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中,國民黨軍的「整編師」是什麼級別部隊?一個師幾萬人

2020-12-23 史源歷史專欄

「整編師」是解放戰爭時期出現頻率極高的一個名詞,比如著名的國軍第一王牌張靈甫整編74師。軍不是軍,師不是師,這個稱呼有些奇怪,而在46年內戰爆發前國民黨軍一共擁有58個這樣的整編師。整編師究竟是什麼級別的作戰部隊,一個整編師有幾萬人呢

45年日軍戰敗,國共兩軍都擁有超過百萬軍隊,美國方面希望扶植親美的國民黨政府,避免蘇聯勢力深入中國,便以調停人的面目出現,主張國共雙方主動削減軍隊,組成民主政府。老蔣則想利用美方的支持,藉機徹底消滅我軍的軍事力量,從而實現獨裁目的。但是表明上的文章還得做,45-46年國民黨便假借「整編師」的形式一邊與我方和談,一邊象徵性的縮減軍隊,這個過程中其實並沒有真正減少中央軍兵力,而且得到整編的部隊多是精銳,優先得到美式武器。

整編師的改編方案,名義上是在戰後縮減部隊員額,以形成政府軍主動裁撤部隊,擺出高姿態,換取國內和平的假象。所謂整編師,可以理解成加強師的一種,大致做法是把原來的國民黨軍一級部隊壓縮,成為整編師,整編師下面又包含2-3個整編旅。理論上一個師的員額在1萬人左右,但國民黨方面只向美國承諾把全國軍隊壓縮成90個整編師(若真如此總兵力不過100餘萬人),卻在每個整編師的員額方面動了手腳,掛羊頭賣狗肉。一個整編師有3萬人左右,事實上和原先的軍一級部隊基本持平,而整編旅就相當於之前的師一級單位。不光如此,國民黨軍還補充了新式的美援武器,戰鬥力比之前不降反增。老蔣玩了一個文字遊戲偷換概念,一方麵糊弄了美國人贏得支持,另一方面還藉機裁減了非嫡系的雜牌部隊,最後在中共和全國百姓面前製造裁軍假象,其用心可謂陰險。

在46年6月內戰全面打響前,國民黨的整編計劃並未完全實施到位,原定的90個整編師只編成了58個,基本上都是中央軍嫡系部隊。這也是為什麼國民黨軍在內戰前期既存在整編74師、整編11師、整編36師這樣的主力,同時還有新1軍、新5軍、第7軍等王牌的原因。而到了48年三大戰役以前,整編制度已經名存實亡,所以乾脆取消掉,各部隊恢復了軍一級建制。這個時候整不整編已經沒有區別,國民黨軍轉入戰略守勢,並很快出現全國範圍內軍事潰敗的局面。

