詭計給擴大化了。包括說曹操生前曾設立過摸金校尉這一職,所謂的摸金校尉就是曹操身邊的人來充當盜墓賊,摸金校尉可能就是盜墓現場的總指揮。
劉慶柱認為,曹操是否也是「盜墓賊」還需要進一步研究,「魏晉時期盜墓是為了維護軍隊的開支,因為是戰亂年代」。「如後世的軍閥孫殿英,他『盜墓』,一方面是為財富,另外一方面是為擴充軍隊」。
名人反應馬未都:可惜最直接的證據是從盜墓者手中繳獲的馬未都在昨天的博客裡也發表了對發現曹操墓的看法。
他在博客中說:「曹操的墓如果發現,在中國文化史上無疑是件驚天動地的大事,至少滿足了百姓的好奇心,讓人知道其史不虛。加之古籍記載曹操死後有七十二疑冢,弄得學者與百姓一道,心中痒痒不已,多少年來加劇了曹操墓的懸疑成分。如果此次發現的確係曹操之墓,可謂文學、史學、考古學上的曹操墓之塵埃落定。我看了一下專家學者們對曹墓認定的六大依據的第五點,也是判定此墓為曹墓最直接的證據,就是刻有『魏武王』的石牌與石枕,可惜此兩件最有力的鐵證並不是考古的正規發掘,而是從盜墓分子手中繳獲的。」
「最可恨的就是這些盜墓者,沒有一絲職業道德。」馬未都表示,「在近10年國家加大力度打擊盜墓的環境下,許多『盜墓分子』不盜墓了,專營造假,欺騙了許多撿漏者乃至專家,但願此兩具重要文物不是他們所為。」
學者質疑人大國學院副院長袁濟喜認為曹操只有「魏武帝」稱號石牌上「魏武王」令人生疑昨日,從事魏晉南北朝文學研究的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副院長袁濟喜就發現曹操墓一事表示,他認為目前公布的證據尚不能讓人信服,就此下結論認定曹操墓在安陽未免輕率。
袁濟喜告訴記者,他前天上午10點從電視上看到消息稱「疑似發現魏武大帝的墓」,兩個小時後就變成了確認發現魏武大帝的墓,在這過程中他並沒有發現有說服力的證據。他說:「我們有過這方面的教訓,現在這麼著急就公布結論,未免太輕率了。」
曹操墓很可能被做了手腳
袁濟喜認為,由於年代久遠,再加上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地下發掘物的研究應該非常謹慎。安陽發現的這個墓曾經被盜過,很有可能會被人做了手腳。
對於河南文物局公布的「六大依據」,袁濟喜認為有點牽強,這些證據並非第一手的關鍵證據,不能有力地證明那就是曹操的墓。有關方面在還沒有直接證據的情況下公布相關消息,有悖學術研究的嚴肅精神。
袁濟喜還認為,對「擊破曹操七十二疑冢說法」的提法應慎重,他分析說:「現在沒有確鑿的證據說這個墓就是真的,那麼邏輯上,是不是可以反推過來說,這個墓本身就是疑冢的一部分,而且它現在寥寥無幾的證據,非常牽強的解釋,恰恰證明這個東西可能就是一個疑冢。」
曹操墓被盜墓者多次破壞
進入曹操墓,記者感覺這個「皇陵」沒有想像中的大,而且隨葬品比較寒酸,沒有「皇陵」的氣魄。潘偉斌說,如果太豪華,就不對了,曹操是「薄葬」的。
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曹操墓近兩千年來多次被盜,最近幾年盜掘更厲害。盜墓賊從上面挖洞進入墓室後,將各個耳室的石門打破進入側室。你看到前室左邊側室內牆上那個洞沒?盜墓賊從那裡打洞,一直通向北邊的『一號墓』。曹操墓的大門是從內部打碎的,打破門後又將封門牆拆了一半,看到外面是墓道才罷休,我們進來時翻越的矮牆還是原牆。找不到好東西的賊把石門也打碎,將帶畫的石塊都拿走,把剩下的石塊集中堆在了前室內。」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