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放戰爭中,國民黨軍的「整編師」是什麼級別部隊?一個師幾萬人
「整編師」是解放戰爭時期出現頻率極高的一個名詞,比如著名的國軍第一王牌張靈甫整編74師。軍不是軍,師不是師,這個稱呼有些奇怪,而在46年內戰爆發前國民黨軍一共擁有58個這樣的整編師。整編師究竟是什麼級別的作戰部隊,一個整編師有幾萬人呢45年日軍戰敗,國共兩軍都擁有超過百萬軍隊,美國方面希望扶植親美的國民黨政府,避免蘇聯勢力深入中國,便以調停人的面目出現,主張國共雙方主動削減軍隊,組成民主政府。老蔣則想利用美方的支持,藉機徹底消滅我軍的軍事力量,從而實現獨裁目的。
-
解放戰爭時期為什麼國軍只打陣地戰,不打遊擊戰、運動戰?
解放戰爭時期的國軍,幾乎打的都是陣地戰,一但打輸了就是崩潰或投降,把裝備全部扔給對手,蔣介石然後就有了個外號,叫做「運輸大隊長」。 以全面抗戰時期整體看,國軍敵後部隊作用不大,且國軍敵後部隊對遊擊戰認識不足加上自身意識等原因,無法發揮遊擊戰大部作用。 如果對比全面抗戰跟解放戰爭國軍損失可發現,全面抗戰8年國軍被俘投降等約50萬,解放戰爭3年國軍被俘投降高達458萬,另投誠63萬、起義86萬,接受改編29萬。解放戰爭國軍傷亡171.1萬。
-
國軍五大王牌軍的美械裝備到底有多強?
作者:音樂傳真 一提起解放戰爭的國民黨精銳部隊,必有這麼一句 「該部隊清一色美械裝備」。國軍五大主力(即整編74師、第五軍、整編11師(18軍)、新一軍、新六軍)更是如此。那麼國軍美械裝備含金量如何,今天我們來探討一下。
-
兩次因整編74師被打殘建制的華野6縱,孟良崮一戰,雪恥的一戰
在解放戰爭時期的華東戰場,國軍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編74師和解放軍華野6縱,可謂是一對老冤家,兩軍在戰場上數次的交手中,整編74師總體來說是勝多輸少,但是一輸就輸掉了全部,包括悍將師長張靈甫的身家性命;而華野6縱面對整編74師這樣強大的對手,幾番交戰下來的境遇也並不好過,曾因為整編74
-
解放戰爭:從45年的長治到50年的海南,國軍總共戰死多少名將官?
解放戰爭全面爆發的標誌是1946年劉峙率30萬國軍圍攻我中原軍區,但事實上雙方的大規模交戰,從1945年的長治(上黨)戰役便開始了。自長治戰役到1950年四野解放海南,總共有多少位國軍將官戰死呢?我們來了解一下。《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史》公布的數據顯示,解放戰爭中的國民黨軍少將以上級別軍官,共有85人在1950年海南戰役之前陣亡。
-
國軍的「天下第一軍,天下第一師和天下第一旅」,軍師旅長是誰?
抗戰時期,隨著時間的推移,國軍的部隊實力以及裝備在相比抗戰之前有了飛躍的提升。也有很多部隊靠打仗一戰成名,其中國軍的「天下第一軍、第一師和第一旅」在抗戰和解放時期很出名。那麼這三個部隊的軍師旅的長官都是誰?他們的結局怎樣?
-
聊一聊1946年國民黨整編師的編制情況「1」
52軍整編為整2師番號是因為自己的編制裡面有2師的番號。第2軍卻整編為整編第9師,因為其下轄有第9師。 第10軍整編為整3師,原因相同,因為自己的編制裡下轄有3師。14軍整編為整10師,是因為編制裡面分別有10師。18軍整編為整11師,原因也相同,是因下轄有11師。
-
解放戰爭:國軍最「泛濫」的一種軍銜,師長軍長副總司令全叫這個
解放戰爭時的國軍軍銜等級森嚴,從將官到校官、尉官十分明確,很有現代軍官制度的樣子。但是關於高層軍官的軍銜,實際具體執行起來卻非常泛濫,甚至讓人覺得百思不得其解。尤其是其中一個軍銜,用得非常普遍,在國民黨軍中的職務跨度極大。這個軍銜就是「中將」了。
-
國軍五大主力,為何在解放戰爭中慘遭失敗,蔣介石追悔莫及
歷史上蔣介石曾經有五支能徵善戰,裝備精良的部隊,他們在國民革命軍的戰鬥序列中戰力最為強大,戰績最為彪炳突出,但這五支國軍力量最強的部隊在隨後的解放戰爭中卻先後被殲滅,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五支王牌軍走向了滅亡的命運?感興趣的話可以讀一下這本書。
-
一場戰役殲滅敵軍2個整編師,繳獲的裝備,讓陳銳霆告別「光杆」
攻佔蘇中地區後,敵軍仍不收斂,徐州綏靖公署主任薛嶽率領二十五個整編旅,企圖複製攻佔蘇中的戰績,與我軍主力在蘇北魯南地區決戰,一舉攻佔蘇北與山東解放區首府臨沂地區。根據實際情況,為了更好地應付敵方進攻,我們部隊把山東野戰軍和調走的華中野戰軍合併。聯合作戰後,我軍各部隊協調作戰的能力、戰鬥力都有了顯著提高,在宿北戰役中,殲滅了敵六十九師的大部,給了敵人可乘之機。
-
大戰74師,華野縱隊司令戰死!為何野司卻發急電:別開追悼會
提起解放戰爭期間陣亡的我軍縱隊(軍)級指揮員,不少材料將1948年攻打義縣時觸雷身亡的東北野戰軍朱瑞將軍列入其中。這其實存在一個明顯謬誤:東北野戰軍確實有強大的炮兵縱隊,但是朱瑞的職務是東野炮兵司令,而非炮兵縱隊司令,其職務級別高於縱隊。
-
解放戰爭中,哪5位死硬的國軍軍長戰敗自殺?脾氣一個比一個倔強
解放戰爭中國民黨軍全面落敗,但有部分將領十分頑固,共有5名國軍軍長戰敗後以自殺的方式結束生命。這其中並沒有張靈甫,因為並沒有確鑿的證據可以證明他在孟良崮自殺,更多是來自蔣軍陣營的宣傳。而黃百韜和楊幹才等人雖是自殺,但職務高於軍長屬於司令級別,也暫不收錄。
-
一戰折損3個整編師,名將「大失水準」,這究竟是什麼緣故?
