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 | 「八百壯士」 謝晉元

2021-02-23 伊金霍洛發布


《慧說趣事》更新時間

伊金霍洛發布:周日更新

FM102.3 :首播10:15

↑↑↑文字太長?聽聽看↑↑↑


抗戰題材的影片《八佰》上映後,好評如潮。電影《八佰》的熱映讓我們了解到了那段悲壯的抗戰歷史,電影中呈現的有關謝晉元團長的許多細節都是真實存在的,今天慧說趣事帶您走近四行倉庫保衛戰,看真實的「八佰壯士」

1937年,日軍全面發動了蓄謀已久的侵華戰爭,在盧溝橋事變之後,8月13日向駐守上海的中國軍隊發起進攻,聲稱要「三天佔領上海」、「三個月滅亡中國」。至此,拉開了長達三個月之久的「淞滬會戰」。在上海,有一支四百多人的中國軍隊堅守在蘇州河北岸,寧死不降,抗擊數萬日軍。這支守軍後來以「八百壯士」的稱號聞名於世,指揮官叫謝晉元。

淞滬會戰最終以失敗告終,上海唯有一個四行倉庫在堅守,為了守住這裡,他們浴血奮戰,湧現出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人和事,許多上海市民不顧危險,捐款錢款、衣物和其他慰問品,許多戰地記者冒著戰火報導了中國軍人為祖國拋頭顱、灑熱血的種種事跡,甚至有租界民眾不停將日軍的動向轉告給孤軍,有人還用大黑板畫出體軍的行軍圖,隨時更新給他們。他們因此得以堅守更多時日。日軍一邊武力攻打,一邊請公共租界工商部總董費信惇將中國軍隊趕出倉庫,遭到謝晉元的堅決拒絕,但在堅守了四天之後,蔣介石讓謝晉元撤入英租界,至此謝晉元的部隊已殺死日軍兩百多人,自己傷亡了二十七人。1937年10月27日清晨,日軍發現四行倉庫內仍有中國守軍,立刻發動進攻,受到「八百壯士」的猛烈阻擊。其實堅守四行倉庫的只有一個營的兵力410人左右,為了迷惑敵人,在記者採訪時,謝晉元假告八百人,這才有了「八百壯士」之說。從進入四行倉庫親睹「八百壯士」與敵血戰的原國民黨駐上海辦事處處長文強回憶說:「謝晉元與我且說且走,在倉庫巡視了一周,所到之處營房布置整潔有序,井然不亂,間聞愛國歌曲雄壯激越,令人振奮鼓舞」。10月28日晚,謝晉元向官兵傳達了「死守四行倉庫,與最後陣地共存亡」的命令,表達了與全體官兵同堅守共存亡的決心,並勉勵他們要展現不怕流血犧牲的軍人氣概和挽救國家民族危亡的精神。日軍見狀說,將不顧一切後果,採取極端手段對付中國守軍。日軍向倉庫發起總攻,幾天沒合眼的謝晉元仍然站在第一線指揮戰鬥,再次遏制了日軍的攻勢。

這座六層的鋼筋水泥建築,原是鹽業、金城、中南、大陸四家銀行共同出資建造的貨物堆棧,當時是蘇州河北岸最高的建築。四行倉庫牆厚樓高,異常堅固。倉庫南面緊挨蘇州河,東面是英國、美國控制的公共租界,因為日本尚未與英美等國交戰,是其不能進入的地區,西面、北面已經被日本軍隊佔領。因此,四行倉庫同未被佔領的中國地界完全隔絕,成為一座孤島。日軍派出突襲隊,頂著鐵板潛至倉庫底層,意圖爆破進入。在這緊急關頭,士兵陳樹生身捆數枚手榴彈,從五樓縱身躍下,拉響導火索,與敵人同歸於盡。犧牲時,他只有21歲。前一夜,他在白色汗衫上,給大巴山裡的老母親留下鮮血遺書:捨生取義,兒所願也! 當天,很多報紙都以「號外」的形式報導了四行孤軍與敵人激戰的新聞。蘇州河南岸擠得水洩不通。目睹四行孤軍浴血抗擊日軍,數萬名上海市民激動得熱淚盈眶。他們不只是觀戰,也是前來助威。這天晚上,一名外國記者通過英租界遞進來一張紙條,問四行倉庫守軍有多少人。當時謝晉元手下只有420多人,但是為了自壯聲勢,謝晉元答覆:「800人」。從此,這支由四百多人組成的孤軍,開始以「八百壯士」的稱號傳揚開來。1937年10月31日當晚,「八百壯士」在槍林彈雨中分組撤退。謝晉元最後一個撤離出來,淚流滿面。當他們走進馬路對面公共租界的英國區域時,英兵敬佩孤軍的英勇,當作英雄一樣熱烈歡迎他們。但是,隨後的一幕,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在條件艱苦的孤軍營,謝晉元時刻不忘重回戰場殺敵。他帶領「八百壯士」過著嚴格的部隊生活,操練、運動、值勤、站崗,從不間斷。每天清晨,謝晉元帶領孤軍堅持「精神升旗」,遙望旗杆頂,行舉手禮,高呼中華民族萬歲,抗戰必勝!

