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巨石縫中的烈士遺骨,75年後才被發現,依然保持戰鬥姿勢

2021-01-18 小汪說天下

75年後,隱藏在巨石後面的烈士遺骸仍在戰鬥。

每個人都知道戰爭的恐怖,它給人們帶來了多大的傷害,它的破壞力有多大,戰爭結束後如何處理屍體?

在正常情況下,我們通常用這些方法來處理祭祀人員的屍體,如果人太多,我們就選擇把他們埋在戰鬥的地方,一是紀念他們,二是讓人們永遠記住在這裡死去的人,在中國抗日戰爭史上,我們可以看到先輩們的英勇姿態,感受到不屈不撓的意志,在全面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傷亡慘重,戰爭地點覆蓋了整個中國,無論是在農村還是在城市,我們都能看到戰爭的痕跡,也能看到在戰爭中犧牲的人們的遺體。

在中國抗日戰爭史上,有這樣一個地方叫官爺坡,關野坡作為重要的抗日戰爭遺址,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因此在那裡發動了抗戰,這也體現了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精神,在與日軍對抗的整個過程中,日軍的優勢遠遠大於我們,無論是武器還是人員,他們都遙遙領先,但是,他們在進攻中被我們打了好幾次,使敵方指揮員非常氣憤,日軍決意要贏得這個位置。

這場戰鬥持續了40多天,經過這麼多天的連續戰鬥,我們所有的子彈都用完了,剩下的人也很少了,雖然我方傷亡慘重,但日本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最後,在與日方近距離作戰的過程中,他們把日方全部殲滅,但我方也不斷遭到敵方轟炸機的轟炸,以致全部死亡。

在觀野坡,經過這麼多年的歷練,當年的悲壯景象早已消失,參天大樹和優美環境隨處可見,它早已遠離戰爭,卻成了人們心中永遠的痛,一個在當地玩耍的年輕人很無聊,想看看附近有沒有好吃的,他不僅沒有找到獵物,還被眼前的景象嚇了一跳。

原來,小夥子在這裡發現了一具白色的骷髏,嚇了小夥子一跳,隨即選擇報警,隨後,警方迅速派人調查事件真相,經專家調查得知,這是中國人員在昌平阻擊戰中犧牲的士兵遺骸,政府還在這裡立了一塊墓碑,供後人瞻仰。

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清理遺體的過程中,民警們能感受到先輩們的戰鬥意志和英勇戰鬥姿態,雖然已經這麼久了,但並沒有改變我們對烈士的崇拜,事實上,這樣的場面在中國抗日戰場上隨處可見,雖然每個英雄的位置不同,但它也屬於一個中國,他們的目的很明確,就是救亡圖存,因此,儘管他們做出了犧牲,他們能感受到他們的勇敢和不屈不撓的意志嗎。