先後損失兩個整編師,以至於當時國民黨軍內部都認為薛嶽有「通敵」嫌疑。,並伺機在宿遷以北殲滅敵整編六十九師。,曾多次參加對日作戰,戰功赫赫,並且在解放戰爭時期一直是充當急先鋒的角色。,併集中主力殲滅整編六十九師,雖然在整編六十九師被包圍以後,胡璉曾率軍救援,但無奈解決不了戰場劣勢,整編六十九師全軍覆沒,師長戴之奇自殺。
-
孟良崮戰役,發生了兩件怪事促成華野全殲國軍第74師,發生了什麼
解放戰爭時期,敵我雙方的軍事實力對比正在悄然發生變化。蔣介石不得不改變戰鬥策略由全面進攻改為重點進攻。1947年,國民黨集結了3個兵團24個整編師約45萬人,從山東臨沂至泰安一帶向北進犯,企圖蔣華東野戰軍消滅在沂蒙山山區。
-
這個軍閥張宗昌的學生,在國軍雜牌中華麗逆轉,打得粟裕都敬佩
粟裕一生戰功赫赫鮮有敗績,而和這個國軍將領交手,卻不得不說「一對一,我不是對手」這樣的話,那這個讓粟裕敬佩的國軍將領是誰?什麼黃埔嫡系,跟他一點不沾邊,他就是一個軍閥的傳令兵,後來還成了軍閥張宗昌的學生,靠著自己的努力,在國軍中成雜牌中的王牌將星,堪稱國軍第一悍將。
-
解放戰爭最悲壯的一戰,一個師全軍覆沒,戰後前線總指揮連降四級
第25軍由軍長沈向奎,轄40師、青年軍201師(師長鄭果)、廈門要塞炮營守金西地區;第45師、戰車營、青年軍201師炮兵營、118師一團守金東地區,兵力約17000人;合計守衛金門總兵力約為20000人。 不久,胡璉的第12兵團3個軍也移防到金門島,大大的加強了金門島的守衛力量。
-
解放戰爭中,戰績並不突出的他,為何被封「戰神」?
在國軍陣營裡面,有一個人被稱為「戰神」,他就是薛嶽,這個曾畢業於保定軍校,當過孫中山先生警衛營長的軍事家,在抗戰時期大放光彩,其獨創的「天爐戰法」讓日軍聞風喪膽,三次長沙會戰令十萬日軍喪命,薛嶽成為了日軍眼中最難對付的將軍。這樣一個戰功赫赫的名將,為何會在解放戰爭中毫無戰績呢?
-
整編74師狙擊手槍殺十縱司令員
有了上峰兼程追擊的命令,三個兵團便放膽向博山、沂水一線展開攻擊,而右翼的第1兵團更是改變了原定穩紮穩打之戰法,不待第2、第3兵團的統一行動,即以整編第74師為骨幹,在整編第25、第83師的配合之下,於5月11日自垛莊、桃墟地區疾進。
-
詳解《八佰》:國軍的雜牌軍不如王牌軍嗎?德械師是否為抗戰主力
再加上網絡上始終不缺渲染國軍德械師如何神勇的帖子,這似乎給人一種印象:即接受德國訓練與裝備的精銳德械師,遠比地方軍閥的「雜牌軍」更能給日軍慘重傷亡。不過,雜牌軍不如王牌軍嗎?國軍德械師又是否為抗戰主力?
-
賈汪起義時的132師
進步力量控制132師1946年解放戰爭爆發前,國民黨軍隊進行整編,第三綏靖區77軍長何基灃因「剿匪不力」被蔣介石明升暗降為三綏區副司令長官,實際上被剝奪了兵權,77軍軍長一職由王長海接替,其所屬132師師長由副師長過家芳升任。過家芳早年曾和彭雪楓結為好友,在喜峰口血戰中戰功赫赫,深得宋哲元賞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