內戰開始後「八百壯士」 的倖存者們不願打內戰,有的當了車夫,有的當了警察,有的做了苦力。蘇州河水是熱血洶湧,四行倉庫炮火聲轟鳴,「八百壯士」彈雨中行進,國家尊嚴捍衛之旗旌,風起雲湧激蕩之壯懷,感天動地拼搏的英雄誓以熱血守衛著國土,豈讓日寇狂妄之行兇,謝晉元與「八百壯士」才是真正的大英雄大豪傑。「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謝團長;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你看那八百壯士孤軍奮鬥守戰場。」這一段歌唱當年「八百壯士」在四行倉庫拼死抗敵的歌詞,今天聽來依舊讓人熱血沸騰。抗戰勝利後,為紀念謝晉元這位抗日英雄,上海北火車站到四行倉庫的一條馬路改名為晉元路,與孤軍營一牆之隔的膠州公園改名為晉元公園,並在園內修建謝晉元墓。1983年,謝晉元墓遷至上海市萬國公墓名人墓園。2014年,「謝晉元等八百壯士」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2014年,「謝晉元等八百壯士」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註: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丨來源:伊金霍洛旗融媒體中心

丨責編:劉晶丨校對:韓嬌 蘇娜  劉博 任施瑤

丨審核:朱肸

伊金霍洛發布長期面向社會徵集稿件,請讀者朋友們積極投稿。郵箱:3248054815@qq.com。

相關焦點

  • 電影《八佰》,《八百壯士》與謝晉元的後來事
    跟臺灣1975年的老電影《八百壯士》比較,技術上無疑大大進步,以川軍的視覺進入,一開頭就是無比慘烈的戰場戰事,將觀眾迅速帶入規定情景。也是導演的功底和意圖。尤其是對很敏感的送國旗掛國旗的史實,既不能迴避還不能過分渲染,也算是煞費苦心。
  • 對比《八百壯士》,《八佰》淡化謝晉元、楊惠敏,故事性更弱了
    但是對於四行倉庫保衛戰來說,其實早在該事件發生的第二年就拍了一部電影,然後到1975年再度拍了一部《八佰壯士》。那麼與《八佰壯士》相比,《八佰》又有什麼特點呢?01.當然在整部影片的視效呈現上,《八百壯士》與《八佰》不可同日而語。無論是場面的氣勢,還是光影的搭配,《八佰》都是頂級的視效呈現。
  • 2020年熱播電影《八佰》中謝晉元等「八百壯士」的故事
    2020年熱播電影《八佰》中謝晉元等「八百壯士」的故事「四行倉庫保衛戰」是「八一三」淞滬會戰中的一次重大戰役。1937年10月26日,謝晉元奉命率部堅守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掩護部隊後撤。孤軍浴血奮戰了四晝夜,擊退日軍數十次進攻,給敵人以重創。
  • 杜淳演繹民族英雄謝晉元《八佰》再現「八百壯士」浴血之戰
    8月14日,由管虎導演執導的電影《八佰》開啟全國點映並舉行首映禮,主演杜淳等出席北京首映活動。影片中,杜淳飾演民族英雄謝晉元。也感謝管虎導演和製片人梁靜對我的信任,能夠把謝晉元這個角色交給我。」影片中,杜淳飾演的謝晉元帶領「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的壯舉令人感動,而活動當日,謝晉元之子謝繼民老先生及家人也特地來到北京觀影,與謝晉元扮演者杜淳同框,也是對《八佰》的肯定和鼓舞。
  • 八百壯士撤離四行倉庫後結局如何?軟禁4年當苦力,謝晉元遭暗殺
    八百壯士撤離四行倉庫後結局如何?軟禁4年當苦力,謝晉元遭暗殺 「八百壯士」其實並沒有八百人,實際上僅有不到四百人,有一說法是,死守四行倉庫的「孤軍」是故意放出這消息,為的是震懾日軍。 那為什麼會發生數百餘名戰士死守四行倉庫的情況?
  • 「八百壯士」背後的故事