有些人死了,但他永遠活在人們心中,烈士們的心雖然停了,但為人民奮鬥的心永遠不會停止跳動,這是我們祖先的愛國主義,金正恩代表全體中國人民向死難者致敬。

相關焦點

  • 無名英雄75年前戰死沙場,被人發現遺骸時,仍保持著戰鬥姿勢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後,中國開始了長達14年的抗日戰爭。這14年間,大小戰役無數,死傷數以萬計。成為了中國人心中永不會遺忘的一段屈辱歷史。而在這一段歷史中,發生於1939年的常平阻擊戰打的異常慘烈。在這一場聞名華北的太行山南線阻擊戰中,不僅有正式的革命軍,還有非正規的武裝組織參與了戰鬥。
  • 太行山上的「背骨人」 7年安葬21位烈士
    郭海波在山上偶然發現幾塊疑似人體骨骼。這些遺骨散落在草叢中,大多都不完整了。放羊老人說,那是「八路軍的骨頭」。這樣的情景讓他很難受,「必須帶烈士們下山!」郭海波每次都是一人上山尋找,他背著布袋,用鐮刀砍斷擋路的荊棘。(2019年3月28日攝)75年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取得勝利。
  • 致敬崑崙關戰役323位抗日烈士 79年後終見天日
    這些先烈遺骨正是這次戰役後村民們自發上撿回的。其中有些人現在仍然健在,聽他們說:他們只是撿了公路兩邊的遺骨,還有很多在深山溝的遺骨並沒有人去撿,那次戰役犧牲的烈士絕對不止1000人。如今那些沒有被撿起的烈士遺骨早就化成了泥土守衛這一方淨土了,如今找到的只有323具烈士的遺骸。
  • 【津雲調查】 6年背回21位烈士 太行山「背骨人」揭開塵封70多年的秘密
    在一處高達5米的懸崖縫隙中,郭海波發現了疑似遺骨。他拽著雜草爬到縫隙底部,在潮溼的雜草邊散布著大大小小十幾塊骨頭。「這骨頭表面鈣化很嚴重,應該是露的時間很長。這應該是當年犧牲後,被人安放在這的。」郭海波說。「老爺爺咱們回家了。」對著遺骨念叨了一句後,郭海波蹲下身子,將遺骨一塊一塊裝進口袋,每次撿起遺骨的動作都特別緩慢,生怕遺骨再次破碎。
  • 犧牲70年 13位無名烈士知是誰?
    在這場戰鬥中,負責警衛的紅二連13名戰士在血戰中壯烈犧牲,長眠於陽城。   他們姓甚名誰?他們的家鄉在哪裡?如今還有親人嗎?70年過去了,13位烈士的事跡,被駐晉城市陽城縣東哄哄村的扶貧隊員白軍社無意間發現。11月15日,他通過新浪微博發出「尋找十三位無名烈士」的帖子,幫助尋找13位烈士的部隊、家鄉和親人。
  • 老將軍為犧牲45年的戰友三次上書,請求評烈士,墓前說了4個字
    1986年,已逾古稀之年的開國少將蕭鋒,親自到了河北平山小覺村一座墓碑前,他深前凝望墓碑,淚流滿面,聲音哽咽默哀,對身邊的人說了4個字:了無遺憾!這座墓碑的主人是誰?和蕭將軍又有何關係呢?陳祖林,1909年出生於江西石城高田鎮新坪村雲龍山村小組一個普通農民的家庭,1929年,他參加了當地赤衛隊,並擔任赤衛隊長,隨後率領這支隊伍參加紅軍,曾參加中央根據地第一至五次反「圍剿」戰鬥,被大家稱為「神炮手」。在1940年的娘子關一戰中,陳祖林以五團二營的兩個連為先鋒部隊,掃清了娘子關外圍的日軍碉堡,此戰結束,陳祖林率部共殲滅日偽軍700餘人。
  • 抗美援朝:19餘萬志願軍烈士尋蹤|抗美援朝戰爭|韓戰|中國人民...
    2月21日夜,耿式全和29師張幹事冒著敵機、大炮的封鎖,重返中線陣地,尋找邱少雲烈士的墓地。邱少雲烈士是29師87團9連戰士,1952年10月,在平康前線反擊391高地時,在潛伏過程中犧牲。當時,戰鬥打響後,衛生員上前把邱少雲抱了起來。此刻,邱少雲已經被烈火燒焦,身體只有小孩大小。邱少雲烈士犧牲後,團裡給他報了二等功。
  • 重慶兩位烈士遷葬南岸區英烈園
    上午10時,在莊嚴肅穆的紀念曲聲中,史可望、孫琳烈士家屬手捧覆蓋國旗的英烈靈盒緩緩走向英烈牆。全體人員站在烈士紀念碑前,迎英雄回家。兩位烈士遺骨遷葬南岸區英烈園後,大家依次走向烈士墓區前,向烈士行三鞠躬禮、擦拭墓碑、敬獻鮮花。史可望烈士,1962年3月出生於重慶南岸。1979年從29中畢業後,參加中國人民海軍廣州南海艦隊後勤部警衛連戰士。在部隊加入中國共青團,榮立三等功一次。1981年4月21日在保衛南海艦隊油庫的反特務戰鬥中不幸犧牲,時年19歲。孫琳烈士,1937年3月出生於重慶南岸。
  • 緬懷之為烈士獻束花:廣西各縣各時期烈士名單十三——柳州融安縣
    自2020年9月30日起烈士紀念日,潯州府O鑫森淼焱垚再整理推出《廣西各縣各時期烈士名單》系列文章,以紀念,緬懷為了解放廣西,為了建設廣西而犧牲的先烈們,讓後人們明白,曾經,有這麼一些人,為了我們的今天,付出的努力,乃至生命。本篇是《廣西各縣各時期烈士名單系列文章》第八篇——柳州·融安縣篇。
  • 紐西蘭發現118年前華人礦工的遺骨,在深海150米……