相關焦點

  • 解放戰爭:國軍為什麼會有「整編師」?跟普通的師有何區別?
    在查閱內戰歷史時,經常看到「我軍殲滅敵某某整編師」這樣的描述。而且整編師並非一些個別的隊伍,而是在內戰時大量存在的。那麼這個所謂的整編師究竟是什麼概念,和國軍普通軍隊裡面的師一級單位有什麼區別?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作戰單位出現呢?
  • 解放戰爭中,國民黨軍有807萬人被殲滅,為何陣亡的卻只有35萬?
    有朋友說國民黨軍在內戰時期的兵力巔峰為430多萬人,怎麼會出現800餘萬人被殲滅的情況呢?這是因為戰爭過程中,雙方有了兵力損失不會置之不理,而是要及時的補充新兵甚至重建部隊。舉個最明顯的例子,國民黨軍中戰鬥力最強的王牌部隊整編74師,在1947年被華東野戰軍消滅於山東境內,三萬兩千餘人的國民黨部隊遭到全殲。但是國民黨軍又以邱維達為軍長重建了這個王牌軍,後來還參加了淮海戰役。
  • 一戰折損3個整編師,名將「大失水準」,這究竟是什麼緣故?
    提到薛嶽將軍,很多人都十分清楚他的大名,作為一員名將,薛嶽真正的能力是體現在抗日戰場上,長沙會戰中,第九戰區代司令長官薛嶽曾給予日軍重創,所部殲滅日軍11萬人之多,即便是第四次長沙會戰中,在極端不利的情況下,仍取得了殲敵6.8萬人的光輝戰績,就連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也不得不稱:撼山易、撼薛將軍難。
  • 整編74師狙擊手槍殺十縱司令員
    孟良崮戰役我軍於敵重兵戰線中央,割裂並圍殲了國民黨「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編第74師。其實戰役之初華野的打擊目標是第7軍,而且作戰命令都已經下達了,但粟裕卻將打擊目標改為了張靈甫,因為他的愛將、十縱司令員謝祥軍,就是被整編第74師的狙擊手擊中而犧牲。1947年3月下旬,國民黨開始了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
  • 連丟兩座重鎮,華野卻還是打了勝仗,殲敵一個整編師萬餘人
    1946年6月,蔣介石撕毀雙十協定,集結國民黨軍向解放區發動全面進攻,除了東北戰場上雙方膠著狀態外,特別是針對中原解放區以及華東解放區,7月國民黨軍集中了58個旅46萬人進攻華東解放區,其中蘇中解放區又是華東解放區的前沿,因此遭受到的壓力最大,而華中野戰軍雖然組建了2個縱隊以及2個師
  • 聊一聊1946年國民黨整編師的編制情況「1」
    這是整編74師師長張靈甫在孟良崮被困時的經典,幾十年來為人們所津津樂道,本文就是和大家聊一聊國民黨整編師的來歷、編制情況。 國民黨的整編師是國共重慶談判和政協決議的產物,抗戰時期國民黨建立了多達120個軍總計354個師的龐大軍隊。
  • 解放戰爭:山東境內爆發過幾次著名戰役?結果是怎樣的?
    在解放戰爭中,山東的戰略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僅是因為面積廣闊的山東解放區,而且還是國民黨連接徐州與北平重要的交通樞紐,蔣介石在解放戰爭初期就曾經集結了50萬部隊組成三個超級兵團進攻山東解放區,而且還任命抗日名將王耀武擔任山東省政府主席,可見山東在蔣介石眼中是多麼的重要。
  • 為打掉整編第3師,除6縱外,還有一個旅,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
    為了擋住劉鄧大軍出擊隴海路,國民黨軍從徐州、鄭州調集各路大軍,準備對我進入中原地區的劉鄧大軍進行合擊,考慮到各路國民黨軍氣勢洶洶,我軍決心在鐵壁合圍中,尋找戰績,打掉敵人一直精銳部隊,考慮到徐州方向出擊的國民黨軍並非是主要方向,因此我軍選取了整編第3師作為重點打擊的目標。
  • 解放戰爭中,哪5位死硬的國軍軍長戰敗自殺?脾氣一個比一個倔強
    解放戰爭中國民黨軍全面落敗,但有部分將領十分頑固,共有5名國軍軍長戰敗後以自殺的方式結束生命。這其中並沒有張靈甫,因為並沒有確鑿的證據可以證明他在孟良崮自殺,更多是來自蔣軍陣營的宣傳。而黃百韜和楊幹才等人雖是自殺,但職務高於軍長屬於司令級別,也暫不收錄。
  • 孤城難守,一個整編師倉皇撤離,被我軍堵截,死傷4000餘人