    《八佰》聚焦於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謝晉元團長率領「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抵抗了四天四夜。謝晉元和「八百壯士」都經歷了什麼?如何評價管虎導演的《八佰》?日前,謝晉元次子謝繼民在上海接受了羊城晚報記者專訪。父親從「文狀元」轉為「武狀元」羊城晚報:您父親謝晉元是廣東蕉嶺人,您也在廣東蕉嶺出生,能說說您小時候的情況嗎?謝繼民:1935年,父親得知中日必將開戰,幾次動員我母親帶子女回廣東蕉嶺老家。
  • 「八百壯士」的最後歸宿
    電影《八佰》在全國公映後,好評如潮。一位朋友在社交媒體發文說:「遲到了一年的《八佰》,看了叫人淚流不止。蘇州河南岸燈紅酒綠,歌舞昇平;北岸炮火連天,滿目瘡痍……很慶幸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希望人類永遠都不會有戰爭。」 幾乎所有的戰爭題材影片都是反戰的,《八佰》也不例外。
  • 「八百壯士」與孫元良
    我想爭議的焦點不在戰事本身和其指揮官謝晉元,而是另外一位與四行倉庫保衛戰有關的人物——孫元良。此役即為八百壯士鎮守四行倉庫。 四行倉庫參加這場保衛戰的士兵被稱為「八百壯士」,他們抵住日本軍多番猛烈進攻其實「八百壯士」並沒有八百人,但為了在戰略上迷惑日軍,當時國軍決定在其正式通訊中用「五二四團」代替「第一營」。第一營最初有接近八百人,但經淞滬會戰的消耗,參與堅守四行倉庫的官兵只有四百餘人。楊惠敏從四行倉庫帶回的人員名單有八百個名字,因此被稱為「八百壯士」,但名單數量其實是為了鼓舞士氣、擴大聲勢,迷惑日軍而虛設的。
  • 電影《八佰》中「八百壯士」後來怎麼樣了?
    《八佰》這部電影講述的是淞滬會戰,在四行倉庫堅守了四天四夜的英勇將士們的故事,當時堅守在此的是第八十八師二六二旅五二四團,實際兵力420人。到了租界區,英軍還把這些勇士的武器給收繳了,然後又違背了當時讓八百壯士返回部隊的諾言,把他們圈禁在一個稱之為「孤軍營」的地方,生活條件非常惡劣,還受到白俄士兵的欺壓。 從此,「八百壯士」失自由,再次淪為孤軍。他們被關在鐵絲網內,不能出大門一步, 上海淪陷後,形勢越來越惡化,日偽方面多次想要勸降謝晉元,都被他罵了出去。
  • 《八佰》將於8月21日上映!講述抗日英雄謝晉元與「八百壯士」的故事……
    10月26日,第88師262旅524團團附謝晉元受命率官兵420餘人留守閘北,掩護大部隊撤退。他們於10月27日凌晨進駐蘇州河北的四行倉庫。8月14日,一部講述謝晉元和名震天下的「八百壯士」的電影《八佰》在各大院線點
  • 《八佰》背後的戰爭真相:八百壯士 四行孤軍
    文|圖南自從最近,電影《八佰》在各大影院熱映。該片講述了「八百壯士」——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上海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這個故事取材於淞滬會戰期間發生的真實事件。許多人看過電影後,都被「八百壯士」堅貞不屈的鬥爭精神所折服,進而對「四行倉庫保衛戰」產生了興趣,這是一場什麼樣的戰爭?
  • 電影《八佰》幕後真實歷史:八百壯士老兵回憶謝晉元團長喋血孤軍營細節
    眼下正在各大影院熱映的電影《八佰》中,八百壯士的領頭人,團長謝晉元讓人印象深刻。謝晉元率領孤軍堅守孤軍營後,最後結局如何?今天我們繼續為大家講述電影《八佰》幕後真實歷史。那麼,這深居孤軍營之中的謝晉元是怎麼和汪精衛結怨的呢?
  • 電影《八佰》謝晉元的扮演者是誰? 歷史上謝晉元是怎樣一個人?