    據悉,這一發現是文特諾號沉船項目組和Definitive Productions紀錄片製片公司共同完成的。發現華人礦工遺骨時,文特諾號沉船項目組和Definitive Productions製片公司正在拍攝一部名為《落葉》的紀錄片,片名源自中國成語「落葉歸根」。1902年10月,文特諾號蒸汽船載著大約500位華人的遺骨返回中國,其中大部分人是淘金礦工。
  • 邱少雲烈士的苦難身世及其革命戰鬥經歷
    這一年,邱少雲才9歲。 父親被害身亡後,貧病交加的母親幾年後也離開了人世。大哥邱東雲,從小就過繼給了伯父為子,不能再管這一房的事了,撫養兩個年幼的弟弟邱少全、邱少華的責任就落在了年僅13歲的孤苦無依的邱少雲身上。他每天領著三弟,背著四弟出去要飯,四處流浪,受盡了欺凌和白眼。
  • 《鐵道遊擊隊》中的兩位薛城烈士!
    對於朋友的信賴我不敢怠慢,匆匆扒了兩口飯,就在書房中的鐵道遊擊隊專架中搜尋起來,我查閱了《鐵道遊擊隊檔案揭秘》、《鐵道遊擊隊真實檔案》、《鐵道遊擊隊解讀》、《蘇魯支隊》這些檔案性的書籍,均沒有對秦明道與秦玉升抗戰事跡的介紹,我又翻閱了1984年楊家裡採寫的《抗日戰爭時期周營地區大事記》、《邵澤連烈士生平事跡簡介》、《戰鬥英雄王廣西傳記》、《龔聯生烈士材料摘抄》等原稿資料,也未發現與兩位烈士相關的材料
  • 1981年杭州雞籠山挖出一陶罐,內裝女性屍骨,專家:秋瑾遺骸
    1913年6月,在孫中山的支持下,鑑湖女俠秋瑾的遺骨從湖南長沙嶽麓山辛亥烈士陵園第二次還葬至杭州西湖畔。 孰料50多年後,隨著特殊時期的到來,秋瑾墓被列入了「四舊」名單,在1966年的一天晚上又一次被拆除。
  • 「致遠號」沉沒120年,今打撈卻現洋人骸骨,專家:他是英國烈士
    1894年日本對中國發動進攻,與中國的北洋水師在海上開戰。鄧世昌率「致遠艦」上的249名官兵迎戰日軍,當時的中國海軍由於得不到資源補給武器落後,儘管已經盡全力抵禦,可還是佔居下風。後來鄧世昌命令致遠艦全力前進,準備與日軍的戰艦同歸於盡。
  • 他們在血與火中戰鬥、求生和懷念
    原創 樊超群 讀庫▼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在已發行的上百期《讀庫》上,曾登載諸多這場戰爭中普通參與者的故事,他們在血與火中戰鬥、求生和懷念。老照片最後在村民的幫助下,才找到距村子二百米外的木家渡,一丘綠油油的稻田之下,正是史營長他們的埋骨之處。而刻有「中華魂史營長之墓」的正碑早已不知所蹤,徒留已作水塘底板的耳碑。當鄒容一行尋訪張家山抗戰烈士墓地時,發現此處已變成一氣象臺。1944年,預十師師長葛先才曾率領將士在張家山一帶抵抗圍攻衡陽的日軍,雙方反覆爭奪,一直持續二十多天。
  • 第七批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歸來,抗美援朝戰爭70周年祖國以最高禮儀...
    當地時間10時52分(北京時間9時52分),運-20從仁川起飛,經韓國地面空管寥寥幾道狀態調整指令後,「鯤鵬」順利進入預定高度,以巡航姿態北返。從既往任務看,當運輸機跨過北緯40度進入祖國大地時,會第一時間收到我殲擊航空兵無線電呼號,那是兩架執行護航任務的殲-11B殲擊機發出的。
  • 鬥破蒼穹:鬥聖遺骨發威,一半鬥尊被吞噬,連蕭炎都差點中招
    一:與鬥聖遺骨的戰鬥開始,不過他們太小看人家了 現在遠古遺蹟中很多寶物都已經被分刮完畢,想想來了那麼多人而大殿中除了天階鬥技之外,就剩下鬥聖遺骨了。不過太小看敵人的話,肯定要獲得很大的代價,即使是蕭炎也不例外。而最新漫畫中,與鬥聖遺骨之間的戰鬥開始了,大部分的鬥尊都加入到了戰鬥之中。
  • 一家三代73年,守衛無名烈士墓,2018年烈士身份終於被揭開
    本文所要講述的故事就是一個英魂歸故裡的故事,這個故事的時間跨度長達七十餘年。一家三代堅守73年,守衛無名烈士墓,功夫不負有心人,2018年烈士身份終被解開。守墓者的使命也終在多年之後得到了完成。他們首先是從烈士所在的這支部隊下手,希望能夠找到這支部隊現在依然健在的老戰士,從老戰士的回憶中找到一些此類的信息。他們查閱了各種各樣的資料,想知道當年到底是哪支部隊駐紮在此地,他們經歷過那些戰鬥?為何會將這兩個墓地留存在這個地方?
  • 想要永遠保持戰鬥姿勢,你需要它!
    上戰場之前,喝一壺烈酒,表現出戰鬥的昂揚,酒壯慫人膽,壯士一去別復還。喝一杯酒,忘掉過去,勇往直前,似乎成為一種上戰場之前的必做儀式。  然而,事實並不會完全如人所願。  我不喜歡和當兵的人喝酒,很大原因並不僅在於此。個人以為,本性與本能的激發,確實有一部分可以靠烈酒來作引子,但並非全部。激發軍人戰鬥本性的,更多是靠初心的爆發,靠忠誠、必勝信念的轉化!
  • 烈士紀念日 | 清華園裡那些不能忘卻的紀念
    自2014年設立9月30日為中國烈士紀念日以來,今年已是第五個紀念日。此刻,讓我們默默悼念為了國家和民族的今天而奉獻出生命的烈士們,觸碰那一份沉甸甸的歷史所飽含的深情。「惟有傳承先烈風骨,才能挺起民族的脊梁;惟有銘記先烈遺志,才有更加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