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位姥姥,外孫叫「坦克」,熟知她的鄰居和孩子們都喜歡稱呼她:坦克姥姥;
有這樣一名老師,她的學生習慣稱呼她:Lisa張;
有這樣一位姥姥,一輩子痴迷英語學習、英語教學與研究;
有這樣一名老師,視學生為一生的財富,每每提及都非常驕傲。
音頻中這位語音磁性又慈祥的老人,就是今天的主角。
我住的社區裡,跟女兒同在一所幼兒園的四個小夥伴時常一起玩耍,其中一個就是姥姥的大外孫,坦克。
我很羨慕發小兒們之間的感情,同一所幼兒園畢業,前後腳上小學。幸運的是,我見證了他們的不離不棄,慢慢長大。
在一次家庭聚會上,我們幾位家長聊到了孩子們的學習,尤其是英語。大家一致期望由姥姥帶孩子們上道,先從劍橋少兒英語學起,每周一次,天天朗讀。姥姥欣然接受,滿足了我們的願望。
課前,姥姥在認真地備課
2017年7月31日,我建了微信學習群,四個小夥伴們在姥姥的帶領下,正式開始了英語學習之旅。
經過一個階段,孩子們在英文朗讀方面發生很大變化。再之後,慕名跑來參與朗讀學習的小夥伴越來越多。
2018年9月2日,我們建立了第一個非常正式的微信學習群,名為:
Lisa張和小夥伴。
姥姥點評作業前的準備
小夥伴的爸爸或媽媽們每天都在微信群裡發布孩子們的朗讀作業,姥姥逐個收聽,義務點評。用的就是文首音頻中的語調,不急不忙,抑揚頓挫,鼓勵誇讚,指出問題。
用姥姥的話說:「高興啊,越來越多的孩子們喜歡朗讀了,隊伍龐大啦。」 截止今天,已經有14位小夥伴參與到每天的朗讀學習中了。不能不說這是姥姥的魅力。
孩子們都愛她!
因為這個姥姥很特別,滿眼都是孩子們的優點,對孩子只有恰到好處的誇讚,指出問題時也統統是熱反饋;這個姥姥從不拿孩子們做比較,單個點評,因人施教。
儘管群裡孩子們的英語能力參差不齊,朗讀熱情卻保持高度的一致。
我忽然有一天咂摸過味兒來,跑去問姥姥這種點評方式是不是給孩子們挖的坑?讓他們心甘情願地往裡跳?姥姥不說話,只顧笑。
但,這個姥姥要是批評起人來也很嚴肅。如果哪個媽媽敢PUSH娃娃,敢跟娃娃著急,吃到的果子可好不了。
就這樣,我們和孩子分別接受著姥姥的「壓制」和指導,看著他們從只能朗讀簡單的口語句,到長短句繪本,到Chapter,到一整本書,再到有的小夥伴已經可以一口氣讀十幾頁的英文原著……,孩子們的本領強大了,姥姥的點評時間也翻倍了。
我們擔心這巨大的工作量姥姥會吃不消,可她每次都說:「哎,是這,看到小孩兒們每天都有進步,姥姥就高興,姥姥就喜歡幹跟英語有關的事兒,咋辦呀?」
這就是姥姥,一個不計得失,不辭辛苦,內心保持熱愛的老人,更是一名最為普通的人民教師。
拍這張照片時,我想逗姥姥笑:「阿姨,什麼情況下能讓您開懷大笑啊?對了,您的學生桃李遍天下!」
姥姥笑了。
最近上映的《老師,好》這部刻畫教師題材的電影,引發了觀眾懷念老師諄諄教誨的情懷。其中有一句經典臺詞讓觀眾印象深刻,我也特別喜歡:「我不是在最好的時光遇見了你們,而是遇見了你們我才有了這段最好的時光。」
姥姥就是這樣的老師。她熱愛她的職業,更愛她的每一位學生。我跟女兒說做姥姥的學生真幸福,被誇著誇著就進步了,可真好。
我請姥姥給正在學習英語的孩子及家長們一些建議,姥姥這樣說:「英語學習,保持閱讀最重要。讀什麼書沒關係,只要讀,大聲讀,堅持讀。Day by day,會有一天,什麼方法都不用使,因為它早就變成了熱愛 。」
如今,姥姥的第二個外孫也已經兩歲了,她帶著小外孫在樓下散步時,手推車上掛著的小音箱裡永遠播放著英文廣播。我曾開玩笑地問姥姥:「這麼小就開始磨耳朵?」 姥姥說:「我每天都要聽一聽,學學新單詞,我倆一起就都學了。」
這就是坦克姥姥,孩子們的姥姥,永遠追尋著她的美好時光。孩子們愛她,我也愛她。
謝謝讀完,周末愉快。
每周五清晨,我們一起沏杯咖啡、打開音樂、坐下來說說生活、談談工作、聊聊家常、或只是安靜地聊一聊天吧。
舊文
董董說 | 沒關係,大聲說
孩子,你是這個世界的禮物
董董說 | 愛是深厚的,也是簡單的
董董說 | 住在騰衝【左右客】
董董說 | 吃在騰衝【鳥鳴澗】
董董說 | 琴鍵上舞歌
董董說 | 糖醋帶魚
董董說 | 我心中的瓦爾登湖
董董說 | 好好說話
堅持不懈地愛
半山處,不一樣的光亮與風景
董董說| 住在騰衝
在光影世界裡自如行走
穿梭生命的片場
願,夢想不落空
悠長歲月、靜水深流
律動"我們"的心弦
早已不再為那條「魚」.
「我寫出的公證書有多大價值」
我本著嚴肅認真地態度尊重愛護我的家人、朋友、每一位被攝主體和照片背後真實的故事。也請您務必對董董拍攝的圖片、書寫的文字表以善意與尊重。
本公眾號發布的圖文故事,未經允許拒絕任何商業形式使用。如願轉載文章,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用圖片呈現日子,謝謝您持續關注。