    1947年3月,為了迎擊國民黨軍對陝甘寧解放區的進攻,以陝甘寧野戰集團軍為主的西北野戰兵團正式成立(7月改稱為西北野戰軍),該部成立之初,全軍只有2.6萬人,而當時以胡宗南為主的西安綏靖公署就有15萬人之多,在敵眾我寡之下,為了避免作戰中持續消耗,我軍決定放棄延安,以運動戰的方式,
  • 國民黨軍中比張靈甫還強悍的將領, 新中國建立後還全殲解放軍一個師
    在廣闊浩蕩的解放戰爭中,解放軍中湧現出了很多優秀的將領,於此同時,國民黨軍中也出現了很多有才能的將領,比如眾所周知的張靈甫,杜聿明,孫立人等人就是其中的代表。但是相比於其他的國民黨悍將,有一個人顯得格外神秘,他就是胡璉。
  • 解放戰爭最悲壯的一戰,一個師全軍覆沒,戰後前線總指揮連降四級
    駐守金門的國民黨軍隊 據守金門防務的為國民黨軍隊22兵團,司令官為李良榮;下轄第5軍由高吉人率領第5軍軍部和第200師守小金門。 28軍前線指揮部考慮到取勝無望,要求部隊找船撤回大陸,並派出人員接應。然而,此時好不容易取得一次勝利的國民黨軍,似乎是越戰越勇,最後導致我軍登陸部隊共9086人(內有船工、民夫等350人)除一部分被俘外,大部分犧牲。 在廈門這邊的我軍將士聽到251團團長劉天祥的最後報告和「新中國萬歲!」
  • 大戰74師,華野縱隊司令戰死!為何野司卻發急電:別開追悼會
    提起解放戰爭期間陣亡的我軍縱隊(軍)級指揮員,不少材料將1948年攻打義縣時觸雷身亡的東北野戰軍朱瑞將軍列入其中。這其實存在一個明顯謬誤:東北野戰軍確實有強大的炮兵縱隊,但是朱瑞的職務是東野炮兵司令,而非炮兵縱隊司令,其職務級別高於縱隊。
  • 國民黨93師,建國後反攻雲南還連克四城的部隊,又大勝印軍精銳
    解放戰爭末期,在解放軍摧枯拉朽的攻勢下,國民黨軍紛紛向南潰逃,有的被運輸到臺灣,有的逃到越南,緬甸等東南亞境內。在逃到東南亞國家的國民黨軍,大部分都被接回臺灣了,但是有一支部隊卻留在了異國他鄉,這支部隊就是國民黨93師。
  • 國軍的「天下第一軍,天下第一師和天下第一旅」,軍師旅長是誰?
    抗戰時期,隨著時間的推移,國軍的部隊實力以及裝備在相比抗戰之前有了飛躍的提升。也有很多部隊靠打仗一戰成名,其中國軍的「天下第一軍、第一師和第一旅」在抗戰和解放時期很出名。那麼這三個部隊的軍師旅的長官都是誰?他們的結局怎樣?
  • 解放戰爭時期為什麼國軍只打陣地戰,不打遊擊戰、運動戰?
    1947年2月20日到1947年2月23日,山東萊蕪戰役,斃傷國民黨軍一萬人,俘虜4.68萬人。氣得當時的國民黨名將、山東省主席王耀武大罵:「就是五萬頭豬,三天也抓不完啊......」
  • 強大的東北野戰軍一個軍4個師,為何不多設兵團,多幾個兵團級?
    根據1948年11月1日中央軍委《關於統一全軍組織與部隊番號的規定》,我軍各野戰軍從1948年11月~1949年3月間相繼完成統一番號的整編;根據西北、中原、華東、東北的順序,分別編為第一、二、三、四野戰軍,華北野戰軍改稱華北軍區,歸中央軍委直接指揮;具體到軍以下編制,那就是標準的三三制了
  • 改造俘虜:解放戰爭中的人間奇蹟是如何創造的?
    這群解放者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十五軍的戰士,他們中不少人在半年前還是被解放者,現在是「解放戰士」——三十五軍的前身是在西元1948年9月濟南戰役中起義的國民黨整編第九十六軍。整編第九十六軍起義後被改編為解放軍第三十五軍,淮海戰役後,它與華東野戰軍魯中南縱隊合併,整編為新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十五軍。
  • 一場戰役殲滅敵軍2個整編師,繳獲的裝備,讓陳銳霆告別「光杆」
    1946年6月,距離抗戰勝利還有不到一年的時間,蔣介石悍然撕毀了「雙十和平協定」,在華中、華東地區集結數十萬國民黨軍,對解放區發動全面進攻,妄圖以突襲的方式一舉殲滅該地區的解放軍有生力量。我們的部隊竭盡全力迎戰,開戰前打了幾次漂亮的仗,對敵人造成了一定的打擊。
  • 新38師對日寇一個打幾個,為何解放戰爭中連長春都突圍不出去
    ▲訓練中的駐印軍官兵 孫立人的新38師雖然是財政部緝私警察部隊改編而成,但在滇緬戰場上卻大放異彩。第一次滇緬戰役期間,該師在仁安羌地區救出被圍困的英緬第1師7千餘人,重創日軍第55師團。1944年底中國駐印軍奉命反攻緬甸北部,以打通印度到昆明的中印公路交通,新38師作為開路先鋒,連續擊潰日軍「叢林戰之王」第18師團等精銳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