    電影《八佰》謝晉元的扮演者是誰?電影《八佰》成為影院復工以來當之無愧的「爆款」電影。它講述了淞滬會戰期間,「八百壯士」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影片與廣東梅州息息相關。在這次戰役中,中方指揮戰役的團附謝晉元是梅州蕉嶺人。
  • 八百壯士的傳說與史實
    八百壯士就是這麼留下來的。四、八百壯士的亮點在哪裡從軍事上說,八百壯士據守四行倉庫沒能起到第三戰區命令中要求的「妨害敵軍之前進」的目的。由於緊臨公共租界,日軍投鼠忌器,不敢使用重武器,也不敢把槍彈打到租界裡去,這就給了許多躲在租界裡的中國公民和各報社記者一個直接觀賞並跟蹤報導壯士們殺敵的大好機會。早在進入四行倉庫的第二天,八百壯士的事跡便通過各大報紙傳遍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特別是這期間又發生了一則童軍楊惠敏送國旗的小插曲,這不經渲染即自帶煽情的一幕,更使八百壯士的事跡倍增戲劇色彩,又進一步加大了在民間的傳播。
  • 一個關於「八百壯士」的真實故事
    或許因為我是一名紀錄片導演,我拍攝的影片又正好和「八百壯士」有關。電影情節與歷史真實的偏差,以及片中部分虛構情節,令人出戲。用一句玩笑話來形容,那就是 「我知道得太多了」。在我看來,四行倉庫保衛戰絕不僅僅是一場豪情四溢的悲壯戰鬥,「八百壯士」是那段壓抑的歷史中,苦難中國人民的縮影。「八百壯士」和謝晉元將軍並沒有全部犧牲在對敵的戰場上。在那四天的高光時刻之後,伴隨他們的是長久的磨難和無聲無息的湮滅,他們中的許多人,不要說是一張照片,就連一個真實的姓名、一個最終的埋骨所在都不為人知。
  • 八百壯士守四行的真實歷史,值得後人銘記!
    其實就是一個營的軍力,由524團中校團副謝晉元率領,死守樓高牆厚的四行倉庫。進駐倉庫當夜,曾有英國巡邏兵隔著蘇州河詢問駐兵有多少人,謝晉元回答稱800人。也有一種說法是在媒體採訪時,謝晉元稱有800人。這才有了「八百壯士」之說。
  • 電影《八佰》裡的「八百壯士」,到底有多少人
    有說「八百壯士」實際為450人;也有人說只有423人;甚至說僅有370人。哪一個版本才是準確的呢?10月27日,這一個營的軍力,由524團中校團副謝晉元率領,孤軍奮戰,死守樓高牆厚的四行倉庫。進駐倉庫當夜,曾有英國巡邏兵隔著蘇州河詢問駐兵有多少人,謝晉元回答稱800人。也有一種說法是在媒體採訪時,謝晉元稱有800人。這才有了「八百壯士」之說。
  • 最近公映電影《八佰》,主人公謝晉元是客家人嗎?
    這部取材於真實歷史題材的電影的主人公謝晉元,是咱們客家人,他的老家在世界長壽之鄉——梅州市蕉嶺縣新鋪鎮。 1905年,謝晉元出生於祖居「儒林第」。謝晉元曾祖父希望子孫後代能夠多讀書,成為有用之人,故取名為『儒林第』。客家人素來崇文重教,謝晉元的父母也不例外。儘管家境貧寒,還是東拼西湊借錢供謝晉元上學。
  • 八百壯士最後結局詳細版
    謝晉元率領八百壯士堅守四行倉庫四日四夜後奉命撤離。31日凌晨二時,謝晉元團長手持國旗,最後一個與四行告別。當時的《大美晚報》報導,四行將士退出人數中受傷者26人,重傷送醫院救活者數人,在堅守四行百餘小時的激戰中,我軍壯烈犧牲者五人,斃敵二百多,傷敵不計其數。後來總部以八百壯士盡忠職守,為國爭光,特電犒賞,對殉難受傷者從優撫恤,以慰忠魂而獎有功。
  • 真實四行倉庫保衛戰:「八百壯士」只有四百人
    電影《八佰》講述了「八百壯士」——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上海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這個故事取材於淞滬會戰期間發生的真實事件。許多人看過電影後,都被「八百壯士」堅貞不屈的鬥爭精神所折服,進而對「四行倉庫保衛戰」產生了興趣,這是一場什麼樣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